《邓小平时代(港版无删节全本)作者:傅高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邓小平时代(港版无删节全本)作者:傅高义-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37 年,毛泽东任命他最得力的将军之一刘伯承为八路军主力部队第 129 师师长。不久之后,1938 年 1 月, 
就像其他单位一样,毛泽东又给刘伯承选配了政委,就是邓小平。不过和其他政委不同的是,邓小平任第一书记,刘伯 
承任第二书记,这使邓小平享有更大的权力,包括有权对部队的战前政治准备和周围环境作出判断。刘伯承比邓小平高 
出一头,年龄比他大十岁,一只眼因作战负伤而失明。他们两人将在工作中密切配合。邓小平到达 129 师在太行山区的 
驻地后,立刻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因为刘伯承恰好短暂外出,邓小平代理了他的职权。 
从 1937 年到 1949 年,邓小平和刘伯承先是共同抗日,抗战结束后又在内战中一起打国民党,他们配合紧密, 
使「刘邓」成了一个固定的称呼。刘伯承有善待部下的名声,邓小平则对部下要求甚严,打起仗来不顾一切。在处决那 
些被怀疑给国民党做奸细的士兵时,刘伯承也要比邓小平更加慎重。 
在抗战期间,129 师为了躲避日本人,不断在太行山区变换驻地,但驻地总是设在一天之内可以骑马赶到八路军 
总部的地方,以方便领导人参加重要会议。不管驻扎在哪里,他们都不时对装备更好的日军开展游击战,集中兵力向那 
些为控制城市和交通干线而分散驻扎的小股日军发动攻击。延安既是个足够大的根据地,又离敌人相当远,这使毛泽东 
既有时间研究党的理论和全局性战略,又有闲暇畅游于历史、哲学和诗词当中。相比之下,住在太行山区一个较小根据 
地的邓小平政委,更加接近日本人的前线,几乎没有时间研究理论,他得担起实际责任,处理和当地居民有关的各种问 
题。实际上,邓小平在八年抗战时期成了山西太行山区的最高政治领导人。他要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为当地数万居民 
和部队提供足够的口粮,同时还要生产足够的经济作物,并使当地简陋的工业能够生产出足够的布匹和其他日用品。他 
还要为正规军徵募兵员,评估军事行动的政治意义,这是他在广西时就已学会的本领。作为鼓励地方经济的举措之一, 
他设计了一种鼓励当地生产的税收制度。他写道:「向老百姓徵税要根据当地最近几年的平均收成,超出这一平均数的 
部分完全归生产者所有。」'121'  为了使支持正规军的当地民兵随时作好对日作战的准备,他还在这个地区秘密巡视。'122' 
1939 年邓小平第二次回到延安,并在那里与卓琳结婚。卓琳是延安聪明伶俐的革命三姐妹之一。她们的父亲是 
以制作云南火腿闻名的富商,死于后来的土改。在卓琳那个年龄的人中,能考入大学的人已经是百里挑一,受过教育的 
女性更是凤毛麟角,三姐妹却都念过大学,并在读书期间参加了革命,卓琳更是被竞争激烈的北京大学录取,在物理系 
就读。她曾经说,邓小平在大多数共产党干部中是个出类拔萃者。她认为他们大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 
卓琳比邓小平年轻 12 岁。他们的简朴婚礼在毛泽东的窑洞前举行,到场的有毛泽东、刘少奇、李富春和其他几 
个人。邓小平和毛泽东在西北时见过多少次面,并无可靠的纪录,但在邓小平结婚时他俩显然已是至交。毛泽东后来曾 
以赞赏的语气,谈到邓小平在江西时受过的罪(指邓是「毛派分子」)。毛对邓无疑抱有好感,这不仅由于邓的能力和 
行动决心,还因为邓对毛早期创建农村红色根据地的成就深怀敬意枣邓本人也曾作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是没有成功。 
邓小平和卓琳育有三女(邓林、邓楠、邓榕)二子(邓朴方和邓质方)。除了邓在危险环境中作战时两人不在一 
起外,直到五十八年后邓小平去世以前,他们一直共同生活,是中共领导人中比较稳定的家庭之一。邓小平并不亲近自 
己的父亲,可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是他面对繁重工作压力时的避风港。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并没有延伸到政治事务上。邓小 
平严守党纪,从不把党内高层的议论告诉家人。 
内战:19461949 
抗战之后,邓小平成了中共在晋冀鲁豫边区事实上的最高长官,这是一片有着几百万人口、地跨数省枣河北、 
山西、山东和河南枣的边区。在这片远离国民党军队驻守的城市的山区,为了不可避免的国共内战,邓小平整军备战。 
 
 
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在年轻人中寻找和培养有前途的共产党组织人才,其中有两个人枣赵紫阳和万里枣在 1978 
年以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结束不到一年,国共内战爆发不久,刘伯承和邓小平便奉命率军进入华中平原一侧的大别山。毛泽东这一调 
动的直接目的,是要把国民党军队赶出西北地方,因为它正威胁着延安的中共总部;但不止如此,毛还希望在华中平原 
附近建立一块根据地,因为纵观中国历史,那里一向是兵家决战之地。向大别山进军注定伤亡惨重,因为刘邓大军缺少 
御寒衣被等各种给养,而该地区的敌军又十分强大。 
作为一个坚忍不拔、严守纪律的军人,尽管邓小平很清楚可能造成的严重损失,仍然义无反顾地进军。刘邓大军 
中很多人要么战死,要么死于饥寒交迫。幸存的士兵处境艰险,极易受到敌人攻击,或因缺少给养而蒙受进一步损失。 
尽管困难重重,刘邓余部和新补充的部队还是像毛泽东设想的那样,建立了一个鸟瞰华中平原的根据地。不同于抗战时 
期的游击战,在内战期间规模浩大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了千军万马。这个根据地将在未来的淮海战役枣国共内战中 
的三大关键战役之一枣中发挥其作用。 
淮海战役从 1948 年 11 月初打到 1949 年 1 月,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国民党的参战军队大约 
为 60 万,由精明强干的将军指挥;中共投入的兵力大约为 50 万,此外中共还动员了一百多万农民为部队运送粮草军 
需,徵用了七十多万头牲口作为运输工具。中共的战略是引诱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军队打一场歼灭战,以减少渡过宽阔的 
长江时可能遇到的抵抗。提出这个战略的人是华东野战军(后来的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的副手、才华出众的粟裕将 
军。虽然邓小平在淮海战役期间与延安保持着密切联系,但毛泽东留给中共地方司令员自行决策的空间要远远大于蒋介 
石给其将领的空间。此时蒋介石已经对中共军队的高昂士气深感忧虑枣他们都是贫苦农民,盼着打了胜仗之后自己家 
里就能分到田地。淮海战役之前,蒋介石的军队在东北被中共的军队打败,也使他对内战的结局产生了悲观情绪。'123' 
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在人数上多于刘邓大军,在淮海战役初期的战斗中歼敌也比受到敌军重兵围困的刘邓大军 
更为成功。时称「中原野战军」的刘邓大军(不久后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在投入战斗后伤亡惨重,需要粟裕的华东野 
战军及其炮兵前来增援。在淮海战役的最后阶段,毛泽东下令成立总前委,将 50 万中共军队纳入邓小平总书记的统一 
领导。 
邓小平在淮海战役中的领导作用并非没有争议。刘伯承担心部队的安全,试图挖掘更多的战壕以抵御国民党军队 
的优势火力,邓小平却坚持进攻。后来有人批评邓小平说,他在战役初期把部队置于更大的危险之中,造成了不必要的 
伤亡,也没有让部队挖筑更多的防御工事。 
但是,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领导的 50 万中共大军,在战役的后期还是占了上风。这一场大战既是军事上的 
胜利,更是士气的胜利,此后蒋介石的军队便退居守势,共产党的军队则继续向南和向西推进。事实上,淮海战役之后, 
国民党已经难以集结大军抵抗共产党的进攻了。中共军队轻松击溃抵抗,渡过宽阔的长江,迅速地西进、南进。日本首 
相中曾根康弘曾在 1984 年问邓小平,他在一生中的什么时候感到最幸福,邓小平回答说,是他们克服兵力装备都不如 
对手的双重障碍,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那三年。他特别提到了横渡长江的壮举。'124' 
随着中共军队的节节胜利,一座又一座城市被攻取,部分军队需要留在城市建立军管会,以便管理城市和开始政 
权过渡工作。中共军队攻占上海后,邓小平有几周的时间亲自负责接管上海市政府各个部门的军管会工作。过去一直不 
暴露身分的上海中共党员和支持中共的「进步」青年协助共产党接管了城市。邓小平会见当地各行各业的领袖,解释党 
的政策,选拔和任命下级部门的领导,以便在短暂的过渡期能够获得当地人民的支持。他还大力发展新党员,以扩大上 
海地区的领导力量。上海市民对国民党的腐败和恶性通货膨胀深恶痛绝,普遍欢迎共产党的到来。但是,中共还是用了 
数年时间,才克服了内战造成的破坏和混乱。在领导了上海的政权过渡之后,邓小平离开上海返回自己的部队,开始向 
大西南进军。 
在西南地区建立中共政权:19491966 
从 1947 年夺取东北到 1949 年年底控制全国,中共只用了两年多时间。每占领一个大区,中共就会成立一个「局」, 
领导该大区。1952 年以前,在北京逐渐建立起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期间,一直是由这六个大区的局承担着统治中国的主 
要责任。为了给这些大区的中共统治打下基础,毛泽东通常会挑选当地出身的人担任大区领导。刘伯承和邓小平都是四 
川人,而四川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省份。战时政委要服从司令员,和平时期则是司令员服从政委。因此邓小平便成了西南 
 
 
局枣共产党最后收复的六个大区的最后一个,有一亿人口枣的党委第一书记。邓小平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干到 1952 
年,直到各大区主要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