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步步生莲 完结- 第5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了大内,到了皇帝寝殿,一见赵匡胤,赵光义就以家礼向大哥亲亲热热的打声招呼:“大哥,此番去洛阳,大哥准备多久回来?对京里面的事。大哥还有什么嘱托吗?”

赵匡胤正在喝茶,听了他的问话,若无其事地道:“如今中原一统,如此大事,当焚香默告于祖先。二哥多年不曾回过家乡了,这一回,你和我一起回去。”

赵光义一呆,心跳得有些急促起来,他迟疑道:“我也要去吗?那……汴梁这过  …”

赵匡胤从容地一笑,接口道:“如今江南平定,中原一统,汉国芶芶延残喘。自保之力尚嫌不足,契丹又内乱不休,据报,南院大王耶律斜枪派兵抄了叛军的老家,庆王被迫率军逃往女真疆域,萧后下诏,与女真人正联手剿灭这股大敌,我国如今稳如泰山,也没甚么大事,汴梁么,就让德昭和光美暂时打理好了。”

赵光义心头一沉,强笑道:“也好,多年不曾回去家乡,兄弟心中也想念的很,如今就与哥哥同去便是。”

离开寝殿之后,赵光义的脸色立即阴沉下来:“钱王北上,魏王接迎。大哥祭祖,魏王留守。这些向来都是我的差使,大哥做此安排,到底是什么意思,看来王继恩对这些安排也是毫不知情,事先竟未通报消息于我

赵光义越想越是不安,他怔仲地行于廊下。喃喃自语道:“这是对我伸手兵权的惩罚么?”

“你个自人,放的什么鸟屁!”

赵光义声音甚绝不可能被人听见,不提防半空里突然传来一声怪叫。把赵光义吓得一激灵,脸色都变了。他霍地抬头,喝道:“是谁?”

抬头一看,哪里有人,就听那悄声又道:

…二你的鸟嘴。惹少爷我肚午闲与。” 赵光义定睛一看,只见梁上站着一只鹦鹉,用嘴巴梳理一下羽毛,然后瞪着两只鸟眼向他运气,赵光义听说过宫里养了一只喜欢骂人的鹦鹉。乃是侄女永庆公主的爱宠,曾经把官家气得半夜把皇宫做了战场的。

他被这鸟儿唬了一跳,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四下看看,赵光义顺手一探,从栏外花圃中捡起一块石子,瞄准了那鹦鹉斥骂道:“好你只扁毛畜牲,敢对本王无礼,着打!”说着手中石子便疾射过去。

那鸟儿连赵匡胤都放弃跟它一般见识了,这些日子里来横行于皇宫大内。简直就是一个活祖宗,任谁也不怕。早就变得不怕人了,万没想到还有人敢打宅,结果躲闪不及,被赵光义石子掷中,尖叫一声便跃下梁来。

那鹦鹉落地,惨呼着挣扎起来,扑愣着翅膀赶紧逃走,歪歪斜斜一路逃去空中飘落几片羽毛,远远还传来它痛苦的尖叫:“贱鸟儿,贱鸟儿。你这镌糠的夯货,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

赵光义虚惊一场,不禁啼笑皆非地摇头,这时就听远处传来一声比那鸟儿声音还要尖利凄惨的叫声:“哪个鸟人伤了我的鸟儿!”

赵光义一呆:“水庆?唉,一个女孩儿家,堂堂公主殿下,整日阶鸟人鸟人的,都让这贱鸟儿给带坏了

赵光义又摇摇头,赶紧溜之大吉了。

※※

杨浩在开封没有等到“飞羽”的人来跟他接触,却被赵匡胤带去了洛阳。文武百官随行,皇上摆驾洛阳,先去安陵祭扫了祖先,然后赵匡胤做了两件事,两件令文武百官议论纷纷的事。

第一件事,是召来主管洛阳军政的现任知府、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无功嘉奖,晋升他为彰德军节度使。一步登天,升至武将再升无可升的高位。

第二件事,是造访赵普。赵普罢相以后,虽有三城节度使一类的官衔。其实都是虚职,没有具体的职务派给他,所以他一直在西京洛阳闲居,平日里闭门不出,再不参与任何政事。赵匡胤突然登门造访,意味着什么?

帝王的一举一动莫不大有深意,联系到魏王赵德昭取代晋王赵光义迎接钱王使朝,赵德昭、赵光美取代赵光义留守汴梁城,许多官员恍然大悟。皇上要大力扶持皇长子、皇三弟,以制衡尾大不掉的晋王千岁了。

皇上召见赵普,显然是有意重新启用他,如今也只有赵普的资历和人脉。重回朝廷,才能抗衡赵光义。可是,无端提拔焦继勋是什么意思?莫非禁军也要来一次大清洗?

一时间人心“惶“惶,议论纷纷,赵匡胤却是不动声色,每日游山玩水、寻访旧友,检阅驻守洛阳的军队。一开始杨浩也未弄明白赵匡胤的意图。直到一日赵匡胤冬游龙门石窟,赞叹“自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宅此中国。相因沿袭,十三王朝均定都洛阳。洛阳气象真不愧为天下之中,华夏第一帝都时,杨浩才猛地醒悟过来。想起了一件历史大事。

“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上天佑仁圣,万邦尽臣妾。”咀嚼着这偶尔记起的四句诗,回想着自钱王进京以来赵官家一连串的反常行为。杨浩突然明白他的目的何在了。

他。要迁都!

而且是迫不及待地要迁都,甚至连钱王拱手奉上的吴越沃土都暂时搁下。立即筹备迁都事宜。历史上,这件关乎宋国未来三百年国运的大事他没有成功,这一回,能不能成功?

※※※赵普府上,悄悄潜来的慕容求醉目光随着赵普的身影缓缓移动着。

赵普紧锁双眉,捋着胡须,一步一沉吟:“迁都,是好事。一国气象。取决于一国帝都。长安坐关中临天下,古朴大气、豪迈万国。洛阳居洛水之滨,中原中枢、文华鼎盛,亦不失雄风。金陵据山水之险。享江南富庶,乃汉统延续与复兴的必争之地。开封,用卞水黄河之利。天下财富汇聚,物丰人华,繁盛至极。然开封有两个大不利之处。一是黄河肆虐,泛滥成灾,一国帝都常有化身泽国之险。二是地理上无险可守,一马平川,北人若要南下,顷剪可至,非百万雄兵不能守。三年五载或可无妨,天长日久朝廷难以负担。只是”

他抬起头来,望着房梁虚无处,轻轻摇了摇头。

慕容求醉道:“大人,官家走了一步绝妙好棋呀。迁都,对江山 社稷大大有利,此乃事关千秋之大利。而眼下呢?晋王一家独大,已经引起官家忌惮,官家迁都,就可以离开晋王苦心经营十年,势力盘根错结、耳目遍及朝野的开封城另起炉灶。

如今情形,晋王就在陛下掌握之中,开封已落入皇三弟和魏王德昭手中,官家提拔焦节度,重赏洛阳守军。又有起伏恩相之意,如此一来。数管齐下,晋王势力,必可一举拔了除!”

赵普摇了摇头,低沉地道:“那却未必,”

沉默半晌,他才吩咐道:“你回去。再不可来,仍然一心一意为晋王慕僚。绝冰寸谣出半点异心。陛下汗都能否成功。就是能否决定古储毛旧川在,我们静观其变,绝不插手。”

慕容求醉大惑不解,迟疑半晌,这才拱手道:“是,求醉谨遵恩相吩咐。”

看着慕容求醉远去的背影 赵普久久不语,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堂下一股阴风回旋,吹得他机灵打个冷颤,赵普才拂袖转身,喃喃自语道:“潜居于此,置身事外,赵某已看得十分清楚了,陛平最强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如果他战胜不了自己,那就一切休谈,

赵匡胤果然宣布迁都了。迁都洛阳,将开封这个政治、经济中心一分为二,经济留于开封,政治迁往洛阳,这就一举瓦解了赵光义苦心经营十年的潜势力,分拆、制衡,正是赵匡胤的拿手好戏,正是靠着这种手段,他彻底解决了自五代以来武将篡位成风的习惯,建国短短几年,就把天下州府官吏尽皆控制在朝廷手中,但凡所占之地,不使一个。藩镇出现。

如今他已调虎离山。又施恩于当地驻军最高统帅。近一步笼络住了军队,赵光义这只离了山的老虎,还能不乖乖任由他的摆布吗?这就是赵匡胤兵不血刃的解决内部危机的手段。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迁都的意思刚刚表达出来,就遭到了朝野一致反对。百官哗然。他是预料到的,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百官竟然会旗帜鲜明的表示反对,难道满朝文武都已被二弟收买?

不,不会。

赵匡胤的目光从正争辩的面红耳赤的大臣们脸上掠过,轻轻地摇了摇头。御史中承刘温叟不会背叛他,禁军殿前司控鹤指挥使田重进不会背叛他,枢密使曹彬不会背叛他,卢多辽、薛居正、吕徐庆,这三位亲手提拔上来的宰相不会级叛他,禁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党进、大将呼延赞,他们都不会背叛他,可是,,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也坚决反对迁都,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

一位文官面红耳赤的叫道:“吾以为,陛下先迁洛阳,观天下大势再迁长安之所言大有道理,远胜于定都开封。长安有黄河、秦岭为屏障,坐关中而望天下。有帝王之气。洛阳北有大河横绝。南有伊阙锁闭,东有成皋、虎牢之固,西有龙门、啃山之险。而开封无名川大山可据,黄河难为凭仗反成祸患 一旦敌来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可进攻,一马平川毫无险要的的势。更加利于北人的战马驰骋,将来一旦与北国对峙,非百万大军不可守。冗兵无数,国力如何负担?俟成臃肿,贻患子孙,不如迁都洛阳。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可安天下也

一个将军蹭地一下跳了出来,大声咆哮道:“一派胡言,我朝新立,国力有限,大兴土木必然动摇国本,再者,如今之关中已非昔日之关中,百业凋零,人口稀少,如何可为天下中枢?至于洛阳,亦不如开封便利,全国赋税。仗运河供给,一旦迁都洛阳,车马络绎。整日不绝,所费又岂少于军费?”

“非也,非也”又一个文官跳出来,摇头晃脑地道:“建邦设都,皆凭险阻。2!川者,天下之险阻也;城池者,人之险阻也。城池必以山川为固。汴乃四战之地,当取玉下时,必取汴地。及天下既定而守汴,则发发可危矣。北戎势重,京师藩篱尽撤,堰而无备当营洛阳,以为

他还没说完,另一个文官便跳出来反驳:“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