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北史
作者:唐·李延寿
内容简介:
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唐李延寿撰。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今本《北史》于贞观十七年(643)成书。其中有残缺,如卷十二隋炀帝纪全篇亡佚,乃后人用《隋书》所补。魏孝文六子传、李崇传、魏收传等皆有脱文。
作者简介:
李延寿(生卒年不详),唐初相州人,官至符玺郎。《北史》的撰著始于其父李太师(编纂经过见《南史》)。李氏世居北方,见闻较近,所以《北史》中不见于正史的材料较《南史》稍多。如据魏澹《魏书》新增西魏三帝纪及后妃等传。所增北齐史事中有很多有意义的轶事,且多口语。在编纂体制方面,以西魏为正统,与魏收所撰《魏书》不同。南朝宗室流入北方者,汇为一卷,详记其事迹,而在《南史》各帝诸子传中,只附见其名,或略叙数语,两史配合较好。对著名大族采取家传写法,即在诸臣传中一般都将其子孙附载于一传,不论所处朝代。但出郦道元于酷吏传,附陆法和于艺术传,也可看出安排的用心,与《南史》一仍旧贯有所不同。
正文
魏本纪第一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莫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仕尧时,逐女魃于弱水,北人赖其勋,舜命为田祖。历三代至秦、汉,獯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积六七十代,至成皇帝讳毛立,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成帝崩,节皇帝贷立。节帝崩,庄皇帝观立。庄帝崩,明皇帝楼立。明帝崩,安皇帝越立。安帝崩,宣皇帝推寅立。宣帝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谋更南徙,未行而崩。景皇帝利立。景帝崩,元皇帝俟立。元帝崩,和皇帝肆立。和帝崩,定皇帝机立。定帝崩,僖皇帝盖立。僖帝崩,威皇帝侩立。威帝崩,献皇帝邻立。时有神人,言此土荒遐,宜徙建都邑。献帝年老,乃以位授于圣武皇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似马,其声类牛,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时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
圣武皇帝讳诘汾,尝田于山泽,欻见辎軿自天而下。既至,见美妇人自称天女,受命相偶。旦日请还,期年周时复会于此,言终而别。及期,帝至先田处,果见天女,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当世为帝王。”语讫而去。即始祖神元皇帝也。故时人谚曰:“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帝崩,神元皇帝立。
神元皇帝讳力微。元年,岁在庚子,先是西部内侵,依于没鹿回部大人窦宾。神元有雄杰之度,后与宾攻西部,宾军败,失马步走,神元使以所乘骏马给之。宾归,求马主,帝隐而不言。宾后知,大惊,将分国之半奉帝,帝不受,乃进其爱女。宾犹思报恩,乃从帝所欲,徙所部北居长川。积数年,旧部人咸来归附。及宾临终,戒其二子,使谨奉神元。其子不从,乃阴谋逆。帝召杀之,尽并其众。诸部大人悉服,控弦之士二十余万。三十九年,迁于定襄之盛乐。四月祭天,诸部君长皆来助祭,唯白部大人观望不至。征而戮之,远近肃然。帝乃告诸大人,为与魏和亲计。四十二年,遣子文帝如魏,且观风土。是岁,魏景元二年也。
文帝讳沙漠汗,以国太子留洛阳。后文帝以神元春秋已高,求归。晋武帝具礼护送。五十六年,文帝复如晋,其冬还国。晋征北将军卫瓘以文帝雄异,恐为后患,请留不遣。复请以金锦赂国之大人,令致间隙。五十八年方遣帝。神元使诸部大人诣阴馆迎帝。酒酣,帝仰视飞鸟,飞丸落之。时国俗无弹,众大惊,相谓曰:“太子被服同南夏,兼奇术绝人。若继国统,变易旧俗,吾等必不得志。”乃谋危害帝,并先驰还,曰:“太子引空弓而落飞鸟,似得晋人异法。”自帝在晋后,诸子爱宠,神元颇有所惑。及闻诸大人请,因曰:“当便除之。”于是诸大人驰诣塞南,矫害帝。
其年,神元不豫。乌丸王库贤亲近任势。先受卫瓘之货,欲沮动诸部,因于庭中砺钺斧,曰:“上恨汝曹谗杀太子,欲尽收诸大人长子杀之。”大人皆信,各各散走。神元寻崩,凡飨国五十八年,年一百四岁。道武即位,尊为始祖。子章皇帝悉鹿立,时诸部离叛。帝九年而崩。弟平皇帝绰立,七年而崩。文帝少子思皇帝立,思皇帝讳弗。政崇宽简,百姓怀服。一年而崩。神元子昭帝禄官立。帝元年,分国为三部:一居上谷北,濡源西,东接宇文部,自统之;一居代郡之参合陂北,使文帝长子桓帝讳猗厓统之;一居定襄之盛乐故城,使桓帝弟穆帝猗卢统之。
自神元以来,与晋和好。是岁,穆帝始出并州,迁杂胡北徙云中、五原、朔方。又西度河,击匈奴、乌丸诸部。自杏城以北八十里,迄长城原,夹道立碣,与晋分界。
二年,葬文帝及皇后封氏。初,思帝欲改葬,未果而崩,至是述成前意焉。
三年,桓帝度漠北巡,因西略诸国,凡积五岁,诸部降附者三十余国。桓帝英杰魁岸,马不能胜,常乘安车,驾大牛,牛角容一石。帝曾中蛊,呕吐之地仍生榆,参合陂土无榆,故时人异之。
十年,匈奴别种刘元海反晋于离石,自号汉王。并州刺史司马腾来乞师,桓帝与帝大举以助之,大破元海众于西河、上党。桓帝与腾盟于汾东而还,乃使辅相卫雄、段繁,于参合陂西累石为亭,树碑以记行焉。
十一年,晋假桓帝大单于金印紫绶。是岁,桓帝崩。桓帝统部凡十一年。后定襄侯卫操树碑于大邗城,以颂功德。子普根代立。
十三年,昭帝崩。穆帝遂总摄三部为一统。帝天姿英峙,勇略过人。
元年,刘元海僭帝号,自称大汉。
三年,晋并州刺史刘琨遣子遵为质,乞师。帝使弟子平文皇帝助琨,破白部大人,次攻铁弗刘武。晋怀帝进帝大单于,封代公。帝以封邑去国县远,从琨求句注陉北地。琨大喜,乃徙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县人于陉南,更立城邑,尽献其地。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数百百。帝乃徙十万家以充之。
六年,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以为南都。帝登平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南百里,于氵垒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谓之小平城。使子六修镇之,统领南部。
八年,晋愍帝进帝为代王,置官属,食代、常山二郡。先是国俗宽简,至是明刑峻法,诸部人多以违命得罪。凡后期者皆举部戮之,或有室家相携,悉赴死所。人问何之,曰当就诛。其威严若此。
九年,帝召六修不至,怒,讨之失利,遂崩。
普根先守外境,闻难,来攻六修灭之。普根立月余薨。普根子始生,桓帝后立之,又薨,思帝子平文皇帝立。
平文皇帝讳郁律,姿质雄壮,甚有威略。元年,岁在丁丑。二年,刘武据朔方,来侵西部,帝大破之。西兼乌孙故地,东吞勿吉以西,控弦上马将百万。
是岁,晋元帝即位于江南,刘曜僭帝位。帝闻晋愍帝为曜所害,顾谓大臣曰:“今中原无主,天其资我乎。”曜遣使请和,帝不纳。
三年,石勒自称赵王,遣使乞和,请为兄弟,帝斩其使以绝之。五年,晋元帝遣使韩暢加崇爵服,帝绝之。讲武,有平南夏志。桓帝后以帝得众心,恐不利己子,害帝,遂崩,大人死者数十人。天兴初,追尊曰太祖。
桓帝中子惠帝贺傉立,以五年为元年。帝未亲政事,太后临朝。遣使与石勒通和,时人谓之女国使。四年,帝始临朝,以诸部人情未悉款顺,乃筑城于东木根山,徙都之。五年,帝崩。
弟炀帝纥那立,以五年为元年。三年,石勒遣石季龙寇边部,帝御之,不利,迁于大宁。
时平文帝长子烈帝居于舅贺兰部,帝遣使求之,贺兰部帅蔼头拥护不遣。帝怒,召宇文部并力击蔼头。宇文众败,帝还大宁。五年,帝出居于宇文部,贺兰及诸部大人共立烈帝。
烈皇帝讳翳槐,以五年为元年。石勒遣使求和,帝遣弟昭成帝如襄国,徙者五千余家。七年,蔼头不修臣职,召而戮之,国人复贰。于是炀帝自宇文部还入,诸部大人复奉之。
炀帝以烈帝七年为后元年。时烈帝出居于鄴。三年,石季龙纳烈帝于大宁。国人六千余家部落叛,炀帝出居于慕容部。
烈帝复立,以炀帝三年为后元年。城盛乐城,在故城东南十里。一年而崩。弟昭成皇帝立。
昭成皇帝讳什翼犍,平文皇帝之次子也。生而奇伟,宽仁大度。身长八尺,隆准龙颜,立发委地,卧则乳垂至席。烈帝临崩,顾命迎帝,曰:“立此人则社稷乃安。”故帝弟孤自诣鄴奉迎,与帝俱还。
建国元年十一月,帝即位于繁畤北,时年十九。
二年春,始置百官,分掌众职。东自氵岁貊,西及破落那,莫不款附。五月,朝诸大人于参合陂,议定都氵垒源川,连日不决,乃从太后计而止。娉慕容晃妹为皇后。
三年春,移都云中之盛乐宫。
四年,筑盛乐城于故城南八里。皇后慕容氏崩。十月,刘武寇西境,帝遣军大破之。武死,子务桓立,始来归顺,帝以女妻之。
七年二月,遣大人长孙秩迎后慕容氏于和龙。晃送女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