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论语译注-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文】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1)而名不称焉。” 

【注释】 
(1)没世:死亡之后。 

【译文】 
孔子说:“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原文】 
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原文】 
15?22 子曰:“君子矜(1)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释】 
(1)矜:音jīn,庄重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原文】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评析】 
从18章到23章,这6章基本上全都是讲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原文】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评析】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人影响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己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原文】 
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文】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原文】 
15?26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1)也,有马者借人乘之(2),今亡矣夫。” 

【注释】 
(1)阙文: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这叫做阙文。 
(2)有马者借人乘之:有人认为此句系错出,另有一种解释为: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而靠别人训练。本书依从后者。 

【译文】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没有了罢。” 

【原文】 
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评析】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对于那些有志于修养大丈夫人格的人来说,此句话是至关重要的。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原文】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评析】 
这一段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之是非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 

【原文】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评析】 
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原文】 
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评析】 
“从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原文】 
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评析】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原文】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2)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 
(1)馁:音něi,饥饿。 
(2)禄:做官的俸禄。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原文】 
15?33 子曰:“知及之(1),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2)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1)知及之:知,同“智”。之,一说是指百姓,一说是指国家。此处我们认为指禄位和国家天下。 
(2)涖:音lì,临,到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原文】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1)而可大受(2)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 
(1)小知:知,作为的意思,做小事情。 
(2)大受:受,责任,使命的意思,承担大任。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原文】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 
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原文】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评析】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原文】 
15?37 子曰:“君子贞(1)而不谅(2)。” 

【注释】 
(1)贞:一说是“正”的意思,一说是“大信”的意思。这里选用“正”的说法。 
(2)谅:信,守信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评析】 
前面孔子曾说过:“言必信,行必果”这不是君子的作为,而是小人的举动。孔子注重“信”的道德准则,但它必须以“道”为前提,即服从于仁、礼的规定。离开了仁、礼这样的大原则,而讲什么“信”,就不是真正的信。 

【原文】 
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 

【注释】 
(1)食:食禄,俸禄。 

【译文】 
孔子说:“事奉君主,要认真办事而把领取傣禄的事放在后面。” 

【原文】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评析】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原文】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原文】 
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原文】 
15?42 “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