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是这样,万仞山连忙闪过一边,让他们先行。而杨柳却很怪,非但没有让开,还朝他们直打量。
这年头还没有照相术吧?所以任何人都应该没有照片,而手工画的像看来都差不多,这样看能看出什么来呢?
这种满是疑问的场面,万仞山也不是第一次碰到了,每一次都没有答案。所以只有走一步想一步了。
请看下一章。
第三七章 陪人祭祖(上)
那群年轻人有的提着篮子,有的扛着锄头。衣着方面,有人披着蓑衣,有人也像万仞山他们一样没有防雨的雨具。
篮子都是满的,看着那些供品和纸钱、鞭炮,每个人都能猜到这些人要去祭祖。
难道现在是清明节了?这是跳入万仞山脑海中的第一个问题。或者是端午节?有些地方在端午节也是会去祭祖的。
杨柳应该是早知道这个时令的,她在一旁问道:“你们……去什么地方?”
“拜老祖宗。”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道。
一个年纪稍小些的男孩子补充道:“不过二哥找不到路了。”真是童言无忌,这种听起来很有损面子的话也能对一个陌生人说。
前面那个男孩子道:“二哥是第一次带路,所以才不记得。明年就不会了。”
那个为首的年轻人对着杨柳不好意思地笑笑。看来他就是“二哥”了。
万仞山觉得有些好笑,但自己也帮不上忙,墓地又没有特别的标明地址的记号,全凭后人的记忆,别说他人,就是本家族的人,不上心去记,只怕拜几次都记不住在什么地方。
杨柳好像很热情:“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们刚从那个方向过来,也许见到过。”
“二哥”说了那地形的特点。想来他的表达能力没有经过特别的训练,所以说了半天也没有实际的用处,听起来就是背靠山坡、前方是开阔地、有河流经过之类,事实上很多墓地都是找这样的地形来建的,说了也等于白说。
看来这群人的其他人也知道没有什么希望,自己都找不到,一个过路人又怎会知道呢?所以有几个人已经心急地向前走去了。
杨柳想了想道:“噢,这个,我们刚才好像经过。”她停了一下,又道,“那地方,是不是五个墓碑连在一起的……”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杨柳的回答,就是这群人要找的那个墓碑群。
万仞山忽然拍拍额头:那可不是刚才看到的嘛,可是自己并没有在意。看来很多事情都是互相有关联的。
但二哥似乎不太相信有这么碰巧的事,又问道:“你怎么记得那么清楚?”
“我们从那边过来,只发现一处有五个墓碑的墓地,其它大多是一个到三个的。”杨柳这样回答。
“噢,是,是,确实是这样。”听得这样的解释,几个年轻人不由得齐齐点头。
这下子万仞山有些吃惊了:刚才确实是经过这地方,可杨柳也是和自己一样,只不过看了看就离开了,并没有认真地观察周围的地形,可是她就是记得这么清楚。自己呢,虽然是第一个发现的,可观察力就比较差,根本没有想起来那就是这些人要找的地方。
吃惊归吃惊,可也不能当着他们的面,当面去问杨柳。因为和钱娇共同穿越了一段时间,所以万仞山一时间没有想起可以用法语去问她,她的记忆力和观察力究竟是怎样练出来的。
去和别人一起扫墓?一个多么荒诞的想法啊?
在意识里,万仞山一般认为,只有亲戚、或者夫妻关系的人才会和别人一起去扫并非自己祖先的墓。杨柳再好奇,也用不着这么热情吧?
想归想,但是要万仞山和杨柳分道扬镳,他却做不出来,于是跟在队伍的后面,百无聊赖地走着。
他不能不跟在后面,因为这个天气实在是不佳,毛毛细雨已经够烦人了,而且泥泞的山路比起水泥路来说,不知要难走多少倍。鞋底沾满了泥,又踩在泥上,非常容易滑倒。如果不是经常练习武术、下盘比一般人要稳的话,以万仞山这种城市人家的孩子,极少走这样的山路,一路上也不知道要滑多少跤。好在一路上有惊无险,总算没有出洋相。
经过一个村庄,走上了另一条上山的路,那条路很窄,一行人走得比较慢。万仞山忽然发现,这些人实际上走这种泥泞的山路是不成问题的,因为看上去他们大多数时间是在等前面的人让出路来,而自己却有大部分时间是在找地方下脚和找地方蹭掉沾在鞋底的泥。难道是杨柳故意放慢脚步在等自己,以免自己落得太后面,遭人看不起?
这样的感觉没过多久就验证了。
在一处拐弯处,山路不再向上,而是向前平伸。向左是一个斜坡,看下去是一片烧荒剩下的痕迹。树根被砍得只剩下离地面二三十公分高的样子,随处可见的枯枝在细雨中闪着泪珠。坡面湿漉漉的,因为有雾,向下看去,大约三十米外就看不清了,这反倒使这个高坡看起来没有实际上那么可怖。因为从走路上来的时间来看,这里距离地面或河水的高度应该在七八十米以上,如果没有雾,这样看下去,会多少有些恐高的。
这些人说从坡顶向下大约十米的地方有一个墓,要去祭拜一下。万仞山刚要跟着下去,这些人婉言拒绝了,说是坡太陡,还是不要下去为好。万仞山本来就不是太愿意跟着他们祭拜,听了如释重负,乖乖地在上边等着。
雨越来越大,一个小孩把雨伞给了万仞山,说是下去不方便携带,自己拿一顶草帽将就着戴着。这样万仞山多少感到了温暖。
不一会儿,杨柳跟着上来了,万仞山将雨伞给了杨柳,因为山路太窄,没办法两人并排行走,所以另一个人又将雨伞给了万仞山。山里人待客的真诚,让他颇受感动。
万仞山还是跟在后面。这是一段让城市中长大的他事后都感到十分后怕的路:倚山而行,十分泥泞,路窄得并排放不下两双鞋子!而且路虽然不像前面的路那样滑,可是,在路的一旁,是一个极大的坡,坡上没有树、没有草,如果不小心滑下去,那是什么后果,实在不能想像!
到了一片树林,这里的路都是石子路,万仞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而且,因为这些人在路边的供种地时休息的茅草房里拿到了一把雨伞,这样就不用再淋雨了。
其实这里是可以有捷径上来的,完全不必走刚才那些十分恐怖的泥泞山路,但是这些人在得知这个点的具体位置后,想顺路一齐扫墓,所以才有了那些不必要的弯路。
在这个树林里,这些人还是显得轻车熟路,很快就到了那个五座墓排成一排的地方。拜完祖宗后,沿原路返回。
万仞山见这里的风景还算不错,忍不住拿出手机来拍几张。渐渐地,时间过去了,忽然,万仞山看看前方,猛然觉得背脊发凉,毛骨悚然!
第三八章 陪人祭祖(中)
树林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
万仞山自己一个人呆在树林里!而这时,是晚清的某一个时间!至于地点,万仞山根本就不知道!
一阵恐惧感猛地袭来!
万仞山这一生中还很少有过这样强烈的恐惧感!
难道时空突然间转移了?可是自己并没有头晕,而且完全没有任何突破时空的感受。而自己经过那么多次时空转移了,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转移以后几分钟都能明显地知道。而现在,根本没有那种感觉,所以这回应该不是时空转移造成的。
冷静!这时候更要冷静!
万仞山强迫自己不要去想类似“迷失于大清嘉庆年间”(估计正值嘉庆)的问题,目前的最紧要的任务就是自己走出迷局!而且要尽快!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妙!
只要走出树林,找到石子路,就可以走出去。因为来时石子路只有一条,很容易找到回去的路。
问题是石子路在何处终止了?而且雨天有雾,在茂密的树林里,根本连二十米外都看不见,如何出得去?
用GPS当然可以,可是别说现在没有卫星,就算有,自己在来时也没有记录来时的方位,如何回得去?
还有,来时没有记忆方位,所以想从东南西北这种定位方向下手,也难行得通。因为许久都没见太阳,所以根据太阳的方位来定方向这种办法也行不通。
这时,万仞山想起了一个办法。这让他的心头为之一振。
按走迷宫的方法,从现在所在的地方开始做记号,走一段路后发现不对就折回来。多试几个方向后,理论上总是可以找到来时的路的。可是,在雨天能见度极低的树林里,在灌木遍布的林子里,没有布条,没有鲜亮的纸条,怎样做记号?况且,根本找不到大棵的树,只有或高或低的灌木,用刀刻一下是能留下印记,可是回过头来找印记时,在看起来到处都一样的细枝条中去找那做过记号,却根本无法发现!
不碍事的,万仞山这样安慰自己,因为还有一招万能的办法:拍照!
手机可能看不清楚,可不是还有数码相机嘛!而且包袱都是自己背着的,数码相机就在身上。用数码相机把这里拍下来,如果找不到路,按相机里的图进行定位,就能找到来时的路,这样找几个方向以后,应该也能找到来路了。
于是,万仞山试拍了几张,然后拿着相机,对着实景看那相机里的图片。这才发现这一招也不行!
因为相机的LCD显示屏成像太小,而且树林里也就那些植物,所以看上去相机里的照片和所有方向的景色都是相似的!除非这是即影即有相机,一拍就出照片,而且还是六寸大的那种,有足够的视野来分辨,才能确定方位。不然,照片所拍的地方太小,对着实景来看,得要老半天才能确认是不是现在这个方位。
所以这种方法根本不实用!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虽然只经历了不到十分钟,可万仞山觉得天色暗得很快,好像是要到下午四点或更晚的时间这个样子。
这时,还应该庆幸,现在是清明,从北京到广州,东经一百零几度这个经度上,所有地方差不多都是晚上六点四十几分才日落,如果是冬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