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吴三桂急问:“奸细在何处?”
卫士说:“在平西王营中押着,只等大王前去审视。”
吴三桂不再疑虑,急忙向营中奔去。
吴三桂刚进军营,那被捆绑的奸细突然快步走来,跪在他面前说:“公子救我!”
吴三桂感到奇怪,称自己为公子的只有几个共过生死的兄弟,此奸细怎么会称自己为公子呢?吴三桂叫挂亮灯光,欲看究竟是谁。可是,吴三桂对来人看是看清了,却不知他是谁?那人说:“公子真不认识我了?”吴三桂茫然地点点头。
那人说:“我是杨天啊!”
吴三桂猛然一惊,然后认真地审视他,果然发现杨天的影子!但他心中仍不敢相信:“你便是赠刀给我的杨天?”
杨天说:“正是!”
吴三桂问:“你救圆圆之后,为何不与我见面?”
杨天羞愧地低下头。
吴三桂问他为何当了奸细?杨天便告诉吴三桂,他本想去找吴三桂,一是怕他对自己与陈圆圆独处之事生疑,二是对他引清兵入关心生不满。所以,他四处漂泊。后来,他到了南方,看到了轰轰烈烈的反清复明的场面,他心为所感,便参加了。他知道自己参加反清,希望不要与吴三桂相遇。然而,命运偏偏作弄他,让他在此处与吴三桂相遇。他心中矛盾了。他知道此埋伏对吴三桂来说意味着什么,而自己告密,对李定国又意味着什么,然而,他实在熬不住了。他根本无法容忍吴三桂会兵败此处的事实,于是他便出来了。
吴三桂听完之后,满脸寂然,泪流满面。他还能够说什么呢?一个人一生,若有朋友如杨天,便可死而无憾矣!
吴三桂看着杨天仍然被绑着,猛然醒悟,叫卫士给杨天松绑。卫士给杨天松绑之后,杨天却仍然跪着。
吴三桂问:“杨兄为何还跪着?”
杨天说:“杨某还有话对公子说。”
吴三桂说:“即使有话,你也可以站起来说呀!”
杨天说:“除非公子能答应我的要求!”
吴三桂想也没想,便说:“我答应你的任何要求,你总可以站起来说了吧!”
杨天站起来,问:“公子不知我心中所想,为何便答应我了?”
吴三桂动情地说:“杨兄如此待我,我还有什么不能答应杨兄的?”其实吴三桂心中也明白,像杨天这种情深义重之人,绝不会提出什么荒谬之要求。
杨天动情地说:“我只求公子不要赶尽杀绝!”
吴三桂立即答道:“我答应杨兄!”吴三桂心想:其实你不求我,我也不会赶尽杀绝的!因为这是我与顺治皇帝相峙的筹码。
杨天没有想到吴三桂如此爽快地答应,感其真诚,便与吴三桂抱头痛哭。
第二天,杨天又失踪了,并没有给吴三桂留下只言片语。
吴三桂心想:杨天为何要不辞而别呢?
六、马宝将军来投靠吴三桂
杨天已去,吴三桂心中虽生许多惆怅,但这种感觉稍纵即逝。他立即又全身心投入破敌之中。根据杨天所提供的情报,结合那次攻取石壶关的经验,吴三桂下令用炮火猛烈攻击山谷四周。
在吴三桂密集而猛烈的炮火攻击之下,躲在暗处的明兵再也经受不住,纷纷从隐藏之处出来。李定国精心设计的埋伏宣告失败。
李定国此时再无他法,只有令各军将士趁炮火空隙脱离隐藏处,向吴三桂发起攻击。
明军将士与吴三桂之兵短兵相接,吴三桂的炮火失去作用,便命令各路兵马依次出击,与明军战在一处。
由于明军在山谷之中已潜伏多日,精锐之气已失。加之吴三桂的炮火猛烈攻击,明军大多成为了惊弓之鸟。所以,明兵与清军势力相差不多,却都一触即溃。
吴三桂的手下将士越战越勇,明军死伤过半。明军四处逃散,吴三桂令各路兵马分头追击,并暗中嘱咐:对于明军,能招降便招降,若不能招降,只能将其驱散,不可赶尽杀绝。
李定国见败局已定,率领残兵败将向南甸方向奔去。
李定国脱出吴三桂的追击,来到腾越,本想安营休整一段时日。没想到,脚未站稳,吴三桂又率军追来。李定国只能弃城而去。吴三桂率兵直追至南甸。
李定国得知永历帝已入缅甸,暂无危险,心里渐安,但随即而生悲哀之情:一国之君,竟然只能寄居他国!
李定国见自己的兵力大多被驱散,要想再纠集起来已经很难。看来自己无力再与清兵作战,李定国于是率兵撤往孟艮,等待来日整军再战。
吴三桂命将士安营扎寨,休整一段时间,再往回撤。恰在此时,各路追击明军的兵马已分别从永昌、大理、姚安回来。
吴三桂问追敌回来的将领:“是否已追至边境?”
答曰:“是的!”
吴三桂于是微笑点头。
休整一段时间,杨热饲袄次饰馊穑骸霸趺椿共徽故Γ俊�
吴三桂笑道:“等人呢!”
杨婀值匚剩骸暗人兀俊�
吴三桂笑道:“等我需要的大将!”
杨剩骸八鞘撬肯衷谠谀睦铮俊�
吴三桂说:“他们是谁?我不知道。现在在哪里?我也不知道。”
胡守亮说:“我知主公要等的是谁。”
杨Φ溃骸爸鞴约憾疾恢溃∧阍趺椿嶂滥兀空獠皇撬嗜颂琶矗俊�
胡守亮说:“主公等的是明军将士!”
杨饰馊鹚担骸昂炙档亩悦矗俊�
吴三桂笑而不答。
胡守亮说:“只是我不知主公为何会如此有把握?”
吴三桂说:“俗话说,君是兵之主,将是军之魂。现在明军已失君主,无主可保。他们再有力,也是无处可使。何况他们又没有了主帅,人人都成了无头苍蝇,不知飞向何处!所以我预测明军为此军心涣散,无力再聚。而明将为求出路,必投我而来!”
众人都称吴三桂高见。只是杨闹腥杂幸苫螅闼担骸爸鞴恢鹘赐叮床恢鹘问崩赐叮颐且鹊郊甘比ィ俊�
吴三桂笑道:“不出意外,只在这两日。”
众人虽然嘴上称奇,心里却没全信。
且说明将马宝为人忠厚,英勇善战,却缺乏心计。平时都是听凭李定国调遣,自然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而如今被清兵追至边界,既无法朝见君主,又无君帅可依,心里便像失去屏障一般。正如吴三桂所说,马宝率兵游荡几日,便知这不是办法,只能谋求出路。
他想:永历帝已不知去向,自己无法找到他,晋王李定国也失去踪迹。自己若再游荡无归,军心必散,然而,自己实在是无人可投!要投,便只能投靠吴三桂。想到此处,马宝不由疑虑起来:自己与吴三桂对敌多年,已结血仇。吴三桂肯收留自己么?然而,舍去此路,别无他法!马宝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先来投石问路。若吴三桂稍稍假以辞色,我马宝自绝于他前,以示英雄气概。
马宝有了打算,便寻吴三桂而来。
吴三桂与众人说笑之后,第二日便邀胡守亮在军中下棋。胡守亮见吴三桂有如此闲情逸致,猜知他对明将来投有十足的把握,心中越发惊奇。因此,他在下棋之时,往往心猿意马。倒是吴三桂沉得住气,所以,吴三桂是屡战屡胜。这在平时是不可能的,两人必是互有胜负,吴三桂因此而问胡守亮:“胡兄何故魂不守舍?”
胡守亮笑道:“只是心中挂念明将投靠之事。”
吴三桂笑道:“勿忧,必来。”说完,吴三桂用自己的车,去将胡守亮一军。
正在此时,外面报告:“马宝将军来投。”
吴三桂一听此言,喜出望外,起身便跑。出了帐篷,果见马宝将军骑马于帐外。
吴三桂见之一怔,随即明白过来。马宝之意是对我有疑虑矣。于是,踉踉跄跄地跑过去,边跑边喊:“我等将军久矣!”
军中之将见吴三桂独自跑向前去,恐有意外,便要趋身而跟,让胡守亮制止住了。
马宝正在想:若吴三桂敢讥笑我,我便勒马横刀,自绝于军帐之前。突然见吴三桂身着便装跑来,衣冠不整,连鞋都没穿,有当年曹操见许攸之态,这分明是对自己心无芥蒂。马宝心下感动,立即抛刀下马,下跪迎接。
吴三桂见之,便张开手臂要去拥抱马宝。
马宝正在激动,突见吴三桂手中飞出一物,马宝心中大惊:难道吴三桂有诈?正待变色而起。
吴三桂也意识到手中飞出一物,心下恐慌。随即明白是自己抓起要将胡守亮的军的车尚未放下,他怕马宝怀疑,立时哈哈大笑起来。
马宝见吴三桂神无异态,便不再动,只与吴三桂相拥而坐于地。只是心下仍在怀疑:他手中飞出的是何物?
吴三桂对马宝说:“我等将军久矣!”
马宝听了此言,疑惑起来,我并未与你相约,你何故等我?
恰在此时,胡守亮捡起吴三桂手中掉下的“车”,顿时大笑。然后说:“我道主公何故失态,原来已有大将到来。”
马宝正在迷惑,胡守亮手中之棋呈给马宝看,马宝更加迷惑。
胡守亮便将自己与吴三桂下棋时,吴三桂得知马宝到来,便手执棋子而出的经过说了出来。马宝听了,大为感动,重又跪倒于吴三桂之前:“我得明主,至死不渝!”
吴三桂扶起马宝说:“将军言重。我们都是兄弟,并无主仆之分。”然后两人携手共进帐中。进帐之后,马宝问:“主公说等我久矣是何意思?”胡守亮便将经过告知,马宝听后赞道:“主公真神人也!”然后对吴三桂说:“主公若有海量,我必引众将来投!”
吴三桂大喜道:“若能如此,将军立大功一件。”
马宝听后,立起身说:“末将现在就去。”说后,转身便走。
胡守亮示意卫士拦之,让吴三桂用目止住了。胡守亮问:“主公不怕他是来刺探军情的么?”吴三桂说:“马宝将军绝非此等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