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我支持你,哥。”钟萍开心的笑了。吃完饭,兄妹俩又继续寻找下去了。太阳已经出来了,那神圣的光芒又一次点燃了这座城市的热情。外来务工者用勤劳的双手细心的呵护着它,陪着它度过了数十年的奋斗生涯。轻轻飘洒的时光年轮依旧前行,运行着未来难以捉摸的命运。
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去抒写一个人的浪子生命,浪子是社会的必然产物,它们的感情是丰富的,只不过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唯有将自己紧紧包裹起来,才能找到活着的证明。
汉成与钟萍的相遇就注定了一段不平凡的生命历程,那相濡以沫的情感在日后的恩怨纠结中更加难以割舍。不屈的奋斗诗篇是两个人共同的希冀,生存即是毁灭。找不到信念的力量,一个人也就只剩下了行尸走肉。现实亦如此,人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了。
日落之前,兄妹俩终于看见了这个兴奋的地方,汉成和钟萍此时只剩下了仆仆风尘。十几天来的紧张感终于放下了,两个少年用毅力走在理想的路上。
在路上并不会孤单,它是一种人生享受,只有尝试了这个经过,才能体会到何为生命?何为完美的一生?
华安街是位于广州白云区的北部,珠江从身后一泻千里,日夜奔腾的河水冲刷着这一片土地。泛白的河流上面飘着从上游带来的生活垃圾,在每一个岸口堆积、沉淀,日久天长散发恶臭的气味。每当天晴的时候,沿岸的街道都充斥在这窒息的氛围里。
汉成从课本上读过,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河流,它哺育了成千上万的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用它那无私的怀抱让这里有了春的温暖。可是现在呢?怎么会是这样的模样,那美丽的珠江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汉成带着不解去寻找着一个答案。这条街一般都是从华北地段漂流来的务工者,随着家中人口的剧增,那贫瘠的土地已经养不活一家人的口粮。于是乎,人们都选择了外面打工的生涯,用双手扛起的重担虽然说苦了些,但还是足以供养一家人一年的生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有时候用劳动奉献仍然得不到合理的生存条件,比如这里的人民,用双手筑起的城堡只是形同虚设。轻风一吹,摇摇欲坠。政府对于这里就是一个后娘,一双眼睛紧闭着,生怕这里的文明玷污了他的眼球。不但没有一丝照顾,还终日增加这里的赋税,打工的生活本来就苦,一年到头亲亲苦苦的挣的钱却不是自己的。光是房租,地租等等就像一头狮子,让人们敬而远之。
说是华安街,不过是一条又窄在、又脏的街道,一眼望不到头。街道两边的悬挂物遮挡了太阳的光芒,弥漫着淡淡的雾气。颇有郦道元《水经注》里面的意境。“两岸连山,略无缺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不过这里的,应该有些牵强吧?
第十三章 太阳之泪
汉成和钟萍站在了彭记货运的门下,汉成再次看了一眼手中的地址。没错,汉成掩不住心里的激动,这么多天的辛苦终于有了一个答案,就像水中的落水者,忽然之间有一个救命稻草,那种心情,该是多么的激动啊!
令汉成有些吃惊的是,门口冷冷清清的,一只睡眼蒙松的白色小猫正在惬意的趴在一张海绵垫上睡觉。太阳透过几层云的阻挡在它身上留下了一层模糊的光晕,蓝色的两扇木门已只剩下裸露的外壳,隔着亮窗向里望去,只见漆黑一片,不知道这位记忆中的伯伯是啥样子?
汉成这样想着,就拉着钟萍向门口走去。厚重的脚步声惊醒了浅梦迷殇中的小猫,倏地一闪身,消失在了狭窄的胡同里。汉成轻轻叩了三下门把头,过了不一会功夫,只见一个与自己年龄相当的男子揉着眼睛,很不情愿的打开了门。似乎正在抱怨打扰好梦的不速之客。
“喂,你找谁啊?”话音还是山西口音,在这异乡之中碰到久违的乡音该是多么一件兴奋的事情啊!
汉成掩饰住内心的激动,“哦,请问这里的掌柜是不是叫彭顺昌彭老先生啊?”汉成小心翼翼的问道。听到这句话,那男子精神了许多,山西人独特的热情又一次升温,“小兄弟,听口音也是山西人吧。我是太原人,你呢?”
汉成笑道。“我叫王汉成,临汾的,这位是我的妹妹。”汉成指了指身边的钟萍。
“妹妹?可他怎么像男人啊?”那男子不解地问道。“哦,我来介绍,我叫钟萍,也算是太原吧,我和汉成哥是火车站认识的,最后成了兄妹,我的衣服破了,就穿了汉成哥的,就这样。”钟萍大大咧咧的说道。
“呵呵,原来是这样啊。你不说我还不知道呢?快,你们快些进屋,这么长的路一定累了。”那男子憨憨一笑,看起来也是一个非常友善的人。
说着就将汉成手里的行李接了过来,边走边向他们介绍。“我叫刘凤林,也是山西来的学徒。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千万不要客气!”
店铺是一排典型的三件门面房,是江南特有的木质结构房子,上面彩绘着种种各样的图案,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刻。屋檐下垂,琉璃瓦的金黄色在太阳下熠熠生辉。
不过好像却不是那么的扎眼,有一种朦胧的灰色感觉。让人觉得不舒服。汉成觉得,如果不是这个伯伯的喜好,那就只能说是眼前这位自称学徒的懒惰了。
房间里摆满了各种东西,从机器产品到生活用品样样都有,以至于使宽阔的屋子变得拥挤不堪。正对门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柜台,高高的让人只能仰视。
“呵呵,这里太挤了,走,到后面去。我给你们安排一下。”凤林说道。
“我说凤林哥,你们这点是做什么买卖啊?怎么什么都有啊?该不会是收垃圾的吧?”钟萍大大咧咧的问道。汉成赶紧上前,瞪了钟萍一眼道“怎么说话啊妹。”“这小丫头口无遮拦,凤林哥不要怪罪;”汉成急忙向凤林赔罪。
出门在外,汉成深得一刻道理,那就是以德交友,以德服人。汉成慢慢的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处世之道。虽然自己是一个大山出来的老粗,却非常重视修养与自身的提高。这不是做作,而是以后生活中渐渐需要学习的知识。
凤林这时细细的打量了一下钟萍,虽然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略显些面黄肌瘦,虽然由于家庭的原因穿得破破烂烂,但是她自身散发出来的青春气息,还有那隔世般的容颜,让人不敢忽视她的存在。
“没事的,这算什么事啊;你这是怎么当哥的啊,你妹妹天真可爱不好吗?不要搞得太严肃了啊?”凤林开玩笑的说道。
钟萍藏在凤林后面,朝汉成伸了一下舌头,“就是嘛,总不能让我不说话吧,还是凤林哥好。”钟萍调皮的说道。两个大眼睛盯着汉成看,那模样兴奋又开心。
“凤林哥,彭伯伯是我爹爹的一位把子兄弟。由于家中出现些变故,所以想到这里摸索一个生计。以后还请多多关照。”汉成开始步入正题。
“这是哪里话,既然是师傅的大侄子,那就是我的兄弟。”凤林感叹道。“在这里兄弟就是命啊!”不知是对汉成说,还是在感慨。
汉成细细想着这句话,不错,兄弟,虽然不是同根生,但是却亲如兄弟。特别是在外面,一个兄弟,就是自己的立足根本,这点,王建友经常教导汉成。
思绪间,他们来到了后面的院落,太阳懒洋洋的透过树荫照在这一片静静地土地。汉成惊奇的发现刚才那一只黄色的小猫不知何时正安静的躺在天井旁,半睁着眼睛看着汉成,汉成从小对于小动物有一种着迷的喜爱。特别是小猫小狗之类的东西。所以就忍不住问道。“这只小猫太可爱了。”
凤林说道:“它是师傅最喜欢的动物,闲暇时候就陪着它,而这只小猫也像是有灵性似的,在师傅面前总是乖巧的像个孩子。”
汉成观察着四周,这是南方特有的建筑。虽然广州这个城市里面全都是高楼大厦,可是却是别有风格的江南农家院落,院子不大,却处处充满着温馨美丽的气息。莫名的花香充斥着汉成的神经,原来这里还有未经世事洗礼里过的宁静。很多种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开在院子的角落里,已是盛夏,别有一番情调,看来这位伯伯定是位儒雅之士。
这时候,门外传来了一位老者爽朗的笑声。“凤林,家里来客人了?怎么这么热闹啊!”
一位风度翩翩的老者穿过前门来到了他们中间,汉成细细打量着这位从小听父亲提起过的兄弟。从记事起,他就在心里勾勒他的形象。匆匆十几年就这样过去了,那些往事还历历在目。可是现在突然面对那位神人,汉成却不知所错了。
他在心里想着,彭伯伯应该今年五十有四了吧,比父亲小两岁。可是看着却比父亲健朗许多,虽然已经是白发纷生,可是精气神却让人不敢正视,特别是一双眼睛,仿佛可以看透一个人的内心。
汉成也不是从来没有见过他,在他三岁那年,彭顺昌路过王庄的时候,专程看望了一下老大哥,不过汉成那是还没有记事,只听父亲后来说到,你彭伯伯抱着你喜欢得不得了,他没有停留,又匆匆的上路了。时光是杀人的恶魔,一转眼,这么快!
第十四章 男人之泪
汉成观察老者的同时,彭顺昌也在打量着汉成他们,他突然眼前一亮,汉成虽然衣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可是没有人可以忽视他的那一双眼睛,他感觉像极了自己。那是一双洞察秋水般的眼睛,有些女人的气息在里面,多了一些阴柔之美。顿时想起了自己的轻狂年少,他从汉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时竟然忘情,眼睛有些湿润。这时凤林轻轻叫了一声师傅,他才缓过神来,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
“你们是?”彭顺昌向汉成问道。
这时汉成再也忍不住了,眼含热泪,跪在了彭顺昌的面前;“彭伯伯,我是汉成啊!您还记得我吗?”彭顺昌对汉成的举动开始有些不知所措,他定定的看着汉成,一刹那,往事穿进心脏。“汉成,建友大哥。”他不禁喃喃自语道。
突然他大声说道,”你是我大哥王建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