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展开后,穆振中又接着说:“我一向明人不做暗事,只有这件事做得有些不明不白,因此心里总觉有个疙瘩。事情的原原本本,都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这张纸上。为不给大叔大婶添麻烦,我准备在今晚临走前将这张纸贴在镇上。算是给南河镇的父老们有个交代,也让麻子佘他死个明白。”
“师兄真不简单。当时你有多大?”陈致远好奇地问道。
“跟你眼下差不多吧。”穆振中回答说。
“那后来呢?”陈致远打破砂锅问道。
“为不失信于人,在为东家报仇雪恨后,我又回到了匪巢。匪首死后,我又说服并带着这支百余人的武装,参加了革命。说来也巧,我被编入到叶军长的部队,并跟着他来到了陕西。这也许就是所说的“缘分”。不然的话,心中这个疙瘩,怕是今辈子都难以解开了。你我也难得兄弟一场。”穆振中说。
“这样也好,省得大家总是疑神疑鬼的。贤侄深明大义胆识过人,又如此的光明磊落,实在是难得!”陈德润不胜感慨地道。
“麻子佘一夜暴富,人们也猜想到他肯定是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却不曾料到他竟背有人命。后来他又在一夜间暴死,人们只说他是多行不义遭了天谴死有余辜,却不曾料到。。。。。。自古杀人者死,伤人者刑。麻子佘他罪有应得,只是苦了明儿跟多儿。”孙兰玉更是感慨万千。
“明儿是谁?多儿又是谁?”穆振中不解地问道。
“明儿是麻子佘的女儿;多儿是麻子佘的儿媳妇。明儿人好,命也不错,虽生在佘家,却嫁了个好人家;多儿人好命却不好,又嫁错了人,年轻轻的,在佘家竟活活地被怄死了。”陈德润叹着气道。
“多儿姨,她死咧?”陈致远吃惊地说。
“唉,这两年你不在家,镇上可发生了不少的怪事。。。。。。”孙兰玉把佘有志不务正业,佘大勇跟佘大花也不争气,多儿被活活气死的事,通前至后地说了一遍。最后她好像是突然想起似的,又补充了一句说:“噢,你福寿伯他前几天,也不在了。”
“福寿伯也不在咧?我还说过一会去看他呢,咋说不在就不在了。这到底是咋回事?”闻言陈致远不觉又吃了一惊。
“佘大花是个小妖精,郭德玉也不是犁上的铧。听说在念书的时候,俩人就黏合在一起了。。。。。。”孙兰玉又把郭家早上娶媳妇,晚上得孙子,第二天又死人的事,说了一遍。
“这么说,福寿伯他终究还是死在佘家的手里了。”陈致远喃喃地说。
“唉!这样的悲剧,但愿以后不要再重演了。”陈德润意味深长地说。他话里有话,显然又在为菊儿担心。
这时,相公正好招呼大家吃饭。陈德润父子陪着穆振中走了出去。噗的一声,孙兰玉吹熄了棉油灯。
“原来麻。。。。。。麻子佘的人。。。。。。人头,是被一个云。。。。。。云南人给。。。。。。给提走了。”第二天一大早对着陈德润跟孙兰玉,一个先生上气不接下气地报告了他刚刚抢到的头版头条。
一波未息,一波又起。麻子佘的人头,被提到云南的新闻正方兴未艾,于右任跟胡景翼已经闹翻的事,在南河镇上又被嘈传得纷纷扬扬。
消息一日三至。
早上有人说于右任跟胡景翼拍了桌子,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接受改编无异于投降变节,是革命者的奇耻大辱!胡景翼也针尖对麦芒,说革命也得讲求个策略,不能一条路走到黑!眼下委曲求全保存实力,有青菜还怕黄菜。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
中午就有人予以刷新,说胡景翼正准备召开国民大会,要解散靖国军。靖国军设在丰原的司令部,已经被砸了。
下午又有人破记录,说胡景翼已经接受了冯玉祥的改编,并出任了陕西陆军暂编第一师的师长。副师长是岳维俊,参谋长是邓宝珊。下属两个团的团长,分别是李云龙跟李继才。还说该师直接受吴佩孚的节制,胡景翼跟冯玉祥是平起平坐。而于右任等,则不得不退避三舍。
第二天的传闻更是有鼻子有眼神乎其神,说靖国军的第三路也接受了改编,司令曹世英出任了陕西陆军第一混成旅的旅长。据说这个旅,实际上只剩下了三五百人。支队司令中,也只有王祥生一人相随。曹世英只不过是个光杆旅长。就这还多亏有胡景翼帮忙,胡景翼要是不出面,连这个光杆旅长,曹世英也当不上。
。。。。。。曹世英的第三支队司令石象仪,听说曹世英要接受改编,便趁曹世英出城踏青的机会先发制人,控制了曹的卫队。接着,又收缴了司令部的全部军械。对已被架空的曹世英在苦谏、哭谏均以失败告终后,石象仪立即采取兵谏,逼着曹世英交出了兵权。第二支队司令王祥生,也被部下的几个营长,赶出了驻地交口。
。。。。。。闻变后,胡景翼立即命令李继才部猛攻石象仪,才迫使石象仪又将兵权还给了曹世英。曹世英的兵权虽失而复得,但军心早已涣散,人数亦所剩无几。
。。。。。。曹世英的第一支队司令杨虎城,却不像石象仪那么好惹。先发制人,他先宣布不再接受曹世英的节制。接着,他又通电声言把靖国军的旗帜扛到底。后来,他又在西府重建了靖国军的司令部,并将于右任接了过去。于右任备受感动,立即命杨虎城接替曹世英做了第三路军司令。并即兴挥毫,写下了“老兵休道戎衣薄,大地阳春唤可来”的诗句。
陈致远再也坐不住了。他一边帮父母整理书稿一边问道:“爸,胡总指挥跟于总司令已经分道扬镳,以您之见,他们谁是对的?”陈德润说:“于总司令气节可嘉,却权宜不足。依我看胡总指挥的做法,似乎更切实可行。”陈致远原以为他爸会说胡景翼晚节不保,并鼓励他像杨虎城一样跟着于右任。没想到他爸陈德润倾向的,竟是胡景翼。
不久,杨虎城在铁佛寺大破甘军,并缴获大批枪枝弹药的消息,又传到了南河镇。
说来也巧。杨虎城正在为枪枝弹药发愁,甘肃督军陆洪涛从北京领回的一批军械,正好到了陕西。杨虎城巧妙部署又果断出击,于铁佛寺一口吃掉了甘军的五个营,并全部截获了这批军械。据说共三十二车,其中步枪千余支,子弹六七十万发。
铁佛寺大捷像一声春雷,不但震动了陕甘两省,也震动了直系军阀操纵下的北京政府。当然,也更加坚定了陈致远跟随杨虎城、追随于右任的决心。
对着他爸陈德润,陈致远说:“爸,铁佛寺大捷想必已经听说,我咋老觉得于总司令的决策,是对的。”陈德润却笑道:“铁佛寺大捷,固然是可喜可贺。以我看小胜之后,必有大困。军旅之事,岂可取决于一战?”
果然不幸被陈德润言中。直系军阀低估了杨虎城,低估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将领。他们做梦也没料到,杨虎城用来对付他们的,竟是他们用来消灭杨虎城的枪和炮。
不得不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直系军阀竟调动了三万余众的精锐部队,来对付这支只有两三千人的革命武装。
寡不敌众。杨虎城不得不且战且走,一直退到了榆林。为了保存实力以求东山再起,他暂时投靠了他的同乡,并与靖国军有旧的“榆林王”井岳秀。于右任也不得不又一次背井离乡,离开了他惨淡经营了多年的靖国军,离开了他的爱将杨虎城而客居他乡,去了广州。
陈致远陷入到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之中。他对陈德润说:“还是爸看得远,也看得透彻。看来胡总指挥的抉择,自有他的道理。但孙中山先生却批评了他,说他接受了军阀冯玉祥的改编,不特败坏纪纲,为西南各省所不容,即与其个人节操,已有大亏。若再执迷不悟,恐其身家之安全已不能保,并说郭坚便是前车之鉴。”陈德润笑道:“郭司令虽忠勇豪爽,却缺乏政治头脑。他既无胸怀天下之远大抱负,又无高屋建瓴之远见卓识,且自以为是又刚愎自用,不过一草莽英雄耳。他的头脑、眼光与作为,岂能跟胡总指挥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孙兰玉也插话说:“郭坚去西安前,你爸就极力劝阻。他不但听不进去,还说读书人顾虑太多,啥事也干不成。他走后你爸就对我说,此去他难免有杀身之祸。果不其然!没出三天,他就出事了。”陈德润又接茬说:“于总司令过分的注重名节,孙先生又关山阻绝,故均不了解胡总指挥的苦衷。不过他们也是一时不明,日后总会有明白的一天。岂不闻能屈能伸者,乃大丈夫。我料胡总指挥来日必大有作为,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我是上了年纪,又受人重托,怕是给他帮不上忙了。”陈致远惊讶地说:“真的?”陈德润说:“诗言志。我曾看到过他写的一首七绝。”说完便随口吟道:
大地山河有壮猷,起兵原不为封侯。
回首生灵涂炭甚,欲执龙泉自刎头。
陈致远说:“这么说,我还是应当追随胡总指挥。”陈德润还没开口,却被突然而来老秀才给截住了:“追谁?我看你谁也甭追!成天打来打去的,好不容易撵走了陆建章,却又来了个陈树藩,比陆建章还要坏。如今刚把陈树藩撵走了,却又来了个冯玉祥,而且一来就杀了郭坚,依我看也不是啥好东西。打来打去跟着遭殃的,还不是老百姓?枪子儿不认人。我的孙子,也没有多余的。你就老老实实的给我呆在家里。除了吃粮当兵外,干啥都行。”
见老秀才一脸的严厉,话也说得更绝,在偷偷地吐了吐舌头后,陈致远急忙用眼色向陈德润求救。“你爷说得极是。你就留下来给我跟你妈帮个忙吧。”陈德润说。陈致远万万没料到,他爸竟给他帮了个倒忙。
见儿子陈德润支持了自己,老秀才心满意足地走了。陈德润这才安慰儿子说:“老小老小!人老了,就是这。他老人家也是一片好意,咱不妨先顺着他,以后再见机行事。”
街上又传言说吴佩孚要跟张作霖开战,冯玉祥跟胡景翼也奉调进京,已经离开陕西到了河南。陈致远心乱如麻,他一边心不在焉的帮父母整理着书稿,一边嘟囔道:“见机行事?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