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事到临头总不至于打退堂鼓,当下在傅海鑫的主持下选出了素以骑射见长的三十名好手,其中当然包括傅海鑫本人。
一声令下,比试开始。
众人的呐喊助威声中,三十名选手依次登场,但见马似蛟龙,箭似流星,不一会儿,除傅海鑫外二十九人尽数射完,其中竟有二十人命中红圈,可惜因为弓力不足,只有九支箭勉强插在了木盾上。即便如此,也让张扬和郭嘉等暗暗叹服,不愧是名闻天下的乌桓骑。
最后轮到傅海鑫,只见他翻身跃上一匹乌骓,也不带缰绳,纯靠双腿内侧操控飞驰到起点,轻巧地一个转身,随即一个加速,乌骓一声轻嘶,如同一条鱼一样在各种障碍物之间自由穿行。
而傅海鑫始终保持身躯挺直,临到中线,就见他手里忽然变戏法一般地多出一副弓箭,似乎也没怎么瞄准,一抬手,一支狼牙箭就如闪电般地呼啸而去,瞬间飞过二百步距离,“啪”的一声稳稳地钉在了红圈的正中心,仿佛在上面生了根一样,四周顿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喝采声。
傅海鑫嘴角微翘,神情颇为满意,轻轻放好手中的三石宝弓,看了一下土台上的张扬,忽然策马奔到台下,大声道:“请大人指点。”难得有扳回面子的时候他当然不会放过。
典韦和李思成等见到傅海鑫如此神箭,自问不是对手,更何况对方是向张扬挑战,自己就算想帮忙也不行,不由暗暗替张扬担心。
张扬见此,内心大喜,他没想到傅海鑫骑射功夫如此聊得,可以差不多能和赵云比拼了。一旁的郭嘉向看穿了张扬的心思,小声在张扬耳边嘀咕道:“恭喜主公又觅得良将。”
“知我者,奉孝也!”张扬笑了笑,虽然心里非常佩服傅海鑫的骑射术,但这些都早在他的预计之中,甚至包括傅海鑫的挑战。
自壶关之战在郭壮娇的箭下吃了个亏,张扬更加发愤苦练箭术,以他的想法能远距离杀敌总比近距离格斗安全,虽然他并不惧怕格斗。更何况他还有两大优势,其一是他那远超常人的力量和眼力,另一个就是那把五石铁臂弓,再说箭术不比内功招式,只需苦练终会有所成就,这些因素加起来,如今张扬的箭术早已非吴下阿蒙了。
当然了,单论箭术本身,张扬也不敢夸口能超过傅海鑫,不过他是另有所恃。只见他轻轻一声呼哨,黑龙一声长嘶,挣脱拉住它的卫士,象一朵黑云一般飘到台前。
张扬一个纵身跃上马背,黑龙前蹄轻踏几步,忽地一个加速,直窜了出去,众胡骑都是识货之人,又向来不会掩饰自己的喜恶,虽对张扬大为不满,但见他身形潇洒,战马又如此神骏,顿时齐声喝起采来。
张扬听了,信心大增,到了起点,拨转马头,轻轻抚mo了一下黑龙的脑袋,说道:“老伙计,下面就看你的了。”黑龙象听懂了似的一声低嘶,四蹄踏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张扬定了定神,一声轻叱,黑龙后腿一蹬就冲了出去,张扬就觉得象坐上了一台突然起步的赛车,整个身体都忍不住要往后仰,扑面而来的风让他瞬间有点呼吸不畅。根本无须张扬控制,黑龙一边高速奔驰,一边灵活地躲避障碍物,就象一阵狂风,瞬间来到了中线。
抬手摘下铁臂弓,张扬飞快地搭上了一支飞盲箭,这种箭头部为一扁平铁镞,箭杆和一般木制不同,乃是铁制,长度近四十厘米,最大的特点是威力强大,不过因为太重一般只能用于弩,若是普通的弓根本射不远,不过以张扬的蛮力加铁臂弓的强劲却是正合适。
就见弓如满月,箭似流星,因为速度太快,等铁胎弓发出一声糁人的低鸣声,箭已到了中途,瞬息间,就听“嘭,喀”的两声,众人定睛一看,飞盲箭已不见了,一二公分厚的木盾正中竟然被扎了个透明窟窿。
若大的校场顿时鸦雀无声。
足足过了有半分多钟,不知谁领头全场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听着场内久久不息的采声,看着傅海鑫发自内心的敬佩的目光,张扬轻轻呼出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已成功地赢得了众人的尊敬,这个胡骑中郎将的位置总算是坐稳了。
、第七十章 结盟王匡 (为白色闪电的宝剑第二次加更)
新官上任的两把火,让胡骑乌桓营的乌桓骑对这位年轻的中郎将又敬又怕。敬佩的是他年纪轻轻却有着鬼神般强大的体能、力量和即使在乌桓人中都算是出类拔萃的骑射术,惧怕的是一不小心再被罚站两个时辰,那可真是生不如死了。
但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反正现在张扬说出的话绝对是令行禁止,连傅海鑫也不敢稍有怠慢。
当然治军的最高境界是让士兵对自己又敬又爱,主动愿意为主帅誓死效忠,这个道理张扬当然明白,不过这既需要手段,也需要机缘和时间。
从第二天起,张扬每天大清早就把众胡骑赶进校场练体能,什么跑圈、折返跑、障碍跑、石制杠铃、单杠引体向上、兔子跳……凡是他能回忆出来的被后世的科学证明为有效而又没有什么制造训练难度的他是通通采用。
到了下午则分成三批轮流由傅海鑫负责训练骑射,李思成负责训练战术,典韦负责训练步下格斗。之所以训练步下格斗,主要是因为张扬不希望自己的部下没了战马就不知所措。
为促进竞争,张扬又替下属各个屯各制作了一面屯旗,并进行了隆重的颁旗仪式。随后就是每周一次以屯为单位的综合比试,优胜者的屯旗就高高悬挂在营内,直到下一次比试。胡人素重荣誉,也不用张扬鼓动,每次都争的不亦乐乎,赢者当然想保住荣誉,输了的自然想翻本,如此训练的质量是直线上升,还不用张扬花一分钱的赏金。
更重要的是,由于是团体赛,比起个人实力更注重团队的整体实力,集体的组织和合作的成功与否成为胜利的重要关键,因此无形之中,向来讲究个人英雄主义的乌桓骑开始不知不觉地在纪律性、组织性、战术性方面出现了惊人的进步。
对于张扬花样繁多,却又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训练手段,典韦和李思成都是大感叹服,傅海鑫更是佩服的无以复加,加上张扬时不时显露出来的超人的力量和实力,傅海鑫原先的一点不屑和高傲早就被抛到九宵云外去了,望向张扬的目光满是敬畏,甚至大有个人崇拜的极端趋势。
至于普通的士兵,虽然被张扬的新式训练整得每天都是精疲力竭的,不过因为张扬本人常常满身是汗地亲自在前面示范,全没有身为比二千石大官的自觉,各项技术指标又远非常人能及,倒是人人心服口服,不敢稍有怨言,而且渐渐地望向沈尘的目光中除了敬畏,慢慢也有了一丝的敬爱。
转眼已到了十一月,天气渐渐开始凉爽起来,可无论是天下的形势还是朝中的争斗,却依然没有丝毫缓和的迹象。
幽燕的张纯之乱依然看不到平息的迹象,叛军频繁调动,反而隐隐出现了南下的趋势;并州的丁原和白波军断断续续又打了几仗,虽然又小胜了几次,无奈由于对方采用了游击战术打不过就跑,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汝南的剿贼行动同样收效甚微,贼军势力有向周围各郡蔓延的趋势;西凉更是在事实上脱离了中央的控制;而最大的麻烦则是益州,黄巾首领马相攻杀了刺史郗俭,自称天子,又寇巴郡,杀郡守赵部,聚众十余万,一时间合州震动,朝庭急命益州从事贾龙率军前往平叛,又让益州牧刘焉提前出发赴任,以便统一指挥。
可是小民的哭声惨状高居上位者是听不到的,即使听见了也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他们更关心的是朝中的政治动向。
原太尉樊陵被免已有大半个月了,继任者却迟迟无法决定。本来按常规,太尉多由司徒接任,再加上张让赵忠等人的支持,崔烈接任的可能性最大,不过何进好容易扳倒了樊陵,怎么肯再让明显亲中官的崔烈上台,自然大声反对,只是苦于自己没有合适可靠的人选,索性推举太傅袁隗,而中官本身意见也不统一,比如中常侍宋典就更倾向于张济,一时间,分属各方阵营的众大臣在朝上朝下吵得不可开交,让皇帝刘宏大伤脑筋。
最后还是太仆豫州牧黄琬和司隶校尉张温连名举荐了射声校尉马日磾,尚书卢植和太中大夫杨彪、御史中丞桓典闻言顿时齐声叫好。这马日磾乃经学大师马融之族子,为人最是谦和厚道,出了名的中间派,何进的本意只是阻止崔烈上台,当然顺势转而支持马日磾。张让等见大势所趋,也不想犯众怒,何况马日磾也算是个可以接受的选择,便也不再坚持,一场论战方告一段落。
七月初三,皇帝颁发旨意,升原射声校尉马日磾为太尉。
张扬是从王匡那里听到马日磾升为太尉消息的。这段时间张扬埋首军营,一方面是收服军心,以增加自己将来的筹码,另一方面则是暂避风头。不管是否真的骗过了有心人,至少在表面上,“张扬”这个名字就象所有一夜发迹却又没有深厚背景支持的暴发户一样已经从众人的日常闲谈中消失了。
不过暂避风头并不意味着张扬对京里和天下发生的事不闻不问,相反他经常派手下溜回城里打探消息,只不过要得到内部消息还是得靠张扬自己,因此张扬也会偷偷找王匡喝酒。
围绕太尉这个职位争斗的种种内幕正是在最近的一次两人的酒桌上由王匡透露给张扬的。见王匡好像对太尉之职的争夺关注度并没有热衷,张扬颇有些不解,便借着酒意道:“公节兄瞧来似乎对胜负不怎么关心呢。”
王匡微微一笑道:“看来兴邦对朝里的事情还看不太明白。要说太尉这个职位看似位高权重,其实不然。论武,北军五营归大将军直属,宫内虎贲羽林归光禄勋,守宫卫士归卫尉,地方上则是各州牧刺史说了算;论文,三公都有议事之权,还有尚书台和御史台,更不用说诸常侍随时都可以干政,若没有其他势力的配合,就算是太尉也照样什么也做不了。另一方面太尉这个位置时刻被人盯着,稍不注意就会被弹劾,你只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