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午战争史-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注12 黄海安:《刘永福历史草》,见《中日战争》(8),第410页。

注13 洪弃父:《台湾战纪》,见《中日战争》(6),第344页。

注14 吴桐林:《今生自述》,见《中日战争》(6),第425页。

注15 臧增庆:《清故记名提督署台湾镇总兵官殉难杨公神道碑铭》(抄本)。

注16 吴桐林:《今生自述》,见《中日战争》(6),第425页。

注17 臧增庆:《清故记名提督署台湾镇总兵官殉难杨公神道碑铭》(抄本)。

注18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104页。

注19 吴质卿:《台湾战争记》,见《近代史资料》1962年第3期。

注20 《台湾省通志》卷7,《人物志》。

注21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104页。

注22 臧增庆:《清故记名提督署台湾镇总兵官殉难杨公神道碑铭》(抄本)。

注23 《日清战争实记》,第46编,第16页。

注24 洪弃父:《台湾战纪》,见《中日战争》(6),第344页。

注25 《日清战争实记》第43编,第15页。

注26 《日清战争实记》第46编,第1718页。

注27 《日清战争实记》第46编,第19页。

注28 洪弃父:《台湾战纪》,见《中日战争》(6),第344页。

注29 臧增庆:《清故记名提督署台湾镇总兵官杨公神道碑铭》(抄本)。

注30 黄海安:《刘永福历史草》,见《中日战争》(6),第426页。

注31 洪弃父:《台湾战纪》,见《中日战争》(6),第344页。

注32 吴德功:《让台记》,见《割台三记》,第64、65页。

注33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105页。按:姚锡光曾述及黑旗军反攻彰化之事,论者或从之,然此实乃误笔。事实上,黑旗军之反攻台中,仅进至浊水溪南岸,偶尔逾溪偷袭,从未到达彰化城下。 
 
 
 
 

 

 

 

 
  
 
 

 

 



 二 日军大举南侵与保卫台南之战  

 
 
当黑旗军与日军相持于浊水溪之际,桦山资纪也正在策划大举南侵。并组成了南进军司令部,以台湾副总督高岛鞆之助中将为司令官,大岛久直少将为参谋长,伊地知乃清炮兵中佐、武富邦鼎海军少校为副参谋长,平岩亲德炮兵少佐为副官部长,小野重勤步兵少佐为管理部长,村井长宽少将为炮兵部长,三村乙艺工兵少校为工兵部长。因为桦山知道仅靠近卫师团已不足胜攻占台南之任,所以决定请大本营调第二师团和联合舰队共同参加南侵。为此,他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到十月初,各部队均按作战计划开始了南侵活动:

“向台南开始行动的南进军总计四万。其中,一部拟由陆路直扑台南的正面,大部队则由海路在台南的侧背面登陆。北白川能久亲王殿下率领主力军一万五千人的近卫师团全部,从彰化开始行动,经过嘉义县顺大路开向台南。这一部队已经在开始行动了。又一大部队,即第二师团全部,其主力军约二万五千人。该部队分别从基隆和大连湾乘船,全军有一天集合于澎湖岛;再分为两路,由海路分别开向台南的前侧面和后背面。第二师团的第四旅团由伏见(贞爱)殿下率领,总计约一万二三千人,拟由海路在中部登陆。这一部队已经在十月二日从基隆登船。该部队叫做伏见混成旅团,预定顺海边的道路逼扑台南的前侧面,其登陆地点为布袋嘴港。第二师团的第三旅团由山口(素臣)少将率领,总计约一万二千人,拟由海路在南部登陆。这一部队已经在十月一日从大连湾登船。该部队叫做山口混成旅团,预定从台南的后背面进击,其登陆地点为枋寮港。而全军的指挥者即副总督高岛中将,该中将将率领南进军司令部,从中部布袋嘴港登陆。又后面的指挥者为第二师团长乃木(希典)陆军中将,该中将拟率领第二师团司令部从中部的中港或枋寮港登陆,三日已从基隆登船。海军将炮击两所登陆地点,并预定攻击安平、打狗各要港。”注1

根据南进军司令部的部署,当时驻彰化城的北白川能久,决定先行一步,向台南府的嘉义进兵。早在九月二十九日,他即发布命令:以川村景明少将为前卫司令官,率步兵第一联队(缺第一大队本部和两个中队)及骑兵大队(缺第一中队),从北斗出发,经莿桐港、他里雾、大莆林、打猫堡,向嘉义前进,坂井重季大佐为右翼支队司令官,率步兵第二联队本部和第一大队、骑兵一个小队及炮兵第一中队之一个小队,经西螺街、土库、新街,从西路进逼嘉义;内藤正明大佐为左翼支队司令官,率步兵第四联队(缺第二大队本部和两个中队),骑兵第一中队(缺两个小队)及炮兵第二大队(缺第三中队),经树仔脚、云林县、火烧庄,从东路包围嘉义;北白川本人亲率主力,包括步兵第二旅团司令部、步兵第一联队第一大队(缺两个中队)、步兵第四联队第二大队(缺两个中队)、步兵第三联队(缺第一大队)、骑兵一个小队、炮兵联队本部和一个大队(缺一个小队)及第三机关炮队(第二队并入),随前卫之后前进。

但因连日风雨大作,鹿港溪水深,不能涉渡,近卫师团主力无法出彰化南进。浊水溪更是大涨,“不啻银河倒泻,山流暴注,急湍奔腾,有倾盆倒峡之势,几使平土变为泽国”。日军只好改变第一次作战计划,停战数日,以俟天气稍晴,再兴大师。”是时,“黑旗兵扎云林,每夜暗渡,谋袭北斗,夜间铳声迭响。”然以兵力单薄,无大战果。十月三日,北白川能久率近卫师团出彰化南下。行前,规定了各部队的行军日程如下:(表略)

日军在南进途中,遭到黑旗军和义军的节节抗击。但日军以优势兵力猛进,黑旗军和义军难以抵御,损失甚大。黑旗军都司肖三发和义首黄荣邦牺牲。到八日,日军便从北、东、西三面包围了嘉义。

嘉义,古称渚罗,南距台南府城一百三十余里,负山面海,颇据形势,为府城北路之屏障。城墙下部垒石,上部砌砖,高两丈有余,厚约一丈二尺。城之顶端有女墙,其箭垛适可为枪眼之用。有四门,上建敌楼,便于了望。各门外皆筑瓮城。城外有宽三丈的护城河环绕,河堤上遍植竹林。此时,云林一带黑旗军皆退至嘉义,刘永福令王德标据城固守。

十月九日,日本近卫师团向嘉义发动了总攻。进攻前,北白川能久晋升坂井重季为少将,接替已死的山根信成的步兵第二旅团长职务,并令松原睃三郎中佐为步兵第二联队长。北白川此番率近卫师团进攻嘉义,倾巢而来,志在必得,然自侵台以来,历时将近半载,多次苦战,伤病在身,与他从台北南下到占领彰化时的心情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此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远伐荆蛮百事辛,难堪恶水与炎尘。去京半岁君休笑,忽作白头黑面人!”注2此诗,寄托了感叹万端,表现出这个日本侵略军头日精神世界的另一个侧面。嘉义之战的十九天后,他即以伤病死于台南。所以,这首诗实际上是他临死前的一次哀鸣。

是日黎明,日军各部队从宿营地出发,分三路逼近嘉义。上午八时三十分,川村景明率前卫进至距北门一千公尺时,一面命炮兵布置阵地,将四门山炮架起,一面命步兵制作登城竹梯。此时,北白川也率师团主力进至前卫位置,命一个炮兵中队加入进攻。十时三十分,右翼支队抵距西门七百公尺处,选定炮兵阵地,作炮击的准备。与此同时,左翼支队奉命埋伏于东门外约七百公尺的深壕内,等待进击的命令。

上午十一时三十分,日军开始从三面炮击嘉义,其炮火之炽烈,“恰如万雷落地,天地为之震撼”。嘉义城墙虽然坚固,怎敌得住大炮的袭击?然黑旗军仍奋勇抵抗,“自城墙上进行非常猛烈的射击”。不久,东西两座城门楼皆被轰毁。日军趁机架竹梯登城。黑旗军和防军“顽强抗御,仍不断以抬枪还击”注3,但终究抵挡不住。到十二点十五分时,日军已经先后占领了西、北、东三门,并突进城内。嘉义知县孙育万从南门奔回台南,王德标率余部退至曾文溪。嘉义遂陷。注4

日本近卫师团进攻嘉义的当天,日本第二师团各部队已在澎湖岛待命。南进军司令部设在东京丸上。高岛鞆之助召集乃木希典、伏见贞爱、八舰舰长及参谋等三十余人,在东京丸上举行作战会议。会议决定:伏见贞爱率混成第四旅团为北军,从布袋嘴登陆,并与近卫师团取得联系,共同从北路进逼台南府城,乃木希典率第二师团余部为南军,从枋寮海岸登陆,从南路拊台南之背。此时,日本海军吉野、浪速、秋津洲、济远、大和、海门、八重山、西京丸八舰,及四十九艘运输船均麇集于澎湖岛马公湾。北军登陆时,由浪速、济远、海门三舰护卫,济远舰长平尾大佐为北军登陆委员长;南军登陆时,由吉野、秋津洲、大和、八重山、西京丸五舰护卫,八重山舰长平山大佐为南军登陆委员长。

十月十日上午六时,日军运输船十九只,载南进军司令部及混成第四旅团,在浪速、济远、海门三舰的护卫下,自澎湖岛出发,舳舻相衔而进。十时五十分,抵布袋嘴,停泊于距海岸三海里处。十一时四十分,济远舰首先向岸上开炮,浪速、海门二舰随之。海岸附近的村落房屋被燃,“火焰冲天,一直烧到半夜仍未熄灭”。下午二时半,日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登陆。此处只有少数清军,稍作抵抗,即向南败退。十一日晨,混成第四旅团前锋从布袋嘴出发,途中与近卫师团的松原支队相遇,遂一起向东南进发,于上午十时半占领了盐水港。至此,混成第四旅团与近卫师团两支部队的信息才完全沟通。

日本混成第四旅团虽然派前锋占领了盐水港,但后继登陆部队时时遭到黑旗军和义军的狙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