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了,我们又能怎么样?巡抚衙门没有话出来,态度已经非常的明显了,更何况那位杨大人是什么身份?”
几个人的脸上全都露出了无奈,心里虽然不情愿,可是也都松了口气。毕竟真的做什么恐怕更糟糕。如果闹出了事情,下场就不一定怎么样。
“诸位也不用担心,刚刚刘将军说的事情不会发生的。沈阳城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只土地进行丈量,至于其他的事情,全都是既往不咎,所以大家都安心的回去吧!不过你们也不要掉以轻心,都回去准备一下吧!”轻轻的挥了挥手,赵林光满脸的颓然。
等到众人都离开了,赵林光深深的叹了口气,喃喃道:“朝廷这手玩的高明啊!既往不咎,真是好办法!有了这一条就算我们这些总兵想要闹,下面的将官也未必跟着,再有当兵的反对,成不了事了!”
此时赵林光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了几个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距离赵林光的府邸两条街,那就是辽东巡抚衙门,此时巡抚衙门的后宅,杨涟正在书房里来回的走动。
“杨大人,坐下吧!读书人讲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可不是你该有的气度!”坐在一边的骆思恭手里端着一杯茶,轻轻的喝了一口,笑着说道。
“骆大人说笑了,如果真的除了什么事情,杨某生死是小,耽误了朝廷的改制事大啊!杨某离开京城的时候,带着的可是皇上的信重,此时不能做些什么,等的人心焦啊!”虽然嘴上这么说,杨涟还是坐到了一边,端起了自己的茶水喝了一口。
笑着将茶杯放在桌子上,骆思恭摸了摸自己手上的扳指,神色渐渐严肃了起来,沉声道:“杨大人的人品和能力都很好,皇上信重杨大人不是没有原因的,杨大人也不用妄自菲薄。骆某和那些打过交道,虽然他们都很粗鲁,可是却不傻。明知道事不可违,他们是不会做的,我们只管在这里等消息!”
杨涟没有在说什么,现在没有消息说什么都没用,倒是骆思恭一脸的笃定,难道有什么消息?不过他不想说,杨涟也不好看口去问。
“这次辽东改制之后,有孙大人编练新军,整个辽东肯定会为之大变。今年或许不敢说,明年肯定能够和建奴一战,就算不能横扫草原,歼灭来攻的建奴可是没问题的。再过几年,恐怕成祖皇帝扫漠北的事情又要发生了!”骆思恭见杨涟不说话,看了他一眼,大声的说道。
“如果真的改制成功,杨某也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显然这两个人对于孙承宗的能力都不曾怀疑,脸上都带着尊敬。
外面忽然响起了脚步声,一个千户的校尉走了进来,对着两个人施了一礼,恭敬的道:大人,那边已经结束了,他们决定服从改制!”
骆思恭和杨涟全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顿时挂上了笑容!
第三百九十章四川的局势
和辽阳的气候不同,到了四月,贵州的天气已经便的很暖和了。不过空气中的潮气让人很不舒服,整天湿答答的,整个人都容易生病。
陆广是贵州的一个小县城,城墙不高也不厚,驻守的明军也不多。安邦彦造反的时候,这里也没有进行怎么激烈的抵抗就被占领了。不过三天前,这里已经被明军收复了,钦差大臣袁可立和四川布政使朱燮元,两个人带兵收复了这里。
自从解了贵阳之围,明军一路上高歌猛进,已经拿下来陆广,再向前就是大方。拿下大方之后,后面就是水西了,那里就是安邦彦的老巢。
陆广城外的明军大营,袁可立和朱燮元正在商谈军情,两个人的脸上都颇为轻松。仗打到这个时候,结果一紧不言而喻,再有一点时间就能够平定叛乱了。
“大人,已经和孙传庭孙大人取得了联系,现在他们在毕节,就是在大方的东侧。距离并不是很远,也就二十里的路程。现在我们兵力充足,一战攻下大防问题不大!”朱燮元笑着看着地图,回头对袁可立道。
没有想象中的高兴,袁可立的神色忽然严肃了起来,目光紧紧的盯着地图,似乎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情。
朱燮元的心里一沉,这一路上袁可立都是云淡风轻的,今天这是怎么了?难道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见袁可立转过什么,朱燮元连忙问道:“大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我们这一路过来实在是太顺利了,虽然我们有火炮,可是这也是不要应该的。现在两股叛军合二为一,实力比以前要强很多,单从兵力上看,我们甚至要差很多。况且我们战斗里强悍的除了一万精锐的明军,就只有秦良玉秦将军那里的人马了!至于周围的六七万土族,我们能打赢他们自然是以我们马首是瞻,可是一旦有纰漏,恐怕他们未见得站在我们这边。”袁可立神色颇为复杂的看着朱燮元,语气中隐隐有些担忧。
朱燮元也是能力非凡,听袁可立这么说,自然很快就想通了关节。既然叛军有足够的实力,为什么节节败退?这并不符合领兵打仗的惯例。如果真的是提档不住,那抵抗也更加的激烈些,现在这样子确时透着古怪。
“听大人这么说,这里面的确很奇怪,看样子是另有隐情啊!”朱燮元此时也是脸上带着凝重,说话的声音也严肃了起来。
“其实也不是什么高深的计谋,一来是希望我们放松警惕,小瞧他们,这样我们才会犯错。二来不过是希望们我们能够钻进他们设下的埋伏,看来在我们的前面,似乎有埋伏啊!”袁可立忽然笑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松一口气的表情。
既然把事情想明白了,阴谋成了阳谋也就自然没什么好怕的了,朱燮元脸上一露出了笑容。虽然还不知道这些人准备怎么埋伏,如果能把这个弄明白,那可就是事半功倍了!
“不过老夫的心里还是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毕节孙大人那里。在大方的东侧就是赤水,虽说大方和毕节相距不远,可是中间也隔着赤水。孙大人的手里满打满算不过三万人马,如果孙大人由毕节出兵,来到赤水河的对岸,事情恐怕就麻烦了!”袁可立看着朱燮元,目光中满是凝重,声音低沉的道。
目光在地图上来回的移动,朱燮元寻找着袁可立口中的位置,慢慢的脸色也变得阴沉了起来。现在两股明军夹击大方,看起来是非常好的格局,可是真的做起来却有些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兵力的问题。
孙传庭那里的军队虽然精锐,可是人数只有两万多,面对十几万叛军,或许有心无力。袁可立这边也不用提,虽然号称二十万大军,可是真正的人数不过十万多一点。这里面精锐有三万就不错了,其余的完全可以不考虑,到时候不添乱就不错了,指望他们是指望不上的。
“孙大人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对于兵事却是非常的了解,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吧?”朱燮元也带上了一丝疑问,不过却也有一丝迟疑,那是对孙传庭能力的信任。
袁可立则是苦笑着摇头,脸上带着几分无奈,道:“孙将军如果真的注意这些,自然是没什么问题,就怕孙将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
“这是为何?请大人赐教!”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袁可立,朱燮元眉轻蹙的问道。在他看来,孙传庭并不是那种眉头没脑的人,反倒是行事极为有分寸,这么会做那样的事情。
看了一眼朱燮元,袁可立轻轻的叹了口气,道:“孙大人年纪轻轻,能力却是非同小可,却平易近人,没有丝毫傲气,这都是非常难得事情。可是孙大人对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卒却有着极大的信心,在老夫看来,孙大人恨不得和叛军一决雌雄呢!”
朱燮元顿时愣住了,满脸不敢置信的道:“用两万多士卒对十几万叛军,孙大人真的会这么做?”在他看着这是觉对不可能的,就算能打赢,自己这边也会损失惨重的。
用手下最精锐的士卒的圣明去和叛军对拼,这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又不是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
慢慢的摇了摇头,朱燮元看着袁可立,语气笃定的道:“大人,这次我不赞同你的看法,袁大人是不会这可做的。那些精锐的士卒是袁大人训练出来的,他舍不得用人命去打这种仗。如果带来的京营损失惨重,孙大人对皇上也没有办法交代。”
诧异的看朱燮元,袁可立的眉头轻轻的抽动了几下,他捋着自己的胡子想了许久,才沉声道:“不错,真的不错!如今有了种见识,真是不容易,只要有这样的心思,这官有你升的。”
朱燮元也是一愣,原本一位袁可立会说什么,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说。对着袁可立拱了拱手,朱燮元笑着说道:“当年可掬应试,承蒙险胜不弃,倾心教导。现如今先生风采不减当年,希望能够得到先生教诲,就心满意足了!”
笑着指了指朱燮元,袁可立摇了摇头,脸色慢慢的严肃了起来,回头对朱燮元道:“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孙将军会怎么做,我们都要把事情做好。休整的差不多了,等一下你出去告诉下面的人一声,明天一早拔营起寨直奔大方。
对着袁可立一抱拳,朱燮元行了一个军礼,语气恭敬的说道。
这边袁可立和朱燮元准备出发了,被他们挂在心上身在毕节的孙传庭正目光炯炯的盯着地图。脸上的神情颇为凝重,不时的伸手指一指,口中还不住的喃喃自语。时而眉头紧皱,时而面带笑容。
良久,孙传庭慢慢的坐回椅子上,轻轻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脸上带着几分疲累。将桌子上的茶水端起来喝了一口,觉察已经凉了,孙传庭眉头微蹙的将茶碗放下。
“报!”这个时候忽然响起了士卒的声音,孙传庭眉头皱的更紧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表情也变得颇为严肃,沉声道:“进来吧!”
传令兵大步的走了进来,对着孙传庭行了一个军礼,脸上带着恭敬道:“大帅,已经得到袁大人他们的消息了,这是袁大人的信件!”说着向前走了几步,双手将信件托于掌上。
孙传庭的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喜色,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