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这一世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她又该怎么办?
谢氏待她如母,就算不考虑姬晏,她不可能眼睁睁看她一天天的消损。可好不容易重活一次,她也总不能再让自己落得那个下场…
“嗯…气色是好了许多。要我说你这个娘亲还真是狠心,竟把这么小的姑娘送去寺庙一住就是小半年的,晏儿回来时只说了句一切都好,我这心却是一直提着呢。”
“哪个做母亲的能忍心?还不是…”崔氏急道,说了一半却又止住,生生咽了回去。
此时一旁坐着的郑夫人笑笑开了口:“你们两个倒跟做姑娘时没什么变化,还是几句话就快要吵起来。”
“谁想跟她吵了?还不是她那张嘴太堵人…”崔氏说着瞪了谢氏一眼,谢氏无所谓地继续摸着容芜的头发。
崔氏在昌毅侯府已是很少能如此放松地说话了,容芜也是第一次见母亲这般赌气的模样,不由觉得新奇,抬起头细细观察着。
“是不是你发现了朝恩寺里灵山秀水特别养人,这才将我们阿芜送去的?看这效果的确好,要不我也将阿洳给送去住几天?”
“你看看她!”崔氏扭头对着郑夫人抱怨道,“三句话不到就能让人说不出话来,还说我不去府上坐坐,去了也是供她消遣的!”
“这么多年也该习惯了,都不记得当年多少人被她的外表给欺骗了。”郑夫人莞尔,烹的茶烧开了,伸手给她们一人倒了一杯,“喝点水,消消火。”
谢氏和崔氏在做姑娘时是闵京城出名的双姝,品貌才情俱是上佳,更难得是两人形影不离,所以常常被人一同提起。
其中,谢氏因姿容绝潋,气质出尘而被人当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女神,殊不知熟稔些的闺友都知道她有一张爱戳人心窝子的嘴。上女学时,面无表情的几句话就可以让慕名前来的公子哥卸甲溃败,并且还友情帮着崔氏抵挡了不少桃花。
这些事迹流传开来,一度成为那个时代的风韵佳事,让人乐此不疲。
“怎会消遣你?明明巴结都还来不及,阿芜这个儿媳妇我可是早早就看中了的。”谢氏笑的得意,眼中的光彩与她仙子般的外表很是不搭,说的话也让容芜浑身的不自在,若她真的只是五岁可能还不甚懂这话的含义,但她并不是,感觉想装傻都好考演技。
“你何时巴结过我?也只是对我家阿芜殷勤些罢了!”崔氏也不避讳容芜,直接顶回去。
“也对,只要阿芜满意了就行,你这个娘亲作用也不怎么大。”
“……”崔氏此刻好想直接抱着女儿回家去,让她好好看看自己这个当娘的作用大不大。
“都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你可要当心总欺负人家娘亲,最后小棉袄也不愿理你了!”听了郑夫人的话,崔氏很赞同地点点头,冲谢氏示威般眨眨眼。
“小棉袄就算再贴心,也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的,我明明对她娘亲那么好,如何能是欺负?是不是啊小阿芜?”谢氏完全没有感到任何威胁,还不忘补刀道,“不过这一点,像你这种没有小棉袄的人,的确是不太好理解的。”
“……”郑夫人灌了一大口茶,她真是想不开才和谢氏一同坐在这里聊天。
没有小棉袄怎么了,有个乖巧的儿子也不冷啊!
这般想着,就见花园路尽头并肩走来了两位少年,一人身穿棕色大氅,正笑着说些什么。另一人白氅狐毛,面容清冷的几乎融进了雪景中。
同样的俊秀挺拔,好似从画里走出来。
☆、第三十章 灯节遇险
姬晏与郑戎走近时可看见大氅上还沾着一层薄雪,两人在凉亭外停下脚步,拍落雪后方才迈了进来。
见过礼,两人随意地在凉亭边上的横栏上坐下,有丫鬟将茶杯递到了他们手上。郑戎有些急地灌下一杯,吐出了一口热气:“今日真是冷,手指都快要不听使唤。”
姬晏倒是不紧不慢地在一旁轻嘬,热水的雾气氤氲而上,衬的他面容朦胧,整个人愈发清贵不近。
“难得景约先生好兴致,邀你们一同登南山赏景,这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郑夫人笑着道。
礼学监总监长崔镜,字景约,为人逍遥随性。面上虽任职礼学监,实则并不愿受到束缚,他最爱做的不是站在教堂上教授学识,而是约上三两挚友外出行乐。即便如此,崔镜的名望还是大周不可动摇的存在,不然也不会破格拟他为最高学府的总监长。礼学监的公子们无一不盼能有机会聆听他的讲授,若是能被选中一同外出,那更是对自身的极大肯定,是宁可放弃年考也不可错过的。
姬晏与郑戎作为入学一年的新生,今日能够与景约先生同游,足以令不少同窗眼红。
“今儿个去的人还真不少,慕师兄和容芥也都在,还有庾邝、桓篱他们!”
“桓家小子也去了?那可热闹了,这一路来想必能惹不少事…”谢氏眼波流转,竟有些幸灾乐祸地看向姬晏。
姬晏放下茶杯,轻吐道:“然也。”
“夫人有所不知,景约先生本就没有邀他前来,是那小子厚着脸皮早早跑到南山底下等着装偶遇,最终只好也把他给带上。”郑戎插嘴道,“这下好了,多了一个桓篱,就好像带了一笼子的雀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整天下来整个脑仁都是疼的…我都如此,估计景约先生回去就又要闭关休整了!”
“噗…”一声闷笑传来,众人看去,只见容芜正捂着嘴,眼角的笑意还没散去。
郑戎口中的崔镜,不是别人,正是崔氏的大哥,容芜的舅父。
崔氏也是一副好笑的模样,摇摇头道:“大哥这么多年了真是一点没变,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热闹,却又怕太过吵闹,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想必这等达到一定境界的雅士,都会带着某种癖好吧?”谢氏挑眉,忽然又转过头去看着自家儿子认真道,“晏儿,学业这种事,随便应付一下就好了,切不可给我养出一堆的怪毛病回来。”
姬晏面不改色:“孩儿一向谨遵母亲教导。”
“……”郑戎张着嘴干瞪了这母子俩半晌,内心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过。
——次次考核都摘取第一就是随便应付的结果哦?
——那浑身上下数都数不清的大毛病小规矩原来也都可以不作数的吗?!
但看着两人一副本是如此的理直气壮的模样,郑戎默默合上自己的下巴,终是一句话也没能说出来。
容芜却是第一次见到姬晏与谢氏这样的相处方式,上辈子虽也接触不少,但那时的他们好像从未在她面前这般轻松过。回想起来,谢氏面对她总是费心地想逗她笑,结果收获了了,她就好像一只僵硬的小兽,你进我退,亲近过了就会转身吓跑。
现在想想,那些记忆都已模糊许多了,好像是在看别人的故事一般,情不自禁地觉得有些好笑。
低着头双手捧着茶杯,唇角弯起弧度,抬眸间,正正落进了姬晏的目光中。
两人对视了片刻,还是容芜笑了笑,先移开了视线。
几位夫人又聊了些闲话,谢氏忽然想起来问谢氏到:“对了,两日后的年灯节阿芜可有安排?”
“这倒不曾,你可有事?”
“阿洳想上街去看花灯,不如两人一起做个伴吧。”
“听说最近外面乱的很…”有了上次容芜差点走丢的经历,崔氏对什么都提着十二分的心。
“你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谢氏毫不留情地嘲笑道,“我们阿芜以后该不是都会被你拴在眼皮子底下了吧?这种时候,就该问问人家自己想不想去。”
呃,比较想待在家里哎…
容芜咽了口口水,期待地看向母亲。崔氏见她眼神湿漉漉的,心里瞬间软了下来,以为她这是在想要出去的意思。
“也罢,那就一起去吧。”
“这就对了。”谢氏笑开眼,“你若实在不放心,我就让晏儿跟着。”
容芜一张嘴,一个不字差点就蹦了出来,却被姬晏抢了先。
“我已有约。”
“这样啊,跟谁的约比陪妹妹还重要的…不能改吗?”
“在梅岭。”姬晏看了眼容芜,见她小脸憋的通红,也误会了意思,唇角抿了抿道,“咳,也不是不…”
“不用改不用改,多带些护卫也就是了,梅岭那么远,行程定下了不容易。”
姬晏默默咽回了下面的话,若无其事的模样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黑眸微微眯了起来。
见事情定了下来,容芜长舒了一口气,却莫名地有些不敢与姬晏对视。
心里嘀咕,明明也是替你解决了麻烦,这隐隐的不满难道是自己的错觉?
***
两日后的酉时,容芜坐着马车来到西市。得到通报,姬洳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下马车,面容没有一丝表情,看不出喜怒。
容芜不知她是愿意跟自己一起逛花灯,还是被谢氏强绑来的,不由心里有些没底。只见姬洳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马车旁看着她,鼓了鼓气还是主动走了过去。
“今天天气不错啊,适合外出走一走。”
姬洳抬头看了看已经开始微微泛黑的天,又看向容芜,两人沉默地对视一会儿,还是“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容芜尴尬地想咬自己的舌头,拼命地再思索话题,抬眼见前面街道两边的有些灯已点了起来,急忙道:“这些灯远远看着都还挺漂亮的!”
“嗯。”
“……”
“你吃饭了吗?”
“嗯。”
两人又陷入了沉默,最后还是姬洳身边的妈妈笑着接过话来:“这会儿时辰还早,小姐们可以先找个安静的地方用些餐,一会儿等灯都点起来了才会热闹!”
“你不是吃过了吗?”容芜闻言扭头问到。
“…并未。”姬洳顿了顿,有些艰难的开了口。
“那刚刚…”
“下面的还没来得及说。”
“……”容芜放弃了继续交流的尝试,两人安静地顺着街道往里走。有护卫早已打探好了地方,没费什么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