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大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卫国大军阀-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忙碌的当属吉林省政府,冯庸虽然就任了黑龙江督军,但是他吉林督军的名头并没有被明令摘取,他本人也不会放弃吉林省。所以他本人依然坐镇吉林省。政府派遣到黑龙江的官员早在北方大战大获全胜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后来冯庸突然叫停,但是派遣的官员团体并没有被解散,这个时候正好快速出发,毕竟黑龙江具体什么情况,冯庸也不清楚。需要这些官员去整理。

同时驻扎在吉林省和黑龙江边界处的三旅整装出发,打出边防的旗号进入黑龙江地区。直接按照冯庸的要求接管二十七师空出来的防线,打击越过黑龙江的俄国马匪。

这一系列动作简直快若火石。各方势力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整个黑龙江省已经被冯庸吞下了。原本亏空的防线更是被治安总队补充起来。本来想看一场热闹有心人看到冯少帅展现手腕,气的差点吐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谁说年龄轻的冯少帅好欺负?

现在已经是三月十八号了,按照原本的历史,袁大总统的洪宪帝国也没几天的活路了。洪宪帝国一崩塌,袁世凯虽然平息了国内的动乱,但是他本人无论是在北洋军中还是在全国的威望都受到巨大的打击。而在他称帝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皇帝宝座,他大肆分封许愿,使的各地诸侯势力扩充的很快,掌控了大量的实权,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如果袁大总统多活一段时间,或许还能打压各地诸侯,将民国政府引向另外一个较好的方向。但是根据冯庸的记忆,袁大总统好像也没几个月好活了。

对于袁大总统的人生,他一个东三省小小的少帅,根本就没能力干涉。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发展自己的实力,在将来的乱世保一方水土平安。

在曹正近乎残酷的屠杀政策之下,过江龙的势力基本上被连根拔除。飞熊军三万多人也全部掌控在五旅的手中。接着大批教导队士兵进入飞熊军担任基层的指导员,使的曹正对于五旅的控制更加的得心应手。现在的五旅,仅从人数上来说,仅次于三旅。毕竟三旅吞并了一万多人的龙卫军。本身的实力达到了三万五千人。其他各旅还都在一万五千道两万五千人之间。其中警卫旅人数最少,毕竟部队组建时间最短,而且是从各旅中抽调的部队,本身不是一个整体,冒然扩充规模,反而会影响战斗力。

相比于吉林省统治阶级短缺的情况,黑龙江更加严酷,整个黑龙江省人口加起来不到三百万,其中大部分散在西南部的平原上,因为过江龙的大规模扩军搞得当地民不聊生,很多青壮都被土匪掠上山。省政府北上的官员当前要做的就是恢复黑龙江省的社会秩序。而在当地搞得腥风血雨的五旅就不适合留在那里了。

面对各旅实力不均匀的情况,冯庸准备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整,为下一步的扩军打下基础。同时将大量的死硬俘虏送到黑龙江西部,一是补充劳动力,二是开发土地,建立军方农场。毕竟治安总队很大一部分的粮食蔬菜来源是靠这些军方农场来支撑的。至于政府对于民众的税收,目前还没有太大的进展,吉黑两省人口还是太少。现在整个吉林省还处于恢复发展的时期,省政府的税收定得很低,如果不是东北平原上大量的军方农场,恐怕以省政府薄弱的财力根本就养不起十几万大军。这还是所有武器基本上都是靠缴获的原因,随着治安总队和省政府的发展,军队的制式武器也会提上日程。到时候就需要省政府出大笔的银子了。

吞下黑龙江之后,治安总队的政策要调整了。而治安总队的名号也有些不适于冯庸的发展,毕竟冯庸是民国正式的督军,虽然没有军衔,但是根据惯例,至少也是个中将吧!而治安总队怎么听也不像是正规军的番号。所以一些改革势在必行。

这个时期的国内的军队不像后世军队那样,搞个改革需要天天开会,梳理各方的关系。治安总队说到底是他冯少帅的军阀部队,整个治安总队他一个人说了算。其他人包括治安总队的参谋长李俊也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这样体制的部队发展潜力完全取决于长官的能力。虽然冯庸不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但是凭借着穿越者的优势,世界上的大势没几个人比他看的更清楚,所以对于这种大权独揽的制度是冯庸绝对不会改革的。冯少帅现在可是信心满满的要大干一场,当然不能容忍别人染指自己的权利。

“吉林治安总队更名东北治安总队!”这也是冯庸仔细思量之后决定的。毕竟太过霸道的名号反而会昭示自己的野心,而目前冯少帅还不需要那样大的名号来争面子,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命令五旅西进,进占蒙古扎兰屯。成立西北军区,曹正任军区司令,李飞任政委。两人仍然兼任五旅的旅长和旅政委。然后收拢当地武装,募集战马,成立骑兵部队。”

“命令黑龙江省政府的驻地从齐齐哈尔迁往哈尔滨。”如果吉林省政府的铁路修到哈尔滨,凭借交通条件,哈尔滨的发展速度肯定会超过齐齐哈尔。哈尔滨成为黑龙江省的经济中心几乎是必然。趁着黑龙江省政府还没设立,在哈尔滨组建省政府要比以后发展起来再迁移要好的多。

二十八师驻守的地盘是沿黑龙江,而治安总队三旅接手的是原来二十七师驻防的乌苏里江沿岸。根据冯庸的命令,三旅前出到距离边境线不到十里的地方,旅部设立在虎林。

“命令,以三旅为核心,成立东北军区,刘黑任军区司令,刘杉任军区政委。两人兼任三旅旅长和政委。允许扩军,但是军官任命需要向总部汇报。”

“四旅南下进入蒙古科尔沁地区,成立西南军区,郭山虎为军区司令,钱鼎为军区政委,两人兼任四旅的旅长和政委。招募西南军区骑兵部队。”

“警卫旅改名独立第六旅,总部驻扎四平。成立以独立第六旅为核心的南部军区,禚振为南部军区司令,兼任军区政委,钱壮飞为南部军区副政委,主持政委的工作。部队拥有自主招募权,军官任命需要上报总部。”

“以二旅为核心,成立东南军区。军区司令林虎,政委闫磊。部队拥有自主招募权,可在东南各县招募士兵,军官任命必须上报总部。”

“总部组建第七旅和第八旅,满编人数一万人。军事主官从各旅抽调,政治主官从总部教导队抽调,人员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募集。”

现在冯庸手里并不缺人,上次俘虏的龙卫军还有一万多人等待处理,冯庸县的新兵训练基地中也有两个团的新兵已经接受完训练,随时可以补充进部队。长岭县新兵训练基地也有三千多人结束新兵训练,等待分配。自从一旅西进之后,长岭县新兵训练基地已经划归总部管理。毕竟新兵训练工作关系到治安总队的战斗力。

这一下冯庸手中就有两万多人。冯庸将这两万人混编,组建了六个团,成立了第七旅和第八旅。七旅旅长是钱彀生,政委周波。八旅旅长张有德,政委赵宇。

对于钱彀生和周波能够上位,众人并不惊讶,毕竟两人算是跟着冯庸的老人,钱彀生更算是冯庸的爱将,提拔也是早晚的事情。至于八旅旅长张有德,治安总队的老人都认识他,少帅的亲卫队长,虽然年龄有些大,但是出任旅长众人却没有不服的,毕经张有德是冯庸的绝对心腹。但是赵宇是什么人众人就不清楚。后来众人打听才知道,赵宇曾经担任教导队副队长的职务,协助冯庸处理教导队的事情。众人不由的想到了三旅旅长刘杉,好像他也是教导队副队长出身。

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世凯退位

1916年3月底,袁世凯发了撤销帝制的申令,主要内容是既然全国都不喜欢他当皇上,那么从即日起,他还是回去当大总统好了。但是开弓哪有回头箭,袁世凯不下台,各省不依不饶。

北洋军方内部同样异常动乱。到这个时候,为了保住自己地位,袁世凯不得不借重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来推动议和了。三个人里黎元洪和段祺瑞都曾经明确反对他称帝,名声比袁世凯要好,袁世凯又用这三个人的名义,拟定了议和的六项条件,希望比照清末南北议和的方式,解决这次政治军事的危机。

但今非昔比,独立各省断然拒绝了袁世凯提出的议和条件,一致表示非袁退位,无协商善后之余地,善后又提出了将袁世凯“驱逐至国外”和“抄没袁世凯及附逆十三人家产”等作为南北议和的条件。与此同时,袁世凯企图取得外国经援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美国方面答应五百万美元的借款,但是最后只借了一百万元。日本方面因为《二十一条》没有通过,嫉恨袁世凯,不仅一文不给,还贷款给袁世凯的死对头孙中山。后来吉林省的铁路计划袁世凯同样没有给日本人丝毫的好处,这就然日本政府对袁世凯的态度比原本历史上还要差。

而袁大总统传统的老朋友英国,在欧战中正处于被动地位,是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帮助这个‘老朋友’。在政治军事上,老部下对袁世凯,与袁世凯当年对清王室是如出一辙,已经被任命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的段祺瑞,就职后的第一步就是要求袁世凯交出军权,组织名副其实的“责任内阁”。冯国璋更是凭借着与南方倒袁派议和为名,对外通倒袁的军队,谈条件划地盘,对内联络袁世凯的其他下属,形成了实力派,逼袁就范。在对待袁世凯的问题上,冯段两人出奇的一致,袁世凯的末路看来已经是注定了。

身处中南海的袁世凯感到众叛亲离,叛变的还有他自己的身体,他的尿毒症是越来越严重了。迫不得已,袁世凯让人拟定了一个《帝制始末案》,诉说帝制的前因后果,表明自己是如何被“民意”一步步控制,身不由己同意恢复帝制的,他觉得中间他有苦衷和委屈。这表示袁世凯已经决定退位了,优待办法共有六条,第一是往事不追,第二公权不褫夺,第三,私产不没收,第四,居住自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