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与西秦做生意用的都是银两结算,两国铸造的铜钱并不通用,这些铜钱是他在西秦用银子兑换的,虽然不能在大周朝使用,但在西秦还是能很方便。姜云浅接过铜钱,不多,也有五百多枚却解决了她很大的难题。
她身上只有几张银票,数额还都很大,她就算是男子的打扮,但因年纪还小,又是大周朝的人,在西秦兑换银两难免会引起坏人的注意,哪怕如今大周朝与西秦有通存通兑的银庄,姜云浅也不敢去冒那个险。
何大叔说这些铜钱是姜云浅在车队里这段日子做事的工钱,但姜云浅知道她能做什么事?搬搬扛扛的活做不动,也就是跑跑脚,这样的活就是没有她,也会有别的人来做,而且,人家还管她吃住,何大叔也就是心疼她,怕她一个孩子没钱受苦,能帮就稍稍帮上一些。
谢过何大叔后,姜云浅打听着坐上驶向西秦都城晋阳的驿马车,此时的天已经不像盛夏时那般炎热,但二十几个人挤在只有十个坐的马车里,还是会挤的密不透风,男人一边,女人一边,像姜云浅这般大的孩子则是蹲在了中间。
车门关起,马车还没出发,姜云浅就被挤出了一身的汗水,车厢里汗酸味和各种各样的味道糅杂在一起,姜云浅就算没有很重的洁癖也已经被薰的有些作呕,可如今她不想引人注目只能忍受着。
好在车上的人有很多在马车走了半日时遇到的小镇上下了车,车厢里也就宽敞了不少,算上姜云浅也就剩下六个人,各自找了舒服的位置坐下,车门车窗都打开,小风吹进来,空气一下子就清新了不少。
之前车里人多,相熟的人就互相说着话,姜云浅听出西秦人与大周人在口音上多少有些不同,但对于大周人,西秦的百姓也没有多少仇视,毕竟做为最临近的两国,不打仗的时候两国贸易互往,对于两国百姓来说都会是格外的收入。
而且,就算打仗,那也是两国掌权者的决定,与百姓也没多大关系。
此时车里人少了,除了一对父子之外,剩下的人都不认得,互相聊起来才知道六个人中有三个青年是西秦人,而姜云浅和那对父子却都是大周人。
那对父子看起来都很文弱,父亲大约三十多岁,儿子也有十五、六岁,虽然身量都很欣长,但因为长得瘦,给人的感觉就有些弱不禁风,倒是符合在西秦人眼中大周朝男子的形象。
大周朝这些年都流行这种文弱的书生,王北只瞧着外表也有几分书卷气,而王南就英俊硬朗的模样就有些不合时宜,但姜云浅知道,用了不几年,到顾家平反之后,仿佛一夜之间,整个大周朝就开始流行英俊健美的男子,只可惜前世的王南没有活到那一天,不然以他的样貌更会招蜂引蝶。
刚开始时,姜云浅和那对父子还怕他们是西秦人的身份说出来会被仇视,结果那三个青年知道他们是来自大周后,竟都热情地与他们攀谈起来,除了问些大周朝的民风民情之外,问的最多的就是大周朝的物价。
姜云浅怕言多必失,多数都是在听那对父子中的父亲与青年们聊起,姜云浅边听心里边算起账,她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各地的物价也多有了解,前世又管着陈家的账,所以越听那父亲说着,姜云浅越觉得人不可貌相,这人也太能忽悠了,整整把大周朝的物价都提了三成。
但看那三个青年并不惊讶的表情,姜云浅似乎明白了,这三人向那位父亲打听物价,估计是在算大周朝运来的货物卖到西秦后其中有多少水分,或许他们也是生意人,往后就能知道该如何压价了。
而那位父亲将价提了三成之后,恐怕与大周朝卖给西秦的价就算有出入,也相差不是太多,加上舟车劳顿,就算价再高上两成也是正常,这样一来西秦人就算想要压价也就不会压的太狠了。
姜云浅心里是很佩服这位父亲,若是换了她可没这个心眼,果然出门在外就是长见识,往后再遇到这样打听价的西秦人,她也就知道该怎么答了。
那位父亲的口才很好,一路上与三个青年交谈甚欢,待到夜晚马车停在驿馆时,几个人已以兄弟相称了,更是相携去饮酒。
姜云浅以自己年纪还小,不胜酒力为由,拒绝了青年的邀请,几人也没强求,毕竟她瞧着年岁也不大,带上她一同去喝酒也没劲,就是那对父子中的儿子也被留在驿馆里了。
☆、第305章 你挡着我路了
姜云浅住在驿馆的最里面,房间每晚二十文钱,屋子很小,只有一张窄小的床铺,好在姜云浅年纪小,身量也小,倒也睡得宽敞。
姜云浅躺在床上计算起身上剩下的铜钱还能用几日,驿马车到晋阳要十日,每日三十文钱,这就是三百文,晚上住在驿馆也要十五到二十文不等,这样算下来,就算不吃不喝,何大叔给她的铜钱也不够,看来不管怎样,她都得找个银庄换些银两才行。
瞧着天色不早,外面朦胧的还有一些光亮,姜云浅便起身朝驿馆外走去,她记得刚坐车过来时看到路边有一家银庄,上面挂的招牌正是包括大周与西秦在内六国通用的,姜云浅身上的银票刚好可以在那里换好。
而且,像这样的银庄,为免麻烦,一般也都是有后门的,只要她花几个小钱,银庄里的人还会负责安全地把她送到她指定的地方,姜云浅这时也只能铤而走险,哪怕是听了太多从银庄出来后就被打劫的传闻,她也不能饿着肚子到晋阳,何况到了晋阳还不一定就能找到王南,这段日子,她可得自己照顾好自己。
出了驿馆,姜云浅朝着银庄走去,好在此时天黑了,一般人也不会注意到她这样一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孩子,姜云浅很顺利地就到了银庄。
瞧瞧左右无人,迈步走了进去。银庄是那种与当铺差不多的高大柜台,姜云浅站在柜台外面踮着脚尖也看不到里面,只能大声喊道:“有人吗?”
从柜台的上面探出个头,四十多岁先生,见姜云浅个子小小的,又穿的破破烂烂,虽然干净,却不像能存银子的,便笑道:“小孩,银庄可不是你来玩的地方,快回家去吧!”
姜云浅扬着小脸也笑:“先生,我是来换银子的,你给我看看好吗?”
说着,从身上将一张事先准备好的五十两银票拿了出来。她也没敢拿太大的,毕竟她年纪小,身上揣着银票不引人注目,若是揣太多银子,鼓鼓囊囊的就容易招贼。
先生接过银票看了又看,见没有问题,便问道:“银票五十两,都换成现银吗?”
“有劳先生都给我换成散碎银子,用着方便。”
先生应了一声,让伙计去取来碎银子,从柜台里面探出身子,当着姜云浅的面将碎银子用专门称银子的小秤称了一下,姜云浅又验了银子的成色,无误之后又朝那位先生讨了几个银庄专门用来装少数银子的袋子,将碎银子分开装在袋中,挂在身上几处。
之后又向伙计问清楚后门的出口,与往驿站走的方向后,这才从后门绕出银庄。
出了银庄,见四下无人,先拐进一家食铺,叫了一碗阳春面坐在窗旁,边慢慢地吃,边看窗外的动静。
果然,就在姜云浅进到食铺不久,就有几个人从银庄那边的巷子口里钻出来,到处找了一圈,最后懊恼地离开,姜云浅暗叫庆幸,她若是出了银庄就往驿馆跑,恐怕此时就被这些人赶上并抢走银子了,弄不好人还要被他们抓去。
虽然她此时是小少年的打扮,可正是她这样的小少年才好卖,无论是卖去人家做小厮,还是卖去做苦力,甚至还有一些腌臜地方。
好些日子没正经吃过饭了,虽然不是姜云浅爱吃的米饭,但一碗阳春面还是让她吃的很香,而且这样一大碗阳春面,又加了一小碟酱牛肉片,才用了十文钱。
又待了会儿,见天色真是晚了,姜云浅这才起身,顺着墙根往驿站的方向走,好在天色晚,姜云浅身上的颜色也灰暗,身量又小,不仔细看还真注意不到她。
走到驿站不远处的小酒馆,看到之前一个车的三个青年还有那个父亲还在里面喝着酒,喝了一阵子酒,此时四人都面红耳赤,说话时动作也大了很多,声音也越来越高。
姜云浅也没心思听他们说什么,看了一眼就回了驿馆,还没走到自己的房间,就见门前站着那对父子中的儿子,姜云浅之前只听他父亲叫他来哥儿,也不知他到底叫什么名字。
本来姜云浅是不想多事,也不想在路上认识什么不相干的人,可他就这样堵在她的房门前,若想进屋就得让他挪挪地方。
姜云浅对他笑道:“来哥儿,我要回屋了。”
来哥儿只是瞧着姜云浅,却没挪地儿,姜云浅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也不好翻脸,又道:“来哥儿,请你让让。”
来哥儿还是没动,姜云浅不由得皱眉,语气也有些重了,“来哥儿,你挡着我的路了。”
来哥儿回头看了眼姜云浅的屋门,叹了口气,向旁让了一步。姜云浅胡疑地推开屋门走进去,结果一进门就被绊了一下,险些跌倒。
因灯油也是要算钱的,姜云浅屋中没人也就没有点灯,而此时天色也晚了,若不是被绊一下,姜云浅都不会发现地上的东西被扔的乱七八糟。
姜云浅赶紧将油灯点起,就看到屋子里那真叫乱,好在姜云浅身上什么也没带,屋子里的东西也都是驿馆的,就算遭了贼损失的也不是她,可好端端的自己住的屋子被翻成这样,换了谁心里都会不爽。
姜云浅从屋子里退了出来,问来哥儿:“我屋子里进贼了?”
来哥儿想了想,点头。姜云浅又问:“你看到贼了?”
来哥儿又点头,姜云浅睁眼,“看到了你为何不喊人?”
来哥儿道:“你又没什么东西可被偷的,喊不喊人不都一样?”
姜云浅气结,不过一想也是这个理儿,而且来哥就一个少年,真喊人来,贼人听到恼怒了再拿他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