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诗的最后两句,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可见圣上念台湾军民已久,愿祖国两岸统一的执愿也甚深。如今实现,也实则全赖皇上的雄才大略……”
苏拜说着,却忽然发现公主似乎并没有听他这样絮叨,而是愣愣地看着石碑,不由地有些讪讪。
“奴才每逢看到这块石碑,便会有些生而逢时的感慨来,请公主不要见笑。”苏拜赶忙补充道。
素皑伸出手去抚摸石碑上的字,回过神来,对他笑笑:“苏大人说笑了。做臣子的,没有不想得遇明主,一展抱负的,大人能有这样的感叹,是我朝之幸。”
公主这顶帽子捧得太高,苏拜不敢接,赶忙说些都是皇上圣明的话来。
素皑笑笑,并不搭话。抬起头来,天色已晚,一轮明月高悬空中,静谧而幽深。远处有烟花在绽放,乃是百姓们在庆祝中秋佳节。璀璨的花火闪耀在半空中,照亮了她眼中的落寞。
月圆人团圆,原来这是,想念。
中秋佳节,就连皇宫里也是要摆宴庆祝的。这一天最高兴的,莫过于小皇子们了。他们一年365天有360天都在书房读书,平均一天学习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这读书生涯实在是痛苦。但每年却有五天的时间不用去书房,中秋佳节就是其中一天。
胤祯今年七岁了,也早在一年前就入了书房同众位哥哥一道学习。他天生聪明伶俐,思维开阔,但却不耐于做背书习字这样枯燥的事情,所以往往被师傅和康熙责骂,却令他更为怀念素皑在的时候。他的四姐姐,从来都不要求他学那些令人头痛不已的东西,而是给他讲好多典故故事去引他思考,寓教于乐,一点都不像师傅,古板地要死!好在今日是中秋佳节,不用上书房,他拉着胤祥,俩人早早便去了御花园,会同了九哥十哥,几人在花园玩得不亦说乎,等待着晚上的宴席。
中秋晚宴,本是合家欢庆的时候,但皇上却姗姗来迟,只说是在乾清宫处理政务所以来晚了。好在皇太后也不怪罪,大家也都陪着笑,场面还过得去,但却仍然显得有些冷清。或许因为这是孝庄太皇太后薨世后的第一个中秋佳节吧,往年主位上的三个人,如今只剩下两个,所以这气氛也就显得有些奇怪。
众人寒暄入座,康熙脸上有着淡淡的笑意。照例询问了太子和大阿哥几句,还有别的阿哥也都被殷殷垂询过了。康熙还特意当众表扬了胤禛,说他最近在户部提出的几条整改建议很不错,让他多琢磨琢磨,也好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一时间后妃的目光都转向了德妃,德妃却依旧是宠辱不惊的,似乎被表扬的人跟她没什么关系。
胤禛偷觑了一眼德妃,偏过头
作者有话要说:“无论将来的路你要怎么走,有两样东西是决不能丢弃的,一个叫做良知,另一个叫做理想。”这句话来自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我曾经被这句话以及他所叙述的故事感动到哭过,在此陈述引用,与君共勉。
73红豆
这时皇太后却责怪起康熙来;好不容易有个合家团圆的日子,怎地又谈起国事来了。康熙听后也自嘲地笑笑,向皇太后告罪,且自罚三杯;朝事就此打住。一时之间,气氛也融洽和乐。
胤祯坐在胤禩和胤祥中间,百无聊赖地戳着盘里的食物,这真是他记忆中最无聊的一个中秋佳节了。胤禩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低头轻声询问他。胤祯小小年纪,竟也学会了叹气,扯着他八哥的袖子;童音软软糯糯的:“八哥,不知道四姐现在在哪儿?能不能吃到月饼?有没有被人欺负……”
胤禩一听;瞬间便沉默了,眼中涌出了一丝酸意。是啊,月圆人团圆,你如今又在哪儿呢?
胤祯的话一出口,旁边的胤禩胤祥,胤禩旁边的胤禛,都不说话了。就连一旁正在抢食吃的胤禟和胤誐也停了下来,看着自己从对方盘里抢来的食物,撅着嘴不说话。
阿哥这边一瞬间的集体沉默,让席上的热闹氛围骤然冷了下来。康熙和皇太后也都注意到了他们。
康熙见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胤祯身上,暗道是不是这小子又闯了什么祸了。这小子从小就跟素皑亲,闯祸的本事也跟素皑有得一拼,自从去了书房以来,更是把几个师傅气得一天到晚找他告状,没个消停。
康熙嘴角含笑,柔和地问道:“胤祯啊,你这又是怎么了?”
胤祯抬起头来,见所有人都在看向他,不由地有些心里发虚,看向他的八哥。胤禩刚才光顾着自己伤心了,此刻见胤祯被问话,却也一时没了主意。
胤祯无法,他年纪还小,但一直以来都不喜欢说谎。况且四姐说过,当你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最好就说实话。于是他大胆地站起来,小拳头握紧,看向康熙。
“回皇阿玛,儿臣,儿臣想四姐姐了。”
……
胤祯此话一出,整个大殿上都安静了,就连太子眼中,也闪过一丝不知名的情绪。
胤禩坐在胤祯旁边,看着这个早已被素皑洗脑的十四弟,心中暗道不好。上次梁九功告诉他,这半年来,除他之外,没有人敢在康熙面前提起素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或许是刻意,也或许是无意,就是没人提。在这宫里,大多数人大概都想要皇上赶紧忘记四公主吧,最好这四公主也别回来了。但胤禩知道,素皑一直在给康熙上密奏,每月都有,从无间断。最近江南一带已经有些流言传出,说朝廷是不是派了钦差下到江南,搞得无论是京城还是江南官场,都一片人心惶惶。
康熙的表情立刻就淡了下来,但把玩着杯盏的手却些微发抖。德妃眼中焦急乍现,赶忙给胤祯使眼色,无奈这死孩子一无所觉,站在那儿虽有些忐忑,却不见慌乱。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事不关己,怎么圆场他们才不管。太子轻啜一口杯中的酒,眼中兴味正浓。康熙还不发话,胤禩正在考虑要不要起来说几句缓缓气氛,哪知皇太后这时却忽然抬手抹起了眼泪。
“唉,想来素皑那丫头走了不少时日了,也不知如今怎么样了,会不会吃苦。那丫头又一向不会照顾自己,身边也不带些婆子伺候,要是有个什么,连说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皇太后絮絮叨叨地说着,又开始淌眼抹泪起来,旁边的宁嬷嬷赶忙开始劝慰。
太后这一发作,倒让席间的气氛回暖不少。此刻康熙也回过神来,一道劝着皇太后。德妃见气氛好转,赶忙离座跪下请罪。只说胤祯年纪还小不懂事,言语不当,惹太后伤心,是自己没有教好的缘故云云。
康熙轻瞥了她一眼,抬手一挥,也顺带让胤祯坐下了。
气氛虽然松了下来,但胤禩估计,康熙也没有兴致再把晚宴继续下去了。果然,不一会儿康熙便提出先送皇太后回去,让他们也别太晚。胤禩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想起了上辈子念书的时候,素皑也最不耐背诗,可是王维的一首《相思》却背得极熟。胤禩还曾嘲笑过她,这首诗是绝不会考的,不知道她背来做什么用。
胤禛看着席上的一幕,看着德妃焦急地下跪说情,他眼中有些细微的波澜,转头看见胤祯时,又让这些波澜沉了下去。
皇太后和康熙皆离开了,剩下的人再坐着也没什么意思,胤禩转头对胤禛说道:“方才席上多饮了两杯,想必四哥也是吧。不若去弟弟府上,我让张锦备些粥食可好?”
胤禛有些讶异,小八一向不喜欢喝粥的,他自己倒是很喜欢。
“什么粥?”胤禛脱口问道。
“红豆。”胤禩眼眸闪着笑意,起身先一步离去。
胤禛愣在原地,脸却千年难得一见地红了,脑子里晕晕呼呼的,恐怕是喝再多的粥也解不了酒了。
胤禩和胤禛的府邸紧邻,是当日胤禩要大婚,胤禛借口两兄弟关系好,特意求康熙指下的,现在倒也方便了串门子。
今日中秋佳节,胤禛捧着一碗红豆粥,坐在庭院里怔怔地看着月亮出神。旁边的胤禩舀起一勺红豆又放下,看样子也没打算喝。
“你成婚也有些日子了吧,弟妹她……还好吧?”胤禛问的状似心不在焉。
胤禩笑了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只可惜他和他的福晋各有相思之人,恐怕这京城里最典型的同床异梦,便是他们了。
“还好吧,就那样子了。”胤禩漫不经心道。
胤禛心下有些放心了,天知道他有多嫉妒那个女人,生怕小八对她动了心思。那女人美貌聪慧他是见过的,即便不是倾国倾城,也称得上沉鱼落雁了。这样的女子,就是在京城里都是出挑的,天底下的男人,恐怕没几个不动心。对于皇阿玛把她指给小八这件事,他一直耿耿于怀。他之前甚至幼稚地暗暗祈祷,希望大选时挑不出什么好的,最好给小八指一个又丑又老脾气又坏的女人,让小八一看见她就想吐的那种。可惜天不遂人愿,偏偏这位八福晋是又美又年轻,难得的是又贤惠又聪明,怎么看怎么好,让人挑不出一点儿错处来。真是令人气闷!
但如今看起来小八对她也不怎么上心,这样他就放心了。胤禛喝了一口粥,觉得真甜。
胤禩看着旁边这人扬起的嘴角,和藏不住笑意的眼睛,也不由地会心一笑,既而解释道:“大部分人其实都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很多时候,你看着越完美越光鲜,内里越是千疮百孔。只能说,人人都有自己的可怜,只是人人都不愿让外人看到罢了。”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是有些伤口终是得到了愈合和救赎,打碎了的人生终会被一点一点地拼凑起来。即使拼好了仍然会有裂纹,但也好歹是拼上了。
胤禛看向他,眼里浮现了些凝重和诧异,开口道:“你才几岁啊,说话老气横秋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已经七八十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