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明皇要我们做什么?”墨家子弟虽置身世外,但也还知道儒家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势力已经遍布天下,即使是一个皇帝也不能轻易撼动他们深扎于民间和朝堂的根基,要做到让其它几个门派与儒家平起平坐那谈何容易?人家既然摆出了这么个巨大的诱惑,那想要从自己这些人身上获得利益肯定不少。
“做我大明的子民!”崇祯可不是那个无耻的胖子,他的要求很简单。害怕墨家子弟没有听清楚,又解释道:“朕的要求就是若真有了那么一天,朕希望你们忘却过去的恩怨遵循先贤墨子的教导,成为我大明的子民在你们所擅长的领域做出贡献!”
“就这么简单?”皇帝的要求怎么和主公的一样,难道对他们来说我们身份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朕的要求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一年多里,崇祯有空就把北方的几个督抚给弄到宫里和李国普一起讨论怎么样才能让大明富强起来。经过研究他们发现,盛唐和两宋时期之所以那么有钱,除了人口比现在多以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对外贸易。他们不但很好的利用了汉时就建立起来的丝绸之路,还建立起了海上通道,利用自己产品从外面换回大量的财富。
当然西方世界的做法也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对于通过掠夺来迅速提升国力大家也是很认可的。但就算走这条路也还得有强大的武力作为支撑,这也就意味着庞大的军费开支。现在仅那三十万陆军一年几千万两的军费支出,就已经让朱由骢也感到了压力,凭他花样百出的胡闹手段都没法保证还能维持多久。于是问题又回到了老路上,赚钱也就成为了崇祯目前面临的第一难题。既然现在大明出产的东西在西方还是顶级奢侈品的象征,那为什么不扩大对外贸易老老实实的捞别人兜里的钱呢?
赚钱的手段可以让商人去解决,但怎么扩大产能为商人们提供足够的货源多赚钱,就要靠这些拥有先进知识和高超手艺的大师了。一旦有了他们的帮助,那就可以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化生产,到时候如果西方人愿意,甚至可以用比他们自己手工生产更低廉的价格卖出更精美的商品。最好是小到他们身上的一丝一线,大到他们所住的王宫大殿都贴上大明产的标签。这种赚人家的钱买自己的刀子,转过身再抢人家地盘改善自己民生的方法,就是崇祯和心腹大臣们想出来的应对之策。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说服墨家众人,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打破门户界限,为推动大明的科学进步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帮助朱由骢捣鼓那些杀人利器。更何况那小胖子肚里已经没什么存货了,如果再不能获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迟早连军事上的优势也会荡然无存。
“这就是明皇您的全部要求吗?”以墨武为首的墨家子弟追求的本就是兴天下之利,这么多年的隐居生活更没让他们养成敝帚自珍的坏习惯,以前之所以冷眼旁观那是因为没有一个王朝愿意抛弃以儒治国的理念。现在的皇帝虽然不做出补偿,但却愿意恢复先秦时的百家争鸣对所有门派一视同仁,那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崇祯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道:“不!这是朕的承诺,无论你们是否愿意做这个交易,朕都会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因为朕是大明天子,有义务为了大明的将来做出自己该做的!”
“如果皇上真能做到,主公也提出同样的要求,我墨家子弟将为大明愿意效犬马之劳!”墨武这是第一次称呼崇祯为皇上,他也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次。
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祯坑弟
朱由骢又进京了,与前两次或被押送或属私自进京不同,他这次可是和皇帝同车抵达的。住的也不再是天启年间那个小小的王府别院了,而是崇祯亲自下令由李国普督造衍圣公题匾的镇国将军府!为了不让朱由骢感到陌生,这个将军府还严重逾制,所有建筑均参照洛阳福王府的原样进行施工,但这一切并没让那个不知好歹的小胖子感到高兴。
“祖娥姐,你说皇上是不是太过分了点?”窝在和洛阳一样的小院里,朱由骢满脸的不高兴。他就没见过这么坑弟的哥哥,分明是说好了把南居益给自己当军师用的,可这还没过多久又让皇帝给要回去了。
“应该不算吧!”既然是贴身婢女,当然是主人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了。张嫣也不在乎那些朝臣用什么眼光看她,依旧恬静地弹着琴。“南大人对朝堂上的事把握得比较透彻,以他的谋略应该能帮到皇帝施行制定好的计划,而沙场对阵反到不是他所擅长的……”
“可还有一个多月俺就要出征了啊,这么短的时间里他让俺去哪找这么个合拍的军师?俺看他是不把俺折腾得掉上几斤肉,就不会消停!”朱由骢熟悉的文臣现在基本上都被挖了出来,而且人家都有了工作。别说他现在想不到了,就算是再找一个出来那也没法跟天生就是一副损人心肠的南居益相提并论。最可恨的是那个二太宁愿跑去给皇帝当幕后参谋终日不见阳光,也舍不得跟着他四处溜达坑蒙拐骗的。
“骢哥哥你就不能安静点吗?皇上可是答应过要再给你送个人来的!”小仙女递上一个削好的苹果,堵住那张念叨了一整天的嘴。对那个整天和朱由骢关在屋里琢磨怎么坑人的南居益她真没什么好感,要不是被他撺掇着,自己善良的骢哥哥怎么会想出下药那么损的招?
“得了吧,皇兄送来的还能有什么好货色?他不继续挖俺的墙角,俺就要感谢漫天的神佛了。”就崇祯那在历史上被人忽悠得团团转的光辉事迹,朱由骢还真没法看好他的眼光。“你们说,要不俺把茅元仪给弄过来?”
“没用的,孙军长举荐他去陕西接替熊兆珵编练新军的折子皇上已经批准了,今天一大早就发出去啦!”张嫣的语气很平静,但说出来的话非常伤人心。
“他怎么能这样干?挖人都挖到俺的研究院去了,大哥那边也没反对一下?”果然,朱由骢闻言直接从床榻上跳了起来。他当初把茅元仪扔到研究院就是想留个后手,在榨干别人掌握的那点火器知识后抓来聊天带兵的,现在居然被崇祯给抢了先。
“这事就是院长提出来的啊,当时你正在船上……”张嫣不好意思说那个时候朱由骢正晕得个昏天黑地的根本就没空,只好点到为止。而这个茅元仪虽然编撰了《武备志》但那也仅仅是因为看到了朝廷武备废弛的状况不得已而为之,人家本质上可是一员熟悉用兵方略的儒将。负责洛阳研究院的朱启骥也正是看到了这点,才在他掌握了新装备的使用知识后主动放人。
“不行!俺得去找皇上说理去,哪有他这么欺负人的?”朱由骢一边穿鞋,一边嘀咕道:“这次他要是不给俺个说法,俺就赖在宫里不走了!”
“为兄的皇宫可养不起你这个能吃能喝的大将军……”说话间,崇祯没让人通报就带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皇兄?你怎么来了?”反正是在自己的家里,朱由骢就没那么讲礼貌了。
“你先到门外候宣!”崇祯把带来的人支开后才笑道:“为兄的就知道你从来都是只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主,这不是赶在下朝后来给你送军师了?”
“军师?皇兄您该不会是说刚才那个吧?”已经站到门外的那个年轻人看上去一脸正气,就知道肯定不是自己要的那种满肚坏水的家伙,要让他当军师那还不知道又得用多少时间去慢慢调教呢,朱由骢现在可真没那工夫了。
“当然不是,这可是为兄的第一次给你派人,怎么也要找个让你不能拒绝的吧!”这次崇祯还比较靠谱,没让朱由骢的满腔热情遭遇千年寒冰。
“俺不能拒绝的人?”这个时代稍微有点名声又具有叛逆精神的文臣都被朱由骢给拐到了麾下,就连那个才十一岁的张煌言也处于最严密的监控中,所以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这皇兄想忽悠人呢!不管你把谁给挖出来俺都(文*冇*人-冇…书-屋-W-Γ-S-H-U)敢拒绝,大不了半道上再找人给绑回来呗。
“若为兄所知不差的话,这次能把思受那个挑起党争的主意演变成对付所有朝臣还为他们准备好一把刀子的计划,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的吧?”崇祯没少听人说自己这个弟弟很会耍赖皮,要是不能让他当场点头认可,还真别想让那人顺利上位。
“没有,哪来的什么高人?”朱由骢这次也不算是睁眼说瞎话,高人不高人的他不知道,但美人肯定是有一个的。因为正是他那大老婆张嫣想出了这个需要皇帝去完成布局,用以对付整个士人阶层的连环计!
崇祯仿佛真能未卜先知似的没有选择跟朱由骢争辩,反而笑道:“为兄的还知道你这次出关不止是要消灭鞑子,更是要踏出我大明扩张的第一步!”
“没错!”对于这点朱由骢真不打算否认,现在三十万大军已经开始向山海关一线集结,这段时间里疯狂生产出来的军火也运抵前线足够所有部队使用半年的。而根据辽东传回来的情报,鞑子根本不配享受这么高规格的待遇,就他们那点家当还不够二十万新军折腾的。那剩的十万人呢,总不可能跑去打酱油呐喊助威吧?
“承认就好!”崇祯拿出一张辽东形式图摊在桌上,端着茶杯坐到旁边笑道:“你先看看这个,然后为兄的再继续说!”
“这是谁写的?”地图很简单也没有什么军事部署,但让朱由骢惊出一身冷汗的却是右下角那条江旁边注明了扩张陷阱几个字!三十万大军出山海关而陕西新军又回到了甘洲五卫,如果被人看出这是要收拾完鞑子后就拿大明夙敌鞑靼部开刀,那没什么希奇的。偏偏这人能看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把这个尚处于谋划期还没向任何人提及的部署给摆到了明面上。
“你就别管是谁写的了,为兄的只想问你,对还是不对?”崇祯很得意,当他第一次从那人口中得知扩张计划有可能是从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