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讲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有个商人再忍不住站起身来,把欠条写了,苦笑:“大老爷的话振聋发聩,小民佩服,愿捐资赈济灾民。”
另外又有一个人大约是被吴老先生折腾得疯了,精神也已经彻底崩溃,大叫一声:“我受不了啦,我受不了啦!”
就跌跌撞撞地跑上前来写条子。
再看他的眼神,里面满是绝望、烦恼、心疼、郁闷,满满都是负能量。
这下,厅堂里就只剩下阳建忠和那个老扣。
苏木也不急,对于吴老先生的功力,他还是有很强信心的。
刚才说太多话,出了一身汗,现在已经是黎明时分,不觉已经熬了一个通宵,苏木也饿了,再次回到伙房。
他已经帮吴世奇凑够了银子,除了解送京城的那三十万两,还余下不少,足够衙门里的开销了。
心情一好,胃口大开,就又吃了不少东西,喝了半坛子黄酒。
等到天朦胧亮开,这才想起吴老先生那头还有两个盐商没有就范呢!
第455章 吃里扒外的东西
想起阳建忠昨天在河上那副嚣张的模样,苏木心中略微不快。
不过,他将那家伙吓得尿了裤子,今次又熬了他一整夜,心头那口恶气也泻了。想来,此他在吴老先生的折磨下,已经举白旗投降了吧?
放下酒碗,苏木哼着小曲又朝花厅走去。
刚走不了几步,就看到阳建忠和那个老扣急冲冲地朝衙门外走去。
苏木心中一笑:任你阳建忠嚣张跋扈,再我苏木的疲劳轰炸下,也得乖乖地缩卵!
就笑了一声:“阳大官人,老扣,你们也出来了?”
看到苏木,老扣神色有些慌乱,倒是拿阳建忠恶狠狠地盯了苏木一眼,喝道:“今夜这一出想必是梅师爷的手笔,阳某人受教了。听了吴大人口中所讲的圣人之言,在下醍醐灌定,心窍通明。以后,咱们山不转水转,总有碰到的时候。”
苏木:“是啊,到时候,咱们还得好好亲近亲近。”
阳建忠:“这个月梅师爷是凑够三十万两了,下个月呢!以后,盐司的饭,咱们可是不敢来吃的。等到明年放盐引的时候,却不知道梅师爷还在不在,又去什么地方发财了?”
“下个月的事情下个月再说。”苏木一摊手,无所谓地一笑。确实,今天这一处也是事急从权,再敲诈盐商,他们也不会上当,还得另外想法子。
可这法子,又从何而来呢?
苏木觉得有些头疼。
老扣一跺脚:“阳大官人,都什么时候了,还罗嗦什么,走吧!”
阳建忠恨恨地看了苏木一眼,一拱手:“告辞!”
“大官人走好!”苏木呵呵地笑起来。
等到二人离开,苏木又想起刚才那老扣急躁的表情,心中突然有些不安。
急忙来到花厅,却看到老举人闭目坐在椅子上,竟打起了鼾。
苏木忙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先生,老先生。”
吴世奇“啊”一声睁开眼睛,念道:“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我刚才是不是说到这里?”
苏木脑袋里嗡地一声就炸了:“大人别说了,人都走光了。”
“走光了?”老先生还是一脸迷糊。
一看到他的神情,苏木忙问:“老先生,刚才阳建忠是不是交钱走人了?”
“交钱,没有啊,啊……他去哪里了?”吴世奇突然醒了过来,然后一脸的愧疚:“刚才我也是太累,竟然迷瞪过去了。”
苏木苦笑,再说不出话来,他心中也是奇怪,这花厅外不是有衙役兵丁把守吗,阳建忠怎么就走了?
“来人,都进来。”
听到苏木喊声,四个把守在门口的兵丁进来,跪在苏木和吴大人面前:“大老爷有何吩咐?”
苏木怒喝道:“刚才你们去了哪里,怎么人走了都不知道?”
四个兵丁磕了一个头,其中一个人大着胆子说:“阳建忠离开小人也是知道的。”
“好胆,竟敢自作主张!”吴世奇气得一张脸变成铁青色。
那人叫了一声冤枉:“大老爷,小人就算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私放盐商,实在是,实在是……”
“实在是什么?”苏木喝问。
“实在是,刚才顾三先生来过,那个时候大老爷正在睡觉。顾三先生同阳建忠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叫我们放人?”
苏木怒道:“他叫放人你就放人呀,他不过是一个幕僚,凭什么替大老爷做主?”
兵丁讷讷几声,小声嘀咕;“这衙门里的事情,在梅先生没来的时候,都是顾三先生他们几个幕僚商量着办的,以前都这样……小人怎敢违抗……”
苏木是明白过来了,以前自己没到衙门的时候,吴老先生早就被盐司里的人架空了,说的话根本就算不了数。而他苏木初来咋道,威权未立,不被人当回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却不想叫顾三公子钻了个空子。
无奈地挥手叫四个兵丁退下,苏木心想:以前就听人说过顾润同盐商们关系密切,他在外面花天酒地,都是盐商们出的钱。可以说,顾三就是盐商们的清客,再加上同我苏木翻了脸。如今得了这个机会,自然要放阳建忠一马,一来还盐商一个人情,二来又可以挫一挫我苏木的风头。
这个鸟人,为了同我苏木斗气,连大局也不顾了。
苏木吐了口唾沫:“顾润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见苏木如此恼火,吴大人反安慰起苏木来:“苏木,咱们也不过是暂时在盐司干上几月,等办完朝廷交代下的差事,依旧是要走的。反正这三十万两已经凑够,少阳建忠那一万多两也不打紧。”
苏木苦笑摇头:“大人却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这个月的钱是凑够了,下月呢,再下月呢!”
如今,阳建忠能够在盐司全身而退,若是说了出去,也算是一件很有光彩的事情。而且,我苏木和吴世奇表面上看来却是吃了个小亏,声誉受损失。一叶落而知秋,盐商们只怕不会再听盐司的话了。
苏木解释了半天,又道:“其实,我打算这三十万两银子凑够之后,下个月也不会再让他们出钱捐款,要的只是他们一个态度。然后,大家在商量着,看能不能找个发财筹款的方法。现在好了,无论咱们说什么干什么,盐商们都不会同我等合作。”
吴世奇这才明白过来,叫了一声:“苦也,这又如何是好?”
苏木:“算了,等我想想,看还有没有法子。大人还是尽快招集人手和船只,等到盐商的银子一到,就安排人送去京城。”
“恩,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吴世奇连连点头。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各自会屋休息。
等到中午,盐商们的银子陆续送来衙门,很快就在库房里堆起了一座小山。
接下来就是将那些碎银子化掉,铸成五十两一锭的官银,然后派出三百兵丁,打了盐司的旗号,派人送去京城交纳到户部。
盐司衙门人手虽多,可却没有一人过来帮忙,都冷眼旁观,全靠苏木一手一脚摸爬滚打。
等到船只出发,一整天又过去了,苏木只觉得四肢百骸无一不软,竟是累得够戗。
他心中也是叹息:这个月算是完成任务了,下个月呢……倒是要好生思量。
第456章 印钞机
“苏木你很累吗?”太康公主伸出纤细的手指翻看着手中那本刚流传到沧州的《红楼梦》,目光中全是痴迷:“这故事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本殿真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只到后面的情节,要不,你今日就现写一章让我过过瘾吧,求求你了!”
太康公主嗲嗲的声音叫苏木有些经受不住,他站在她的面前,又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苦笑:“太康殿下,臣这几日实在困乏,就算强写,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堪入目得紧。”
“却也是,俗话说得好: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梨一筐。”太康公主将手中的书扔到一边,慵懒地对一饼道:“将我冰镇的酸梅汤起来,也给苏先生一盏。”
天气热得紧,精神又委靡,苏木一大早就被一饼请到道观里来,脑袋还有些懵懂。昨天实在太累,说来也奇怪,越是累,反越睡不着,折腾到黎明时分才蒙眬睡去。
却不想,就被一饼叫了过来,说是公主殿下有请。
苏木估计她也没什么好事,来这里之后,尽量少说话,以免中了她的圈套。
一饼:“禀公主殿下,酸梅汤倒是有,但冰却……”
“怎么了?”公主脸色难看起来。
“禀公主殿下,已经没钱买冰了。”
“什么,这个热的天,没冰是会死人的!”太康大怒,猛地站起来,开始大发脾气。
惊得一饼二饼两个宫女慌忙跪在地上求饶。
一口气摔坏了两个杯子,太康公主才收起怒容,笑吟吟地对苏木道:“你还有钱吗,送点过来。”
苏木一听,脑袋都大了。姑奶奶,我不是才送了一千两过来吗,这才几日,就花光了。你一大早叫我过来,果然是有企图的。
他苦笑道:“公主殿下,臣出身贫寒,来沧州之后也没带多少钱。身上的所有银子都已经全给了你,到现在,臣连吃饭的钱都没有。臣又不是开银行印钞票的,哪里还有钱给你。”
开玩笑,这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今天满足了太康公主,明天她又来问又该如何?
这次给她一千两,她觉得来钱容易,下次问我要一万两,莫说我没有,就算有,给还是不给,这又凭什么啊?
“印钞票,你说的是宝钞啊!”太康公主怒气冲冲地喝道:“那东西就是废纸,你就算是给本殿挑一百斤过来,本殿还嫌占地方呢!”
所谓宝钞,就是明朝所发行的纸币。正式出现在洪武八年,由于当时年年战乱,国家缺铜,只能借鉴北宋的交子,创造出这种货币。
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老百姓都不认这种东西。到现在,跟废纸差不多。
有鉴于此,宝钞在弘治年间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