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说妥了这事,也没什么好吵的。
苏木今天自然是要住在胡家的,不过,叫他郁闷的是,同吴夫人一样。在知道胡莹怀孕之后,苏木也被迫同她分居了。
干柴烈火,正是食髓知味的年纪,苏木心中的骚动难以平息。
无奈之下,只得到书房看书,又耐下烦同岳父说话。
说句实在话,他和胡顺以前有过许多矛盾,两人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只说了几句话,说了说最近政坛上的新鲜事儿,翁婿两人就无话可谈,顿时冷了场。
就这么闷坐了半天,胡顺咳嗽一声:“贤婿,老夫最近有件事委实把握不好,想请教请教你。”
苏木问:“泰山老大人请讲。”
胡顺:“最近,陛下有意整顿军务,想派老夫去巡查三边。”
苏木顿时来了精神:“哪三边?”
第664章 太仓促
所谓三边,这涉及到明朝的军制。
明朝的军队总的来说分来边军和卫所军队两个部分,卫所军驻扎在内地,遇到战事之时,卫所自备军械粮草,在军官的带领下出征,因为已经退化从转事耕作的农夫,已经毫无战斗力。
所以,明朝历次对外战争,主力都是驻扎在边境线上的边军。
边军是专业军人,装备和训练都非常不错。
有因为驻防地不同,防区不同,分为九个部分,称之为九边。
这九边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九边主要依恃边墙为守,墙外又设有营、堡、墩、空等工事,而鞑靼则时或驻牧墙下。
后人在读明史的时候,经常在书上读到“传檄九边”,“巡阅九边”,指的就是这九个军事重镇。
胡顺所说的三边,也不知道是哪三边,苏木很是好奇,忍不住问。
实际上,正德年的历史总体来说就是一部战争史。正德在位时间不长,总共才十八年,可大大小小却打了五六场战争。最著名的自然是南下平定寰壕之乱和应州战鞑靼小王子,这其中,明朝和鞑靼先后有五次交锋。
身处于这个历史时空段,苏木对于军事自然也是十分关心。作为正德皇帝的贴身秘书和一个习惯了和平生活的现代人,他自然是没办法带兵打仗的,可作为辅弼,居中筹划做些后勤工作还是可以的。
寰壕之乱且不说了,如今,明朝和鞑靼之间的军事对峙已经很多年,主要战场都在大同一线。
也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宣府、大同乃是大明朝势力最雄厚的军镇。
苏木心想,难不成胡顺要去大同公干。
胡顺听苏木问,回答说:“延绥、宁夏、固原。”正是现代社会陕西、甘肃、宁夏三省。
这下,苏木才吃了一惊,忍不住道:“这可巧了。”
胡顺:“怎么巧了?”
苏木苦笑这将自己明年将去陕西主持乡试一事同胡顺说了,道:“小婿要去陕西,泰山老大人也要去陕西,大家还真要做了一路啊!”
胡顺:“什么一路,贤婿主持乡试,自可呆在西安城中,老夫却要去陕北喝风吃沙,不能比的。再说,你明年主持乡试,要出京还早得很。三边地方实在太大,事务也多,老夫年前就要动身,只怕这年也不能在京城过了。”
其实,锦衣卫去军队办差也是明朝政治制度中的一个常态。历来如九边这种军事重镇,军队中就免不了要设置监军。军队的监军系统总的来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东厂系统,另外一个就是锦衣卫系统。
一支军队一般都有一个太监担任监军,除了太监监军外,还有两个锦衣卫。
另外,遇到大的战役,朝廷还会派出一个文官作为督帅。
如此一来,文官、军队勋贵、内侍宦官、锦衣卫,相互监视,相互制衡,可保证军队不至于有作乱的可能。
当然,有利必有弊,相互制衡的结果是军队效率低下,战斗力嘛,好象也不怎么样。
新君亲政,新人新气象,朝廷各部门都要换些人。尤其是边军这种地方,更是要重点关注。
胡顺这次去延绥三边,主要就是巡查锦衣卫的监军体系。
他是锦衣卫经历司经历,直接掌管人事,自然要亲自跑上一趟。
“泰山老大人不在京城过年啊!”苏木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整顿锦衣卫人事的重要性,就问:“也不知道老大人什么时候能够回来,莹儿怀孕已有两月,最迟明年六月就要临盆,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赶回来。小婿明年五月就要出京,如果到时候家里没人,却叫人担忧。”
胡顺苦着脸:“谁说不是呢,莹儿这次怀的可是男孩,是我胡家的大孙子,自然要有人守在家中才放心。可是,三边军务如此繁杂,老夫估计明年十月能回京城就算顺利的了。到时候,没准还得同贤婿你一道回来。”
“什么,要去这么长时间,怎么可以?”苏木心中开始担忧起来。
这才是真的叫人郁闷了,他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做父亲,根本没有经验,总觉得还是要呆在妻子身边才稳妥。
可没想到不但自己要出京城,就连胡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不成,得想个办法推了陕西乡试主考官的差使才好。
家里没人,若是莹儿和夫夫人有个好歹,可如何是好?
想到这里,苏木心情一团混乱,再无心说话。
这一夜苏木在床上翻来覆去想这事,自然睡得很不踏实。
第二日,他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了西苑。
看苏木不住打着哈欠,正德笑问:“苏卿怎么疲倦成这样,须知色来刮骨钢刀。听说你家中有三个千娇百媚的娘子,想必是夜夜春宵。长此以往,你这个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头就要被朕给抢去了。”
正德皇帝嗜好武艺,对于女色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对于苏木一口气娶了三个老婆,又看起来一副被酒色淘虚了身子模样,感觉非常不以为然。
大丈夫,功业未立,岂能沉溺于小儿女情怀中?
因为没有外人,正德说话也随便,旁边,几个小太监掩嘴偷笑。
苏木正想着该怎么说起这事,正德一问,正中他的下怀,就苦着脸回答道:“陛下,臣可不是万岁你所想象的那样。也是巧了,臣的两个夫人都怀有身孕,为了照顾她们,臣已经连续两夜没有睡个囫囵觉了。”
正德:“哈,恭喜爱卿,你竟然要做父亲了。不过啊,这女人怀孕,自有府中下人服侍,也不用你亲自照看。”
苏木:“臣乃是单传,对于子嗣看得紧。总归要将苏家的血脉延续下去,才算对先人尽了孝。故而亲自看顾怀孕的妻子。”
正德点点头:“确实是,朕和爱卿都是独苗,子嗣一事,确实很要紧的。”
苏木打蛇附棍上,忙道:“陛下,臣的两个妻子的预产期,一个是在六月,一个大概在七月。可五月份,臣就要去陕西,主持秋闱。等回到京城,只怕已是年底。错过了初为人父的重要时刻,却是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正德叹息一声:“谁说不是啊,可是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千里,有的事情却不能尽如人意。不过,你有一句话说错了。不是明年五月份去陕西,你过几日就要出京。”
“出京,做什么?”苏木惊叫出声。
“巡按陕西地方学政。”
苏木:“太仓促了吧,可不可以打个商量?”
第665章 生育问题
所谓巡按,这个名头听起来好象很牛逼的模样。
特别是在后世的影视作品中,主人公被贪官奸臣陷害,正危机关头,八府巡按青天大人出现。手执尚方宝剑,将昏官斩于旗下。
然后,花好月圆,大团圆的结局。
一般人看到这一幕,都会觉得这巡按一定是大得不能再大的官。
但事实情况是,巡按一般都由正七品的官员担任,也就是临时性的职务。一般都由御使言官担任,派遣至各地巡视政情,有点像后世中央巡视员的角色。
但权力比起现代的中央巡视员却要大上许多,毕竟,巡按手握王命,直接代表天子的威严。所谓:代天巡狩,赞称巡按。
巡按一职除了由御使担任之外,朝廷通常还会从新科进士中挑几人出任,这已经是明朝政治的约定速成的规矩了。
苏木没想到自己还没向皇帝提出辞去陕西乡试大主考一职,现在又被安上了一个巡按陕西学政的头衔,而且,出京日期还提前到今年,连春节也没办法同家人一起过。
所以,他忍不住就叫了这么一声。
这个时候,正德突然一拳打过来。
正德皇帝就是这样,经常冷不防同苏木动手。刚开始吃过几次亏之后,苏木也提高了警惕。
此刻,见正德皇帝肩膀一动,苏木就后退了一步,叫正德的这一招黑虎偷心落了空。
正德一拳走空,大喜:“好,来来来,咱们再过上几招。商量什么,苏卿你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应该吗?”
接着就是一记扫堂腿,苏木无奈,苍鹰展翅,跃将起来,堪堪闪过:“可是……陛下……”
“别可是了,不就是生孩子吗,有什么大不了。男子汉大丈夫,三妻四妾也是常事。将来苏木你搞不好还要娶上几房小妾,生他十七八个孩子也很正常。你现在是初为人父,还觉得新鲜,将来就孩子一多,只怕也是烦了。”
一边说话,二人一边过着招。自然,都是花拳绣腿,毫无实战价值。
旁边观战的几个太监不住拍手,小声叫好。
一时间,谄词如潮流,只将万岁爷夸成了天下第一高手。当然,苏木先生也是并列第一的不世出高人。
正德打了一趟拳,连气都不带喘,显示出良好的体能:“苏木,这是圣旨,你就接了吧,不许反对。”
苏木大怒:“这是乱命!”急怒攻心,一拳轰出,正好同正德的拳头狠狠地碰在一起。
剧痛袭来,两人同时停下来,用左手摸着右手,大声喊疼,惊得太监们齐齐变色。
“好!”正德痛得面容都扭曲了,但眼睛里却全是欢喜:“这一拳有点意思,苏卿,知道朕为什么要派你巡按陕西学政和担任乡试主考吗?”
苏木:“臣如何知道?”
正德:“还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