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妾记II》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纳妾记II-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立团练固然是好事,可这刀剑枪炮、马匹、铠甲、粮饷辎重,如何而来啊?”

这问题杨秋池可回答不了,无奈地望向吴管家。

吴管家道:“两位王爷倒是授权鄙人可以资助隐蔽地一些银两……”

杨秋池大喜,忙问道:“两位王爷能资助多少?”

“一百两!”

一百两要筹建一支地方武装?开什么玩笑!杨秋池鼻子都快气歪了。这两位王爷看样子比那楚王慷慨不了多少。

吴管家笑了笑:“呵呵,贵县这地方团练的大部分军饷和粮食、军械,只能靠你们自己筹措了。两位王爷也不一定避难来黔阳,所以,不可能给予太多资助,将来王爷如果决定来了,再增加资助吧。”

临时抱佛脚顶个屁用,那时候资助?哪有时间买粮买军械装备军队?拿钱买马逃走好了,杨秋池心里恶狠狠想到。

商量完之后,吴管家视察了驿站,又增拨了一百两银子修缮驿站设施。当晚黔阳县衙摆酒宴给吴管家洗尘。

小郡主朱凤德在杨秋池身边之后,尽管还是傻傻的,但情绪已经渐渐稳定,只是每次吃饭都要杨秋池守着才吃,否则就是吃了也要呕吐。须得杨秋池用“打屁股”威胁,这才乖乖吃饭,这让杨秋池很是苦恼。

吴管家和杨秋池商量,看这样子,只能将小郡主留在黔阳杨秋池这里。吴管家住了一晚之后,第二天,留下一箱吉王、惠王的王妃和嫔妃们赠送给小郡主的金银首饰之后,又留下五十名持枪护卫,然后带着剩下的护卫启程返回长沙。

杨秋池和雷知县将吴管家他们一行送出城外十里,挥手作别之后,这才返回县衙。立即着手部署成立地方团练。

留下来保护小郡主的50人护卫队其中有五支燧发枪,还有二十支火绳枪。其余都是弓箭长矛。

杨秋池是法医,系统学习过物证检验,其中涉及到枪伤,所以对枪械的相关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前在书本上见过这两种明朝的步兵火器,只是没见过实物,现在终于看见了,外形上看,跟现代社会农村的土制猎枪很相似。燧发枪与火绳枪相比,最显著的就是不用点火,直接击发,这样提高了射击速度,也不怕下雨。

他叫两个护卫分别进行卧射打靶,看看实战效果,发现两种枪除了击发装置不同之外,武器性能几乎一样,最远射程也就一百二十米左右,有效射程(具有实际杀伤力的射程)不超过五十米。从射程上看,和弓箭差不多,但杀伤力要强得多,五十米距离之内能轻易射穿一面盾牌,二十米之内击穿盾牌还能对后面形成有效杀伤。这一点是弓箭不能比拟的。

只不过,这两种枪都是前装式,也就是将弹药从枪口装填,然后用木棰夯实,扣扳机击发火石,点燃枪膛里火药,才能发射。他大致计算了一下时间,燧发枪大概一分钟才能发射一枪,而火绳枪却需要一分半钟。

普通披挂铠甲带着骑兵的战马奔跑速度一般是每小时二十公里,一分钟能奔出三百多米,而手持武器穿盔甲的士兵奔跑速度一般是每小时十公里,一分钟也能奔出一百五十米,所以,就算以这两种枪一百二十米的最远距离计算,这一分钟时间,即使是对方步兵冲锋,也只够射击一次的。更何况有效射程比这还要短得多。要等敌人冲近到五十米以内才能射击,根本来不及装第二发子弹,那时候就只能拿鸟枪当烧火棍使了。

当然,如果能进行波次射击,前面的射击之后立即后撤装填弹药,后面兵士再进行齐射,然后又让位给后面的兵士,这样跟波浪一般进行射击,倒也可以弥补装弹上的缺陷,只不过,这样有秩序的进行所必备的条件太苛刻。这需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士兵必须步调一致,听从指挥,这对几十人来说还好办,要是数百上千的兵士,恐怕指挥就不那么顺畅了,而一旦其中一环出现问题,对方冲锋转眼即到,一旦被敌军突破到近距离混战,这时候的燧发枪也好,火绳枪也好,统统成了废铁,根本不是对方使用冷兵器的军队的对手。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而且。这种战法的战场限于地势平坦地区,在山区作战,这一套几乎行不通。

尽管有诸多问题,但燧发枪毕竟还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只要发挥得好,一定能有所建树的。

第79章 狡兔三窟

 杨秋池决定使用燧发枪作为团练的制式武器,他问过那吴管家,这种枪成本造价每一支要三两银子左右。但如果要购买,则达到五两银子一支,但相对而言已经算比较低廉的了。

只不过,再低廉的武器,也还是需要钱去买的,而他现在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费,没钱什么都干不了。吴管家总共只留了二百两银子,县衙收上来尚未上缴的税金也不过三百两。挪用税款那可是要掉脑袋的,所以这部分银子雷知县打死都不愿意拿出来。

杨秋池也没办法,便提议召集全县乡绅会议,既然是地方团练,保护本地的武装,当然人人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个办法倒是得到了雷知县的赞同,并授权杨秋池负责组建地方团练。

地方乡绅也知道如果没有武装保护,别说张贼军的虎狼之师了,就是小股武装游兵散勇的袭扰也受不了。所以拿钱大家倒也愿意,只不过,黔阳本来就是所谓“苗蛮之地”,经济十分落后,加之又遇到大旱,饿死了很多人,这些所谓乡绅其实也比老百姓富不到哪里去。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全县数得上号的乡绅掉着眼泪捐献出来的赞助,总共才八百两,加上吴管家留下来的两百两,也才一千两。

杨秋池苦笑,成立一支能保护县城的地方团练,至少要五百人才勉强够看。而现在饥荒年间,糙米价格都已经卖到了一斗米九千文。明朝一斗米大概重12。5斤。也就是说一斤米720文(也就是人民币720元)。这一千两银子,顶破天也只能买两千斤米。如果成立一支五百人地方团练,一人也就4斤米。维持不过10天!

也就是说,目前的钱仅用来开军粮一项,还不够五百人团练吃十天的!更别说武器装备啥的了。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军民结合,平时为民,战时为军,但这样的军队显然没有多少时间进行训练,那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就算用这种不得已的办法,用这一千两银子全部购置武器,按照杨秋池的计划,是建立一支近现代化武装,最好能装备当时最先进的武器——燧火枪。这一千两银子全部购买,也只够买两百支枪的,弹药怎么办?守城器械怎么办?

怎么算,这一千两都不够看的。

杨秋池闷闷不乐回到典衙。郭雪莲正在和朱凤德玩九连环,朱凤德似乎对这玩意很感兴趣,兴奋得眼睛亮亮的,连哈喇子掉下来都不知道。

柳若冰立即便发现了杨秋池的神情不对,问了之后,杨秋池简单将张献忠兵临岳阳的事情说了,更说了组建地方团练没资金的事情。柳若冰虽然武功高强,可黔阳县及其周边府县都很穷,没什么大户,就算她有心劫富济贫,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家,也劫不到什么钱来,更何况她现在身上余毒未除,根本提不了真力动不了武。

郭雪莲一边和朱凤德玩九连环,一边对杨秋池道:“老爷,张贼军真要打来了,五百人的团练可不够抵御的,不如咱们也及早策划,寻思一个安身之所吧?

杨秋池苦笑:“北边有满清,西边有闯王李自成,家门口有张献忠,咱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那组织地方团练,却也不能对抗这些反贼啊!”

“虽然不能对抗李自成或者张献忠这样的反贼,但对付流寇还是要的,不然,一支几百人的游兵散勇就把咱们城给扫了,那可对不起全城百姓啊。”

柳若冰点点头:“是,秋池说的对,这兵荒马乱的,天底下哪有什么太平盛世。眼下,只有成立自己的武装,自己保护自己。”

“正是,当初我们俩到处逃荒,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还差点死在了黄州城里。所以,躲藏不是办法,生存下去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那些要伤害咱们的人先杀掉!”

“对!”柳若冰赞许地点点头,“成立军队,杀了贼寇,不仅保护了自己,也可以保护一方百姓~!”

杨秋池眼睛一亮,大笑道:“对啊!——建立革命根据地!哈哈,姐姐说得太好了,哈哈哈!”

柳若冰和郭雪莲面面相觑,不知道这革命根据地是什么玩意儿。

杨秋池道:“黔阳地处湖广、贵州和广西交界,属于三不管地带,山高林密,地势险恶,民风淳朴,正是建立根据地的最佳环境,咱们就以这里为中心,建立一支自己的武装!”

两人这下有些明白了。只不过,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组建军队的钱从哪里来?”

现代历史知识杨秋池是知道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军队,是国民党军队起义之后组建的,革命军队最初主要来自于敌军起义(当然,也有一些农民起义,扛着斧头梭镖的),而自己手里没有武装部队,整个县城都没有,自己也不想策反一支明军来成为自己的地方团练。所以,说到底,还得自力更生,组建军队。

郭雪莲和杨秋池说着话,忘了玩九连环了,朱凤德噘着嘴老扯她,让她专心玩,郭雪莲瞪了她一眼:“张贼军马上要打来了,还玩~!”

“哇……”朱凤德瘪着嘴嚎啕大哭起来。

郭雪莲忙柔声道歉:“对……对不起,我不该凶你……,等一回咱们再玩好不好?现在帮老爷想办法筹银子!老爷需要银子用啊!”

“老爷要银子?”朱凤德傻乎乎望着杨秋池问了句,“凤儿有好多银子哩~!”扔下九连环,一弯腰,从床脚拉出吴管家临走留下的箱子,掀开盖子说:“银子……,嘻嘻,凤儿好多银子哩~!都给老爷!”

杨秋池瞧了瞧,都是些金银珠宝首饰,杨秋池前世是镇国公,见过无数奇珍异宝,当然知道这些都是些价值不菲的珠宝首饰,初步估计,倒也值一两千两。只是这些都是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