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明朝三百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明朝三百年-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尊崇父母争议礼 成神求仙梦难圆(1)



《明世宗谒陵回宫图》

《明世宗谒陵出行图》

尊崇父母争议礼成神求仙梦难圆——明世宗朱厚明熜

世宗朱厚熜(1507~1566)是明朝历史上第十一位皇帝,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于湖广安陆府(今湖北省钟祥市)。朱厚熜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与明孝宗朱祐樘是亲兄弟。因明武宗朱厚照病死无子嗣,朱厚熜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藩王身份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故后世又称他为嘉靖帝。明世宗朱厚熜像由于这种特殊因素,造成了朱厚熜的特殊心理,也给嘉靖朝的政治涂上了一种特殊色彩:在位45年间,朱厚熜既因尊崇父母而引起“议礼之争”,又因迷信道教而梦想成为神仙,以期长生不老,更因任用宠臣而使朝纲败坏,因此可以说,朱厚熜是因意外获得了皇位而被皇权扭曲的怪物。

意外称帝朱厚熜本来是湖广安陆府兴献王府中守规矩的世子和王爷,也许他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坐上皇帝的宝座,但是历史似乎格外垂青于他,真的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荒唐放诞的明武宗朱厚照因纵欲过度死亡。尽管他生前嫔妃如云,但死后却无一儿一女。他一死,大明皇帝的宝座便空缺了。谁是皇位的继承人?毋庸置疑,必须从朱家皇族中挑选。按明朝皇位嫡长继承制和兄终弟及的原则排列:武宗无子,上推至孝宗,孝宗有二子早死,再上推至宪宗,宪宗长、次子早死,三子即孝宗,已死,四子就是在安陆府做藩王的朱祐杬,朱祐杬已死,但他有二子,长子已死,次子朱厚熜,至此朱厚熜就成了法理上的皇位继承人。这真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熜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登上了大明皇帝的宝座。

事实上朱厚熜能当上皇帝,与时任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支持分不开。朱厚照去世后,朝中事务实际上已落在内阁大学士杨廷和的身上。杨廷和与内阁其他大学士商议迎立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由于朱厚熜在当时是明宪宗朱见深孙辈中年龄最大的,其父兴献王朱祐杬与明孝宗朱祐樘是亲兄弟,因此按照伦序继承的原则,他的继位得到了所有大臣们的同意。朱厚照病逝后的第二天,太监谷大用、驸马都督崔元、内阁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礼部尚书毛澄等人便出发赶赴安陆,迎接前来即位的朱厚熜。经过二十多天的紧张行程,来到钟祥的兴献王府,迎接新天子到北京登基。从此,明朝历史进入了嘉靖王朝。

为父争礼朱厚熜即位之初,在大臣的协助下,励精图治,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人,使朝政为之一新。不过,朱厚熜是个孝子,登上皇位后,仍念念不忘家乡的父母。他是作为其大伯朱祐樘的继承人做皇帝的,而他的父亲只是个藩王,那么朱厚熜是称自己的父亲为“皇考”还是称大伯为“皇考”?

明世宗之父兴献帝显陵外景虽然“皇考”只是个称谓,但在朱厚熜心里却成了认不认父亲的问题。他深知,给自己父亲上封号阻力重重,然而不上封号,父亲永远只是个藩王,留在钟祥松林山的那个小小的藩王陵墓就会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因此他一当上皇帝,就要求给自己父亲一个高贵的封号,但是这一要求却遭到群臣、特别是首辅大臣杨廷和的反对,不久以后就爆发了“议礼之争”。

早在朱厚熜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皇位的他就在迎接的礼仪上与朝臣们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他的生母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这两件事可以说是议礼之争的导火索。从主观上来讲,朱厚熜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他不希望以过继给明孝宗朱祐樘当养子的身份来承继大统,于是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这一点似乎“有情可原”,但是这恰恰是标榜尊崇礼教的众大臣们无法同意的。

就在朱厚熜准备让步的时候,新科进士张璁站了出来,帮了他一个忙,写了一篇文章,为朱厚熜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朱厚熜看后深受鼓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首领(当时反对的大臣们称为护礼派)。朝中由此出现了议礼派与护礼派的对立。由于有朱厚熜的支持,议礼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双方的斗争也日趋激烈。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朱厚熜命去除“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中的“本生”二字,遂引发了反对皇帝过度尊崇亲生父亲的哭门事件。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对众臣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群臣于是跪伏于左顺门,大呼太祖高皇帝、孝宗皇帝。朱厚熜命太监传谕说:“尔等姑退!”但是,群臣到中午时分仍然伏地不起。于是,朱厚熜命锦衣卫将翰林学士丰熙等8人逮入诏狱。杨慎等人于是撼门大哭,一时“声震阙庭”。朱厚熜大怒,将五品以下官员马理等134人逮入诏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姑令待罪。之后,朱厚熜仍然余怒未息,又命人将杨慎、张原等纠集者实行廷杖。张原当时即被杖死,杨廷和等削职为民,杨慎等充戍边疆。

尊崇父母争议礼 成神求仙梦难圆(2)

这件事最后以朱厚熜的胜利、护礼诸臣的失败告终。朱厚熜不仅实现了追封自己父亲为皇帝明代炼丹炉的愿望,而且树立了新皇的威信,开始了他的专制统治。嘉靖三年(1524年)九月,朱厚熜定大礼,称明孝宗朱祐樘为“皇伯考”,昭圣太后张氏为“皇伯母”;称自己的父亲、恭穆献皇帝为“皇考”,母亲、章圣太后为“圣母”。

“道教皇帝”同历代许多皇帝一样,朱厚熜一辈子追求的是得道成仙,长生不老。因此,他特别崇信道教。从16岁开始,他就喜欢上道教的斋醮活动,即建坛向神祈福的活动。在长达45年的帝王生涯里,基本上有一半的时间,他根本就不住在宫中,而是住在他专门用来炼丹、斋醮的西苑,可见他对于道教的痴迷从来就没有改变过。道士们看准了他想寻找长生之道的心理,竞相向他进献一些邪方妖术,讨取他的欢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道士邵元节。

嘉靖十九年(1540年),道士邵元节要为朱厚熜炼制所谓的长生药“先天丹铅”,其主要成分,就是十三四岁少女初次月经的经血,还有中草药、矿物质等成分,因而它事实上具有春药的功能。由于这种“丹铅”要用少女初潮的月经做原料,因此炼制过程就是残暴地摧残少女身体的过程。被选用当做原料供应者的宫女,即使不被折磨致死,也会落得浑身病痛,终生痨伤。

朱厚熜在民间选了数千宫女,放在后宫里备用。这些宫女,一方面是为炼制所谓“丹铅”提供原料;另一方面则是充当他泄欲的工具。依靠一些药物,朱厚熜疯狂地对少女们进行所谓的“采补”。暴戾、好色的朱厚熜,渐渐引起了宫女们的怨恨,而关于炼丹的种种可怕消息在她们中间早有流传。《明世宗谒陵回宫图》眼看着一个接一个被当做“炼丹原料”,骨枯髓竭,面无人色,身无人形,乃至早早夭折,成为宫中冤魂,宫女们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残酷的折磨,私下商议要杀死朱厚熜。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夜,朱厚熜在自己十分宠爱的曹妃宫中饮宴嬉乐了一整天,晚上倒在曹妃床上酣然入睡,曹妃自己则避到另一间房歇息。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趁他熟睡之时,蹑手蹑脚潜入他的寝室,屏住呼吸,按住他的手脚,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准备勒死他。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可是由于紧张,宫女将绳子系成了死扣,怎么也收不紧,这时被曹妃宫中另一名宫女张金莲发现,眼见事情不成,为顾全自己性命,急匆匆到方皇后处报信。方皇后马上领人来救驾,宫女们全部被捕。

朱厚熜苏醒以后,仍然神志恍惚,好长时间不能说话,不能管事。在此期间,方皇后全权处理这场宫变。方皇后对曹妃素有妒忌之心,审讯时将曹妃打成主谋。随后,以朱厚熜名义,下诏将杨金英等10名宫女及曹妃一并凌迟处死。朱厚熜恢复视事以后,得知方皇后构陷曹妃的经过,心里暗暗怀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11月,宫内发生火灾,方皇后陷身火区,厉声呼救。太监们向朱厚熜报告,朱厚熜却有意拖延,不采取抢救措施。方皇后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火烧死。此件事件,虽然朱厚熜侥幸留得一命,却落下一个心病,总觉得宫中鬼影憧憧,总听到冤魂凄厉的哭声。但他并没有忏悔之意,只是为了躲“鬼”,长期迁居西苑,不再回旧宫。

当然,令朱厚熜遗憾的是,无论是道士们的斋醮,还是甘露、丹药、房中术,都没能“强健”他那本就孱弱的身体。过度的纵欲与滥服所谓“丹药”,其实只能加速他的生命衰亡。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朱厚熜就重病不起,次年十月去世,结束了他寻神弄仙、希望长生不老《明世宗谒陵出行图》的一生。

宠臣误国朱厚熜一心想长生不老,于是到处搜罗方士和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更有甚者,许多文人因为给他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而入阁成为宰相,民间遂有“青词宰相”的说法。严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严嵩善于写青词,善于揣测皇帝的心思,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以礼部尚书拜为武英殿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参与军机,主持朝政。

在朱厚熜在位的45年间,他竟然有20多年不上朝理事,由严嵩擅权达17年之久,而自己则深居皇宫专心于成仙修道。严嵩与儿子严世蕃一起,立朋党,除异己,威风八面,人称“大丞相、小丞相”。尽管朱厚熜对严嵩的贪赃枉法了然于心,但就是不舍得处理他,直到晚年,他才罢免了严嵩,处死了严世蕃。

严嵩之前,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