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嘴里含着一个枣,皮肉都吃干净,还舍不得吐核儿,舌尖反复舔着枣核每一条皱纹贪图剩下的一点点甜味。他穿过一排平房,家家门户敞开,不少门口站着衣不蔽体,又黑又脏的孩子。一些头发蓬乱,敞胸露怀的妇女在煤炉上熬粥或在搓板上使劲洗衣裤。她们一边干活一边大声叫骂,所用词汇不堪入耳。方枪枪以为她们接下去将要厮打,停下来想看热闹。等了一会儿,什么也没发生。
再看她们的脸,平和舒展,嘴好像是借来的,所骂脏话与己无关。被骂的孩子、大人也置若罔闻,照旧呆立、进出。有两个妇女隔着几个门点名互骂,意思接近方枪枪骂唐阿姨那句话,但不涉及长辈,只保留句首动词。与其说是宣泄情绪不如说是详尽叙事。她们把这个字形容成一件事,只在夜里发生,都说对方喜欢这件事,乐得不行。这语气和所述感受给方枪枪造成很大困惑和混乱。分明是骂她,讲的又是一件快乐的事。祝愿别人快乐,也惟恐别人不快乐,这怎么能叫骂人呢?这骂法实在低级,怪不得打不起来。方枪枪很想叫她们住嘴,教她们真生气了应该怎么说。想了想他会的那几句对她们也不适用,第一人家不是“流氓”;第二人家没“不要脸”;第三人家本身就是“妈妈”,不能两边都是妈妈——想到这儿他似有所悟:第一这在妈妈不是坏事;第二爱干好事也不能到处说;第三必须不是爸爸才算骂人话。
他往一个正在烧饭的炉子跟前凑,探头探脑往锅里瞅,跟人家搭讪:你做什么饭呢?
那妇女没给他好脸:去去,一边呆着去。
那些光屁股的孩子看方枪枪的眼神也不是很友好。他们和方枪枪差不多同龄,但都没上保育院,方枪枪一个也不认识。
这几排平房是大院的贫民窟,住的都是不穿军装的职工:司机、炊事员、烧锅炉的、木工、电工、水暖工、花儿匠什么的在方枪枪看来都是些老百姓。在方枪枪的词典里“老百姓”这三个字是贬义词。他把不穿军装的人家都称作“老百姓家”,小孩叫做“老百姓的孩子”。听似仅有一点精神上的优越,其实小心眼里充满地地道道的势利,那是指穷人、无权无势的人。平房人家的普遍赤贫在简朴的旧时代仍觉触目惊心。他们的妇女衣衫槛楼,终日辛劳,未老先衰。孩子满脸莱色,颊上染癣,手足生疮。
个别人家还要靠拣垃圾维持生活。平房有个很小的孩子,一年大部分时间不穿衣服,赤身裸体玩土。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黑屁股红老二。没事我们就让这些孩于把东西亮出来给大家看,以证实确是红的。然后狂笑,得了什么宝物似的。
平房的人从不和楼上的人来往。方枪枪经过那里时有强烈感受:这儿没人喜欢他。
方枪枪骑到23楼前的空场,看着四个单元门不知陈南燕家在哪个门里。他绕到楼后,两脚平衡踩着车蹬子直起身,手搭凉篷往楼上一间间阳台上望。23楼紧挨着海军围墙,墙那边海军汽车队发动引擎和司机们的说话声听得一清二楚。这边楼上悄无声息。方枪枪小声喊了句:陈南燕。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又喊了两声,声音仍憋在嗓子眼里也就自己能听见。他鼓了鼓勇气,已经张大嘴还是随之羞怯了。想了想觉得意思到了,坐下蹬车离开。边骑边抬头,盼望正巧遇见陈南燕上阳台。二楼阳台一个女人在晾衣服,手里干着活眼睛盯着他。这女人眼熟,也许是陈南燕妈妈。陈南燕在吗——想着方枪枪就说出了口,声音也很清亮。女人摆摆湿手,往上一指,接着她伸出脑袋仰头大喊:老周,周玉茹,有个小孩找你们家女儿。
这一喊直令方枪枪丢魂落魄,走也不对留也心虚,脸一下红了。
三楼阳台门响,探出一个文质彬彬戴眼镜的女人脸,俯视方枪枪捏着嗓子小声说:你是谁呀,南燕病还没好,不能下楼,你自己玩去吧。
说完缩了回去。方枪枪听见陈南燕在屋里和她妈妈吵了起来,大人的声音低得几乎是一阵阵空白,女孩的嗓门又高又飘如同一缕缕鸽哨。
方枪枪从23楼另一端绕出去,看见杨彤一个人在锅炉房前的大杨树下跳皮筋,念念有词地在两棵树间蹦跃不休。方枪枪骑到她跟前,她也没回头。方枪枪举枪瞄了她一会儿,她总是在晃动很难达到三点一线。方枪枪嘴里喊了声“啪勾”,蹬车走了。
他上身俯把将车蹬得飞快,一路叮令当啷从二食堂小松林里冲上小马路。保育院的散步队伍正好晃晃悠悠经过面前。方枪枪立刻挺起胸脯,一脚着地,单臂挎枪,作骄矜巡逻状。李阿姨看都不看他那个操性一眼,昂首而过,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同他搭话:你病好了吗?什么时候来上保育院?昨天我们吃果酱包了。
我不上保育院了。方枪枪自我吹嘘:我自己在家。自己到食堂吃饭。昨天我还吃过狮子头呢。
他骑车跟在保育院行列旁,一会儿直行一会儿拐弯,前前后后找人说话,掏出身上所有宝物向小朋友显配:我有弹球你没有吧?我有奶糖你没有吧?我这兜里还有两分钱,裤兜里还有个转笔刀,这一把老根儿都是我在食堂门前拣的那儿老根儿特多我家里还一冲锋枪没拿下来我觉得巡逻带一刺刀枪就够了。
李阿姨猛一转身大步奔向喋喋不休的方枪枪,拎起他的车把连人带车拖到通往办公区的岔路口,脚蹬小车后杠用力一踹,方枪枪箭也似地向前滑去。方枪枪在高速滑行中感到几分快意,自己也顺势猛蹬了几圈轮子,到了礼堂门口才慢慢停下来。回头再望,保育院的队伍早没了影儿。
礼堂是院里最雄伟的建筑,有很多高大的门窗、拐角、凸凹和宽阔的台阶。门两边有两个宣传栏,玻璃箱子挂着锁,里边贴着一些照片和漫画。礼堂周围种着金宇塔一般的雪松,阳光充足的白天也一地阴影。如果这里藏着游击队是很难发现的。方枪枪下了车,端着枪鬼头鬼脑摸进松林,在一株株松树后闪来闪去,悄悄地接近,猛地跳出来大喊一声:不许动!
在一株雪松后面,他刚跳出来,只喊出一个字:不……。嘴就被人捂住了。张宁生等几个大班男孩坐在礼堂的窗台上,晃荡着腿,笑嘻嘻地看着他。捂他嘴的是又瘦又高总是很严肃的高晋。
把他带过来。张宁生招招手。
高晋捂着方枪枪的嘴,用膝盖顶着他屁股往前走。方枪枪上身几乎躺在他怀里,挺着肚子,两手还横端着刺刀枪。
张宁生咚一声跳下地,看了眼路口,顺手下了方枪枪的枪,往旁边的树干上一个跨步突刺,木刺刀扎在树干上,尖几立刻绽开,变成乱糟糟的方头。破枪——他把枪背在肩上,问方枪枪:听说你是你们班的大王?
高晋松开手,方枪枪大口喘气。目不转睛盯着另一个孩子从张宁生肩上摘下自己的枪,往树上、礼堂墙上一通乱扎。
你是不是老欺负我弟——高晋操了他一下。
还我。方枪枪说,期期艾艾看着高晋。
我操——张宁生做扇大嘴巴状,手抡圆了从方枪枪脸上轻轻刮过直接进了他的衣兜,搜出弹球装进自己的口袋。
高晋从方枪枪另一兜搜出牛奶糖,退开几步剥开纸就往自己嘴里塞。
还我。方枪枪跟着高晋。
张宁生也跟上高晋:一人一半。
高晋吐出半截牛奶糖,咬下一块湿漉漉递给张宁生。
又咬断一点还给方枪枪。
三个孩子都嚼着牛奶糖,一时无话。其他孩子围上来要,张宁生高晋都张大嘴:咽了。
还我。方枪枪去掏张宁生口袋。
张宁生拨开他的手,躲开他:一会还你。
方枪枪又去要枪,拿枪的孩子用刺刀扎他不让他靠近。
你来的时候看见保育院的队了吗?高晋问他。
看见了,他们都出西门了。方枪枪说。
看见我们班了吗?张宁生说。
看见了都出去了。
走。张宁生带着大家往松林外走。
这是你的车吧?高晋坐上方枪枪停在路边的车,蹬起来走。一个孩子站到车后杠上手扶他的双肩搭车前进。
一行孩子横穿大操场,方枪枪也跟在后面。
警卫排的战士正在苦练捕俘拳,拧腕反掌捂笼抓鸡,又齐刷刷跌倒一排脚有力地蹬向半空。
跑!张宁生一声喊。孩子们撤丫子狂跑。
方枪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心中充满通过敌人封锁线的喜悦。
孩子们跑过大操场,冲过大柳树、桃树和东马路,进了隔离室和果园之间的杨树林。杨树林地表长着一层苔藓,十分滑溜,张宁生先一个屁顿儿摔倒,方枪枪也一脚踩呲,差点滑个大劈叉,裆部一阵扯皮拉筋,脸上皱眉咧嘴。高晋一个捂笼抓鸡——即手从裆后伸过攥住前驮,将他抬起。其他孩子纷笑。方枪枪他自己也笑。一瘸一拐又跟大家继续跑。
跑到围墙边,方枪枪发现那儿堆着几十根潮湿巨大的原木。方超领着另一些从保育院逃出来的孩子在上面玩,看见他们跑来发出兴奋的叫嚣。
冲啊!每人四两大烟土。高晋率先往木堆上爬。
方超站在制高点一根原木上,上来一个推下去一个。
高晋和他像点穴似地互相推胸脯,都摇摇欲坠,最后还是高晋脚下一滑,迎面趴下。张宁生扑上去想抱他腿,被他蹲下一点脑门,仰面坐倒。方枪枪好容易爬上来,刚想一笑,方超毫不留情地当胸一掌,方枪枪双臂向后抡了两圈,失去平衡,一屁股坐张宁生身上。高晋再次冲向方超,一腿蹬上原木死不后退,就手搭住方超膀子,另一条腿也迈了上去;张宁生抱住方超腿,使他寸步难行,自己跪着爬上原木。三个人都在一根原木上,张宁生高晋一起喊:一二三,胖方超纹丝不动。方枪枪爬了上来,把他们三人一古脑推了下去。
占领喽——方枪枪跳着脚在原木上喊。
他转身凝视海军大院。原木堆和围墙等高,一抬腿就能站在围墙上,很有些居高临下一览无余的舒畅。别的孩子也从四面八方爬上围墙,站成一排,假装人人怀抱一挺后座力很大的机关枪向海军大院内横扫。这儿是海军大院荒僻的一角,种着无数矮小的苹果树。果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