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本草纲目-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9、夏月水泻不止。用巴豆一粒烧存性,黄蜡和成一丸,水送服。
10、小儿吐泻。用巴豆一粒烧存性,黄蜡豆大一块,熔滴水中,一起捣
匀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五至七丸,莲子灯心汤送下。
11、干霍乱(心腹胀痛,吐泻不出)。用巴豆一枚,去皮心,热水研服,
能吐泻好见效。
12、寒痰气喘。用青桔皮一片,包巴豆一粒,麻子线捆好,烧存性,研
为末,加清汁和酒一杯,慢慢饮服。有特效。
13、舌上出血。用巴豆一枚、乱发一团(如鸡蛋大),烧存性,研为末,
酒冲服。
14、中风口歪。用巴豆七枚,去皮,研烂,左歪涂右手心,右不止涂左
手心,再以热水一杯放在涂药的手上,不久,口即复原,然后把药洗去。
15、小儿口疮,不能吃乳。用巴豆一一粒,连油研烂,加黄花菜丹少许,
剃去小儿囟门头发,把药敷贴好,待四边起小水泡,即用温水洗去,再
以菖蒲汤洗过,便不会长成疮。
16、风瘙隐疹,心下迷悄,用巴豆五十粒,去皮,加水七升,煮成二升,
取汁搽患处。
17、疥疮。用巴豆十粒,炮黄花菜,去皮心,研为末,加酥和腻粉少许,
把疮抓破搽上。注意本剂不得近目及肾囊。如必须在这些部位搽药,须
先用黄丹涂过。
18、荷钱癣。用巴豆仁三个,连油捣成泥,包薄布内搽患处。每天搽一、
二次,几日即愈。
19、一切恶疮。用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调硫磺、轻粉末,
频涂疮上,有。
20、痈疽恶内。用巴豆仁炒焦,研成膏药点痛和,可以解毒;涂瘀肉上,
腐处自消。方中加少许乳香亦可,此方名“乌金膏”。
21、疣痣。和巴豆一钱(石灰炒过)、砒一钱、糯米(炒)五分,共研
为末,点患处。
大风子
释名
气味 辛、热、有毒。
主治
1、大风疮裂。有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匀涂疮。另外还用大
风子壳煎汤洗浴。此方亦治杨梅恶疮。
2、大风诸癞。用大风子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加少量酒。和糊做成丸
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同时用苦参汤洗浴。
手背皲裂。用大风子捣烂涂搽。
阿魏
释名 阿虞、薰渠、哈昔尼。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1、疝疼痛(败精恶血,结在阴囊,并非一般的偏坠)用阿魏二两,裹
在醋和荞麦面作成的饼中,火上煨熟;另用大槟榔二枚,钻孔,乳行填
满,也裹在荞面中煨熟;另用硇砂末一钱,赤芍药一两,各药一起糊成
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酒送下。
2、脾积结块,用鸡蛋五个、职权魏五分、黄蜡一两,同煎化,分十次
空心服,水送下。诸物不忌,腹痛无妨。十日后大便下血即愈。
3、腹内一般痞块。用阿魏五钱、五灵脂(炒令烟尽)五钱,共研为末,
调狗胆汁和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唾液送下。忌羊肉
醋面。
4、疟疾寒热。用阿魏、胭脂各一块、如豆大,研匀,调蒜膏敷虎口上。
又方:用阿魏、丹砂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皂角子大。
每服一丸,空心服,参汤送下。
5、牙齿虫痛。用阿魏、臭黄,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在。
每取一丸,棉裹纳入齿痛一侧的耳中,有效。
相思子
释名 红豆。
气味 苦、平、有小毒、使人呕吐。
主治
止热闷头痛。除风痰瘴疟疾,杀虫。

释名 子名椹。
气味 桑根白皮:甘寒、无毒。
桑叶:苦、甘、寒、有小毒。
桑枝:苦、平
桑柴灰:辛、寒、有小毒。
主治
桑柴灰:
1、目赤肿痛。用桑灰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每用一钱,铴汤澄
清后洗眼。
2、青盲。用桑灰煎汤洗眼,坚持有效。
3、身、面水肿,坐卧不得。有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每饥时即吃豆,
不喝豆汤。
4、白癜风。用桑柴灰二斗,蒸于甑内,取锅中热汤洗患处。几次即愈。
5、头风白屑。用桑灰淋汁洗头。
6、大麻风。用桑柴灰。热汤淋取汁洗头,再用大豆磨浆洗,用绿豆粉
泡熟水洗。三日一洗头,一日一洗脸。不过十次见效。
桑枝:
1、水气脚气。用桑条二两炒香,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每日空心饮服。
2、风热臂痛。用桑枝一小升,切细,炒过,加水三程式,煎成二升,
一日服尽(有人臂痛,诸药不效,服此数剂即愈)。
3、紫白癜风。有用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加水五斗,煮成五斤,去
渣,再熬成膏。每于卧时服半俣,温酒调下。以愈为度。
桑叶:
1、青盲。取青桑叶焙干研细,煎汁乘热洗目,坚持必效。有患此病二
十年者,照此洗浴,双目复明。
2、风眼多泪。取冬季不落的桑叶,每日煎汤温洗。或加硭硝亦可。
3、眼红涩痛。用桑叶研末,卷入纸中烧烟熏鼻,有效。
4、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淘米水洗头。七次后,发即速长。
5、吐血不止。用晚桑叶焙干,研为末,凉茶送服三钱,血止后,宜服
补肝、肺的药物。
6、肺毒风疮。用好桑叶洗净。蒸熟一宿,晒干,研为末,水调服二钱。
7、痈口不收。用经霜黄桑叶,研末敷涂。
8、汤火伤疮。用经霜桑叶烧存性,研为末,油调敷涂。数日可愈。
9、手足麻木。不积压痛痒。用霜降后桑叶煎汤频洗。
桑椹:1、水肿胀满。用桑心皮切细,加水二斗,煮汁一斗,放入桑甚,
再煮取五程式,和糯米饭五程式酿酒饮服。此方名“桑椹酒”。
2、瘰疬结核。用桑椹(黑熟者)二斗,取汁,熬成膏。每服一匙。白
汤调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文武膏”。
桑根白皮:1、咳嗽吐血。用新鲜桑根白皮一斤,浸淘米水中三宿,刮
去黄皮,锉细,加糯米四两,焙干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2、消渴尿多。用入地三尺的桑根,剥取白皮,炙至黄黑,锉碎,以水
煮浓汁,随意饮服,亦可加一点米同煮,但忌用盐。
3、产后下血。用桑白皮,炙过,煮水饮服。
4、月经后带红不断。锯桑根取屑一撮,酒冲服。一天服三次。
5、跌伤。用桑根白皮五斤,研为末,取一升,,煎成膏,敷伤处,痛
即止。亦无宿血。
6、刀伤成疮,用新桑白皮烧灰,与马粪调匀涂疮上,换药数次即愈。
7、发枯不润。用桑根白皮、柏叶各一斤,煎汁洗头,有效。
8、小儿流涎(脾热,胸膈有痰)。用新桑根白皮捣取自然汁服下。
9、小儿丹毒。用桑根白皮煮汁洗浴,或研为末,调羊膏涂搽。
10、石痈(坚硬,不作脓)。用桑白皮阴干为末,溶胶和酒调涂,以痈
软为度。

释名
气味 (木白皮、根白皮)甘、温、无毒。
主治
煮汁酿酒服,治耳聋耳鸣、劳损虚弱、腰肾冷、梦遗等症。

释名 构、构桑。
气味 楮实:甘、寒、无毒。
楮叶:甘、凉、无毒。
树白皮:甘、平、无毒。
皮间白汁:甘、平、无毒。
主治
楮实:1、水气蛊胀。用楮实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另以茯苓三两、
白丁香一两半,共研为末,将膏和末调成丸子,如梧子大。从少到多,
服到小便清利,腹胀减轻为度,后服“治中汤”续治。忌食甘苦峻补药物
及发物,此主名“楮实子丸”。
2、肝热生翳。有楮实子研细,饭后以蜜汤送服一钱。一天服二次。
3、喉痹、喉风。肛楮实阴干,每取一个研为末,水送服。病重者可服
二个。
4、石疽(长在身上、脸上,状如疖子而皮厚)。用楮实捣烂敷涂。
5、刀伤出血。治方同上。
6、目昏难视。用楮实、荆芥穗各五百枚,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
如弹子大。每嚼服一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楮叶:
1、老少瘴痢,日夜是余次。用干楮叶三两,熬捣为末。每服一匙,乌
梅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另取羊肉裹药末塞肛门内,痢出即止。
2、脱肛,用楮叶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同时将药末敷在肠
上。
3、小便白小说。用楮叶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
丸,开水送下。
4、全身水肿。用楮枝趺熬叶成膏,每服一匙,空心服。一天服三次。
5、虚肥面肿(刖脚不肿)。用楮叶八两,加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
用汁煮米粥常食勿绝。
6、中风不语。用楮枝叶锉细,酒煮汁出。随时饮服适量。
7、吐血、鼻血。用楮叶捣汁一、二程式,随时温饮适量。
8、目翳。用楮叶,晒干,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取黍米大一团点眼
内,翳自脱落。
9、疝气。用楮叶、雄黄,等分为还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盐酒送下
10、癣疮湿痒。用楮叶捣烂敷涂。
11、痔瘘肿痛。用楮叶半斤捣烂封涂。
12、蛇咬伤。用楮叶、麻叶一起捣烂,取汁渍伤处。
树白皮:
1、肠风下血。用秋季楮皮阴干为末,酒送服三钱,或加入麝香少许。
一天服二次。
2、血痢、血崩。用楮树皮、荆芥,等分为末,冷醋调服一钱,血崩,
煎服。
3、浮肿。用楮白皮、猪苓、木通各二钱,桑白皮三钱,陈皮、橘皮各
一钱,生姜三片,加水三钟煎服。一天服一剂。
4、膀胱石水(四肢瘦削,小腹胀满)。用楮根白皮、桑根白皮各三程
式,白术四两。黑大豆五程式,加水一斗,煮成四程式,再加清酒二升,
煮成三升。每服一匙,一天两次。
5、目中翳膜。用楮白皮晒干,烧灰。研为末。每点少许。一天点三、
五次。
皮间白汁:顽癣、蜂蝎蛇虫咬伤、病后胀满。
枸橘
释名 臭橘。
气味 (叶)辛、温、无毒。
主治
下痢脓血后重(同萆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又治喉
瘘,消肿导毒。
栀子
释名 木丹、越桃、鲜支。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有关栀
1、鼻血。用山栀子烧灰吹入鼻中。屡试皆效。
2、小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