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本草纲目-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释名 本品质似石而性粘,故名五脂。有青石脂、黄石脂、黑石脂、
白石脂、赤石脂等不同的类别,总称为“五色五脂”。
气味 五种石脂都是甘、平、无毒。
主治
1、大肠寒滑,小便精出。用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共研为
末,略加醋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
米汤送下。
2、赤白痢。用赤石脂末,清水送服一钱。
3、腹痛冷痢,下白冻如鱼脑。用煅赤石脂、炮干姜,等分为末,加蒸
饼少许,做成丸子。服量随年龄不同,一日服三次。
4、痢后脱肛。用赤石脂、伏龙肝,共研为末,敷搽肛处。另加白矾粉
亦可。
5、反胃。用赤石脂粉,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
姜汤送下。服药之前,整吞巴豆仁一枚。
6、胸中痰饮,反吐不停。用赤石脂一斤,捣碎,筛细。每服一小茶匙,
酒送下。以后,逐渐增加至三茶匙。服至一斤,不仅痰饮消失,而且身
体转为壮健。
7、心痛彻背。用赤石脂、干姜、蜀椒各四分,炮附子二分,炮乌头一
分,共研为末,蜜调成丸,如梧子大。先服一丸,如痛不止,可增至两
三丸。
8、月经过多。用赤石脂、破故纸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
送下。
9、小便失禁。用煅赤石脂、煅牡蛎各三两,盐一两,共研为末。加糊
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盐汤送下。
炉甘石
释名 亦名炉先生。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1、眼睛突然红肿。用炉甘石(火煅、尿淬)、风火消,等分为末。每次
取少许,加清水化匀点眼。
2、各种翳膜。用炉甘石、青矾、朴硝,等分为末。每次取一小茶匙,
化在开水中,等稍冷,即用以洗眼。一天洗三次。
3、一切目疾。用炉甘石半斤,加锉成小粒的黄连四两,放在瓦罐里,
煮两沸。去掉黄连,单取炉甘石研末,加片脑二钱半。共研匀,贮存在
小瓦罐中。每次用少许点眼。多次必有效。又方:煅炉甘石一钱,盆硝
一钱,共研细。热水泡来洗眼。
4、目中诸症(视物如五轮八廓)。用炉甘石半斤,煅赤,研细;另取黄
连四两,切片煎水浸泡炉甘石粉,澄清后,取粉晒干。用时,每次取这
种炉甘石粉三分,加铅粉(二连水浸过后再炒)三分、雄黄粉一分、片脑
半分,共研匀,点眼。很有效。
5、目暗昏花。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
铅丹(水飞过)各四两,共研细;另取蜂蜜半斤,在铜锅里炼去白沫,加
入清水五、六碗,熬沸后,投入上述三种药粉,继续用文武火熬成一碗,
滴水不散。倾入夹层纸中滤过,收存瓷缸中。随时取出点眼。
6、两眼烂边,迎风流泪。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四两,放在地
上出毒三日,研细后点眼。点前用椒汤洗目。临卧点三、四次,次晨,
温茶洗去。又方:炉苦石(火煅)一斤,用黄连四两煎的水淬七次。研累
炉甘石,加片脑少许,点眼。又方:炉甘石、石膏各一钱,海螵蛸三分,
共研细,加少量片脑加麝香,点眼。又方:先用黄连一两煎水,加入童
便半碗,再煎,又加入朴硝一两,再煎。另取炉甘石二两,火煅后放入
先制的煎水中淬过。淬后又煅,煅后又淬,反复七次,研成细末。加蜜
陀僧一两,共研后贮存,用时点眼。
7、耳流脓汁。用炉甘石、矾石各二钱,胭脂半钱,麝香少许,共研细,
吹耳内。
8、牙齿稀疏。用炉甘石(煅过)、石膏,等分为末,每次用少许擦牙,
忌用牙刷。日久,牙渐密。
9、下疳阴疮。用炉甘石(火煅、醋淬五次)一两、孩儿茶三钱,共研为
末,调麻油,敷患处。
10、阴汗湿痒。用炉甘石一分、蚌粉半分,共研为末,敷患处。
无名异
释名 亦名炉先生。
气味 味甘、平、无毒。
主治
1、打伤肿痛。用无名异为末,每服少许,酒送下。有散血、消肿、止
痛之效。
2、骨伤骨折。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共研为
末。每服五钱,热酒调服。小儿只服三钱。另用米粥涂纸上,酒上牡蛎
(左旋者好)粉裹伤处,外用竹篦夹住。
3、丹毒。用无名异研末,葱汁调涂。
4、痔漏。用无名异经炭火煅红后以米醋淬七次,研为细末,化在温水
里洗患处;另用棉花裹此药填入疮口中。几次可愈。
5、天泡疮。用无名异末,水调服。
6、臁疮。用无名异、铅丹,共研为末,清油调搽。疮太温,则用药粉
干搽。
7、拳毛倒睫。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
两眼。
石钟乳
释名 亦称留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砂石。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1、一切劳嗽(胸膈痞满,咳嗽不已)。用石钟乳、雄黄、佛耳草、款冬
花,等分为末。每用一钱,细烧成烟,以筒吸烟入喉。一天两次。
2、急喘不停。用钟乳粉五钱、蜡三两,和匀,蒸在饭甑里。蒸熟取出,
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
3、吐血损肺。用钟乳粉,每服二钱,糯米汤送下。
4、冷泻水止。用钟乳粉一两、肉豆蔻(煨过)半两,共研为末,加枣肉(煮
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5、乳汁不通(气少血虚,脉涩不行,故乳少)。用钟乳粉二钱,服时以
漏芦煎成的浓汤送下。又方:钟乳粉、通草,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
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石脑油
释名 亦名石油、石漆、猛火油、雄黄油、硫磺油。
气味 辛、苦、有毒。
主治
小儿惊热、疮癣虫癞等。
石炭
释名 亦称煤炭、石墨、铁炭、乌金石、焦石。
气味 甘、辛、温、有毒。
主治
1、刀伤。用石炭捣成粉,敷伤口。疮口太深不能速合者,加滑石。
2、误吞金银及钱在腹中不下。用石炭(一块,杏核大)、硫磺(一块,皂
角子大),共研细,酒送下。
3、月经不通。用石炭末一钱调汤,送下去油的巴豆三粒,有效。
4、产后儿枕剌。用石炭(火煅、酒淬,凡七次)、石膏(火煅),等分为
末。每服一钱半,粥送下。如痛不止,可再服。
石灰
释名 亦名石垩、垩灰、希灰、煅石、白虎、矿灰。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1、中风口。用新石灰,醋炒后,调如泥,涂口侧。口向左歪,涂右边;
口向右歪,涂左边。很快奶可牵正。
2、风牙肿痛。用放了两年的陈石灰、细辛,等分为末,擦牙。
3、虫牙。用石灰和沙糖塞在牙中。
4、干霍乱(按:症象是欲吐吐不出,欲不出,心腹胀痛,烦闷欲死)。
用多年的陈石灰,以沙糖沙漠中淡醋汤调服二钱。此方名“落盏汤”。
5、偏坠气痛。用陈石灰(炒过)、五陪子、山栀子,等分为末,加面粉
和醋调敷患处。
6、白带白淫。用风化石灰一两、白茯苓三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
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7、酒积下痢。用石灰五两,和水成球,外包黄泥,在火里烧煅一天一
夜。去泥,研细,加醋和面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
心服,姜汤送下。
8、十年血痢。用石灰三升,熬黄。溶在一斗水里。等澄清后,每次饮
此水一升,一天饮三次。
9、虚冷脱肛。用石灰烧热,裹在布里,让病人坐在上面,冷了便换,
有效。
10、产后产门不闭,或阴道脱出。用石灰一斗,熬黄,加水二斗,澄清
后熏下部。
11、腹胁积块。用石灰半斤,盛瓦罐里炒至极热,加大黄末一两,炒红
取出,再加桂末半两,略烧,加入米醋和成膏子,摊在布上贴患处。内
服消块药。
12、发落不止。用石灰三升,水拌炒焦,泡在三升酒中,每服三合,常
令酒气相接,则新发更生。
13、脸上黑痣。用水调石灰一碗,把完好的糯米若干粒半插石灰中,半
露石灰外。过一夜,米色变如玻璃。治疗时,先以针轻拔黑痣,点少许
玻璃状米粉在痣上。半天后,痣内有汁水流出,须挑去米粉,痣处两天
不沾水,即愈。
14、疔疮恶肿。用石灰、半夏,等分为末,敷患处。
15、痰核恶肿(状如瘰疬,红肿发热,有时恶寒)。用石灰火煅为末,和
白果肉同捣,贴患处;蜜调亦可。
16、痄(按:即腮腺炎,一作痄腮)。用醋调石灰敷肿痛处。
17、多年恶疮。用陈石灰,研细,加鸡蛋清调成泥,煅过,再研。以姜
汁调敷。
18、丹毒。用醋和石灰涂之。
19、风疹。治法同上。
20、痱子。用石灰一两(煅过)、蛤粉二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作扑
粉扑痱子上。
21、汤火灼伤。陈石灰粉扑伤处,或加油调涂亦可。
22、打伤肿痛。用新石灰粉加麻油调搽。
23、刀伤。用石灰粉敷上,外用布裹,能止痛、止血,也好得快。如伤
口很深,可稍加滑石粉。
24、误吞金属物。用石灰加一小块硫磺(如皂角子大),共研细,酒送下。
25、虫咬伤。用醋调石灰涂搽。
阳起石
释名 亦名羊起名、白石、石生。
气味 咸、微温、无毒。
主治
1、丹毒肿痒。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清水调搽。
2、滑精(元气虚寒,精滑不禁,手足常冷,大便溏泄)。用阳起石煅后
研细,加钟乳粉等分,再加酒煮过的附子末,调一点面粉把药合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直至病愈为止。
3、阳萎阴汗。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每服二钱,盐酒送下。
慈石
释名 亦名玄石、处石、铁石、吸针石。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1、耳聋。用慈石一小粒,放入病耳内。另耳不病,只放铁沙。病耳渐
愈。又方:豆大慈石一粒,加少许穿山甲烧成的灰,用新丰包好塞耳内。
口含生铁一小块,觉耳中有风雨声即不聋。
2、老人虚损(风温,腰肢痹痛)。用兹石三十两、白石英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