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不可能允许贾府算计林府,不许林府有自己的小心思吧?
书兰原本以为宝黛没有相会,如今贾宝玉的玉也没有了,摔玉的事也就不成了,那就没事。,却不知道,这贾宝玉哪里是能安静下来的人物,再则贾敏虽然心里打定主意只孝顺贾母,其他人不必多理会,可还是会经常去贾府走动的,不可能不让林黛玉遇见贾宝玉,于是等到两人相遇的时候一场祸事爆发了出来。
张夫人一脸尴尬的看着贾敏怒气冲冲的领着林黛玉走了,只能吩咐许氏去送两人。一时之间屋子里静悄悄的一片,只听见贾母粗喘的声音,王熙凤这会儿就是再口才好也不敢开口,贾宝玉也像是知道自己闯祸了一样,窝在王夫人的怀里不出来,过了一会儿后贾母才开口说道:“都散了吧!”说着也不管其他人只让一旁的丫头扶着自己回屋。
“是!”张夫人嘴角上扬,轻蔑的瞧了窝在王夫人怀里的贾宝玉一样,才让丫头扶着她回大房去了。
王夫人瞧着人都走了,对着一旁的王熙凤说道:“你也回去吧!”
“是!”王熙凤低头恭顺的应道,然后退了出去,可是双手的指甲深深的陷在手掌心上,预示着王熙凤现在的心情并不平静。
叹了一口气,王熙凤眉毛紧锁,发生了这种事情饶是王熙凤足智多谋这个时候也没个主意,这事还只能由老太太那里去给姑太太说好,可……老太太到底能不能拉下脸来也是一个问题。
“你说这叫什么事呀!”王熙凤忍不住像身边的平儿抱怨道。
平儿回想起刚刚发生的事情来,也是一阵的无语,不知道说什么,半响后才说道:“宝二爷还小了,姑太太应该不会生一个小孩的气。”
王熙凤凤眼一扬怒道:“小,小什么,宝玉他都八岁了,又不是没有念过书,《礼》读到哪里去了。再说这也分什么情况呀,要是别人诅咒我丈夫早死,我不扒了他的皮才怪。”
王熙凤越想越气,原本她对贾宝玉就没有什么好感,毕竟将来他可是要和自己丈夫分二房家财的。只是因着贾母和王夫人喜欢贾宝玉,因此她也表面上做出一副喜欢的样子,可到底王熙凤知道贾珠才是她日后的依靠。
眼瞧着贾珠要春闱了,各方面都要用上林府,这会儿贾宝玉竟然无知的在诅咒林如海早死,这完全是结仇的节奏呀,人家不弄死你就算好的了,又怎么会帮你了。
平儿也感慨道:“平时瞧着宝二爷也是聪明伶俐的呀,不然怎么会讨老太太太太的喜欢了,怎么今天突然像傻了一样,冒昧的去问林姑娘有没有表字,这又岂是他能问的。再说了世人皆知男子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出嫁时取字。宝二爷又不是没有见过大爷和琏二爷行冠礼时候的场景,这么这会儿全忘了。我说句不敬的话,宝二爷这也太不知礼数了。”
“你说得可不是,你是没看见他在问林妹妹闺名的时候,姑妈的脸色就沉了下去。也是我反应慢,瞧着老太太一脸的喜色没赶紧将话给岔开。”王熙凤叹了一口气。
平儿在一旁安慰的说道:“怎么是奶奶的错了,宝二爷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就是您那会儿将话给岔开了,两家都是亲戚不知道有多少见面的机会,保不齐宝二爷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又问了出来,这事又岂是奶奶能够想岔就岔的开的。”
一句话说完,贾宝玉实在是太能折腾,王熙凤挽救得了一时挽救不了一世。
古时孩子成人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表字,以表其德。根据记载,一般古时男子二十岁进行冠礼时取表字,女子许嫁时取表字。
比如王熙凤,她闺名叫:‘凤哥’,‘熙凤’不是她的名,而是她出嫁的时候长辈给她取的表字。
当然一般并不代表着全部,也有特殊的例子提前取表字的。比如少年英才十几岁就考上进士了,要出仕做官了,为了方便在官场上行走会提前取字。
要不了就是老子要死了,提前给自己的孩子取字,比如汉文帝要死的时候,就给还未满二十岁的儿子汉文帝行了冠礼取了字,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汉武帝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
显然林黛玉是不可能发生第一种情况的事情的,那么要死她提前有字的话,那就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林如海早死了。
饶是贾敏涵养高,这个时候也被贾宝玉气得个半死,诅咒林如海早死那就不是诅咒自己守寡嘛?贾敏不生气才怪。
事实上王熙凤是多虑了,这事贾敏并没有怪罪到其他人的头上,而是直接扣到了王夫人的头上,谁让贾府上上下下里满打满算就只有王夫人和她不对劲了。再说了,其他人都各有各的事,也只有将家务事都交给儿媳妇王熙凤管着的王夫人没事,有理由有时间有资本来教会贾宝玉这些事。
贾敏黑着脸匆匆忙忙的饭都没吃就走了,这事怎么可能瞒住人。再加上有些人的挑拨离间煽风点火,贾政自然知道了此事,恰好此时贾母正愁眉苦脸的想着办法怎么样让林府的怒火熄灭下来,没注意到。
因此不负某些人众望的,贾宝玉被贾政暴打了一顿。
☆、第112章 林槿的恨
贾宝玉虽然如今没原著中的那么风光,但是人家生得好的呀,贾宝玉也不是不会哄人的,搬到贾母那里去不久就将贾母哄得好好的,再加上有一个一直疼爱他的王夫人在,因此他没被打几下就被贾母和王夫人救了下来。
不过也就因为这样,这事有些闹大了,贾府外面的人也有所耳闻了,对贾府的印象那更是一降再降。
书兰自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的,有关贾府的事情,她是重点关注的。
对于这事,她只能无语以待,因为她压根就没有想到这玉都没了,贾宝玉还能整出这么多的事情来。
另外书兰到底是现代人,现代就没人用表字。穿越古代这么多年了,也多是在内院里混,下人什么的也没资格取表字,就是林树玉要加冠取表字也是林之孝一手全权包揽的,导致她压根就不知道这其中还有怎么大的一个问题。
不过书兰瞬间想明白了一个事情,就是原著中林黛玉第一天进贾府,晚上的时候哭了,或许她哭的不是贾宝玉砸玉的事情,而是哭自己。
父亲在江南局势不明,外祖家几个亲戚看着亲亲热热的,可她一来就给她了一个下马威,这让当时还只有六岁的林黛玉如何不哭?那个时候她还只是一个孩子,除了哭还能做什么?什么也不能做。
“听说宝二爷还是和以前一样了,倒是珠大爷和琏二爷这段时间没少往林府走。”前来汇报消息的婆子说道,眼神有些不屑。
书兰呵斥道:“宝二爷也是你能说的,快快闭嘴。”
贾宝玉的确不堪,可不管怎么样这些话都是不能从林家传出去的,林树玉那里还得扯着贾府当大旗了。
“是!”虽然应下了,可恨显然这婆子没当一回事,贾宝玉都敢做了,还不准他们说呀!拿着他们卖身契的又不是贾府,怕什么。
“你先下去吧!”陈氏在一旁说道,她倒是有些明白书兰的心情,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贾府出来的人,无论贾府好与坏他们都不好议论,不然给别人的印象就是忘本。
陈氏给书兰奉上一杯茶,然后说道:“太太不必为了这些事情烦心,林家太太可是贾府的姑太太,想必宝二爷的无心之言她不会真生气一辈子的。”
书兰摇摇头说道:“一辈子是不可能,老太太那么疼姑太太,就是看着老太太的面子上姑太太也不会把贾府怎么样。可你不要忘记了,林大爷和林大姑娘了?他们从小在江南长大,对贾府可没几分真感情。”
贾府又不是银子人见人爱,感情都是处出来的,经过了这么一件事,恐怕打死林黛玉和不会和贾宝玉好了,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事也不算是坏事一件。
不得不说某些时候书兰真相帝了一把,这事还真如书兰说的那样,林槿将贾宝玉给恨上了。
事实上原本贾敏和林黛玉没将这事告诉林槿的,可因为贾府那边将事情闹大了,导致林槿也听说了,气的林槿恨不得跑到贾府去掐死贾宝玉,只是到底一直以来的教养让林槿冷静了下来。
他不是冲动之人,也自然明白这个时候做什么事情对自己对林府最好,这个时候他应该一心一意的想着春闱的事情,而不是为了一个黄口小儿分心。
林槿强咽下了这个怒气,冷笑了一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日后他有得是手段收拾贾宝玉,现在就让他再无知的幸福一下好了。
贾敏或许对贾府还有几分感情,可林槿自幼就在江南长大,对贾府这个外祖家一点印象都没有,虽然平时往来礼节礼物都不差,可自家也没少贾府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林槿的贾府的好感有些。
林槿是林家唯一的儿子,还是嫡长子,林如海也知道自己家一只独苗的情况,因此对林槿的教养很上心。林如海能在官场上一路高歌猛进,情商智商都不少,尤其是林槿成亲后的这几年里,林如海陆陆续续的将家里的事务交给了林槿处理,林槿的手段和眼界远非贾府那几位能比得了的。
即便贾府是林槿的外祖家,大家应该相互提携,可贾宝玉竟然说出这般让人气愤的话来,事后了又当缩头乌龟,还是贾琏贾珠领着媳妇和礼物上门来赔罪,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结亲自然是结两姓为好,因为日后可以互帮互助。可如贾宝玉这样先来打自己的脸了,那林槿也不会客气。再说了,贾府大房二房已经分家了,等着贾母一死贾政一家就要办出荣国府居住了,那个时候贾政就是荣国府的旁支了。
没了贾政这个舅舅,他还有贾赦这个舅舅了,他不缺舅舅和亲戚。再说了,以林府和贾府如今的现状,谁提携谁还是一个问题了。
而且在林槿的眼里,大房比二房要强上好几份,如今更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