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不决。她说过,那小方格完全耗完后此物便再也无法使用……如今,只余下一格了。
他又将它包了回去,起身到另一侧的案后,铺上张澄心纸,就用包着的手机做镇纸压住。也不唤人,自己挽了袖子磨墨。
他在这水榭中消磨了半个下午,纸上渐渐出现了一对人像,束冠男子神情平淡,娇俏女子偎着他,一边高高的举着手,露齿而笑,两人眼神望着同一个方向,就像在望着画外的人。
时谨搁了笔。默然半晌微微叹口气,始终还是不如她手机上的画像那般有如真人立于眼前。
正在想着,水榭三米外有人遥禀:“殿下,元国密报。”
时谨有点漫不经心:“报给胡德去处理好了。”
元国十年内不敢开战,他也就不想事无巨细的关注了。
从前他也并不直接过问他国情形,只是当时薛池到了元国,他才让人将元国情形直接呈到他面前罢了。
想到薛池,他又是微微出神,来人领命而去。
命运就像一股潺潺流动的溪水,在前行的途中,有块石子当中阻了路,它乎就要分流,从石子两侧绕行过去。
这样的天气,画上笔墨很快干透了,时谨端详一阵,觉得这是他画得最像的一幅,决定将它亲手装裱起来,他对着立在岸边的侍人吩咐了一声,让取了花绫、轴杆、浆糊等工具过来,看了看天色,估摸着今日做不完了,只得先做一部份,明日再来继续。
只是天色还未暗,他尚在裱画心,内卫处的胡德就匆匆的跑来了。
时谨远远的看着他沿着岸边边跑边抹汗,便停了手,招了招手,岸边人马上送了盆水来给他净手,时谨将手在巾子上擦干,这才召了胡德进来。
内卫处这个名字不大显,但其实是负责他国谍情处理的专署。
胡德这般急匆匆的跑来,难道元国有什么大事?
胡德恭敬的揖首:“殿下,是有些不对。我国密探花费数月,调任元帝御书房当差,终于暗中借机盗出了手书,但……此手书却被鉴定为伪。”
时谨转头看向他,等他继续分说。
“殿下,该密探觉得这并非元帝故布疑阵,丢失伪手书后元帝震怒问责,御书房总管太监已经被腰斩,无数人被牵连,我方密探也同时入狱。他在狱中留心细察,同狱涉事之人无一人表现异常……他说当时他取手书时便觉得匣外封印处略有不对。只是当时情况紧急,连原本的以假替真都无法实施,只能匆忙中揣走了手书。如今想来,疑心被人捷足先登,先一步调换了真伪手书。”说到这里,他便不再言语。
但言下的意思很明白:是不是曹太后暗中先得了手?不应该呀,元国宫廷严防死守,尤其御书房更是重中之重,他们的这名密探是从祖辈起就潜伏在了元国,三代下来才成功的转换了身份,终于今日有机会能调任元帝御书房。曹太后手下能有这样的人手吗?
时谨垂了眼睑,微微沉吟,此事确有古怪。曹太后做不到,那又是谁呢?
胡德迟疑片刻,想着已经来了,索性顺便禀报:“还有一事,元国的萧虎嗣将军已经消失年余之久,先前说是去夷地查看自己的产业,如今元帝也着人宣召他,夷地回禀未见其至,如今竟无人知其真实去处。”
时谨眼一抬,目露凌厉之色,紧盯着他:“绘了他的画像,召四处城门守卫询问,看他是否曾出入平城!”
咕嘟一声,命运的溪流似乎将石子掀动,它骨碌碌的滚至一旁,溪流无需再绕道,沿着原本的轨迹继续前行。
第98章
薛池从沉睡中醒来,睁开眼,茫然的看着对面墙上挂着的一个熊头装饰,看了好一阵双眼才聚焦起来。
屋子的墙面是泥黄色的,而且粗糙不平。这是为着保暖,在泥中和了一种草梗,反复的在墙上糊了数层。
在食国,一切以保暖为先,漂不漂亮都在其次了。
薛池醒了醒神,裹着被子坐起身来,简直不愿意离开了炕,磨蹭了好半晌才从被子里伸出手来够了叠在炕头的衣物穿戴起来。
等穿戴完毕,薛池已经是戴着皮帽子,裹着厚皮裘,套着皮手笼,蹬着皮靴子。一身上下毛绒绒的,往雪地里一蜷,保管直接就有人将她当猎物给射了。
她打了个呵欠,外头屋里听到响动,立即进来个小丫头。
这是萧虎嗣买的个食国小婢女,她的食国名字挺拗口的,薛池只取了头一个音节,直接喊她小艾了。她并没有经过婢女培训,叽叽喳喳的不大专业,做婢女无疑是失败的,不过薛池闲得无聊,倒也不嫌她话多。
小艾十五岁,是个矮胖墩——话说食国人都偏矮偏胖。
薛池和萧虎嗣这样的,那绝对是高个子,而且以食国人的审美来说,这两人那都太瘦啦,简直可称得上瘦骨嶙峋!
薛池没学会食国语前还好,学会了以后就知道当地大娘大婶都觉得她没冻死挺奇怪的——长得胖也是为了御寒呀!
小艾一壶滚水从厨房拎过来已经变温了,她忙倒了水给薛池洗漱,然后看着薛池缩成一团的走出了房门。
小艾放下水壶,去清理炕上被褥,一伸手就觉得炕上暖烘烘的,她忍不住把手在里头捂了一阵,心里想着,这也太娇惯啦。
由于常年积雪,树木稀少,木柴木炭大多要从外运来,成日的烧着热炕也等同于在烧铜钱。
但她也只敢小捂一会儿,立即就收拾好被褥,出去给薛池端粥。
薛池和萧虎嗣一路来到食国,买了个小四合院。
食国是个小国家,不但不能与成国比,就连元国也比不上。
几进几出的豪宅基本没有,为着保暖,房子多修得低矮狭窄,屋里采光也不好,只开了个小小的窗子。
每年冬季食国基本大雪封国,无法与外界往来,只有到春末的时候才开始勉强能穿过玉雪山脉。
夏季是食国最繁忙的时候,忙着用食国的特产与他国交易,大量换回来粮食、蔬果、木柴木炭等等以作储备。
现在正是隆冬,薛池他们又是外来户,夏季初来乍到的不知道储备,导致如今想吃口蔬菜都难。
对于萧虎嗣把她弄来这么个地方,薛池心里不是不怨的,面上也就有些带出来了。
薛池才刚用完早膳,萧虎嗣就拎着草蒌回来了。
他走到薛池身边,将草蒌往桌上一倒,薛池斜眼一看,居然是几个苹果,不由欢喜起来:“那来的?”
萧虎嗣看她高兴,不由得勾起了嘴角:“买的。”
薛池有点惊讶,玉雪山脉西头听说有片温泉,利用温泉地暖有少量种植些蔬菜,是以蔬菜虽贵,但市面上总算还能偶尔买到少许。
但果子可真是没见过拿出来卖的,兴许是碰运气吧,薛池没有多想,让小艾拿去洗了。
小艾看着都快流口水了,眼巴巴的洗了捧上来。
薛池把平城养出的一些习惯又丢了,也不让切丁用银签叉着吃,直接拿了一个咬了一口。
她笑眯眯的道:“挺甜,长安哥,你也吃。”
萧虎嗣微笑:“我不喜欢吃。”一面说着,一边往净室去。
小艾帮着拎了壶热水,萧虎嗣洗了洗一脸的冰寒,换了件衣服,出来时薛池已经吃完一个苹果了。
他笑着说:“你喜欢吃,往后都有,我找到卖的地儿了。”
薛池点点头:“这敢情好!”又问:“找到什么事儿做了?”
萧虎嗣出元国时为了隐藏踪迹,完全没有变卖产业,手中的现银那是有数的。因不能坐吃山空,他这两日外出,便是想看看有什么可生钱的。
食国有雪晶矿、铁矿,靠近温泉的岩洞里还有养殖寒蚕。
所以食国人除了服侍人的奴仆,一般百姓都是男子挖矿,女子养蚕织布,这是两大主要营生,做买卖的都只集中在夏季。
萧虎嗣的主要特长——领兵作战,在食国毫无用武之地,薛池想来想去,难不成他要挖矿?呃,总感觉这有点大材小用啦。
薛虎嗣端了杯热茶,闻言含糊道:“无妨事,正有人寻我相助,我瞧着也不错。”
薛池哦了一声,她被萧虎嗣带走,毫无准备,只有些随身饰物,大笔的银票就落在融家了,不然的话倒不必担心银钱。
萧虎嗣从袖里拿出个青花小瓷罐来递给薛池:“小池,你看看好不好。”
薛池接过来,揭开盖儿嗅了嗅,有股花香味儿:“比上回的貂油膏味儿好多啦。”
萧虎嗣目光灼灼的望着她:“你喜欢就好。下午要不要去嬉冰?”
薛池也是来了食国才知道,其实古人早就有了滑冰这项运动,穿上专门装了铁齿的鞋履,在冰上竞速或是蹴鞠都是很受欢迎的游戏,尤其在食国几乎是全民运动。
薛池忙摇头:“不成不成,一出门,我怕冻掉鼻子耳朵!”
薛池的食国语还夹生,为了煅练,她和萧虎嗣说话都用食国语。
小艾在一旁听懂了,便兴致勃勃:“不会的,不会的,把口鼻和耳朵都蒙起来就是了!动起来了根本就不冷的。”
薛池压根不愿意,她一出门就觉得骨头都冻僵了。
萧虎嗣却道:“不能成日在家中窝着,今日一定要出门走动走动。”
用过午膳,他强行拉着薛池出了门。
食国人不养马、牛,只养一种雪橇犬,出入都坐雪橇。
萧虎嗣雇了两辆雪橇车,一行三人往镜月湖去。
镜月湖是食国最大的湖,现在整个湖面都厚厚的冻了起来,不少人都在上面嬉冰,一大半都是孩童。
薛池以前没有滑过冰,在小艾的帮助下蒙了半张脸,换上了铁齿嬉冰履,战战兢兢的站在一边扶着小艾,不肯到湖面去。
萧虎嗣换好了鞋子,围着她转了几圈:“小池,一会儿就学会了,我不会让你摔着!”
薛池不理他,萧虎嗣一拉她的手,拽着她往前星驰电掣般滑去,薛池忍不住大叫起来,慌里慌张的要稳住身形。
旁边的孩童早都是滑得惯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