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乌鸦 迟子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雪乌鸦 迟子建-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那时候,粮食运不进来,可人又得吃饭,哈尔滨的各个粮栈把粮都卖空了,没法补上,我这满仓的粮食,就是金子银子了!”说到此,纪永和两眼放光,枯黄的脸,也涨红了。

翟芳桂说:“你估摸着那时的粮食,能比现在贵多少?”

“多少?”纪永和伸出十指,比比划划的,按他的判断推算着,自负地说:“现在小麦每石三十五吊七百文,到那时候,五十吊我都不卖!现在小米一石四十六吊,到那时候,七十吊你也休想提走!红小豆现今三十四吊三百文,到时少说也能卖五十吊!元豆、绿豆、高粱米、粳米、芝麻,每一样,不说翻一番的话,每石不长个二三十吊,我就上吊!”

翟芳桂说:“要是鼠疫跟发大水似的,就是一走一过的,再过十天半个月的太平了,最后粮食不涨反跌,咱不卖粮,不是亏了么?”

纪永和眼珠一转,说:“不卖粮,你不闲着,不照样进钱吗?”他赤裸裸地说:“义泰号最近生意不错,掌柜的手里有闲钱,我早就看出他眼馋你了,他那附近就有粮栈,可他大老远的总跑这儿买粮,你不从他兜里往出掏钱,不是傻瓜吗!”

义泰号开在十四道街,经销房屋装饰材料,什么玻璃、石灰、石膏面子、瓦楞铁、黑平铁、各寸洋钉子以及铜丝和元红铜片等。店主贺威四十出头,黑红脸,大嗓门儿,脾气暴,挺仗义的。据说他原来在长白山养蜂,那里有一片上好的椴树林,被清廷封禁,用来养蜂酿蜜,供给朝廷。后来山林失火,他下山在一处渡口做起了船夫。他命运的转机,起自摆渡时救起的一个落水女子。这女子的父亲是哈尔滨有名的盐商。贺威不仅娶了富家小姐,还拥有了这处铺面。可是富家小姐不是个过日子的女人,好吃懒做,脾气又大,能生孩子,却怕生了孩子会让她腰粗,不给他生,贺威又不敢再娶一房,所以日子过得并不随心。贺威爱喝酒,一喝就醉,一醉就哭,郁闷的他,隔三岔五的,就会去天福楼赌博。有一次输了,身上带的现钱不够清账的,竟让人把手上的金表给撸去了。他每次来买粮,确如纪永和观察的,总要盯着翟芳桂,多看几眼。

翟芳桂可不想掏贺威的腰包,她怕盐商的千金知道了,会揪住她,往她眼里撒盐。虽说这个世界并不美丽,可她还不想这么早就瞎了眼睛。

纪永和的无耻,激起了翟芳桂的愤怒。她决定不给他找猫了,心想你爱疯就疯吧。粮栈的粮食,最好被老鼠都糟蹋了,你想卖高价,做梦吧!

翟芳桂心情郁闷时,喜欢逛街。街巷就好像抽气筒,能把她心底的愁云吸走。她逛街时最爱去的地方,就是罗扎耶夫的鞋铺。

罗扎耶夫来自伊尔库茨克,是个鞋匠。他不像其他俄国商人,爱把买卖开在繁华街巷,而是别出心裁地将生意放在八杂市。那里的店面租金便宜,而他卖的鞋,敦实美观,价格低廉,为中国人所喜好。这店铺经营得就仿佛是八杂市的西边天,红红火火的。翟芳桂喜欢店面的招牌,那是两只相挨的鞋子,一只高跟,尖头;另一只矮跟,圆头。虽然它们样式不一,颜色却一致,是暖暖的桃红色。远远看去,像是一双明丽的鸟儿。在暗淡的八杂市,这块招牌,就像一片彩云,惹人喜爱。

罗扎耶夫年岁并不大,五十来岁,可八杂市的人,习惯叫他“老罗头”,因为他过早歇顶了,显得老气。老罗头额头突出,面色红润,尤其是脑门儿,更是红得流油,人们说那儿就像扣了只红碗。他眼睛暴突,鹰钩鼻子,嘴巴又有点瘪,乍一看,像个妖怪。不过他脾气甚好,爱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与客人逗趣,大家都喜欢他。他平素在鞋铺,总是吊着老花眼镜,坐在一把矮矮的硬木椅子上。来了顾客,他不先看脸,而是盯着人家的脚。他真是火眼金睛,不用多看,两三眼吧,就能看出顾客脚的肥瘦,大小,宽窄和长短,准确地从鞋架上取出适合顾客穿的鞋子。最令人称奇的,是他通过鞋面的褶皱,能判断出顾客的脚踝骨和脚指头的状况,是凸出呢还是缺损。

老罗头是个鳏夫,收养了一个哑巴,叫彼洛夫,二十多岁。彼洛夫又高又瘦,鬈曲的黄头发,浓黑的眉毛,深邃的灰眼睛,肤色白净,看上去俊朗飘逸。彼洛夫没有跟罗扎耶夫经营鞋铺,而是在中国大街拉手风琴卖艺。别的卖艺人,大都蓬头垢面,衣着破烂,放浪形骸;彼洛夫则是面目洁净,衣衫整齐,就连放在脚边的接纳施舍者零钱的铁皮盒,也擦得锃亮。彼洛夫卖艺,不像别人,刮风下雨就不出门了,他是风雨不误。人家都说他傻,坏天气出行的人少而又少,即便出来的,也是行色匆匆,谁会聆听琴声呢?难道他拉给雨和雪听?即便它们真长着耳朵的话,能给他钱吗?翟芳桂每次走在中国大街,总要循着琴声,往彼洛夫的钱盒投点零钱。他的琴声在一伙卖艺人中也好辨别,人家的琴声是热烈奔放的,他的琴声却是幽怨低沉的。在翟芳桂心目中,彼洛夫的琴声,就是她的一个看不见形影的伙伴,久了不见,也想念。

卖艺的,除了受暴雨、狂风、飞雪等坏天气的欺负,有时也受人的欺负,比如酒鬼、小偷和地痞。不过这些人,很少欺负彼洛夫。大概觉得欺负一个不能说话的人,会遭天谴。能够欺负彼洛夫的,唯有翟役生。只要他来埠头区,必到彼洛夫面前,把手伸向他的钱盒,攫取钱后,买把瓜子,故意在他面前嗑,将瓜子皮吐在他身上;或是买了香烟,站在他对面吸,把烟喷到他脸上。

罗扎耶夫的鞋铺,有两个中国女人是常客,一个是陈雪卿,一个就是翟芳桂了。他对她们的脚,甚至比对她们的脸孔还熟悉。罗扎耶夫喜欢这两个女人的脚,因为像她们这个年龄的中国女人,有不少都是小脚,而她们却是大脚。罗扎耶夫见不得小脚女人走路,总以为她们要倒地,老想着去搀扶。陈雪卿和翟芳桂喜欢买鞋,但她们钟爱的颜色却不同。陈雪卿喜欢冷色调的,黑的蓝的或是棕色的;翟芳桂呢,喜欢粉红的米黄的白的和灰的,不是暖色调,就是中间色的。每到年底,老罗头都要亲自动手,给她们打制一双靴子。

翟芳桂感受到,罗扎耶夫对她是有意的。每次她试鞋,他帮着提鞋时,总要满怀怜爱的,轻轻捏一下她的脚踝骨。纪永和有年冬天跟翟芳桂来鞋铺,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回家后大发雷霆,说是一只骚哄哄的老山羊,还想吃嫩草,死不要脸!他警告翟芳桂,罗扎耶夫就是给一百吊钱,也不能跟他睡!翟芳桂纳闷儿,一个唯利是图的人,怎么会突然跟钱仇起来?问他理由,纪永和“呸”了一口说:“他要是把你弄膻了,就没人得意了!你想想,哪个男人愿意进羊圈!”翟芳桂一赌气,打开钱柜,抓了一把钱,到俄国人开的衣帽铺,置办了一身行头,把自己装扮成个洋女人。穿毛呢长裙,足蹬及膝的皮靴,外罩宽松的羊绒大衣,头戴灰色绒帽,帽檐插着根五彩的大雁翎毛,扭扭搭搭地回到粮栈。纪永和远远看见翟芳桂,还以为粮栈来了新主顾,满脸堆笑迎上去。发现上当后,纪永和恼羞成怒地将翟芳桂推倒在雪地上,剥下她的行头,骂她“败家”,把呢裙、大衣、皮靴和帽子揽在怀中,转身送到寄卖行了。在雪地上瑟缩发抖的翟芳桂,噙着泪水,从地上爬起,走进粮栈,用斗装了小米、高粱和麦粒,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均匀地撒在两棵榆树下。第二天早晨,纪永和听见乌鸦在窗外闹得比往日要欢腾,开门一看,一群乌鸦在榆树下,正享受五谷的盛宴呢!纪永和明白怎么回事了,他返身锁上住屋的门,将还在酣睡的翟芳桂关在屋里,足足三天三夜,未给她一粒米!而这三天,他睡在粮仓里。独在住屋的翟芳桂,不吭不响,无声无息,安静得可怕。第四天头上,纪永和有点慌了,隔着门大声问:“挨饿的滋味好不好受呀?给我说句软话吧,我就放你出来!”翟芳桂虚弱地说:“不用了,再等两天吧,一了百了,我也就解脱了。反正你也舍不得给我买棺材,弄条狗来,把我拖到江边荒滩上,让老鸹吃了算了。”纪永和吓坏了,赶紧将门打开,他可不想毁了这棵摇钱树。

早在去年,为了整饬八杂市的商户,俄国人在江边,开始兴建南市场,也就是新八杂市,让各商户入冬前迁入。可是由于遭遇夏季的大水,房屋受淹后,墙皮脱落,天棚发霉,地面阴湿,需要重新修复的铺面很多,再加上南市场租金高,人气不旺,所以迁入的商户很少。翟芳桂最怕的,就是罗扎耶夫的鞋铺也会搬走。因为她习惯了小巷中的这爿苍灰墙门的铺面,那块挂在门楣上的桃红色招牌,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让人心动。

也许是鼠疫的缘故吧,罗扎耶夫的鞋铺一个顾客也没有。翟芳桂一进来,就闻到了一股酒气。罗扎耶夫说,他刚送葬回来,在葬礼上喝了两瓶啤酒。他拎起脚边的竹篮,说是从葬礼带回了薄饼和果子羹,请她吃点。翟芳桂知道俄国人擅长做果子羹,也不客气,拈起一块,边吃边问罗扎耶夫,死去的人得的什么病。罗扎耶夫故意板起脸,大声说:“鼠疫!”见翟芳桂不敢吃果子羹了,连忙笑着摇摇头,说:“唬你。”翟芳桂这才安心。罗扎耶夫说,现在满城的人都怕老鼠,其实老鼠没那么可怕,只要你不被跳蚤咬着,就不会传染鼠疫。翟芳桂不明白,鼠疫跟跳蚤有什么关系?罗扎耶夫说,老鼠想传播鼠疫,自己没这个能力,必须借助跳蚤。跳蚤叮咬了人后,人才能染病。翟芳桂明白了,老鼠这是雇凶杀人呀。如果跳蚤是持枪的歹徒,那么养猫养狗倒不安全了,因为它们身上寄生着跳蚤。

罗扎耶夫问翟芳桂,今年过年想穿什么颜色和样式的靴子。他好提前备好材料。翟芳桂便问陈雪卿要什么颜色和样式的,罗扎耶夫揉了一下眼睛,说:“卖糖的今年要平底的红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