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针。当时,由于台风,海面涌大浪高,解放军海军快艇的吨位一般都只有几十吨,这类小艇出海已很困难,因此封锁任务主要由炮兵和空军担负。炮兵根据新的敌情研究了打击国民党的水陆输送车并封锁空投场的新战法;空军则寻找时机,在确保不同美机交战的情况下打击国民党军的运输机。
解放军炮兵为了有效地打击水陆输送车,将部分远射程的火炮和海岸炮前推,增大火力控制范围,迫使国民党军的运输舰在更远的海面停泊,使水陆输送车因增大航程更易遭受打击,同时,迫其在距岸更远的海中下水,在海浪中也容易发生沉没事故。此外,解放军炮兵经周密计算,在料罗湾各主要航道上及沿岸便于水陆输送车着陆的滩头,事先计划移动拦阻射击弹幕和不动拦阻射击火墙,一旦发现水陆输送车或小型登陆艇上岸,马上呼唤火力实施较准确的射击。开始,国民党军的水陆输送车由舰上泛水后,分波次成一列横队抢滩上陆,这样在解放军的炮火打击下每次都有几个目标被毁伤。
另外,有的水陆输送车还在海中翻沉。如一辆满载新闻记者的输送车沉没,当场就淹死记者6人(其中有南朝鲜记者1人,日本记者1人),一时在台湾和国外新闻界引起了轰动,同时也更增加国民党的恐慌情绪。
国民党军在其水陆输送车连遭打击的情况下,又不得不改变抢滩上岸的方法,其运输舰在距金门更远的海面放下减少装载量的水陆输送车(这样航渡时可安全些),然后由输送车在多方向以单个不规律的跃进方式上岸。这种运输方式确实可以大大减少遭受炮击的危险,可是运输量同样也大为减少。
由于海上运输量远不能满足金门守军的需要,台湾当局又只得加紧空投运输。自从9月3日金门机场在解放军的炮火打击下起降中断后,国民党空军就一直利用视度较差的天候(黄昏、拂晓或夜间)对金门进行低空空投。解放军炮兵和空军针对这一情况,反复研究了打击运输机和空投场的办法。解放军炮兵以加农炮和中口径高射炮在前沿配置,对金门岛上各空投场构成空中火网,国民党空军的运输机一临空,马上以浓密的炮火射击,使其无法空投或升高盲目空投。敌机逃走后,炮火马上转移打击空投场和着陆物资,杀伤地面人员。针对国民党空军夜间空投的情况,解放军在前沿岛屿和突出部也模拟国民党军的炮光信号,诱使其运输机误投。这样,从9月23日至29日,解放军炮兵不仅击落国民党军运输机1架,击伤2架,而且使国民党空军的运输机投下的物资损失甚多,有许多还投到解放军阵地上来。台湾当局的空投计划没有一天能够如数完成。金门国民党军一天中最多只能得到100余吨空投物资,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随着金门守军遭封锁后处境日益恶化,美蒋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了,已经公开表现出美国企图在金、马脱身,而蒋介石坚持不撤,仍想以金、马把美国拖在中国内战中。
(8)毛泽东为何不取金门。
正当美蒋为金门撤守问题激烈争执之时,1958年10月6日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福建前线广播站传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金门暂停炮击的消息,使台湾海峡两岸的军民乃至世界舆论都大感意外。从这时起,炮击金门进入一个打打停停的阶段,作战完全变成一场地地道道的政治战。
早在8月23日开始炮击金门前,毛泽东就确定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方针,对于是否夺取金门要看形势的发展而后定夺。自9月中旬摸清美国的战略底盘后,毛泽东就一直在思考下一步的方针。9月下旬美蒋在金门撤守问题上的矛盾公开化以后,毛泽东审时度势,从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或“台湾独立”的阴谋,以扩大反美统一战线的长远目标出发,毅然决定改变封锁金门的方针,让金门、马祖继续留在台湾国民党当局手中。这一决定,向台湾方面乃至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一个重大变化,再次显示出和平统一祖国的诚意。
毛泽东确定的这一新的方针,是基于我国国家利益、全民族的长远利益,经过对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反复研究,权衡各种利弊,才最后下定的决心。从当时的某些眼前利益来说,如果逼蒋从金、马撤退或登陆夺取金、马固然有很大好处;但是如果斩断了蒋介石乃至整个台湾当局同大陆有地理关联的这条政治纽带,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长远目标来看,反倒有可能增加困难。
自1955年浙东沿海作战结束后,中共中央、毛泽东对于夺取金门、马祖的考虑已完全服从解决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的大局。在大陆战事已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社会情况又有了很大变化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已经改变。在共同维护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共之间重新对话,并建立某种程度的合作,在事实上已经有了可能。因此,自1955年以后中共中央就向台湾当局发出和平谈判和重新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由于台湾当局依仗外国势力拒不接受,中共中央、毛泽东才决定以炮击金门这种军事行动以促进政治上全面解决台、澎、马问题。在炮火封锁金门后,如果只能夺取金、马而不能同时解决台湾问题,那么国共之间在地理上的距离将由不足10公里扩大到100多公里,对话、接触将更为不便。而且蒋介石失去象征其在大陆沿海存在的最后据点,将使得美国更便于制造“两个中国”或支持“台独”。反之,将金门、马祖留在蒋介石手中,不但有可能促进今后两岸关系的改善,也会使蒋介石有资本去抵制“台湾独立”的活动,同时能扩大美蒋矛盾,争取台湾广大军民,建立更广泛的反美统一战线。另外,当时毛泽东还考虑实行牵制美国战略力量的“绞索政策”,留下金门、马祖,可能套住美国,使它在战略上难以脱身。
10月5日8时,毛泽东指示福建前线部队:“不管有无美机、美舰护航,10月6、7两日我军一炮不发,敌方向我炮击也一炮不还。偃旗息鼓,观察两天,再作道理。”
根据毛泽东的决定,中央军委确定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决策。为了向党内军内解释作出这一决策的原因,10月5日晚中央军委发出关于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军事斗争的指示。
指示中说:我们目前以收复金马还是仍由蒋军占据金马,两者对今后斗争孰较有利,是我们当前必须考虑和决定的问题。当然,早日收复金门、马祖,对解除福建沿海地区的直接威胁,对打开海上交通,发展福建沿海的经济建设,对于鼓舞全国人民和我军的士气有很大好处,如果做到这一点,应该说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但是,把这个胜利和暂时利用金马把敌人套在绞索上,把解放金马和解放台湾统一来解决的长远利益比较起来,则不如把金马暂缓解放仍由蒋军占领似乎较为有利。
军委的指示还要求福建前线部队:在目前,宜减轻对金马的军事压力,使金马蒋军能够生存下去,是必要的。同时又要求仍要使其处于紧张的状态,拖住美国不得拖身。
为了打破美国的停火的阴谋,在必要时,我仍可组织像过去那样的大打。总之,临机应变,主动在我。
10月6日凌晨2时,由毛泽东起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公开声明暂以7天为期,停止炮击,并向台湾当局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
这份《告台湾同胞书》不仅据理说明了炮击金门的理由,而且划清了台湾问题上内政和对外交涉的界限。这一公告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台湾当局虽然对此不公布,但是台、澎、金、马的军民从暂停炮击的行动、收听广播和口头传闻中也大体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态度。金门岛上的气氛也马上缓和下来。岛上十多万军民从躲藏了40多天的阴暗潮湿的坑道和防炮洞中走出,见到了阳光,都为眼前的危险消除而感到高兴。岛上国民党军的炮兵在解放军的停止炮击期间也一炮不打,台湾军方则抓紧这7天大力运输,不仅运上几十天的补给品,而且运上了美国供给的8英寸(203毫米)重炮,准备长期固守。
对于彭德怀元帅的文告,台湾国民党当局随即表示“这完全是骗局”,对此“不予理会”,但是蒋介石也十分担心这一文告会影响美国对他的支持,因而强调“宁可冒继续炮击封锁的危险,亦不愿美国盟邦退出护航。”可是美国对这一文告的反应却是表示“欢迎”,并宣布从8日起暂停护航。不过美方同时又歪曲这一文告,把中国政府基于民族大义所宣布的暂停炮击和它鼓吹的所谓“停火”混为一谈,并要求实行“永久停火”,即承认它人为制造的海峡两岸分裂的事实。
台湾当局在金门虽然不敢破坏为时7天的事实上的休战,但是为显示自己尚有战斗能力,于10月10日“双十节”这天又出动飞机到大陆上空挑衅,当天,国民党空军共起飞44批共182架作战飞机,至大陆沿海岸线地区,其中有6架窜入福建龙田上空。解放军空军当即以航空兵第14师二个大队起飞迎战,双方又进行了一场空战。空战中,解放军飞行员杜凤瑞击落F一86战斗机2架,其中一架的飞行员张乃军跳伞后被俘。杜凤瑞的飞机在空战中也被击落,他跳伞后在空中被另一架国民党军飞机击中牺牲,这架国民党军飞机又随即被解放军高炮第105师击落。这次空战,国民党军被击落战斗机3架,解放军被击落歼击机1架,此后,国民党军的战斗机基本上不再进入大陆上空,其活动线退到福建的海岸线以外。从解放军空军7月末入闽至10月,福建上空共进行空战13次,解放军航空兵总共击落国民党军飞机14架,击伤9架;解放军飞机被击落6架(其中空军5架,海军航空兵1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