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外交革命的最终结果是1935年5月2日苏俄与法国签订的互助条约和1935年5月16日苏俄与捷克斯洛伐克签汀的互助条约,这些条约终于使苏俄置身于反对修改和约国家的行列。由于力量的这种重新组合,东欧政冶地位的下降已成定局。它不再是一道屏障,而成为一个山谷,勉强由捷克斯洛伐克作为横断的山脊。可是被法国视为它所谋求的堪与洛迦诺公约抗衡的东方条约的核心法…苏条约,却被德国宣布为与洛迦诺公约并不相容,而且被用作为德国1936年3月7日重新武装莱茵区的理由。
  接着便是可以预期的合乎逻辑的后果,法国的势力在东欧消失了,由德国的优势取而代之。这一变化过程并不只是由于大国间的关系改变而强加于东欧国家的。它们自己的积弱和错误加速了这一进程。在德国对它们确立政治控制之前,它们自己在经济上的弱点已足以使德国进行贸易攻势了。它们在政治上的错误是他们未能组成一条对抗德国的外交统一阵线。
  世界经济危机暴露了东欧的法国体系的主要缺陷,这一体系是一种不以经济利益为其基础的外交安排。经济萧条将东欧国家推到毁灭的边缘,因为经常性的剩余农产品的处理问题激化了。它们的贸易大幅度下降。法国自己是一个在农业上自给自足的国家,因而无力收购它们输出的农产品,法国也无力供应它们所需要的工业品。法国体系不能扩大成为与西欧结成一体的经济和政治总组合,因为英国采取的是渥太华协议规定的帝国保护政策,拒绝在东欧承担政冶或经济义务。苏俄自身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它的工业生产力也不能满足东欧进口的需要。它的经济利益是要与东欧竞争而不是与它相互补充的。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正在意大利开拓一个重要的市场,但在1935年它们牺牲了这个市场以支持对意大利实行的集体经济制裁,而又没有获得其他出路。于是德国便成了东欧必然的市场,也是东欧必然的工业品供应者了。西方国家虽然认为这是一个危险,但并未采取适当措施以消除此种厄运,德国对东欧的经济征服便于1936年在沙赫特指导下开始了。德国对东欧国家的大部分土产品提出了无限量的需求,价格也大大超过世界市场的标准。它们之间的贸易额从世界危机期间的低潮迅速回升,经济生活活跃了,就业情况改善了,生活水平也就提高了。这些短时期的利益是巨大的,它们支配着每一个东欧政冶人物的各种考虑。但经济复兴都指向德国,也为德国所左右。德国促进的贸易都是双边贸易,在经济上德国处于较强的地位。为了报答德国提供的市场,东欧国家被迫输入并非它们需要的物资,而是德国的设备能力可以生产的东西,于是非必需品便日益增多。为了报答德国的高价收购,它们被迫一再提高德国马克对它们各自货币的汇率,因而它们国内的物价也相应提高了,这就使它们更难于在德国以外另找其他经济合作的对象。东欧到处都是德国的商业和技术代表团,他们是控制政治和军事的先遣部队。
  莱茵区的重新武装削弱了法国的联盟体系,这本是德国的目的,因为可以使法国无法越过不设防的并在经济上对德国至关重大的边境地区去侵入德国以援助其盟国了。法国再也不能用占领鲁尔那样的措施去充当东欧的警察了。此举的直接后果是拆散了波兰和德国的结合。使波兰的政策再一次转向法国。当德国进兵莱茵区的那一天,波兰政府重申关于信守同法国订立的条约的保证,宣称在发生战争时波兰将站在法国一边,而且决定采取和法国同样的军事措施。即便在那次危机中,法国的政策又怯懦又失败,波兰也没有明显地疏远它,波兰此后的政策还是要在法国人眼里维持它作为最初的东欧盟国的地位,较之苏联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要在大国集团之间保持平衡,这本是一个较弱的大国适宜扮演的角色,意大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扮演过这样的角色。但波兰也想把无所偏倚的政策和充当德国爪牙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所以它继续利用东欧要求修改和约的力量,敌视俄国,敌视小协约国,特别是敌视捷克斯洛伐克。
  从1936年到1938年,德国政策的重点是向东南欧扩张,波罗的海均势的改变暂时也还未使用暴力。1935年6月18日英国和德国签订海军协定,英国听任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规定的海军限制,使德国再一次控制波罗的海,并颇为自然地导致波罗的海沿岸重新设防。这一进程终于使德国于1936年11月14日恢复了对基尔运河的全部主权。对波兰的缓和政策扩大到对立陶宛,1936年8月德国和立陶宛签订了一项综合性的商务条约。德国还以派遣战舰访问的形式扩大其影响,以坚定芬兰亲德的外交倾向。
  意大利在多瑙河地区的优势转给了德国这一变化很快就被大家看到了。在斯特雷扎阵线瓦解和德…意协议于1936年形成以后,奥地利就不能再依靠意大利的保护了,意大利则由于进行埃塞俄比亚战争而财政非常困难,也不能再资助祖国保卫团了。1936年7月,德国迫使奥地利接受一项条约,使奥地利从意大利的卫星国一变而为德国的卫星国,并且在许士尼格的内阁中安插两名亲纳粹分子。与此同时,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也充分施加压力。虽然德国尚未废止与洛迦诺公约同时签订的德…捷仲裁条约,但此项条约在情况发生变化后是否还有效显然是有疑问的;希特勒重新占领莱茵区后提出的和平建议并未提到捷克斯洛伐克。在1935年5月的捷克斯洛伐克大选中,亨莱因的苏台德德意志党得到令人注目的胜利,所得票数比其他任何一个党都多,得到苏台德区德意志人口三分之二的支持。因此,希特勒就掌握了分裂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的强大手段,而在1936年6月21日,亨莱因在赫布的演说中要求说,德意志少数民族需要的不是个人的权利,而是全体的民族权利,这时此种手段的性质也就很明显了。这样的要求是1919年的少数民族条约所未曾梦想到的——使少数民族成为民族中的民族;这样的要求使东欧诸国在以后的两年中陷于分裂和屈服。具有象征意味的是马萨里克于1935年12月辞去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职务。他也许是欧洲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他比任问其他人更能体现和约解决方案的好的方面。贝奈斯继任总统,正值他一生的事业即将经受考验的时刻接受了全权。
  在欧洲,捷克斯洛伐克是孤立的。它和它的盟国法国之间被它所惧怕的广阔的德国隔开了;莱茵区的重新军事化意味着即使法国依然愿意援助它,法国也无法这样做,除非它和德国展开全面战争。它和它的盟国俄国之间隔着一块宽度不到一百英里的乌克兰领土,这块土地战后属于波兰和罗马尼亚管辖。对波兰和罗马尼亚来说,它们是否允许俄国军队通过它们的领土去援助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政治上的难题:波兰自身与俄国或捷克斯洛伐克均无结盟关系,实际上与两国的关系是不友好的,所以它决定拒绝俄国军队过境,对波兰来说,捷…俄协议还形成了部分的包围形势,对东加里西亚是一种威胁。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则有着结盟关系,而且从1934年以后它自己也同俄国改善了关系;此外,它对苏…捷条约还曾表示赞同。罗马尼亚国内在政策上有着尖锐冲突(和法国的情况一样),一派主张加强同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和俄国的联系,另一派则害怕因此而得罪德国,这是害怕德国胜于害怕俄国和害怕俄国胜于害怕德国的两派人之间的冲突。前一派的领袖是蒂图列斯库,他是一个看问题非常敏锐、非常坦率的人,多年来指导罗马尼亚的对外政策,是仅次于贝奈斯的小协约国的主要设计者,本人又是巴尔干协议的主要设计者。但是他也象威尔逊和维尼齐罗斯一样,只顾追求国外的胜利而忽视了自己在国内的地位,1936年8月他的下台明白无误地标志着政治风向的变化,正如三年以后李维诺夫的下台一样。在他以后的政府继续建造布科维纳…特兰西瓦尼亚铁路,以便沟通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往来,但又不愿承担义务使罗马尼亚成为外交合作的中间环节。
  在1936年和1937年,德国的压力无情地迫使小协约国分裂。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强大压力;波兰摆脱罗马尼亚;意大利摆脱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日益仰赖于同俄国联盟,南斯拉夫是东欧唯一拒绝和俄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国家,罗马尼亚在俄国问题上和法国一样意见分歧。捷克斯洛伐克由于既是一个战略堡垒,又是一个坚决实行民主制的国家,成为德国控制东欧的主要障碍。贝奈斯和他的人民愈顽强地拒绝为德国的利益效劳,他们受到的压力也就愈大。匈牙利和波兰都卷入了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争端中,都指望得到领土。在德国的鼓动下,匈牙利修改和约的要求暂时从南方和东方转向北部边界,解除了对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压力,从而削弱了小协约国对它们的价值。这时匈牙利的外交目的是,放弃匈牙利对南斯拉夫的领土要求以换取后者同意在匈牙利与捷克斯洛伐克交战时保持中立,通过德国对匈南边界的保证以取得德国的合作,与德国参谋部会谈以便联合进攻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关系仍然不好。这时波兰的外交目的是,恢复与法国和罗马尼亚的联盟(不开罪德国),它陷于幻想而妄图组成东欧的中立集团,重萌曾鼓舞罗马集团的反德联盟的动机。1936年9月,贝克谋求与立陶宛和解,但遭到拒绝。在蒂图列斯库的继任者安东尼斯库的领导下,罗马尼亚的政策电是旨在加强罗马尼亚和波兰的关系,恢复1921年原有的“防疫线”,这为两国提供了妄图建立独立路线的幻想,又符合德国削弱现有东欧外交结构的意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