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破坏它的经济资源。内维尔·张伯伦在1938年4月的伦敦几次讨论中告诉法国代表,在不久将来的德国战争中,封锁将成为英国最有效的武器。另一方面,希特勒在1938年的党代表大会上说,他已完全成功地使德国不依赖他国,“封锁德国的这种主意,现在可当作一件完全无效的武器把它埋葬了”。
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之间经济战的进程,并没有使双方较乐观的预言家感到满意,有时专家们因此受到指责。事实的真相是,由于经常受到政治和军事事件的无端干扰,这个战场上德国的防卫计划与盟国的进攻计划都未能完全实现。究竟是不是误解了还是仅仅忽视了这个问题中的一些必要条件,这就很难说了。战争头二年,这一形势多半有利于德国。然而,英国尽管屡遭挫折,仍然继续深信经济封锁能起作用;虽然法国人通过封锁部同英国进行合作一直到1940年6月,但他们把主动权和具体执行权基本上交给了他们的英国盟友,而且他们似乎始终都认为英国是过于乐观了。德国政府竭力设法从他们毗邻的中立国那里取得经济援助,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他们对盟国的经济反攻,主要局限于用潜艇和水面攻击舰来袭击商船。法国沦陷后,美国的支持使经济攻势范围更大,效力更高,但在珍珠港被袭以前这种经济攻势一直主要是由英国策动和负责的。
1921年后,帝国防务委员会在伦敦经常考虑未来战争中的封锁问题,但在二十年代里(主要由于美国的态度),对于封锁在欧洲未来战争中的效用,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怀疑。从三十年代初起,德斯蒙德·莫顿少校(后来成为爵士)领导下的工业情报中心一直在为未来的战争奠定经济情报的基础。1936年下半年,这些相当一般性的研究工作就集中用以专门准备应付可能同德国进行的一场战争。“经济战”这个名词已在1937年被英国计划制定者们所采用,并于1938年2月成为政府的部门名称的一部分。这个政府部门将在未来战争中对德国施加经济压力。选用这一名称而不沿用“封锁”这一惯用的词,是有双重用意的。“封锁”一词有着某些别扭的涵义:国际法中“封锁”至今仍是指按十八世纪战争形式对敌方海岸、港口所设置的紧密包围圈,但在布雷、潜艇攻击与空战的二十世纪条件下,它早已成为不切实际的东西了。因此认为有必要另找某一新名词来表述能够切断敌人供应的那些复杂方法。同时也希望那个名词能表明,并促使人们对这个问题采取一种新的更积极的办法:即经济压力会成为而且也会被认为是一种进攻性的战斗行动,并将充分利用从敌后发动进攻的各种新手段,这些手段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没有使用过。总之,经济战的目的就是,使用一切方法来瓦解敌人的经济,使之不能继续作战。慕尼黑时期,经济作战部曾作过一次预备性的动员;在随后的十二个月中,它的计划经过修订和精心的制作,并于1939年9月3日正式成立该部,它有一个经过仔细挑选的工作班子,有一个明确阐明的纲领,还有大量收集来的德国经济情报研究资料。
大战的第一个冬天,在还不能指望其他盟国的军队取得早期胜利的时候,伦敦确实有一种夸大经济战潜力的倾向。出于同样的、但却更为深思熟虑的宣传上的原因,德国也夸大地报道了击沉盟国商船的事件。在整个“假战争”时期,人们曾设想过德国经济由于封锁而正在受到沉重的打击,而且在法国陷落后,英国三军参谋长们似乎过分地指望德国即将出现石油短缺和其他的物资匮乏,从而得到一些慰藉。但如果说这些希望毫无根据,那也是把问题看得过分简单化了。英国专家们认为,德国以其不足的资源来对付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它的经济情况是岌岌可危的,这种想法并不算怎么大错。他们的希望之所以成为画饼,是因为直到德国进攻苏联之前,还没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
德国在1933年至1939年所作的准备足以发动1939年9月和1940年4…6月期间短促的“闪电战”。在这两个短暂阶段的激战中所取得的快速胜利,意味着德国的储备并没有受到严重的压力。战斗中得到的战利品,以及从毗邻的罗马尼亚、瑞典和瑞士这样一些小的中立国所得到的越来越多的供应,足可抵偿它的消耗而有余。但其结果却使德国人有些自满,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在以后几年里由于重新装备不力而使作战处于不利地位的是德国,而不是它的敌国。
这种情况应该这样来解释:希特勒并不曾想让自己卷入总体战,而且在1939年前,他相信只要能迅速地在军备方面超过法国和英国。他就可以不经过持久战而达到目的。他希望通过巧妙地利用共产党对西方大国的猜疑似及英法对苏联的不信任,来避免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从后来德国进攻俄国的失败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一定是受了他自已关于苏联政权根本不中用这种宣传的欺骗。无论如何他似乎感到满意的是,只要德国一旦获得了军备上的优势,西欧各国的和平主义情绪和革命失败主义就会阻止他们去赶上德国,而且,只要在1936…1939年之间取得军备优势,他就能设法使他们采取默认态度(如在1938年)或者使他们在军事上遭到失败(如在1940年)。德国并没有准备好打世界大战;但希特勒也并没有打算要打一场世界大战。
另一个观点是:由于仍然有可能要进行持久而激烈的作战,德国只有经过长期周密准备,说不定要拖到1945年或更晚些时候,才可能冒战争的危险。战后对前德国参谋总部人员,包括对国防经济军备局局长托马斯将军(1933…1942年)所作的审讯表明:这个观点确实是强烈地向希特勒提出过,而且1937年11月8日希特勒对武装部队高级将领的讲话所具有的戏剧性(正如《霍斯巴赫回忆录》所记载的),好象并不是由于他决定要冒战争的风险;而是由于他决定要提早发动进攻。这个决定使之有必要在现存的基础工业的结构范围内尽快地成倍增加机器、军需品和武器的生产。它使全国钢铁总生产量无法有任何巨大的发展,以适应以后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可能会出现的大量长期的需要。也许部分是由于过分自信,但主要是出于国内的各种政治上的考虑,直到大战爆发,德国钢铁消耗量中约有百分之三十,一直是供民用的。发电量和合成油生产的发展,以及为供应德国许多合成产品所需的原料和对新煤矿的开发,也同样受到限制。在1939年9月德国已无疑作了很好的安排足以对付它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它的战争物资,同它的敌国相比较为充裕,而且就绝大部分而言,也更为现代化。德国采取了一些步骤,来疏散靠近边界的易受攻击的工业区,并开始将军火工业集中在较近中部的地区,同时在储存与增加国内重要的战争物资的生产方面也作出一些努力。但它的力量让宣传给夸大了(1939年初,希特勒声称,在重整军备方面,德国早已花费了九百亿马克,他这句话好象是站不住脚的),德国根本无法打一场长期战争。而在这场长期战争中,盟国军备工业将由于美苏两国的军备工业而得到增强。
英国对经济战所抱的成功希望,主要是根据对德国储存情况所作的估计,而且又设想到德国的军火工业虽然足以对付摆在他们眼前的任务,但是扩展机会却不大。国社党政府继1932年的小小复苏之后,所制定从1933年至1936年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经济恢复到危机前的生产水平。到1936年或多或少达到了这一预期的目标,接着又开展了详尽的工业普查,为重整军备规划打下基础。当时德国工业的转向重整军备,达到了保持“充分就业”和多少满足了国民愿望这个重要的附带目的。与此同时,为解决有关财政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诸如冻结工资水平、红利等方法,每年可获一笔储金,主要用于迅速发展军火生产方面的投资。对于主要原材料供应在1936年也已做到自给自足。要在(四年计划)内实现这一目的的公开宣传,当然骗不过英国的计划制定者,德国仅是在很少几种基本材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这些基本材料方面加快了代用品的生产。比较重要的缺门材料,也有了不同规模的储存。前一种情况,主要的注意力是放在生产进口物资的代用品上。这些进口物资是矿物油类、橡胶、铁矿石(靠开发本国低级资源)和纺织品(使用合成纤维)。但在1939年9月,国内自产的这前三种物资仍不到百分之三十,虽然被服供应是充足的。战时,德国可以依靠其自身取得至少和它和平时期产量相等的煤、氮和电力供应。到1939年9月,德国在粮食上对外国的依赖已降低到只有百分之十一。然而德国在铁矿石、有色金属、铁合金以及液体燃料供应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1938年,德国铁矿石总进口量达二千一百九十二万八千吨,其中包括来自瑞典的八百九十九万二千吨,来自法国的五百十万吨。自1919年以来,德国在高级钢材生产方面主要依赖瑞典北方的矿石,而在战时条件下,依靠瑞典的数量较少的进口就无法维持了。那时德国国内也没有开采铝土矿,而且在铁合金中,国内也不生产钼、铬、锰、钨或钛。但是,大约二分之一的铅,大部分的锌,以及三分之二的钴,则是由国内的资源供应的。
战前,英国估计在大战开始的头十五个月内,德国不需要进口大量有色金属,并预料首先发生严重短缺的将是铜与铅。根据德国的资料,现在知道这些估计基本上是正确的;大战爆发时,德国的储存量为:能供应七点二个月的铜(按照1939年和平时期的消耗率),十三点六个月的锑与三十个月的钴。就矿物油类来说,情况看来很紧张,以致盟国专家们怀疑他们自己的数字出了差错。1938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