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儿女风流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儿女风流事-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望着红叶的背影,关东伤心欲绝。红叶每离开一步,关东觉得心被尖刀剜一下。
“红叶,你等一下!”见她走出十几米,关东疾步上前,“我给你留点儿东西做个纪念。”
可留什么呢?他上下摸索,忙活一会儿,只摘下一支钢笔。他顿觉遗憾,想了想,干脆脱掉上身迷彩服递给红叶。
红叶说:“你的纪念品已经留在我的心里,我不要衣服。”
“这不是衣服,是一颗心。记住了,想哥哥的时候就看看这件衣服!”关东翻过衣服,用钢笔在内兜写下一行字:红叶,哥哥想你,关东。
红叶用颤抖的双手接过迷彩服,先是贴在胸口,然后把衣服放进花布兜:“谢谢你!这件迷彩服我会永远留着。”
关东已经泣不成声。红叶再次倾情看一眼关东,然后转身,迎着太阳向前走。晨风吹得马尾束发有些蓬散,红叶抬手理顺几下,继续向前走,没有回头。那身段实在诱人,关东真想多看几眼。红叶虽然向前走,但步履蹒跚,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影子,似有千斤之重。
“红叶!红叶——”关东心肺俱裂,忽地声嘶力竭。
红叶姑娘听得清清楚楚,立即止住脚步;不过,只是停顿片刻,没再回头,继续迈步向前走,不住地挥手拭泪。
一辆小型客车从西北方向疾驶而来。红叶站在路边招手,客车减速停下。车门打开,红叶上车,一只脚迈上台阶,另一只脚仍旧踏在地上。这是肝肠寸断的最后一别,红叶没有回望关东,而是面向青纱帐,扬声大喊:“哥——”
声音犹如伤雁尖叫,悲凉凄惨,划破沉寂大地。。。。。。
“哐当!”车门紧闭,马达一阵轰鸣,客车开走了。关东急忙上公路,只见客车越来越小,渐渐变成一个白点,然后消失。
红叶真的走了,带着欢愉和伤痛走了,像坐着宇宙飞船瞬间遁入遥远的星空,再也不会回来。关东傻了,呆呆地望着红叶离去的方向。。。。。。




第13章 一封急电

关东精神恍惚,不知道怎么回来的,进了窝棚,扎在铺上。他感觉浑身虚脱,没了魂魄,只剩下躯壳,快死了。忽然,他发现铺上有几根长发,谁的?一定红叶的。睹物思人,他念叨“红叶”的名字,又是一阵伤心。。。。。。
他头晕目眩,迷迷糊糊睡着了,中午才醒来。他饿了,却没动弹,心事压的。他心中一遍遍问自己:这就是真爱吗?跟刘云咋就没有这种生死相依、难舍难离的感觉?
还结婚吗?心已经被红叶带走,跟刘云入洞房是不是欺骗?可家里正在张罗婚事,临时变卦总该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吧!可是,能把自己跟红叶的暧昧关系当成理由吗?绝对不能!关东琢磨很久,实在找不出变卦的理由,那么,只能跟刘云完婚。
本来,完婚水到渠成,现在忽然变成难以逾越的鸿沟,一夜之间全都变了,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关东甚至想:即使跟刘云入洞房,也不会做那件男女之事。他的内心被红叶充实满满的,塞不下第二个人。
婚事迫在眉睫,到底跟不跟刘云结婚?关东反反复复,拿不定主意。他实在无计可施,只好祈祷老天给个不跟刘云结婚的理由。
要不在自己跟刘云之间寻找借口?关东开动脑筋,回想是否跟刘云说过“喜欢”或“爱”什么的,结果没有;那就看看刘云有什么缺点,挑来挑去,人家根本没毛病。关东陷入迷茫,脑子一塌糊涂。
要让文俊出出主意?不妥不妥,那小子刚正不阿,向来站在公理方面,绝对不会支持自己喜新厌旧,闹不好挨顿谴责,岂不是自讨没趣?关东心急如焚,脑袋要爆炸。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到了下午,形势逆转。向来认为“人定胜天”的关东不能不承认老天的决定作用。老天如同对待红叶,只给他一次机会,剩下的无暇顾及,仍是顺其自然。
关东想出什么办法了吗?不是的,只是来了一个人,问题迎刃而解。来者不是别人,是关东的母亲王丁香。当然,王丁香绝不会有意拆散儿子和刘云,当初是她极力促成这门亲事的,怎能轻易反悔?她惦记儿子的伙食,在家包顿韭菜陷饺子。儿子快结婚了,王丁香喜气洋洋,包饺子也来劲。饺子煮好了,也装进竹筐,会计刘大江忽然送来一封加急电报,部队发来的,让关东“见电速回”。王丁香差点哭了,无奈,只好来窝棚送这封令人扫兴的电报。
关东最喜欢韭菜馅饺子,吃了健脾开胃,味道好极了,可他充满忧郁,没心思吃。母亲不情愿地掏出那封电报,关东见了,又惊又喜:这简直是一道救命的圣旨,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终于有了跟刘云不结婚的理由。
他胃口大开,把饺子一扫而光,觉得这顿饭是有生以来最香的。他心里不住地感激师长,关键时刻解救受困之人,尽管无意的;还应该感谢镇政府负责办理结婚证的助理员王小胆。这个酒鬼喜欢贪杯,不久前酒后骑摩托车,摔断几根肋骨,如今还在县城医院躺着。因此,关东和刘云的结婚证一直没领到手,当然,过几天就不好说了。
韭菜果然有提神功效,关东精神大振。出了窝棚,他伸伸懒腰,长吸了几口气,望着蓝天,压抑和烦恼顿时消除大半。他暗中念叨:红叶,哥不结婚了,哥不结婚了。。。。。。
王丁香跟着出来,发现关东举止反常,不免疑惑:“傻小子,婚都结不成了,你倒高兴啊!怎么回事?”
关东忽然察觉自己得意忘形,赶忙解释:“妈,你不知道,马上到国庆节了,部队可以换上新式军装、配上军衔了。我是军士长,志愿兵队伍可不多啊!我高兴的是这件事儿。”
母亲信以为真,但还是念叨一句:“部队究竟啥事儿这么急?”
关东回答:“妈,可别忘了,中越边境还在打仗,中国还处于战争状态。即使部队不上前线打仗,也是人民子弟兵,国家有个急事也得马上出动,比如大兴安岭救火,还有抗洪抢险等等。总之,没有紧急情况,部队不会立刻让我回去的。”
“唉——”王丁香长叹一声,“妈这回才知道当军人的难处,军令如山倒,真是没办法!孩子,临走跟刘云打声招呼吧!”
善良的母亲清楚“大家”和“小家”哪个重要,尽管心中有憾,并没阻拦儿子,婚事只能暂时作罢,好在来日方长。
关东跟红叶有了暧昧关系,凭心而论自觉理亏,无颜去见刘云,就请母亲帮助解释一下:他们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结婚,不用着急。关东又请母亲赶紧去花果山见文俊,叫停婚礼事宜。
事不宜迟,关东决定收拾一下就走。离开窝棚,走出几十米,关东回头留恋地张望,忽觉菜地失去翠绿,没了勃勃生机。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小草棚,想起红叶姑娘。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那美妙的歌声又在耳边回荡,红叶仿佛没有走,还在窝棚春心荡漾、翘首期待他的归来。。。。。。




第14章 石岩将军

部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关东一路猜测着,回到部队才知道,原来是搭档小赵因病住院了。
小赵是从机械化团调来的,表现一直不错,年底可以转志愿兵。保密室平时就他们两个人,本来较忙,走一个人就更忙了。前天,小赵忽然发高烧,昨天病情严重被送进医院。这时,部队马上组织一次大阅兵,保密室是要害部门,不能没人,首长只好让关东立刻返回。
当兵七年多,关东还是第一次赶上全师大阅兵,而且首长特别重视。从此,部队上下一片繁忙。五天后,小赵出院,关东本应该轻松一点,结果更忙了。除了自己这一摊工作,他要帮首长忙活,比如写个材料什么的;有时还跟首长下部队,跑前跑后直冒汗。
按理说机关有秘书、助理或参谋、干事,随时可以调用,但首长有时就喜欢使用关东,因为得心应手。对于这些份外工作,积极要求进步的关东自然愿意做,这明摆着是首长的信任;有人倒是想做,首长还不一定用。
部队繁忙只是表面现象,关东在机密文件已经看出端倪,估计要有什么大事发生。经过紧张筹备,大阅兵的日子到了,全师官兵换上新式军装,佩戴军衔,个个精神焕发,走路铿锵有力的。
这时,祖国南方中越边境之战接近尾声,镇守北疆的沈阳军区部队却展开了练兵热潮。原来,总参谋部拟定了上前线轮战部队的分配方案,其中沈阳军区占一部分。种种迹象表明,这也许是最后一次轮战,对于“东北虎”来说可谓一份迟到的爱,虽然迟到了,但毕竟来了,军区领导非常重视:部队好久没打仗了,战斗力究竟如何?有必要拉上去练一练。由于参战名额有限,军区各所属部队早已暗中较劲了。
扎住在五原市的特种兵部队是一支不服输的英雄部队,该部口号是“有红旗就扛,有排头就站,有第一就争”,口号够响亮的,这可是军队的魂魄!
戎马生涯三十多年的部队长石岩少将即将离休。为了给这个光荣部队争得去前线轮战的机会,他不但整天跟集团军首长和军区首长唠叨,还跟总参谋部身居要职的“老班长”软磨硬泡。
老班长叫赵振国,跟石岩将军交情莫逆。他比石岩大两岁,目前在总参谋部某部任副部长,少将军衔,内部消息自然灵得很。多年来,石岩总是找他的“麻烦”。老班长被纠缠多年也就习惯了,如果石岩隔段时间不来电话,他心里还憋得慌。在他眼里,石岩既是一位推心置腹的知己,又是个死缠烂打的家伙。
师机关办公大楼门口,哨兵持枪站立,表情严肃。楼前大院干净整洁,几辆212吉普车停在墙边,随时待发。大院四周绿树成荫,整齐规划,对面操场,通信营和警卫调整连的战士们正在训练,热火朝天。
1号办公室,石岩将军端坐椅子上,身穿笔挺的新式军装,精神十足,肩上的将星格外醒目。这位少将五十出头,中上等个头,身材健壮,脸色秋红,头发乌黑,眉毛棱角分明。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