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儿女风流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儿女风流事-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窗外,一阵阴云压来,“轰隆隆。。。。。。”传来几声响雷,雨下得更大了。疾风吹过,树枝不停地摇摆,几片叶子被雨点打下,飘摇落地。
只听上校军官继续宣布:“给予一连代理排长关东开除党籍处分,并撤销志愿兵、按战士复员处理。。。。。。”
关东虽然期待将军从轻发落,但知道自己罪不可赦,也预料到这个处理结果。这次事件,自己损失是小,部队荣誉是大,他内疚,感到对不住将军,对不住部队,对不住连长。。。。。。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命该如此,没必要婆婆妈妈的。次日,雨停了,关东趁着部队在礼堂教育整顿,背着行李悄悄离开营房。他不希望有人相送,揪心巴拉的,都难受。
出了大门就是马路,关东还是禁不住停止脚步,回头望望熟悉的军营。对他来讲,一只脚已经迈进梦想之门,接着又被踢了出来。他无比忧伤,阵阵心酸,眼泪滚落而出。他真的舍不得离开军营、离开战友。
天气渐渐放晴,一缕阳光穿云而下,似乎暗示关东不要绝望,还有希望。
门口哨兵是二连的。他离开哨位,对关东庄重敬礼:“排长,再见!”
这是寒冷中的一丝暖流,接受这样的军礼也许没有了,关东心里苦着,但还是拿出军人的姿态,立正还礼:“谢谢,再见!”
远处,一辆出租车驶来,关东挥手叫停它,开门进去,告诉司机师傅去火车站。司机转弯调头,随着急促的马达声,出租车飞速行驶,渐行渐远。哨兵挺胸抬头,向出租车离去的方向行注目礼,身旁的枪刺闪闪发光。
营区内仍是寂静。忽然,南面的礼堂大门开了,陆陆续续出来一些人,原来会议临时休息二十分钟。汪泉水回宿舍,得知关东不辞而别,顿足捶胸,立刻领着一排十几名战友出了房门,直奔大门而来。
哨兵一本正经地告诫:“今天领导有命令,不许出营区!”
汪泉水笑了:“原来是老乡啊!我们送一下排长,又不是干坏事儿,你怕啥?他走多久了?”
哨兵犹豫一下,答道:“泉水,今天就当我什么没看见。你们排长走了不到半小时,去火车站了。”
“谢谢老乡!”汪泉水无心与他多说,出了营门,在路边同战友们打了三辆出租车,直奔火车站。
五原市火车站,人来人往,一片繁忙,不时传来广播员的报站声音:“工作人员请注意,开往哈尔滨方向的N次列车即将进入三站台七轨道,请认真做好接车准备工作。。。。。。”
检票口开始检票,关东随人群往站台走。。。。。。
汪泉水和战友们急匆匆赶到火车站,来不及买站台票,干脆强行挤进出站口。好在汪泉水认识那位验票员张姐,说明情况,顺利通过。
“排长!”
“排长——”
关东刚到站台立稳脚跟,忽听身后有人叫喊,回头看,汪泉水和战友们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来到近前。关东不打算见他们,可又想见他们。
“排长,今天不让外出,我们是偷着跑出来的,终于见到你了!”不知怎的,马小平忽然说话流利,不磕巴了。
其他战友开始抹眼泪,纷纷表示舍不得排长,请他保重。
“弟兄们,我。。。。。。我更舍不得离开你们!”关东心如刀绞,泣不成声。。。。。。
“呜——”列车缓缓进站,停下,车门打开,旅客依次下车。
马上要分手了,时间紧迫,战友们上前跟关东握手、拥抱。汪泉水抱得比谁都紧,还使劲捶打关东的后背。平时,关东跟一排战士很有感情,当然,跟汪泉水最好。关东起初以为生在大城市的汪泉水不积极配合工作,事实恰恰相反。
汪泉水确实有些清高自傲。他来部队当兵只是为了能够找到好工作,满三年就回家了,对立功受奖没兴趣,也就无需要求进步。他本来想托人调回老家部队,因为在这里训练太苦了,有些受不了,但遇见关东就改变了主意。关东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他,使他懂得军人的使命和价值。从此,他克服松散毛病,严格要求自己,锻炼成钢铁战士,获得了“雄鹰”的荣誉称号。他跟关东无话不说,背后可以随便开玩笑,推心置腹。可想而知,关东这样亲密的战友折戟沉沙,汪泉水该是怎样的心情?
这时,汪泉水忽地想起什么:“老班长,你可千万别想不开啊!”
关东一愣,转泣为笑,对汪泉水肩膀不轻不重地打了一拳:“好你个汪坏水,临别也不说句人话,你盼我死啊!”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怕你经受不住这个打击!”汪泉水说道。
关东说:“好兄弟,我挺得住!”
“呜——”列车一声长鸣,撕心裂肺,战友们抓紧告别。关东和汪泉水相互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紧紧握手。
“战鹰,你永远是战鹰,我们的战鹰!”汪泉水说。
“对,雄鹰,我们永远是这个部队的鹰!你们永远是优秀的侦察兵。再见!”关东面向战友坚定地说,声音铿锵有力,汪泉水含泪点头,想起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关东登上火车,找到座位,从车窗伸出头来,与战士们做最后告别。他的胳膊几乎没了力气,抬起来是那么沉重。
“战友们,再见!”
“排长,再见!”
“呜——”列车又是一声鸣叫,徐徐开动,随着“咣当咣当”车轮响声,战友们频频挥手,身影越来越小。
“排长,保重——”
“老班长,我们何时再见面。。。。。。”
战友们泪水满面,依旧不停地呼喊。他们听不到回答,眼见列车窗口那个熟悉的迷彩服身影越来越模糊不清。。。。。。




第32章 铩羽而归

关东在家乡县城下了火车,无颜见“江东父老”;可不回家又能去哪里?他难过极了,找个没人的角落痛哭一场,然后擦干眼泪,租了一辆吉普车往家里赶。
砂石路,吉普车不住地小跑,扬起一溜灰尘,穿过几个村子,正黄四屯出现了。望着熟悉的家乡,关东浮想联翩。几年前,他胸带红花、身穿军装,被乡亲们敲锣打鼓送上客车。如今,他仍旧身穿没有佩戴领章帽徽的军装,却是铩羽而归,像画圈的圆规回到起点,真是人生如梦。他不敢想象,父母知道他的境况会怎样。
关家今年不错,春夏之际盖上崭新的三间砖瓦房。西面那间亮亮堂堂,家具摆放规整,这是给关东准备的新房。东边还盖了四间厢房,里面养着几百家禽和三匹骡马。前院种菜的园子没了,全部改成大院,院墙是红砖砌成的。整个大院宽绰了好几倍。关家的日子呈现蒸蒸日上的景象。
院里,关绍辉和王丁香正在清扫,准备腾出空地放秋粮。两人一边悠闲干活,一边叨咕关东的婚事。
“这个臭小子,又在搞什么鬼?给刘云来信说有什么特殊任务,还要推迟婚期。孩子他爸,关东不会是三心二意吧!”王丁香说。
“三心二意?”关绍辉平时话不多,此刻健谈起来,“刘云是多好的姑娘,人家父亲是镇长,自己又是中学老师,端着铁饭碗,有多少人惦记着。娶到这样的媳妇是他的福气,还敢想别的?”
王丁香说:“可结婚的事儿关东推三阻四,我心里真是没底。村里已经有人说闲话了。”
关绍辉“哼”了一声:“他不是来信说再等几个月吗?到时候我看他还说啥!再不和刘云结婚,我就拿大棒子打断他的狗腿!”
这位父亲倒也干脆,一改往日温和性格,准备行使家法。他哪里想到儿子在部队出现了意外,正在往回赶,已经临近家门口。
吉普车进了村子,来到十字街。窗外还是那些熟悉的父老乡亲,关东见了又是阵阵心痛,赶紧低头,怕被认出来。吉普车沿主街一直向东,转眼到了村边的关家大门口。回家了,关东一愣:家变了;自己也变了,可惜变得不协调。
“嘀嘀——”司机故意按几声喇叭,然后停住。关东开门下车,吉普车开走了。关绍辉和王丁香转脸见儿子回来了,有些意外。
“这个犟驴,不念叨他不回来。这下好了,准备办喜事吧!”王丁香说。
“妈,爸,我回来了!“关东与父母打招呼。
他没在院子停留,快步进屋,把行李扔在炕上,然后在外屋水缸旁喝几口水,定定神,才回到院子,从母亲手里接过扫把。。。。。。
王丁香笑了:“傻小子,着急结婚了吧!还说让刘云等几个月,真会撒谎。这回请多少天假?”
关东心里苦笑,脱口说道:“这回假期最长,想多少天就多少天。”
王丁香一撇嘴:“什么美事儿都敢想!”
母子二人唠着,关绍辉却始终没言语,也没露出笑容。他停下手里的活,打量关东,有些惊讶。王丁香见他这般神态,也预感到什么,收起笑容,惊讶地上下瞄着儿子。
关东装着没事一样:“怎么了?我是你们的儿子,不认识了?”
关绍辉这才发言:“这。。。。。。这不对呀!每次回来都是领章帽徽的,精精神神,怎么这次就不见了?看上去咋就这么别扭!”
王丁香也说:“是啊!怎么还把行礼拿回来了,是有点不对劲儿。傻小子,到底怎么回事?”
关东顿时陷入尴尬,真是一言难尽!他抬脸向村外望去:大地即将五谷丰登,自己的事业却颗粒无收,不免伤感。他想了想,觉得没必要隐瞒实情,就请父母进屋说话。
“我的天哪!怎么会这样?”纵然是正黄四屯第一巾帼,我的心也差点崩溃。
当年从城里来到正黄四屯,沟沟坎坎的,灾难接二连三,支撑王丁香挺下去的动力就是这几个子女。他们自小听话,懂事早,女儿漂亮、儿子精神。最令王丁香自豪的就是长子关东,村里没有不夸奖的。王丁香深信关东会出人头地,算卦的先生都这么说,后来,果然如此。作为母亲,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骄傲的?万万没想到儿子出事了,被一撸到底,王丁香觉得在做噩梦。
关绍辉卷旱烟的双手一直在发抖。他非常不解:“关东,按理说这事儿不能全怪你呀!你又没当逃兵;再说那些跑回去的兵都回来了,算啥大事儿?这些孩子都是孝子,我就喜欢。难道部队喜欢不孝之子?”
“爸,部队讲究听从指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