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邀请文红娟留下一起吃晚饭。文红娟要回娘家办点事,说改日再来,这回亲上加亲了,不见外。
晚霞熏着天边,像大姑娘的鲜嘴唇,妩媚诱人。
吃晚饭时,林枫一点也没客气,自来熟。雪花吃完后坐在写字台边写作业。红叶也吃完了,但没下桌,陪着说话倒酒。她早已看出关东跟林枫的关系不一般,便闪着美丽的双眼,在两人谈话中追寻岁月痕迹。
林枫的老家在辽宁省农村,他比关东晚入伍一年,也在侦察营一连一班。关东当了一班长,林枫是战士。他虽然文化不高,但积极进步,干工作踏踏实实,表现不错。不久,关东调到师部当公务班长,林枫补了空缺当上一班长。那时汪泉水还是新兵。也就是说,林枫才是汪泉水的第一任班长。关东再次回侦察营,反倒是汪泉水的第二任班长。
在一次训练中,林枫的左手小指被砸断,被评为三等乙级残废,立了三等功。退伍时,部队领导经过与公安局磋商,就把他的户口落在了本市;又安排他在福利印刷厂工作。虽然断了半根手指,但换来了组织的温暖,林枫很满意,其实,那点伤残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只是看上去有点扎眼罢了。
后来经人介绍,林枫娶了一位本市的姑娘为妻。由于结婚两三年没生孩子,妻子怪罪林枫身体有病,久而久之演变成感情危机。两人难以维持,就散伙了。离婚后,林枫仍在福利印刷厂工作,婚姻失败并没把这个退伍兵击垮。他集中精力干工作,几年后被提拔为供销科长。
不久前,厂里忽然来位漂亮女工,虽然简历写着三十一岁,但模样俊俏,像二十岁出头。她不是别人,就是文红娟。文红娟工作勤快,人缘也好,不几天就跟车间十几名工人熟悉了。
这个印刷厂是照顾残疾人的福利单位,车间工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残疾,比如哑巴、聋子、瘸子什么的。那么,这位新来的漂亮姑娘究竟有什么残疾?林枫问厂长,终于知道来龙去脉。
多好的一位姑娘!林枫封闭多年的情感闸门开启了。。。。。。
第158章 想念战友
为了喝酒助兴,关东让林枫讲讲跟文红娟的恋爱经过。
林枫说:“本来我曾经发誓不再娶妻,嫌麻烦,可见到红娟就不知道怎么了,有点儿那个!后来嘛。。。。。。反正你都知道了。”
关东一愣:“关键地方你给掐了,我知道啥了?”
林枫还挺逗的,不但大人被逗笑了,连雪花也捂嘴偷着乐。谈到与文红娟结识,林枫非常感谢关东当年出手救助。文红娟遭遇车祸确实不幸,但他因祸得福,看来战友就是战友,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缘。
“老班长,干杯!”林枫跟关东连干三杯。
可能喝多了,两位战友童心大发,用筷子敲打饭碗伴奏,唱起了解放军军歌。红叶和雪花受到熏染,也跟着学唱。关东和林枫又唱了几首部队的歌,尽兴完毕,又开始回忆部队生活。谈到关东抱憾离营,林枫为老班长惋惜,否则,这位军事过硬的标兵现在最次也是营职军官。
关东摆摆手:“还是怪咱自己,现在说啥都晚了。不过我还是惦记那帮惹事的兄弟们,搞不好他们现在混得还不如我呢!”
林枫竖起拇指:“就冲你这句话,我代表战友们敬你一杯!”
他干了最后一杯酒,见时间不早,拍拍屁股走了。
都说啤酒不醉人,其实不然,关东今晚贪杯,就醉了,躺在炕上大睡。他做个梦,梦见自己还在侦查大队,那十五名战前私自离队的战友并没被开除,一起去了云南边防前线。
这晚,上级准备组织一次越境渗透侦察行动,目的有两个:搞清对面山后敌军的兵力部署和武器配置;伺机抓个舌头。去的人不用太多,只允许十几人组成一个特工小分队。这是第一次行动,几百人的侦察大队立刻沸腾了,战士们纷纷报名参加,想杀敌立功。
最后,领导选派十六人,组长是“战鹰”关东,队员是那十五名私自离队又想戴罪立功的同志。
深夜,关东带领战士们悄悄出发了。他们轻装上阵,在弥漫雾霭的树林中小心翼翼穿行,很顺利,天亮时完成第一个任务;回返时顺手牵羊完成第二个任务。
撤退时情况突变,那个被捉的舌头冷不丁弄出响声,惊动了敌人,关东和同志们暴露了目标。此刻,他们离祖国边境还有三里山路。
敌人组织兵力疯狂反扑。敌众我寡,同志们相互掩护,边打边撤,离边界几百米,敌人的炮火封锁了退路,追兵也越来越近。密集的子弹不断射来,树枝纷纷落地,三名战士先后倒下。
这十五名战士都是老乡,亲如兄弟,牺牲三人,其余的眼珠子都红了,拼命还击,把仇恨的子弹射向敌群。关东不敢恋战,赶紧命令战士们后撤,可这帮小子又来了犟劲,就是不执行。
激战中,伤亡不断增加,关东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只剩下四个,情况十分危急。这时,我军的反击大炮开始怒吼,炮弹呼啸着从头上飞过,压制了敌人的炮火。这正是撤退的好机会,可四名战士誓死不退,非要给牺牲的战友报仇。
“打啊!狠狠地打啊!妈的,老子已经打死七八个,够本了。”
“弟兄们,我给你们报仇了!”
四名战士一边大叫,一边猛烈射击,敌人纷纷倒下。。。。。。
枪声渐稀,关东身边最后一名战士也倒下了。他浑身是血,试图射击,可惜没了力气。
关东抱着他,含泪大喊:“你们为什么还要违纪?为什么这样傻。。。。。。”
那名战士用微弱的声音说:“排长。。。。。。我们都是一个。。。。。。车皮来部队的。他们光荣战死了,俺也不想活了。请告诉。。。。。。将军,谢谢他让。。。。。。俺死在了战场。排长。。。。。。俺不是孬种。。。。。。不是逃兵。。。。。。俺放倒了十二个敌人。。。。。。”
说着,他头一歪,死了,含笑死的。关东这才明白,他们早已抱定必死的决心。
“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还这么傻。。。。。。”关东大喊。
喊声惊醒了睡在身边的红叶,她赶紧推了推梦中哭泣的关东。关东醒了,泪水滴湿了枕头。虽然只是一场梦,但他心里特别难受。他非常想念那些惹祸的战友,更为他们回乡后的处境担忧,担心他们继续犯傻。
天空云卷云舒。
五原市北郊军营,门口,哨兵持枪站立。一辆出租车由远而近,缓缓停下。车里除了司机还有三个人:关东、柳树根和林枫,三位侦察营曾经的优秀战士。回到娘家门口,他们并没有下车,而是在车里静静注视着军营。
侦察营今非昔比,砖瓦房早已不见,变成几栋大楼;杨树和柳树又长高了,操场也宽敞多了。一切都在变,只有口号没变:有红旗就扛,有排头就站,有第一就争!
操场,战士们正在紧张训练,军装换成新式的,面孔更加年轻。他们有的操练器械、有的练习擒拿,喊叫之声不绝于耳。此刻,关东的脑海不断闪现当年训练情景。。。。。。
我深爱的军营,时光不能倒流,我再也回不来了!关东触景生情,心中酸楚,情不自禁地掩面痛哭。柳树根和林枫同样伤感,也跟着流泪,小小的空间立刻充满思念和悲伤。。。。。。
第159章 父亲病危
残阳如血,染了天边。
关东心神不定,已经一天了。趁着空闲,他想给亲属们打电话问个平安,刚掏出手机,恰在这时,铃声响了。
“喂!是关东吗?”话筒传来大姐的声音,“给你说件事儿。。。。。。”
“啥?”关东如雷轰顶,“爸爸突发重病,正在县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情况危险。。。。。。”
他顿觉天旋地转,等缓过劲来,赶紧收摊回家。一家三口简单收拾一下,锁好房门,出了胡同,在路边打车奔火车站。
售票房,关东买了快车票。等了不到一个小时,三人登上返乡的火车。车厢内,关东忐忑不安,一直琢磨大姐说的“情况危险”四个字,默默为父亲祈祷。
半夜零时,火车到站了。大姐关芬和二姐关荣来接弟弟。亲人久别重逢,相拥而泣。。。。。。
相互认识完毕,关芬拉着雪花、关荣拉着红叶,亲亲热热。想起弟弟多年不归,甚是想念,大姐关芬还是埋怨几句。关东自知理亏,连忙道歉。一奶同胞,血浓于水,关芬不再说什么,只是暗自擦泪。
借着灯光,二姐关荣端详兄弟媳妇,不禁大惊:“红叶,难怪爸妈夸你,果然是贤妻良母型的,这些年跟着关东吃了不少苦吧!”
“二姐,我没受什么苦。关东对我可好了,我知足!”红叶回答。
她顿时体验到大家庭的温暖,觉得关家的人好像都受过高等教育,人人懂礼貌,个个有规矩,待人诚恳热情;联想丈夫的上佳人品,也就找到根源了。
车站广场,五人钻进一辆白色面包车。司机发动引擎,上了那条灯火辉煌的马路,向街心疾驶。车内,关东焦急地向外张望。家乡县城的变化翻天覆地,焕然一新,关东无心观赏夜景,思绪万千。
两位姐姐讲起父亲患病经过。她们住在外乡,起初并不知道内情,是母亲说的。平时,家里只有父母二人。父亲今早还好好的,上午在后园摘豆角,忽悠一下栽倒在地。母亲发现后急忙跑到西院找人,把父亲抬进屋里。呼叫几声不见回应,母亲感觉不妙,又找几个邻居把父亲送到县医院,然后给她们姐俩和关北打电话通报此事。
姐俩急忙打车赶到医院,中午,关北也回来了。眼见红日西坠,父亲的病情不见好转,两位姐姐见事态严重,经过商量,觉得应该立即通知关东。
关东没想到父亲病成这样,心急如焚,嘘唏不已。
急诊病房,关绍辉躺在床上,正在输氧输液;脸色苍白,二目紧闭,昏迷不醒。床边,除了一名医生在观察,还有王丁香和关北静静守候。
急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门开了,关东等人匆匆进屋。刚见面,关东心里就“咯噔”一下:母亲面容憔悴,头上已经有了银丝。。。。。。
“妈,我回来了。”几年没见面,关东有好多话要跟母亲说,可现在只讲一句,因为急于看看父亲。他俯身端详,心如刀绞,眼泪夺眶而出:父亲气色不佳,而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