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云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风云记-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请两位领导和党组织同意我去水洋公社工作。”

“哦?”刘为明有些意外,这小子还真的有点性格,“这么说,你不愿给我当秘书,是看不起我这糟老头子喽。”

“哪能啊,”常宁赶紧搬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理由来搪塞,“刘书记,我非常感谢您能看得起我,可是,可是我不会写文章,从小学到大学,作文都从来没及格过呢,我怕耽误了您的工作。”

王玉文的心里,其实也不想常宁留在刘为明身边,遂微笑着说道:“那也好嘛,年轻人就是应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

刘为明心中颇多的不以为然,他的本意是想让常宁当自己的秘书,此番重回青阳,他是准备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大干一场的,地委给了自己足够的权力,现在缺的就是人手,这小子头脑活泛鬼点子多,又有朝气有胆量,正是合适的帮手啊,“臭小子,你可想清楚了,你们水洋公社现在的领导班子处于瘫痪状态,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本来就是个穷地方,缺地缺土又缺水,现在又遇上了大旱,连续一百五十多天没下过一滴雨,今年上半年的小麦和土豆基本上绝收,你知道么,县公安局和民政局昨天送来的报告上说,目前你们水洋公社三万人口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已经外流逃荒,你还有信心吗?”

“刘书记,您说的这些情况我都知道,”常宁点着头,胸有成竹的说道,“两位领导,我觉得,水洋公社现在的局面,关键还在于人,在于广大党员干部的落后思想和不思进取,领袖说过,人定胜天,我们可以战胜不了大自然,但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的力量去适应大自然,从而达到改造大自然的终极目的。”

王玉文点头说道:“小常,你这话值得肯定,水洋公社的落后,主要还在于人的思想观念落后,建国三十多年来,年年靠上级政府的救济过日子,以致于干部群众们都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天最关心的事,是上面什么时候发放救济粮救济款。”

“王县长,今年我们石岙生产大队,就很少有外出逃荒的人。”

刘为明坐直身子,饶有兴趣的问道:“哦,为什么?”

常宁颇为自得的说道:“两位领导,石岙大队的支书常学军是我堂舅,春节我在家过年的时候,我估计到今年又要发生大旱灾,就劝他动员全大队的干部群众做好了抗旱救灾工作,每家每户都预备了半年多的口粮柴草和水,所以我们石岙大队今年基本上没有人外出逃荒的,连家禽也饿不着,可是,我堂舅向公社报告时,公社的人理都没理。”

刘为明盯着常宁瞧了好一会,猛地一拍桌子说道:“好,就是你了,军中无戏言,臭小子,我同意派你去水洋公社,你要抓紧时间,不管用什么办法,给我尽快的把水洋公社这个烂摊子收拾好,搞好了有奖,搞砸了你滚回家啃石头去。”

一边说着,刘为明掏出钢笔,在那张红色任命书上书写起来。

王玉文起身,拍了拍常宁的肩膀,缓缓的说道:“常宁同志,水洋公社历来是我们青阳县的老大难,现在公社的几个领导,高河北同志担任书记兼主任,可他一直身体不好,长时间待在青州家中休养,现在任命你代理他主持工作,这付担子很重很重,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

常宁点着头,“王县长,我下去以后,先详细了解情况,再向县里汇报请示下一步的工作。”

刘为明也凝重的问道:“小常,你准备怎么做?”

“两位领导,我个人认为,应该以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把抗旱救灾当作所有工作的中心和关键。”

刘为明把任命书塞进档案袋,站立身来说道:“拿去吧,别搞婆婆妈妈那一套,我和王县长希望听到明天你到达水洋公社的消息,一个月以后,我希望在县城的大街上,看不到你们水洋公社要饭的人。”

常宁接过档案袋,犹豫了一下说道:“刘书记,我有个请求,农机厂机修车间的黄小冬同志,能不能以以工代干的身份,调到水洋公社当农机员,听说水洋公社缺编不少干部,这个同志是个孤儿,各方面表现都挺积极的……”

“哼,那是你铁哥们吧,你少在我面前拉帮结派,”刘为明瞪起两只小眼睛咤道,身体却转向了王玉文,“老王啊,这小子人精一个,以后少不得向咱俩要这要那的,你看怎么办吧。”

“呵呵,这要求不高嘛,刘书记,我看行,等会我打个电话给人事局,让他们马上通过工业局向农机厂要人。”王玉文爽快的说道,脸上不禁又露出了笑意,“小常同志,你再仔细想想,还有什么要求,索性一块提出来好了。”

常宁笑嘻嘻的说道:“两位领导,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待我下去调查研究以后,再来向你们要求吧。”

刘为明笑眯眯的骂道:“臭小子,滚,快给我滚出去。”

0008打脸充胖子

六月流火,骄阳如荼。

崎岖的山路上,常宁扛着木棒悠然的走着,身后是比他还瘦削的黄小冬,一张苦脸上挂满汗水,挑着一担行李勉强的跟着。

水洋公社在青阳县的东南面,东海边上的一个小半岛,从县城到水洋公社没有直达的公路,大胡子科长安排了组织部唯一的一辆破吉普车,可惜汽车只能开到这海拨八百米的青岭山脚下,接下来就得靠这“十一号”前进了。

“常哥,息一会再走吧。”黄小冬哭丧着脸央求道。

常宁拿手中的木棍敲了黄小冬的屁股几下,乐呵着骂道:“他娘的黄小冬,你再臭叫唤,我就把你扔到山沟里喂狼去。”

黄小冬不敢再喊,却嘟囔着说道:“这鬼地方,我叫也没人听见哩,可咱们是兄弟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总不能让我一个人挑着行李吧。”

常宁停下脚步,乘黄小冬走近几步,突然飞起右腿狠狠的踹了他一下,“我呸,还兄弟那,要不是你小子对张高明动手,我们能被发配吗?哼,打人如打狗,是要看主人的。”

黄小冬苦道:“常哥,你明知道是被发配,那不用把兄弟也拉去吧。”

“呵呵,”常宁乐着,“呵呵,咱乃堂堂的大学生,新时期的知识分子,祖国未来的栋梁,莫名其妙的被发配到这鬼也待不住的地方,总得拽一个文盲垫垫背么,再说了,我不把你从农机厂救出来,你小子还不被张高明的狐朋狗友整死?”

“嘿嘿,照你这么一说,我好歹也是个国家干部了,”黄小冬喘着气说道,“这行李不能让我一个人挑呀。”

常宁笑道:“呸,老子是水洋人民公社的当家人,能亲自挑行李么,你见过领导亲自干活的吗,你就是一爹不亲娘不疼的以工代干,挂羊头卖狗肉,根本上还是一个工人,呵呵,干活的工人。”

黄小冬喊道:“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呵呵,说得好说得好,你们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所以这行李归你领导,上山下山都是你傻小子的活儿,呵呵。”

常宁不再理黄小冬,一个人乐呵呵的,蹦蹦跳跳的没入山间的小道之中。

青阳插云端,青岭走半年,这是青阳县两座大山的写照,从上午到下午,常宁和黄小冬一边斗嘴一边赶路,太阳快靠西边的山头时,两个人才从乱石丛中钻出来,水洋街也恰逢其时的映入眼帘。

“我的妈呀,”黄小冬抹着汗水,一边夸张的叫着,“常哥,你们水洋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呀,一眼望去除了石头还是石头,难怪省长都说你们水洋公社是讨饭公社。”

常宁又用手中的木棍敲了敲黄小冬,瞪起双眼说道:“呸呸,是哪个混蛋省长说的,我撕烂他的臭嘴,水洋公社可是当年女娲的老家,只是她老人家数学学得不好,这些石头是她补天剩下的呢。”

黄小冬眼一亮问道:“我靠,女娲她是个大美女吧?”

常宁闻言乐了,“呵呵,她老人家漂亮不漂亮咱不知道,反正水洋公社除了石头多,就是美女多哟。”

路上竟没有行人,常宁的心一沉,正是做晚饭的时分,水洋街的上空却没有多少炊烟,小时候记忆中热闹喧嚣的小集镇,此时是可怕的寂静无簌。

水洋街其实就是一道小街,依着一条无名的小溪流而建,两边清一色的二三层石头屋,公社在小街的尽头,一幢地主的老宅里。

常宁和黄小冬相视一眼,不敢启口说话,轻踏着脚下的石头路,不忍再看狭窄街道的两边,因为看也没用,没有一扇临街的门是开着的。

破败不堪的公社门口,挂着三块木牌子,分别是党委和管委会的,还有一块是武装部,经风雨吹打和阳光暴晒,红色的字早已变成淡淡的褐色,管委会那块的黑字,干脆就缺胳膊少腿的,公社的大门倒还敞开着,确切的说,常宁记忆中的两扇大木门没有了。

往大门里看了一眼,黄小冬扔下行李,一屁股坐到门口的台阶上,“哎,总算到了,常哥呀,连个人影也看不到,这还是咱xx党的政府吗?”

常宁瞪了黄小冬一眼,蹲到门口坐下,摸出一根香烟点上火,慢吞吞的吸了几口,一本正经的说道:“小冬啊,既来之则安之,保持平常心嘛,在跨进这大门之前,我可要警告你几句,咱们的苦难现在就算开始了,咱们没有退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我是抱着满腔热情的,你小子也不能给我拉稀拖后腿。”

黄小冬苦笑道:“常哥,都到这份上了,反正我没爹没娘,无牵无挂的,我他妈的还能说啥,这辈子就跟定你喽。”

常宁点着头,“你给我记住了,以后不管谁问起,千万不能说我们是发配来的,要说我们是主动要求来水洋公社工作的。”

黄小冬乐道:“嘿嘿,常哥,你这是打脸充胖子呢,人家能信吗?”

又踢了黄小冬一下,常宁板着脸说道:“他娘的,事关本领导的光辉形象,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反正你就得说得好听一点,记住没有?”

“记住了记住了,”黄小冬缩了缩身子,嘻皮笑脸的说道,“常哥,你也别忘了,给我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