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没有谁比他更大的,论德行又最为贤良,立他为太子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唐睿宗听从了他的建议。丁未(二十七日),唐睿宗将平王李隆基立为太子。李隆基又上表请求将太子之位让给李成器,唐睿宗没有同意。
'10'则天大圣皇后复旧号为天后。追谥雍王贤曰章怀太子。
'10'唐睿宗下诏恢复则天大圣皇后的旧号为天后,追谥雍王李贤为章怀太子。
'11'戊申,以宋王成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
'11'戊申(二十八日),唐睿宗任命宋王李成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
'12'置温王重茂于内宅。
'12'唐睿宗将温王李重茂安置在内宅。
'13'以太常少卿薛稷为黄门侍郎,参知机务。稷以工书,事上于藩邸,其子伯阳尚仙源公主,故为相。
'13'唐睿宗任命太常少卿薛稷为黄门侍郎、参知机务。薛稷因擅长书法,在相王府侍奉过睿宗,他的儿子薛伯阳又娶了睿宗的女儿仙源公主为妻,所以被任用为宰相。
'14'追削武三思、武崇训爵谥,斫棺暴尸,平其坟墓。
'14'唐睿宗下令削夺已经死去的武三思、武崇训父子的爵位和谥号,砍开他们的棺材,暴露他们的尸体,并铲平他们的坟墓。
'15'以许州刺史姚元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宋州刺史韦嗣立、许州刺史萧至忠为中书令,绛州刺史赵彦昭为中书侍郎,华州刺史崔为吏部侍郎,并同平章事。
'15'唐睿宗任命许州刺史姚元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任命宋州刺史韦嗣立和许州刺史萧至忠为中书令;任命绛州刺史赵彦昭为中书侍郎,华州刺史崔为吏部侍郎,二人均任同平章事。
'16'越州长史宋之问,饶州刺史冉祖雍,坐谄附韦、武,皆流岭表。
'16'越州长史宋之问和饶州刺史冉祖雍因趋附韦、武集团获罪,被流放到岭南地区。
'17'己酉,立衡阳王成义为申王,巴陵王隆范为岐王,鼓城王隆业为薛王;加太平公主实封满万户。
'17'己酉(二十九日),唐睿宗将衡阳王李成义立为申王,将巴陵王李隆范立为岐王,将彭城王李隆业立为薛王;还将太平公主的封户增加到一万户。
太平公主沉敏多权略,武后以为类己,故于诸子中独爱幸,颇得预密谋,然尚畏武后之严,未敢招权势;及诛张易之,公主有力焉。中宗之世,韦后、安乐公主皆畏之,又与太子共诛韦氏。既屡立大功,益尊重,上常与之图议大政,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或时不朝谒,则宰相就第咨之。每宰相奏事,上辄问:“尝与太平议否?”又问:“与三郎议否?”然后可之。三郎,谓太子也。公主所欲,上无不听,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子薛崇行、崇敏、崇简皆封王,田园遍于近甸,收市营造诸器玩,远至岭、蜀,输送者相属于路,居处奉养,拟于宫掖。
太平公主遇事沉着机敏,富有权变的谋略,武则天认为她很像自己,因而在众多的子女中对她格外偏爱,经常让她参预军国机密要事的谋画,但她还是惧怕武则天的威严,没有敢招势揽权。张柬之等人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时,太平公主有功劳。唐中宗时期,韦后和安乐公主都惧怕她,后来她又和太子李隆基一起铲除了韦氏集团。太平公主屡立大功后,权势地位更加显赫重要,唐睿宗经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睿宗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睿宗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睿宗就要询问:“这件事曾经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接下来还要问道:“与三郎商量过吗?”在得到宰相们肯定的答复之后,睿宗才会对宰相们的意见表示同意。三郎指的是皇太子李隆基。凡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睿宗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睿宗皇帝,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太平公主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种珍宝器物时,足迹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18'追赠郎岌、燕钦融谏议大夫。
'18'唐睿宗将郎岌和燕钦融追赠为谏议大夫。
'19'秋,七月,庚戌朔,赠韦月将宣州刺史。
'19'秋季,七月,庚戌朔(初一),唐睿宗追赠处士韦月将为宣州刺史。
'20'癸丑,以兵部侍郎崔日用为黄门侍郎,参知机务。
'20'癸丑(初四),唐睿宗任命兵部侍郎崔日用为黄门侍郎、参知机务。
'21'追复故太子重俊位号;雪敬晖、桓彦范、崔玄、张柬之、袁恕己、成王千里、李多祚等罪,复其官爵。
'21'唐睿宗追复已故太子李重俊的爵位和名号;为敬恽、桓彦范、崔玄、张柬之、袁恕己、成王李千里及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平反昭雪,并且恢复他们生前各自担任的职务和爵位。
'22'丁巳,以洛州长史宋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岑羲罢为右散骑常侍,兼刑部尚书。与姚元之协心革中宗弊政,进忠良,退不肖,赏罚尽公,请托不行,纲纪修举,当时翕然以为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22'丁巳(初八),唐睿宗任命洛州长史宋为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岑羲被罢免为右散骑常侍兼刑部尚书。宋和姚元之齐心协力地革除唐中宗时期的各种弊端,提拔任用忠正贤良之士,贬黜斥退奸邪不肖之徒,行赏施罚完全依据公理,行贿说情的不良风气没有了市场,各项法度重新得到整饬,当时朝野上下一致认为国家又恢复了贞观、永徽时期的良好风尚。
'23'壬戌,崔罢为尚书左丞,张锡为绛州刺史,萧至忠为晋州刺史,韦嗣立为许州刺史,赵彦昭为宋州刺史。丙寅,姚元之兼中书令,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贬怀州刺史。
'23'壬戌(十三日),崔被降为尚书左丞;张锡被贬为绛州刺史,萧至忠被贬为晋州刺史,韦嗣立被贬为许州刺史,赵彦昭被贬为宋州刺史。丙寅(十七日),姚元之兼任中书令,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被贬为怀州刺史。
丁卯,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休致仕,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张仁愿罢为左卫大将军。
丁卯(十八日),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休退休,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张仁愿被降为左卫大将军。
'24'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崔日用与中书侍郎、参知机务薛稷争于上前,稷曰:“日用倾侧,附武三思,非忠臣;卖友邀功,非义士。”日用曰:“臣往虽有过,今立大功。稷外托国姻,内附张易之、宗楚客,非倾侧而何!”上由是两罢之,戊辰,以日用为雍州长史,稷为左散骑常侍。
'24'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崔日用与中书侍郎、参知机务薛稷当着唐睿宗的面发生争执。薛稷说:“崔日用为人不正,过去他依附武三思等人,说明他并非忠臣;这次又为了邀功请赏而出卖了朋友宗楚客,表明他不是一位义士。”崔日用反驳道:“臣虽然以往确有过错,但此次为朝廷立下了大功。薛稷外表以陛下的亲家为依托,暗地里却依附张易之、宗楚客,这不是为人不正又是什么!”唐睿宗因此罢免了他们两人的相职,戊辰(十九日),任命崔日用为雍州长史,任命薛稷为左散骑常侍。
'25'己巳,赦天下,改元;凡韦氏余党未施行者,咸赦之。
'25'己巳(二十日),唐睿宗赦免天下罪囚,改年号为景云;凡未被处罚的韦氏余党,都被赦免。
'26'乙亥,废武氏崇恩庙及昊陵、顺陵,追废韦后为庶人,安乐公主为悖逆庶人。
'26'乙亥(二十六日),唐睿宗废掉武氏的崇恩庙及昊陵、顺陵,又将已故的中宗皇后韦氏追废为庶人,将被杀的安乐公主追废为悖逆庶人。
'27'韦后之临朝也,吏部侍郎郑贬江州司马,潜过均州,与刺史谯王重福及洛阳人张灵均谋举兵诛韦氏,未发而韦氏败。重福迁集州刺史,未行,灵均说重福曰:“大王地居嫡长,当为天子。相王虽有功,不当继统。东都士庶,皆愿王来。若潜入洛阳,发左右屯营兵,袭杀留守,据东都,如从天而下也。然后西取陕州,东取河南北,天下指麾可定。”重福从之。
'27'韦后临朝的时候,吏部侍郎郑被贬为江州司马。郑曾秘密地经过均州,与均州刺史谯王李重福及洛阳人张灵均密谋起兵诛除韦氏集团,只是未等他们发难,韦后集团就已被李隆基翦除。随后李重福改任集州刺史。在他上任之前,张灵均向他游说道:“大王您是先帝的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相王虽然有功,但不应当继承大统。东都的士民,都希望您能到洛阳来。如果您潜入洛阳城,调集左、右屯营兵,出其不意地杀掉东都留守,进而占据东都洛阳,无异于神兵从天而降。然后再向西攻取陕州,向东攻取黄河南北两岸地区,则天下就可传檄而定。”李重福采纳了他的建议。
灵均及密与结谋,聚徒数十人。时自秘书少监左迁沅州刺史,迟留洛阳以俟重福,草制,立重福为帝,改元为中元克复。尊上为皇季叔,以温王为皇太弟,为左丞相知内外文事,灵均为右丞相、天柱大将军知武事,右散骑常侍严善思为礼部尚书知吏部事。重福与灵均诈乘驿诣东都,先供张驸马都尉裴巽第以待重福。洛阳县官微闻其谋。
于是张灵均秘密地与郑结谋,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