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b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历史的b面-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齐桓公一次亲率大军讨伐山戎,行军途中,大队人马走进一个迷谷,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四周全无人烟,人们无法辨认方向。加之长途征战,天气酷热,没有水喝,人马都渴得要死,将士们万分焦急,却一筹莫展。这时管仲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选几匹老马带路,信马由缰,我们跟在后面,便可找到水源和出路。齐桓公照此行事。果然,几匹老马很快把齐军带出了迷谷。'  。。'
韩信随刘邦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韩信破齐后想自立为齐王,怕刘邦不高兴,先派人去求封“假王”。当时刘邦正为作战不利而苦恼,盼望韩信救援,听到的却是韩信求封的要求,立时气不打一处来,张口大骂:“求什么封?”接下来还要痛骂,张良在旁赶紧用脚踩了踩刘邦的脚,给刘邦递了个眼色,示意刘邦应允。刘邦也很机敏,马上改口说:“求什么假封?当什么假王?要当就要当真的!”立即封韩信为齐王,并派张良持印往告。同时令韩信追击项羽,韩信愉快地奉命而行。韩信求封时张良马上意识到,假如刘邦拒绝封赏韩信,韩信肯定会倒戈反叛;而答应封王,便赢得了楚汉争斗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谋臣们一般都读过书,可他们读的又是什么书呢?据说张良年轻时曾在桥头遇见一白发老翁,约他半夜相会,送给他的是一部《姜太公兵法》。张良日夜诵读,终于成为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的智囊,13年后辅佐刘邦时全靠此书点拨。但此书事实上并不存在,授书者自称黄石公,这黄石公实际上也只是山下的一尊石像。赵普辅佐赵匡胤时屡出奇谋,据称是深夜读书所得,但人们不知道他每天夜里读的是什么书,他也从不对人提起。待他死后清理遗物时人们才发现他已翻烂了的只是残缺不全的《论语》,这便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创帝业之前,在去元大都(今北京)赶考途中一个书摊上看到一部素所未闻的天文书,当时他身无分文,只好借去阅读,仅一个通宵便熟记于心。据说他的计谋全都来自这本天文书中……不难看出,这些“书”或属子虚乌有,或是残缺不全,可见谋臣们之所以成为谋臣,并不是靠什么这书或那书,靠这师或那师的指教,而是靠经验和天资,他们神奇的计谋是一种可实践而无法总结的智慧和才能。这样说是否有点神秘呢?其实一点也不神秘,某伟人早有伟言一则,实践出真知是也。

术在书外:5。谋臣的反派

古代戏剧里常常安排忠奸分明的两类角色,习惯上人们一般把忠臣类角色称之为正派,而把奸臣类角色称之为反派。在中国古代皇宫中,帝王手下的谋臣也有正派反派之别,前述若干谋臣都是正派,除了他们之外,反派谋臣也有不少,秦桧、严崇、魏忠贤不用多说,在此仅举一个例子。以往人们对他不太了解,但他的谋划却对朝廷、国家起了不小的副作用,这个人便是隋朝的裴蕴。
裴蕴原在陈朝做官,由于在隋灭陈时他为内应,帮了隋文帝杨坚的大忙,所以隋文帝对他很是优待。隋炀帝掌权后,裴蕴官至御史大夫。这御史大夫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司法长官,掌握着许多人的生杀予夺之权,在这个位子上,裴蕴为隋炀帝出了许多坏主意,害了许多人,这其中有两例最具代表性。
一是薛道衡。此人是个著名文学家、学者,以写诗著文闻名。由于他早年曾在隋炀帝政敌手下做过事,所以隋炀帝对他颇有成见。隋炀帝登位不久,这位文学家即写了一篇赞颂隋文帝的文章。照正常情况而言,对儿子赞扬父亲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因为隋炀帝心里有鬼,所以对薛道衡的颂父之辞非但不以为好,反而认为薛道衡是有意借古非今,借父亲批评自己。善于察言观色、看风使舵的裴蕴马上就明白了隋炀帝的心思,便乘机为隋炀帝出主意说:“薛道衡一向自负,仗着和先帝之间的旧情,全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他对陛下有意见不敢妄讲,心中的不满全靠这种方式来发泄。他只说先帝如何如何好,却不讲陛下的英明,这不正是反对陛下的表现吗?”言下之意,是说薛道衡犯的是腹诽罪外加影射罪。隋炀帝听裴蕴这么一说,正中下怀,很快处死了薛道衡。
另一个是苏威。苏威是隋朝大将。隋炀帝的奢侈挥霍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不仅如此,他还穷兵黩武,在他执政期间不断对外发动战争。有一段时间,由于隋炀帝对外连年战争,对内残酷压迫,后来终于引起开国功臣杨素之子杨玄感的起兵反叛。在这种情况下,隋炀帝仍然执迷不悟,又企图发动征辽东战争。如何征辽东,隋炀帝向大将苏威征求意见,苏威明知此时不宜出征,却又不敢直谏,就说:“这次征辽东其实用不着朝廷出兵,只要陛下把各地反抗朝廷的盗贼赦免,就能得到几十万兵力。陛下赦免了他们的死罪,这些人一定会奋力杀敌报效陛下,这样辽东很快就会平安。”苏威本是一番好意,只是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提出而已。这其中暗含的规谏之意隋炀帝本人并没有听出来,而裴蕴在一旁不但听出了苏威的本意,而且对此作出了另一种解释。等苏威一出去,裴蕴就对隋炀帝说:“苏威犯了欺君之罪,天下哪会有那么多盗贼?而且还主张用盗贼去征辽东,这不明明是小看皇上吗?“隋炀帝本欲亲率大军出征,苏威的主意已经使他有些不高兴,经裴蕴这么一点拨,隋炀帝似乎恍然大悟,当场破口大骂苏威。裴蕴见炀帝同意了自己的看法,就唆使手下人捏造苏威的种种罪名,把苏威法办治罪。虽然隋炀帝没有同意裴蕴处死苏威,但苏威正确而有远见的建议却被隋炀帝置之不理,最后还是发动了征辽东战争。结果,隋征辽东不但没有获得什么利益,反倒给隋帝国带来创伤性的巨大损失。
与诸葛亮、刘伯温、王猛等人相比,裴蕴的确也是个谋臣,但他的谋划不仅使许多忠贞之士遭到残害,而且也给国家、社稷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这不能不说是谋臣反派中有代表性的一例。

唇舌下面的心计:1。齐国多辩才

在风云变幻的中国古代政治舞台上,在严肃而又滑稽的宫廷议事厅前,常有一些以游说为职业的“说客”。这些入以能言善辩而著称,他们在关乎国家、社稷和皇权利益的种种纠纷中,凭三寸不烂之舌斡旋于“三国四方”之间。仅仅靠着这张犀利灵敏的嘴,在如簧之舌上有节奏地弹奏的曲调,就可以使对方最终放弃某种于己不利的主张,使差不多已定型了的事态骤然间向着有利于己的方向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人利用唇舌往往能发挥比浩浩荡荡的军队、璀璨夺目的财宝更大的作用。对于这种邦国兴亡系于一身的作为,人们习惯上称之为“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这看似夸张的说法其实绝不是夸大之辞。
这里说的这批人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臣,他们中的有些人职位也许并不算高,有的甚或也不参与邦国内政,而专职从事外交,充当职业说客。这些人虽然也读过不少书,阅历也很丰富,但他们之所以受到帝王的青睐和器重,成为世人有口皆碑的风云人物,很显然并不是仅靠他们读书学到的本事,而是靠天生的才能,靠一种独特的素质和性格。这种才能和素质是从任何书本上学不到的,它常常表现为敏捷迅速的反应,准确无误的事态把握。他们善于揣测、把握对方心理变化。往往在对方的话尚未出口前就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并且早有对策在胸。这种人的存在不仅于帝王、社稷极为重要,而且他们本人也常因口舌而顷刻间位至卿相。就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质而言,它不仅属于东方人特有的智慧表达,也是中国古代政治中心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分封割据,战事频繁,因此各国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瞬息万变。诸侯与诸侯间的联盟需要有人穿针引线,左右周旋。即使征伐兼并也不能全靠战场屠杀,外交斡旋也必不可少,这就为说客的产生及其发挥作用提供了时代舞台。民间流传这方面故事甚多,其中最著名的说客之一就是齐国以“习辞”而著称的晏婴。
晏婴一生出使他国不计其数,以两次出使楚国为例,很能说明他言语的敏捷、幽默和机智。晏婴第一次出使楚国,狂妄自大的楚王企图用污辱齐国的方式来吓倒这位不起眼的齐使,于是故意安排在接待晏婴的酒席间让全副武装的士兵押着一个盗贼从席前经过,并说这是他们刚刚抓到的齐国人。然后,楚王挑衅性而又不无得意地问晏婴,齐国人是不是都爱偷盗呢?晏婴听到这话立即避席而答,说:“我听说,橘子生在淮河以南就是甘甜的橘子,如果生长在淮北就成为苦涩的枳子,两种东西叶子虽然相似,果实味道却大不相同。同样的种子,栽种在不同的地方,长出的果实就不同,这是因为水土不同造成的。齐国人在齐国个个安分守己,来到楚国却成了小偷,这说明是楚国这个地方容易产生小偷吧?”这一下问得楚王哑口无言。
晏婴第二次出使楚国,楚王又故伎重演,不怀好意地说:“齐国难道没人才了吗?不然为什么派你这么个身材短小又无能的人来出使楚国呢?”晏婴本是五短身材,但气度不凡,听到这话,从容答道:“我们齐国仅都城临淄就有居民万户,怎么能说没人才呢?只是我们齐国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把有才能的人都派往英明的国君那里去了,对于昏庸的国君执政的国家,我们才派无能的人前往出使。我晏婴在齐国是最无能的人了,所以我们国君就把我派到您这里来了。”这一席话,既机智、幽默,又充满着讽刺,一时让楚王尴尬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齐国还有另一位著名的说客叫鲁仲连。战国中叶,当时秦国国势强盛,企图挥兵东向,削平六国。长平一战,秦人坑杀赵兵45万,并包围了赵都邯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