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喜那无边无际的朦胧还是怕了忆年的孤独,只见他手持开天斧脚踏混沌清莲,以无上法力,破混沌开天地,造乾坤。天地初开,混沌碎,天眼现,天地怒,天罚不断。盘古为了不失自己亲手假造的新世界,更为了更多生灵不像他那样活在寂寞孤独的混沌牢笼之中他头顶天、脚踏地、身受天罚不断的洗礼,时至一万八千年,天地逐渐成型,而盘古再也无法坚持轰然倒下。就在他倒下的那一刻用他那残余的法力身化洪荒;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头发化为点点繁星,鲜血化成江河湖海、头与四肢化为五岳,脊梁化为擎天之柱不周山,肚脐化为幽冥血海,清气上扬化为三清,浊气下降化为十二祖巫。开天斧因天地阻力所损,为四大先天至宝即:太极图,盘古幡,诛仙四剑和混沌钟。而与盘古同孕而出的混沌清莲也因天地裂而损毁化为二十四片造化玉碟,碟上记载着大道三千和一个远古的预言。其叶化为十大先天灵宝即:五星旗乾坤鼎,十二品莲台,山河社稷图,河图洛书,七宝妙树,天书,(封神榜)地书,冥书(生死薄),红绣球。只有那茎不知所终。。。自此盘古也随着这传说成了洪荒宇宙中的第一大神!只是没有人知道大神的身后还有一位被众人所忽略的老人。。。。。
天地初开,灵气充足,天地万物,修炼有成者比比皆是,更有甚者修为足以撼动天地,当时称为圣人和大巫,也就是后人多戏称“圣人遍地走,准圣多如狗”的年代。妖族最杰出的两人一自号妖皇的帝俊、一自号东皇的太一。他们两人于三十三天外建立妖皇宫凭周天星斗大阵形成了最早的天宫,统领天下妖族,一时风头无两。而巫族则依靠父神盘古的血脉天生便能掌控各洪荒元素,炼成一阵名为十二天都煞神大阵,乃是洪荒第一凶阵,无人敢挡其锋!一山不容二虎一天怎存二日?于是妖巫两族便展开了惊天动地的大战,传说最后由三清与众人一起调停,形成妖管天,巫管地局面,两者才稍稍平和!事实已经无从分辨,即使在传说中也好景不长,因为妖巫不满各自只撑天地一席之地为争天地统权,大大出手,从最初的小规模的不断摩擦,到到后来双方都动用上了威力最大的能量和最强的禁法,使的整个洪荒破碎,化为九洲。经此一役,无数圣人坠落,大巫死去,准圣湮灭,神仙诸佛死亡怠尽。从此巫妖两族元气大伤,巫族只剩下大巫蚩尤与后土,妖族只剩下女娲和陆压。后土有感漫天怨灵无处可去身化六道轮回。女娲有感洪荒苍凉捏土造人自此人族出,陆压逃入西方化身如来,但是世界并没有因此而安宁下来!人族的皇帝和炎帝联军与巫族的后人蚩尤大战数载至蚩尤在逐鹿被灭,然后炎黃两族又经过了多年的争斗,最终炎帝大败。自此天地皆归轩辕一人之手,整个洪荒才渐渐的安静了下来。然,因九洲碎,天地灵气外益,除了清气所化的三清(玉清无限始、上清灵宝、太清道德)因功德成圣的女娲,西方接引准堤、鸿蒙紫气所成的至圣(最后参透造化玉碟以身合道不问世事)鸿均外,其余的幸存者无论怎样努力,怎么修练,后世都再难有成圣者。这些传说是真的吗?历史的真像又是什么?不能成圣难道真的是因为洪荒破碎灵气外溢,还是有那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些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修士,他们开始不断的追寻着天道,可是天道又是什么?始终无人能懂,无人能堪破,于是乎!大道无常,也成了众多修道者无奈的一句话。
难道没有别的途径成就圣位,达到力量的巅峰?祖先的荣光已经不复存在?圣人之上还有什么?天地初生时那无尽的混沌从何处而来?那些能成神成圣的功法都到那里去了?为什么传道到如今连原本最普通的飞升也鲜有耳闻?天道无常,没有人敢于挑战,那么天道所代表的规则、谁又是最终的制造和执行者?天道至上就真的不可战胜无人能懂吗?带着这些不解和疑问,大战之幸存下来而又没有机会成圣的大神们皆将各自所悟的功法洒入人间,希望有朝一日有人捡到后可以帮他们找到答案。与那些功法一起入世的还有鸿均以身合道前告诫诸圣诸神的一句预言:
“九雷出、天地动,
亿年大劫再临凡,
莲茎一出天地变,
长生殿
浮生梦
一眼万年仙妖恋
红粉成骷屡思念
入红尘
三界乱,
混沌诀出大道换,
超圣越神谈笑间、
战诸圣
灭佛仙,
环宇新生王者现,
天不仁地无情,
天地无涯情无痕,
大道多寡义、
人间少真情
我自弹指对天笑,
那管他人含泪生,
走幽冥
涉黑水
一心寻道道难见,
寻道难
道难寻
谁言大道止三千?
脱去藩篱凡即仙
。。。。。。〃
从这首暗揭中不难看出,当天降九雷,地动山摇时,传说中的天之子便会降临,如果可以等到其记忆觉醒之日便能得到超凡入圣的功法。是以,找寻天之子一时间成了那些修真者最重要的事情,但自洪荒后天地新的格局早以成型,这传说中的天之子如若真的横空出世会不会打破现有的格局?会平会对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诸佛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会不会因为这天命之子的到来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诸多的猜测和遐想无人可解无人可知,但是大家都深深的明白一个理儿,那就是将命运撑控在自己手中,总好过由别人撑控自己好过很多。于是,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什么理由,不管是为了铲除那传说中会带来劫难的天之子或者为了找到这天命之人沾染一点天道的气息,或者出于一些不可明状的原因。修真界的大能们在听到九雷齐出时都纷纷而动,生怕别人抢了先机。
第三章:修真界的异动
离此最近的武当山真武秘境中一个全身融入夜色中无法看清脸孔的老者正望着远方的天空,淡淡的对身后的一个灰色的人影说道:“师弟你可看出什么来了?”
“师兄,以你的聪明才智还用问我妈?恐怕你心中早已有了定论,这次九雷齐聚想必是有王者降临吧”灰衣老者叹了一口气接着道:“看来这次天又要变了呀!”
“那也未必,如今的世俗江山稳固社稷正昌这次恐怕针对的不是普通世界才是”
“师兄是说此次是针对我们修真者?”灰衣老者眯着眼睛望着自己的师兄道。
“恩!此事我也只是猜测,具体还要看到那映雷而生者方可切定,师弟还记得那远古的传说吗?“九雷出、天地动,亿年大劫再临凡。。。。。。”老者凝重的说。
“不会吧,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宁可信其有,此事我你知道就好,万勿对其他人言,这次就有劳师弟亲自出马了,好在那里应该离我武当不远,你速速赶去万勿让其他门派捷足先登”那面对天空的老者对着天空挥了挥手把雨水吸引到自己的手心很快便聚集成一个水球随之又使劲一捏水花四溅,可想而知其心中那势在必得的意志。
“是!掌门师兄,我一定把他带回山门,你就敬候佳音吧!”灰衣老者说罢,向老者行了一礼,只见身形一闪已无所影踪。
“长风,你可一定要把他带回来呀,若传说是真的武当的复兴就靠他了,天命之子,嘿嘿。师弟呀,武当未来的希望就看今朝了”那武当掌门脸上露出诡异的笑,随之消失在秘境中。
昆仑山,昆仑之巅,一身雪白,面如冠玉,银发赤颜的老者手持佛尘轻轻地身影一闪便出现在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中。
“恭迎掌门闭关归来,掌门玄功盖世,无敌千秋”大殿之中几个同样身穿白的衣道士齐声恭喜到。
“唔,尔等辛苦了,此次并非玄功大成只是为师掐指一算,有一与三界有关之人于今降临人世,吾等应全力寻找那应劫之人,以求大劫来临之际方可无忧”那器宇轩昂的白衣老者坐在金碧辉煌的龙形宝座上对着殿中一群长老弟子说道。
“掌门师兄可否告知那人的容貌样子出生地点以方便弟子的寻找?”殿中一个中年汉子拱手道。
“不可,不知为什么,我用玄天神算也无法算出他的样子和出生的准确地点,不过大致方位应该在世俗门派的武当山之内”昆仑派掌门淡淡的道声音无喜无悲。
“掌门深谋远虑吾等远有不及,不知这次派谁前往呢?”那中年汉子眼巴巴的望着自己的师兄希望自己被派往世俗之中。他实在在门派中呆的太久了,自那远古的仙魔大战后,昆仑山就封上禁止与世俗界来往,他们一代代在此生老病死在此闭关苦修,其中好多后辈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许多的人都以为世界就是昆仑这么大。
巍巍昆仑,黄河之源,海拔平均约六千米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奇珍异兽不知凡几,在上古时期这里是西王母的故居天帝在人间的都城,姜尚曾在此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然而无论多美的风景,若万年不变的让你看恐怕兴趣在好的人也会索然。这些修炼了不知多少载的人,除了那些从来没有去过外面的人其余的早就看腻了厌了,要不是为了遵守那远古传下来的规矩,怕门规的处罚和除了掌门外无法关闭那护山大阵他们那些人早就跑出去透气去了,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沧海桑田。
“你这家伙,就这么想到外面去看看吗,那好吧!无尘,此次就有你出山,带几个三代弟子去,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务必要把人给我找回来。”昆仑掌门摆着双手眼中精光闪过。
“尊掌门令,无尘定不辱使命。”那汉子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去吧,这是飞行旗,你最好把坐标定在门派内这样找到人后以最快的速度传送回来,以免夜长梦多”
“是掌门人!”无尘笑着拱手行礼心中想道:“找到后就回来!嘿嘿,出去后等我看够了玩够了在回来吧”
四川巴蜀,泱泱岷江,古老的宗门蜀山就坐落其中,蜀山为地脉中枢连接人神妖仙冥鬼之通道,古往今来多有奇人异士在此出没,名动九天。时至今日,寻仙问道之士渐少,不知何因这个曾经与昆仑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