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来不来接她,她现在正和婶婶嫂子学习管家,为了这个婶婶还特意支了两个铺子和四个庄子给自己和姐姐料理,她现在正忙着呢,贾家的人就算来了也没空搭理他们。黛玉不去贾家,王夫人倒是心下一喜,她现在只有宝玉这么一个儿子,都说知子莫如母,自己这儿子聪慧是聪慧,可就是不上进啊,要是他有他哥哥一半的努力,什么状元探花拿不来啊,可他偏偏将这份子心花在了后院的丫鬟,还有几个表姐堂妹身上去了。
为这王夫人是那个愁啊,她虽说是国公府的二夫人,曾经明面上的当家现在暗地里的当家,可是这国公府终究不是属于他家老爷的。现在老太太在,有老太太压着,大房的倒也不会将自家怎么样,可要是哪一天老太太走了,自家可怎么办哦。袭爵的肯定是大房的湖哥儿,那小子虽然不怎么聪慧,奈何他命好啊,要是当年他早早的夭了,说不定现在贾家就不是这个局面了。再不济,自己的珠哥儿不会因为科举早早的走了,留下这孤儿寡母的。
唉,现下只能求宝玉长进些,考取个功名,就算不做官,将来也不会饿死。王夫人倒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死要钱的,只是这贾家越来越不行的收入,让她不得不为自己的唯一在身边的儿子做好打算。她本来想叫自己外甥女薛宝钗做自己的儿媳妇,不为别的,就为宝丫头是薛家的嫡长女,将来的嫁妆就算不是十里红妆,百十来台还是有的,有这份子嫁妆在,将来就算是分家了,宝玉也不会受委屈。可偏偏老太太看不上宝丫头,说他家是商户出身,配不上宝玉。宝丫头配不上那不成要将林丫头嫁给宝玉吗?
王夫人想想就来气,当年她还待字闺中的时候就跟林黛玉的母亲贾敏闹过矛盾,就因为贾敏是有名的才女,而自己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王家女。王家的女子奉行的都是女子无才便是得,当初贾王两家结亲的时候贾敏还嫌弃过自己不会诗文怎么与她二哥红袖添香。王夫人向来就是个小心眼,这矛盾一旦种下就很快的在心里发了芽,长了根。在贾家的时候又因为她是待嫁的小姑,而自己是贾家的媳妇,每回吃饭都要在贾母身后看着,为他们布菜。贾敏偶尔的几次使唤又叫王夫人心里的不快迅速的长大。好不容易贾敏嫁了,王夫人心心念念就想贾敏嫁的不好,那些日子,王夫人没少在贾母的耳边提提那些个纨绔子弟,虽说是纨绔吧,可家世好人长得也不错,贾母还真颇有些心动的。可奈何她命好,被荣国公嫁到了林家,林家待贾敏好,王夫人心里又不快了,便有事没事的向贾母说说这男人啊,没有不偷腥的,与其让林姑爷自己找,还不如贾母给小姑送去,将这些女子的身家性命握在手中,定能叫小姑在林家过得舒舒服服的。
贾母自是不相信王夫人有如此好心,可她自己也是从做媳妇开始的,贾代善别的没有,这小妾那是成打成打的啊。以前的老太君因为贾代善常年在外,就想要个孩子在身边以作安慰,可贾母史氏进门两年都没有生个孩子,别说儿子了,就连丫头也没有一个啊。老太太不满了,于是那姨娘小妾的立刻就蜂拥而至啊。贾母整天是以泪洗面啊,好在她手段高明肚子也还算争气,一举得男奠定了她在贾家的不败之位。可惜她还没好好看看孩子就被老太君给抱走了,这也是她与贾赦不亲的原因之一。
贾母不希望她唯一的女儿也跟自己一样就送了几个知心底的给贾敏,贾敏后来倒也要了,其中就有陈姨娘。只是她没有想到的,陈姨娘因为贾敏的缘故没了唯一的孩子有不能再生产了,就开始给贾敏使坏,这也是林如海膈应贾家的原因之一。
王夫人看不惯贾敏,哪怕是她死了,也同样不会喜欢与她长着五分相似的林黛玉,更不要说要林黛玉做自己的儿媳妇了。而贾母则不喜欢商家出生的薛宝钗,就算现在林家貌似失势,可也轮不到薛宝钗来做她的孙媳妇。于是,史家的湘云最近来贾家来的很勤快,甚至一住就是一两个月。薛宝钗住在了梨香院,而史湘云却代替了林黛玉跟贾宝玉住到了一起,这其中的弯弯绕绕除了贾宝玉大家都心知肚明。
薛宝钗撇撇小嘴,要是林黛玉做自己的对手,她还有几分担忧,可若是换成这没爹没妈的史湘云,薛宝钗自认为自己可以成功上任成为宝二奶奶的。
------题外话------
今天只有一更哦,话说把林如海调离了扬州巡抚这个肥缺,林家在贾家眼里会稍微示弱,嗯,黛玉的威胁也就小了很多了
☆、元春上位
又是一年大选,贾元春看着新上任的各宫小主,心里格外的不快。她自认为自己是荣国府的嫡小姐,是顶顶尊贵的,她还在家里的时候老祖宗就常常说她的相貌才能就是做皇上的妃子也不为过。那时的她是多么的天真啊,一直以为只要进了宫就能成为享尽富贵荣华的贵妃娘娘,于是不肯放过一个进宫的机会。可是,她进了宫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天真,她的身份永远都只是五品小官的女儿,而不是荣国府的嫡长女。她好恨,为什么要有大房的存在,要是他们都不在了,那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国公小姐,而不是区区女官。
当年公主出嫁的时候,她本来可以回家,但以她那高傲的性子哪里肯就这么回家,她要是回家,一定是风风光光的,而不是这般“落荒而逃”。贾元春在宫里呆的这些年倒也不是白待,她成功地勾搭上了梅太妃,那是太上皇最宠爱的妃子。有了她的牵桥搭线,元春终于还是留在了她心心念念的皇宫之中,开始了漫长的贵妃梦。
皇帝有三千佳丽,就算不算东西十二宫的大小妃子小主,也还有成千上百的如花宫女等着他的临幸,贾元春只是其中容貌姣好的宫女之一,皇帝怎么可能记得住她。元春进了皇宫总共就见过皇帝三回,第一次是在进宫给公主选女官的时候,皇帝宠爱公主,亲自来见了一见妹妹的女官,那是第一次,也是元春对皇上芳心暗许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皇帝刚刚三十出头,为人温文尔雅,风趣幽默,笑起来让人觉得如沐春风。(这一定是错觉,那就是只狐狸啊狐狸,也就长了一副好相貌欺骗未成年少女)元春只看了一眼,整颗心就全都丢在了他的身上,什么荣亲王林缙云全都抛在了脑后,这……才是他的真命天子啊!
第二次就是公主出嫁的时候,皇帝亲自背了公主上轿,而她因为没有随公主出嫁,只在很远的地方痴痴地看了他一眼。只一眼,她的眼眶就湿润了,岁月并没有给皇帝带来多少烦恼,反而为他更添了一丝成熟男人特有的韵味。元春咬了咬嘴唇,她的选择是对的,她一定会成为皇帝的妃子的。
第三次就是现在,她跪在帝王的面前,向他告密,自家侄媳妇,也就是宁国府贾蓉的妻子,秦可卿乃是先太子之女。这个消息还是老太太告诉她的,当年太子一案贾家也是参与的,只是荣国府参与的不多,宁国府才是大头。只是后来太子失势了,可他为自己幺女的安排还在生效,他的女儿,他与花雨柔的宝贝女儿被秦业收养,长大后嫁给了宁府的嫡长孙——贾蓉。
贾母原先也没有想将这个秘密告诉孙女,好让她一步登天的,只是,宁府闹得太不像话了,秦氏不愧是当年祸国殃民的花雨柔的女儿,那一双美目,一勾一勾的,将宁府的男人都勾上了床。原先老太太还是很喜欢这个漂亮的侄曾孙媳妇,可是在得知她与她公公的龌龊事后,对她的厌恶就将那一点点的喜欢直刷刷的冲了下去。这事情要是叫外人知道了,那贾家还有什么名声?她的孙子孙女还要不要做人了,更要命的是要是叫太子遗党或是皇上知道了,那贾家哪里还有好日子过啊。
于是,贾母想了个一箭双雕的好计策,将秦可卿的身世告诉了当今皇上,今上与先太子一向不和,现在知道他还留了个孽种在外,自然不会放过秦氏,只要贾家处理了秦氏,那皇上必定会看重贾家的。而且这事儿不是荣国府闹腾的,而是宁府胆大包天干的,他们荣国府只是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就赶紧告诉了皇帝,荣国府这是忠心之举。
元春战战兢兢的跪在了皇帝面前,说着自己侄媳妇是先太子之女的事情。皇帝挑了挑眉毛,这秦氏尚在人间的事他自然是知道的,当年太子吃不准自己死后会是谁继位,但他认为自己一倒台自己的家人绝对不会好过,与其受辱,还不如一起死了的好,于是除了外嫁的两个女儿,一个刚满周岁但身子不好放在寺院祈福的小儿子,就剩这个早早的就被送走的秦可卿了。皇帝虽然不喜先太子,可到底是自家兄弟,两个侄女自己没有动,那刚满周岁的孩子也好好的活着,当然,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只是在千里之外的福建做着三少爷,他就是程峰和明子曦的第三个孩子,据说那孩子身子虽弱,但到底还是活了下来,已经成亲生子,过着平安幸福的生活。
至于秦可卿,看在她的母亲是自己精挑细选的棋子的份上,皇帝也没有计较了,给太上皇卖了一个乖。皇帝饶有兴致的看着地上的贾元春,这女的倒是个标致的,嗯,贾政的闺女啊。皇帝这会子想起贾元春是哪个了,这小模样倒是有三分像她姑妈贾敏。当年贾母想将她许配给小缙云,可把林源那小子吓坏了,连忙跑到宫里向父皇母后撒娇,给缙云安排了婚事。
“这么说,你那侄媳妇是先太子的女儿?而贾家明知道她的身份却还是娶了她做媳妇?”皇帝的声音凉凉的,听不出一丝情绪。
“皇上赎罪,这都是宁府做的事,荣国府并不是很清楚的,我祖母知道消息时,已经晚了,这才叫奴婢向皇上说明,荣国府是最忠于圣上的啊!”贾元春抬起头来,看着皇帝那较好的容颜,眼中闪过一丝痴迷,就是这一丝的痴迷,叫皇帝心里泛起了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