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涛哭笑不得的看着许哲,把包子丢在了盘子里,问道:“这还真是饱暖思淫欲啊,你小子现在是有了钱是吧?”
许哲一副正经的惊道:“涛哥,你怎么可以这么说,这叫自由恋爱好吧?你看现在有几个还打光棍的?你要是总这样单身跟哥们混在一起,人家还以为咱俩搞基呢,你这不是影响我在美女中的形象地位么。”
叶涛愕然的愣了愣,随手摸了摸许哲的脑门儿,道:“你没发烧吧?恩?说实话,从来就没见你在谁的心里有过地位。”
“……”许哲顿时无语,气的瞪了叶涛好几眼,拿起眼镜一戴,摇头晃脑的说道:“春宵一刻值千金,您就继续梦中寻花问柳吧,拜拜了您呐。”说罢,吹着口哨,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德行。”叶涛忍不住的嗤了一句,正准备收拾一下碗筷的时候,电话却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
打来电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黄胖子,叶涛恍然想起,许哲好象说过,黄胖子有事要找自己。
“喂?”叶涛随意的拿起电话,还未等开口说话,就听黄胖子在另一边已经兴奋的喊了起来。
“哎,叶老弟,你不是让我帮你打听一个玉珠的下落么,我打听到了。”
猛然,叶涛整个人都震了一下,呼的一下站了起来,道:“你说什么?你打听到了,在谁的手里?”
黄胖子吞了口口水,道:“不是在谁手里,哎,这个怎么说呢,你有时间没有,到我这来一趟吧,见了面说。”
“好,你在什么地方,我现在就过去。”
“我在……”
半个小时后,北京潘家园。
叶涛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杨昔同开的店里,他的心情实在是激动,四年多了,始终了无音讯邪瞳鬼玉竟然就这样有了下落,这简直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听到的是事实。
师父的遗愿,就这样要完成了么?
'正文 第八十二章 势在必得'
依旧是曾经那间玉璞满屋的房间里,杨昔同正和黄启凡俩人坐在沙发上聊着天,叶涛甚至没有敲下门,直接就推门走了进来,劈头盖脸的朝着黄启凡问道:“在哪呢?现在在你手上么?还是在别人手上?他愿意不愿意转手卖给我?”
黄启凡和杨昔同都是一愣,互望了一眼,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叶涛顿时一头雾水的走到了沙发前,坐了下来,愕然的看着俩人,问道:“你俩笑什么?”
黄启凡一边帮着叶涛倒了一杯茶,一边对杨昔同说道:“怎么样,老杨,我没说错吧,我这兄弟对这事执着的程度怕是你都想象不到。”
“的确,的确。”杨昔同也是一副笑颜的摇着头。
叶涛越听越茫然,接过了茶,问道:“不是,你在电话里说你打听到了下落,我这才赶了过来,怎么,难道没有下落不成?”
“哎,叶老弟,你就不能容自己喘口气再说?”黄启凡有些无奈的耸了耸肩膀,道:“打听是打听到了,只是,既不在我手,也不在国内。”
“什么意思?”叶涛皱着眉头问道。
黄启凡说道:“这个消息还是老杨告诉我的,前几天在英国伦敦传来的消息,过几天在英国伦敦有一个拍卖会,其中有一件藏品,是一个大约婴儿拳头大小的玉珠,和你描述的几乎完全一样,照片我已经看过了,应该就是你想要的东西。”说着,黄启凡随手在桌子上拿来了一本册子,递给了叶涛。
叶涛略微的一愣,记得在自己家乔迁之喜那天,韩占忠和许亚斌似乎都提过这件事,说是半个月后在英国的一次拍卖会上,的确有那么一件藏品,只是当时为了防备他们二人,叶涛才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本打算自己找时间看看,没想到黄胖子竟然先他一步已经打听好了。
他接过册子,随手翻了起来。
这个册子是拍卖会参加拍卖藏品的一个展册,里面将即将参加拍卖的每一样藏品都印在了上面,以供前来竞拍的人提前做好哪件藏品的争夺准备,这册子上,一共三十几种藏品,比较吸引人眼球的是一件清代一件珍贵的掐丝珐琅,不过,这却被叶涛一略而过,几乎没有把目光停留在上面太多。
翻了几页后,他的手指突然戛然而止,目光中闪烁着一丝惊讶,看着眼前的这张图片。
图片中,一颗圆润剔透,晶莹无暇的玉珠被置放在一个檀木盒中,在玉珠的正中央,的确有着一条黑如瞳孔,宛如深渊般的印记,诡异之极,十分吸引眼球。
“一模一样……”叶涛忍不住的喃了一句。
黄启凡一愣,道:“叶老弟,我记得当初你说你没见过这颗玉珠啊,怎么……”
“啊?”叶涛恍然回神,忙说道:“我说我梦中梦到的,你信么?”
“信,我信。”杨昔同却在一旁毫不犹豫的说道:“说实话,这么多年,收藏的玉器不下千件,其中不乏一些稀世珍品,不过,叶兄弟,我说一句话你可能不太爱听。”
“没事,但说无妨。”叶涛表示不介意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杨昔同拿起那个册子,道:“以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玉器在古代,无疑就几种特殊的用途,祭祀、下葬、礼仪、身份象征以及食用。显然,这玉珠不可能是食用、身份象征的东西,和史书中记载的礼器大相径庭,那也就只有下葬和祭祀这两种用处了。”
“是祭祀。”叶涛很肯定的说道。
“哦?你怎么认为?”杨昔同一愣,反问道。
“一般来说,葬玉以含、鱼、龟、印、璜等物做为陪葬物品,只有少数像慈禧那样将玉珠含于口中来下葬的,虽然古书中称玉塞九窍,可大部分都是一些水润十足的透玉,有黑色代表着不吉祥,没有人会做陪葬和死人一起下葬的。”叶涛虽然不能说是在梦中梦见的,可却也有着自己的合理解释。
杨昔同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说道:“你说的没错,陪葬的玉器一般都是以透玉、白玉以及脂玉为主,黑主凶,一般不会出现在墓葬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我接下来说的话,叶兄弟可能不爱听了。”说着,杨昔同双手背在身后,起身在屋中渡步,道:“自古以来,凡祭天之物,皆被帝王视为神物,可多数往往实则为大凶之物,这玉诡异之极,即使是照片,看上去一眼也会让人过目不忘,似乎有一只眼睛在盯着自己一般,让人心里发怵,我担心这玉珠不祥,怕叶兄弟……”
说到这里,杨昔同看着叶涛,不在继续说下去了。
叶涛倒没有介意,反而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我都清楚,只是这玉关乎到我这生最尊敬的一个人的遗愿,也关乎到我一个朋友,所以,无论怎样,我都必须将它拿到手。”
黄启凡听的是一脸的惊讶,道:“我听你们说的怎么都这么悬乎啊,玉嘛,自古就是象征着吉祥如意的东西,再说了,只是一个小物件罢了,能把人怎么样不成?”
“吉祥?”杨昔同笑着摇了摇头,道:“黄老弟,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传国玉玺。”
“有!当然有。”黄启凡一副甚为知晓的样子,道:“就是那个世间仅一块,被某个太后摔坏了一角的那个玉玺嘛,要是到现在,肯定是无价之宝。”
“那你知道这玉玺的来历么?”杨昔同笑着问道。
黄启凡一耸肩膀,一副茫然的看着叶涛。
叶涛微微一笑,道:“相传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璞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让玉匠辨识,玉匠称其为石,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刖卞和左足,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再一次献玉,结果仍被以欺君之罪刖其右足。”
黄启凡听的咋舌不已,嘀咕道:“这哥们还真是死心眼,砍了左脚没记性,还跑去把右脚也给砍了。”
杨昔同笑了起来,接着叶涛的话继续说道:“这是出自《韩非子?和氏》中的记载,具体是否属实,现在已经无从考究了,后来据说楚文王即位,命良工剖玉,果然得到了宝玉,称其为和氏壁,后来这和氏璧辗转多折,先楚后赵,秦昭王闻之此事后,遗书赵王,愿意以十五座城池相换,结果赵王担心秦王食言,蔺相如**奉壁,却发现秦王的确无意割城,便以掷壁为要挟,才最终有了完璧归赵这一典故。”
听完这个故事,黄启凡却有些疑惑的问道:“这和不祥有什么关系里么?”
“有,关系很大。”杨昔同道:“后来秦始皇除了六国,得了和氏璧,命丞相李斯琢其为玉玺,上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后来就成为了历代王朝正统的象征。而在古代,名不正,言不顺,既不为奉天承运,所以,每一个朝代的改朝换代,都会为争夺玉玺而血流成河,而到了东汉末年,三国争雄初期,江东之虎孙坚破了洛阳,得到了玉玺,结果却因此丧命,袁绍得到了玉玺,也因而破城,你说,这玉玺,还吉祥不吉祥?”
“啧啧,国宝就是国宝,为了这东西尸骨成山,倒还真是不吉祥,幸亏现在不信那一套,不然中央还不得乱了套了?”黄启凡哈哈一笑,道。
叶涛也点了点头,道:“的确,玉是代表着吉祥,可历朝历代,因夺宝杀人越货之事屡见不鲜,即使到了现在也依然如此。”说到现代,叶涛是身有体会,前不久在昆明,他就亲眼看到了袁老杀鸡敬猴的一幕,那个被杀的人就是典型的杀人越货。
“好了,闲话不聊,今天来的正事就是这玉珠,目前我托人打听的内幕消息是,这枚玉珠的起拍价在一千万欧元,大概是八千七百多万人民币,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杨昔同看了一眼叶涛,道:“叶老弟,我知道你家底比较殷实,不过在我看来,这件玉珠拍下来,恐怕要五千万欧元左右,恐怕你没有什么办法吧?”
叶涛苦笑了一声,敢情现在这钱也太不是钱了,穷人一个月为了赚那几千块钱,做牛做马,有的甚至干一辈子直到退休也未必能买的起一套房子,而在古玩圈,随便一件稀世珍宝,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而很多藏品被收藏起来,也不过就是为了观赏罢了。真是一种讽刺啊……
看到叶涛苦笑的样子,杨昔同无奈的说道:“叶老弟,我劝你最好还是放手吧,这东西,说实话,看着都有些不舒服,虽然说我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