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扣连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扣连环-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持刀交错而立,面色肃穆,杀气凛然,叫人望之胆寒。

    “倒是下了好大的工夫,瞧瞧那些个红衣裳,啧啧,犯了事儿,叫他们抓到可是还不如死了算!”梁柯攀着拦在众多学子面前足有半人高的明黄绸缎,一脸赞叹道。

    林子旭眯了眯眼,淡淡道:“这是必然,若果真有甚么问题,可不是当场打了皇室的脸?”

    梁柯拧过头,扯住他衣襟,神色狡黠:“我听闻前回那位可是单独见过你,可有消息与愚弟分享一二?”

    林子旭冷眼瞥他:“也不知是为了哪个缺心少肺的?怎么,如今没人哭天抢地地求你,你竟不必摆着那副苦大仇深的丑脸来唬我了?”

    梁柯忙讪讪然放手,耷拉着眉头不说话了。

    林子旭瞧了瞧他那副可怜样,眼里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辰时正刻,锣鸣三声,一席金色盘龙衮服在众多学子的忐忑期盼中施施然来临。

    容色略有苍白疲倦的高大男子随意地靠在龙椅上,神情冷漠,嗓音却沛然磅礴:“在座考生皆系百里挑一出类拔萃之人,朕承天之命,于今日重开会试,愿诸位竭尽所能,纵然天雷骤来,亦不能稍阻朕求才若渴之心。诸生,可愿与朕同行!”

    “愿意!愿意!愿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身侧群情激奋的学子们,贾环略有无奈地扶了扶额角,赫连这个,当真可算是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邪教忽悠组织了。

    为防止诸如夹带作弊之流,考生们在明黄丝绸扯起的帷幕中由京卫里里外外彻底搜刮了一遍方放进考场,然而这还不算,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此次共有三套考题,杨希、林如海、沈不知各持其一,个人风格极其明显。

    作者有话要说:QAQ快原谅我。。又是个短小君。。。

    嘤嘤嘤,晚上满课地表示伤不起,两天加起来就撸了那么多。。窝一定要去shiOTZ

    ps:妹纸们不要学作者晚上对着吹电风扇啊。。热伤风好难受嗷嗷嗷!咳得肺都要出来了尼玛。。。。

正文  第74章

    场中约莫有一人高的长香将将燃到尽头,贾环好容易放下手中纸笔;长出口气;只觉比之前世高考还叫人心力交瘁。

    好些学子在烈烈寒风中已急出一身大汗;满打满算不过两个时辰;却要完成一篇两千字左右的八股文,破题之难更是闻所未闻。尤以贾环抽得这套;论题竟是林如海所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此句出自《周易》,乃是有关市场和商品交易的最早记载,联系至如今又牵涉江南地区纺织业已初见端倪的资本主义萌芽及商品经济概况。

    林如海久居扬州富庶之地,后又入主户部,掌一国财政,面临嗷嗷待哺、虎视眈眈的各部官员,如今满脑子所思所想大抵皆是如何使国库充盈起来,出题有所偏向也是预料之中。

    对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各地学子而言,抽中这么个题目真真儿算得倒霉,平日里连读书的时间都尚未充足,哪里还顾得上社会经济?

    诸多抽到此卷的学子绞尽脑汁也不过是换了个法子歌颂如今四海升平、国库充裕,而又有皇帝丰功伟绩、励精图治,堪比五帝三皇,这般满纸荒唐自然是早早叫从考官挥手刷下。那略略提及发展经济的,也不过是诸如增加百姓课税与蛮族贡赋之类的老生常谈,读来味如嚼蜡,

    在另几位见多识广的户部从考官眼中也当属价值低微一类,未必便有呈览御前的机会。

    贾环答得如何且不细说,只是走出那一片明黄帷幔,含着冷意的春风扑在颊上,才使他完全清醒过来。身后仍有不少学子在奋笔疾书,贾环粗粗一瞥,颇为诧异于竟瞧见了几张十分面熟的脸孔,但他对此次科举的□更是比旁人清楚许多,自嘲一笑,并不太记挂在心上地转身走了。

    过了会试,整个盛京便喧闹如一锅沸水,兼之花期正盛,往来游客如织,那惊雷事件竟仿佛叫人渐渐淡忘了,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色。

    林府为避嫌而闭门谢客,黛玉十分见不得贾环失了骨头般成日介儿瘫在床上的懒散模样儿,便把他拎到跟前儿好生使唤了一顿,正赶上一年一度林府盘算资财之际,况黛玉不日成婚,嫁妆单子也须得添添改改,简直忙得贾环脚打后脑勺,连喝水的时间都嫌浪费,连声哀叹还不如让他再战科举。

    待到第三日,恰巧林子旭着人来请,贾环才算脱离这苦海,忙换下衣裳去往饕楼,见了面儿便是一叠声的道谢,惊得这位大理寺卿家的三公子险些从椅子上摔下来。

    “梁柯梁梦樵,李钰李元爵,严傅严相卿,并另几位年兄,我身边这位便是林大人门下高足贾环小兄弟,大家伙儿都是有才之人,日后少不得共事一处,林某人不才,蒙各位厚爱,今儿个正是把几位聚在一处认识认识。”林子旭领贾环落了座,将列席几位一一指过,语气谦恭温文,也不端着架子,倒是叫人心生好感。

    这人,倒是个天生的政客,贾环不动声色地想到。

    在场的除了几个林子旭一笔掠过想来并无甚要紧的,另几个倒都与贾环有一面之缘。

    果不其然,那头李钰笑了笑:“林兄提起小贾解元时我心里便有些猜测,如今倒果真是他。古人讲的话实在是有道理,江山代有才人出,我辈不及远矣。”

    贾环抬头笑道:“元爵兄过誉了,这皇榜明儿个才贴放,以我微末之才只怕名落孙山也未尝可知。毕竟还是诸位年兄,十年寒窗,环不敢相媲也。”

    听他这么一说,厢房里几个较年长些的脸色登时好转起来。

    这贾环,身份较常人还低不说,打横里窜出来却成了林海高足、乡试解元,读书人本就心高气傲,相互间互有倾轧,自然瞧他不顺眼。何况贾环的年纪委实小了一些,若非他一心要去朝上襄助赫连扣,按林如海的意思,该使他再熬打几年参加科举最佳。如今众人见他虽形容尚幼,说话做事却也老道细致,丝毫不见少年人的恃才傲物,心里郁郁好歹也消去几分,能放开同他讲些话了。

    酒到中旬,一个喝得面憨耳热的素衣学子笑道:“诸位年兄这几日只怕多还是待在家中揣度那会试题目,我是没有那样的心,混迹于坊间,倒是听了一桩趣闻。”

    “景兄不妨说来听听。”梁柯眼睛一亮,颇有兴趣地往前探了探身。

    那人便眯着眼,一脸神秘道:“说起来,这人可是与小贾解元有些关系。按说他人进这号房,撑死不过搜出些小抄、纸条,可叹这人竟贴身放了一条女子肚兜,那京卫一抖落他衣裳,好巧不巧正掉在帷幔外头,叫里外人都瞧了个明白。风传倒还是个粉红绣鸳鸯的,啧啧,当真好不香艳!”

    众人皆发出哄笑,有那古板激烈的,更是高呼“荒唐”,梁柯道:“景兄说得这般神往,可知是羡慕已极了?”

    那人慌忙摆摆手:“可别,这等艳福我哪里消受得起。好歹他家如今还有贵人相互,咱们一介平头百姓,哪里敢去出这般风头?”

    如此一说,在座的大抵也猜到了这位的身份,李钰举杯笑道:“景兄却是自谦了,盛京里谁不知黄山景家的名声。听闻令尊正有向朝廷购买盐引之意,在此便先恭贺年兄家中生意更上一层楼。”

    那人拱手大笑,脸上却是不掩得色。接下来的话题很自然地便转移到了士农工商之上,这本就是个千古论题,圣人的定论也未有相同,争着争着竟越发激烈起来,那些素日里斯文沉稳的学子们互相间面红耳赤、拍桌对吼,倒也堪称奇景。

    贾环拢了拢袖子,懒洋洋地看向李钰。

    当年元贞后山一晤,此人仿佛也就是个家世不错的普通公子哥儿,跟在黄博文、龚琳身边并未有出彩之处。京城李氏这一支,数十年来也未有太大建树,若非仍属世袭爵位,只怕那薄薄几分家底,未必还撑得起那破旧门楣。

    李钰正与严傅小声说着甚么,贾环不遮不掩地打量着他,便也回过头来,微微点头,露出一个善意的笑容。

    贾环转了转茶杯,心头却是有了定计。

    待到放榜之日,出乎众多考生意料,贡院外未有皇榜放出,却有个太监传旨,宣诸学子巳时于乾清宫觐见。

    贾环与林子旭、梁柯二人搭伴前往,那白玉场上早已立了许多人,面孔上皆是红晕团团,却也不知是□风吹出来的还是紧张。

    待锣鼓鸣响,身着一品仙鹤官服的杨希、林如海和三品孔雀官服的沈不知相携前来,纷纷从身后太监捧着的金盘中取过明黄锦帛,在烈烈寒风中缓缓抖开。

    杨希如今六十有七,模样看着倒还算精神,态度平易近人,笑眯眯道:“我等三人念到名字即此次科举进士人选,排名不分先后,皆将进殿由皇上定夺。”

    底下一片哗然,林子旭皱了皱眉,低声道:“这岂不是连殿试也不必,是否。。。。。。过于草率了?”

    贾环摇头轻笑道:“林兄所言差矣,三位大人俱是刚正不阿之辈,这一轮筛选只怕便严之又严,能呈到御前无不是上佳之作。圣上又亲自阅卷,孰高孰低,心中恐是极有数了,那些个混杂其中的蠹虫,想是无所遁形了。”

    旁侧有人哼了一声,道:“解元公倒是会讨今上欢心,这话流传出去,便真是个蠹虫,圣上也乐得给你加官进爵。”

    贾环挑了挑眉,侧头看去。见那人一身明红,抢眼夺目得很,神情嚣张,可不正是山东布政使家的二公子黄博文,感情又一熟人。

    正巧杨希举着圣旨念到:“。。。。。。黄博文。。。。。。刘君衍。。。。。。”

    那黄博文眼中立时爆出惊喜欢欣的神彩,得意洋洋地瞟了瞟贾环一众,又哼一声,趾高气扬地迈步走上了玉阶。

    梁柯狠狠地咬了咬牙:“什么玩意儿,穿得跟只红包似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