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叶孤城不禁轻轻叹口气。
“这么美的景色不去享受,又想那烦心事干什么?又在想那失去的一切?”花满楼温和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
叶孤城不答,摇摇头,花满楼不会明白他的想法。
接下来几天,两人一起弹琴赏花,饮酒谈天。叶孤城再也不拿剑,花满楼也不提以前的事,包括那轰动天下的紫禁之战。
仿佛那些事情发生在前生,仿佛只是一场梦,梦醒过后,还是明媚的晴天。只有和他在一起,叶孤城才有重生的感觉……
后记:
说说文中的人物:
先说小叶,可以说没有小叶这个人,这个文要降好几个档次。最初构思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恶趣味,想弄个陆花叶三角恋,可是在写作时搜集了许多有关小叶的评论,认真研读后,对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写作过程中离开原来的思路,并把他出场提前,推翻初稿,重新写前两章,最后写成了悲剧人物,叶花之间的关系也改为互相倾慕渴望理解。主旨修正为,人在不可选择的命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虽奋起一搏也逃脱不掉成王败寇的宿命。
放下其实也不难,野心和欲望就是迷失本性的祸根,是蒙住明珠光彩的灰尘,虽然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小叶醒悟,但是已经晚了。
小叶这个人,不够阴险,不够流氓,不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种人就算有野心也难成就霸业。很难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说他是好人他做的是坏事。说他是坏人,可是内心仍守着道德底线。这个骄傲自负的家伙,MS不是一个受制于人的人。所以我的设定是这厮参与谋反是自愿的,并不是受人所迫,而是为了满足自己更上一层楼的欲望,拭着与命运抗争。所以对于小叶,我在喜爱同情之余,多少有一点点谴责。做坏事就该受批评嘛,被T飞……
至于叶花,有点暧昧,两强相遇,针锋相对,还没开始温馨倒先弄出冲突,最终发展成那样,主要还是因为叶花两人不大兼容,互相欣赏的因素更多些。本文王道仍是陆花。
不过偶确实很喜欢小叶,正在写个叶花番外,小叶这人不诚也不纯净,心地虽说不上黑暗邪恶,但是和花花的内心光明相比,还是相差许多,叶花两人是相知相惜互相欣赏,但是不能从根本上互相理解,分歧也是大的,所以怎样把这两只捏在一块要费些功夫,另外再出个番外。
再说凤凰:
凤凰是个多姿多彩的人物,可惜写文无能的作者表现不出来,凤凰是个用情极深而真诚的人,但不表明他用情专一,这和一个男人虽然爱妻子,但不表明他不喜欢美女一样,凤凰也只是一个普通俗人。
最后说花花:
花花的形象还是略有偏弱,可能是古大的原文限制了花花形象的发展。其实花花的武功智慧不比凤凰弱,对破案也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所以案子的第一阶段就是花花来破的,为此作者在文前半段不惜让聪明的凤凰束手无策,来表现花花的能力。当然星版花花不是完美的,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人,他的破案有点运气成分,不过用凤凰的话来说,运气也是有能力的人才能拥有的。
星版花花并不是美貌如仙的人,所以文不着重写花花外表美,重写其风质美,如果读者亲觉得花花容貌美,那是我没表达好……
花花是武功智慧皆俱一流的人,不会轻易上当受伤中毒,也不会中□,迷药。除非对手是亲友或是比他强大。
花花是个独立的个体,不是凤凰的附庸,也不是痴心到世界里只有凤凰而没有其他。花花是凤凰的助手,不是他的弱点,不是软肋,更不是他的死穴。所以有些读者亲看文时着急凤凰怎么还不把花花救出去,可是花花如果等人来救的话,就白费作者用那么多字写他的武功智慧了。
不知怎么,没有一位读者猜出花花是在演戏,他会自救,而不是等人救。难道我的伏笔埋得不够么?
至于司空和郡主的设定,在文中的作用就是调解下气氛。免得读者看文枯燥,也避免情节发展太平缓。但是这样一来出现了一些闲笔。
对于原创大BOSS萧世子。写的时候正在看《中国通史》,把王莽做为原型来写他,礼贤下士于野心暴露之前,(用某些掐抄袭的人来说这属于人物抄袭。)揭开他真面目前也用伏笔暗示了他不是好东西。这个人有些平板了,不够丰富。
关于感情
有读者觉得陆花两人开头感情太浓,可能没看过系列的第一部《忆少年》。本文陆花感情处在量变阶段,在分离中体味到对方的特殊和重要,体味到不同一般的感情。
到了下一部《碧灵珠》里两人的感情就要质变了。这两人患得患失,所以不敢把窗纸捅破。如果他们两人中任何一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毫不理会别人的看法而大胆追求,清楚地表达出来。那么也没有后来那么多纠缠不清的事了。当然这样一来作者米啥可写,可以下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