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总是事与愿违。吴邪依然在煎熬着每一天,他想念他的父母,忍受着农村里的苦日子。闷蛋儿不明白吴一穷夫妇为什么要把吴邪一个人扔在这里,虽然能认识吴邪这一点让他很高兴,但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希望吴邪能回到属于他的地方去,即便自己又要过回那种孤单一人的日子,也没关系。
“哥,哥哥……拉,拉完呢。”
院子里,吴邪小心翼翼地叫道。
闷蛋儿放下吃了一半的窝头,毫不犹豫地就要去给吴邪擦屁股。铁根儿媳妇当然也心疼大儿子,就拦了他一下,说:“闷蛋儿你吃你的,娘去。”
闷蛋儿摇摇头,绕过他娘,走到院子里。
闷蛋儿不嫌脏,也不觉得正吃着饭呢还要来给吴邪擦屁股很恶心,他只是怕村里的草纸太粗糙,会弄疼吴邪。
帮吴邪提好裤子,闷蛋儿又端起尿盆出去了,他要把脏东西倒掉,省得让父母闻到。
“哥哥……我,我跟你去。”吴邪慢悠悠地竟然也跟了出来。
闷蛋儿原地站住朝吴邪摇了摇头。
谁知吴邪耍赖似的不肯走,还说:“我不管~就要去。”
闷蛋儿劝不住他(根本没劝),只好抓紧时间。
一路上吴邪的话就没断过,闷蛋儿知道他误会了却没解释,只是默默地享受着弟弟的讨好,嘴角不易察觉地弯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拉臭臭~~~
☆、8
在张家湾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两年过去,吴邪已经5岁了。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一进十月村里的大人们便忙着秋收,他们在村北的田地里从早忙到晚,喜气洋洋地收获着一年来辛苦得来的果实。
村东头的枣树下,吴邪背靠着树干,静静地看着西边已经快要落进山里的夕阳,不远处,闷蛋儿正挽着裤腿站在河里捉鱼。
吴邪来张家湾的这两年,闷蛋儿为了让吴邪能吃得好一些着实想了不少办法。他上山抓兔子,下山掏鸟窝,地里偷西瓜,水里捞小鱼……简直是吴邪想吃什么他就拼了命地去弄什么,把吴邪养得依然一副小少爷模样,一点也不像村里的孩子。
“哥,我饿了,我们回去吧?”太阳下山了,吴邪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转身朝闷蛋儿走去。
闷蛋儿将手里抓到小鱼放进鱼篓,朝吴邪点了点头。
小小的鱼篓里可怜兮兮地装着三条小鱼,这已经是不错的收成了。说到底闷蛋儿自己也才8岁,能稳稳地站在河里不被冲走就很厉害了。有时候在水里泡上一天都没什么收获,回到家看着吴邪啃窝头就咸菜,闷蛋儿就觉得自己很没用,恨不得早些长大,可以更好地照顾弟弟。
“哥,你以后别来抓鱼了吧?太危险了,而且娘说,秋天凉,一直在水里泡着会生病的。”回家的路上,已经开始懂事的吴邪认真地劝着闷蛋儿,而他对铁根儿夫妇的称呼也图省事地把那个“干”字给去掉了。
闷蛋儿看着吴邪脸上的担忧,伸手搂搂他的肩膀,点了点头。
“你别光点头!上次你就点头答应我了,结果呢?倒是不去抓鱼了,又改上山抓兔子了!哥,爹说山上有狼!更危险!”吴邪甩开闷蛋儿的手,小大人儿似的怒道。
闷蛋儿不好意思地笑笑,这次却摇了摇头。
吴邪挫败地泄了气,闷蛋儿的固执不是他一个小毛孩儿可以搞定的,他本想如果自己坚决不再吃闷蛋儿带回来的好吃的,那么他也许就不会再去冒险了,可是……自己又经受不住诱惑……
至于跟着一起上山下河这种事,吴邪试过两次就放弃了,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加入导致闷蛋儿的工作量变大变复杂。
回家的路上吴邪一直闷闷不乐的,安静的周遭让闷蛋儿觉得有些不适应,他看着不高兴的吴邪……很苦恼。
该怎么让吴邪高兴呢?这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
晚上,铁根儿媳妇把闷蛋儿带回来的鱼熬了,又按照长幼有序的标准把鱼分了。
不过,铁根儿以“太咸”为理由把自己的鱼夹给了闷蛋儿,而铁根儿媳妇也以“上火了不能吃荤腥”为理由把自己的鱼夹给了吴邪。
最后,闷蛋儿又将细细挑过刺的鱼肉夹到了吴邪的碗里……
吴邪看着碗里的鱼肉,感动之余也暗下决心,等他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顺干爹干娘还有闷蛋儿哥!
十月下旬,张家湾村的秋收劳动还在继续,而就在此时,村委会突然向村民传达了一个消息:国家要恢复高考了!
这个消息一夜之间传遍全国,年轻人摩拳擦掌地都想要在高考中大显身手,他们扔掉镰刀拿起笔杆,从田间回到学校。大学,那是多么遥远而令人向往的所在,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憧憬和期待,那是个不一样的世界,是他们曾经梦想着的地方。现在,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吴邪不懂什么是大学,什么叫高考,但他却在知青们兴奋地交谈中听到了一个词,回城。他知道他的父母可能就在某个城市,虽然他现在还小,但至少这是一个希望,虽然这对他来说还很遥远,但他总要长大,而胜利,则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何况他还可以准备好多年呢……
“爹!娘!哥!我要考大学!”从外面听了好多关于大学的好话的吴邪飞奔回家,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哈哈哈,俺家邪娃子就是有出息!好好好,爹支持你!”铁根儿大笑道。
“邪娃子这么聪明一定能考上!到时候啊,咱家在村里可就扬眉吐气了!”铁根儿媳妇也笑眯眯的。
只是闷蛋儿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吴邪。他并不高兴,两年的相处让他有些舍不得。
“哥,我要上大学你不高兴吗?”吴邪见闷蛋儿没什么表示就跑过去问。
闷蛋儿抬头看看吴邪,僵硬地弯弯嘴角,摇了摇头。
闷蛋儿是因为知道吴邪终有一天会离开这里而有些不开心,可铁根儿看在眼里却有些误会了。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两个孩子都上学的话肯定是负担不起,想想闷蛋儿近两年为了帮扶这个家而吃得苦,铁根儿早就暗暗决定,如果闷蛋儿想上学的话就先紧着闷蛋儿,毕竟吴邪还小,再等个两年也完全没问题。
这样一想,铁根儿拉过吴邪,试着问道:“邪娃子,爹问你,要是家里……”
铁根儿的话被闷蛋儿拦住,他拉着铁根儿的衣袖,坚定地摇了摇头。
闷蛋儿知道他爹要问什么,铁根儿也明白这个懂事的儿子想表达什么,虽然闷蛋儿很闷,可他的心里话全都在眼睛里了。
“爹,你要问啥?”吴邪好奇地问。
“啊,没啥,爹就是突然想起来当年你来的时候还带着个包包,你亲爹娘说等你上学了就能打开看了,回头叫你娘给你找出来。”铁根儿改口道。
“真的?!好!!”
吴邪开心地在院子里跑圈玩,闷蛋儿静静地看着他的笑容,觉得很满足。
闷蛋儿知道家里不富裕,吴邪要是上学自己就得留下干活,可那有什么关系呢?至少吴邪上了学还有可能寻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而自己却对家人没有半点印象,反而觉得张家湾才是自己的家。一个是有期待有目标的去上学,一个是上与不上都没有什么所谓,更何况,吴邪还是他的弟弟。
这个选择并不难。
至于爹娘这边,虽然可能没办法跟他们解释清楚自己的想法,但只要一直摇头的话,他们应该也不会强迫自己去的。
作者有话要说:
☆、9
1978年夏末。
吴邪就要上学了。
那间小学是张家湾村联合附近的几个村子一起开办的,老师都是自愿留守的知青,十里八村的孩子们为了能上学都可高兴了,当然这也包括吴邪,以及闷蛋儿。
闷蛋儿不能和吴邪一起上学,但他已经暗自下定决心,以后每天都要接送吴邪,他家距离学校有5里路,他可不放心吴邪自己一个人走。
开学前的准备当然少不了,吴邪父母给他留的书包里有很多学习用具,铅笔有一大捆,橡皮有一小盒,还有一摞本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只装着些衣服的小布包被铁根儿媳妇收了起来,一本写满了字的本子吴邪打算等自己认识了再慢慢看,几本厚厚的书,其中有两本像是什么武功秘籍的吴邪给了闷蛋儿叫他慢慢练……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
那是吴邪的“百岁儿照”,他的父母抱着他,一脸幸福。
吴邪捧着照片看了许久……
闷蛋儿其实是有些羡慕的,虽然他们都是一样被家人送到了张家湾,可吴邪有他父母留给他的满满一大包的关爱,自己却什么都没有,连记忆也没有。
“哥,爸爸妈妈还是喜欢我的,是不是?他们会回来找我的,对吧?”吴邪问。
闷蛋儿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吴邪抱着照片开心地笑。
“哥,我以后上学去白天就不在家了,你要好好练武功,等练好了就不怕胖子他们再欺负你了!”吴邪伸手拍了拍闷蛋儿抱在怀里的“武功秘籍”。
闷蛋儿点点头,虽然他其实根本不屑跟胖子他们较真儿,但是弟弟的担心他还是挺愿意接受的。
“哥,以后我学了识字,回来也教你,好不好?”
闷蛋儿点头。
“哎呀哥,你这两年越来越不爱说话了!你小心以后真的就不会说了!”
闷蛋儿笑笑,还是没说话。
“……”吴邪很挫败:“你这么闷,看以后谁愿意嫁给你当媳妇!哼~”
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总爱开这种玩笑,就算还不清楚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结婚过日子,但娶媳妇儿这样的游戏还是经常要玩一下的。吴邪总因为年纪小当不上新郎官,而年龄合适的闷蛋儿却也因为长得太好看惨遭排挤……于是吴邪就总觉得胖子他们欺负闷蛋儿。
不过闷蛋儿倒是对这游戏没有半点兴趣,因为就算不玩,彩月和彩云两姐妹也老是缠着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