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着局势,适时开口:“侯将军,在朕这里,一向是各抒胸臆,畅所欲言,同为大唐献策。韦卿所言自有他的道理,你不许胡闹。”
侯君集阴阳怪气意有所指的说道:“是,陛下。刚才那些话,若是别人说的,他一定是不怀好意。若是韦大人说出这些话来,他可是头都顶着天的尖子呀,怎么能干出这种背后拆人台的龌龊事情。韦大人,是不是还要接着上奏啊?快讲!请将啊!”
韦源承连看都不想再多看侯君集一眼,拂袖说道:“老夫已经把话说完了。”
侯君集见韦源承不说,接着说道:“好,既然韦大人已经说完了,那老侯我也说两句。陛下,正所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何况老侯现如今每天还能吃三斤馍,二斤肉,离迟暮之年还早着呢。高昌的麴文泰,臣愿意把他擒来,献给陛下。”
长孙无忌见状,知道不能再闹下去了,忙起身上奏道:“陛下,臣以为,方才太子举荐的甚是。众所周知,侯大将军在对西域作战中,经验颇丰。故此,臣举荐侯大将军,担任此役大元帅。”
见长孙无忌适时的收了尾,皇帝拍板说道:“好,那就依辅机所言。任命潞国公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即日率军讨伐高昌。”
“臣领命!定不负陛下所望。”侯君集单膝跪地行礼,大声说道。
看着大局已定,太子松了口气。韦源承气势汹汹,如果侯君集大将军没有亲自说出这番话,只怕结果也很难说。
朝会一结束,太子就匆匆忙忙赶回东宫,到书房密室前,正好碰见正从密室里出来的称心。
“称心,安排好了吗?”
“好了,殿下,请。”
太子满意的点头笑道:“东宫现在有劳称心了。”又放轻声音嘱咐道:“各方的探子都要顾及到,关键是,所透露的要点,都要不一样,明白吗。”
“殿下放心。”
有称心在,太子当然放心,全无后顾之忧的进入密室。
正整理军队的侯君集正在给士兵喊话,鼓足士气后,下令即刻做饭,吃完饭便行军。
侯君集刚回自己的帐篷,便觉得里面不对。拔出刀,小心翼翼的靠近气息的来源。
“太子殿下!”侯君集吓了一跳,如果刚刚不是太子手快打开自己的刀,那后果真不敢设想。“望太子殿下,恕罪。”侯君集跪下道。
太子连忙扶起侯君集,说道:“是本宫来的莽撞,怎么能怪罪大将军。”
“太子殿下,您怎么会在这里?”侯君集问完,还不忘主意左右动静。
“侯将军放心,左右都有本宫的人看守,不会有问题。如今本宫前来,正是要嘱咐侯将军些事情。”
没想到太子已有此实力,侯君集在大表赞赏与震惊的同时,悉心听了起来。
“侯将军此番出征,必胜无疑。只是希望将军获胜后,莫要做出落人口舌之举。”
“太子殿下这是何意?”侯君集有些诧异太子的嘱托。
“侯将军常年征战,十分辛苦。这些,父皇和本宫都清楚,所以每次给侯将军的封赏也绝对不差,希望侯将军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弃大局于不顾。要知道,本宫现在,需要你。而本宫还希望,你能陪本宫更久。”
侯君集虽然只是一届武夫,没怎么读过书。但能被李世民所看重的将领,又怎么会是有勇无谋之人。细细一品,侯君集很快领会了太子的意思,誓表忠心。
太子见目的已经达到,也不多留,转身回了东宫。
作者有话要说:
☆、预言起
第二十一章
自送走侯君集大将军,太子的日子就过的十分有规律,除了上朝议事外,便是和称心在比武练剑。
这日,东宫比武场。
眼看称心节节败退,太子以挥剑空间说道:“称心在想什么,如此不用心?”
称心奋力打破太子剑剑夹击,回身一剑,说道:“在想李淳风。”
太子一个侧身,避过,回手一个剑花道:“是在想‘唐历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吧。”
称心侧翻而起,“没错!”换双手横剑防御“还有街头巷尾的‘太子言行有失’”。说完,奋起一剑,震得太子后退一步。
“好了,称心,咱们好好说说话。”太子收了剑,向坐榻走去。
称心见状,也连忙收了剑,跟了过去。
两人坐在榻上。
“殿下一点都不担心?”称心问道。
“有什么好担心的,所谓的预言,我早就不信了。”太子倒是无所谓的说道。
“预言倒是还好,关键是‘太子言行有失’的流言。称心担心会对殿下有影响,尤其是皇上那里。”称心很着急,却只能狠狠的握住手里的剑。
太子捏了捏称心的手,让他放松,说道:“别人怎么想我防不住,尤其是父皇。”
“那殿下也不能坐以待毙,得有所作为才行。”称心着急的站了起来。
“称心认为我现在应该怎么做?”太子依然惬意的坐着,摆玩着桌子上的干果蜜饯。
称心重新坐下,略一思考,说道:“预言说女主武氏灭唐,也就是说灭了女主武氏,天下就可以太平了。再过数日,李淳风出关,到时候无论他卜出的太白妖星是谁,殿下皆可奏请陛下,将其斩杀。”
“称心,你想的太简单了。不过,我们是得等等。”
称心没再费劲脑筋的细想太子话中的深意,只是默默拿起茶壶,为太子倒了一杯茶水,放到太子手中。太子嗅了嗅茶的清香,抬起头,两人相视一笑。
很快,便到了李淳风出关这日。
星云阁前,元老大臣齐聚。不一会儿,皇帝也到了。只是等了小半个时辰,李淳风仍未有动静。
太子就安然的坐在东宫练着书法,不再理会源源不断传来的关于李淳风的消息。
就在太子刚刚临摹好一帖字后,魏征在称心的带领下,缓步走进来。
“殿下,魏大人求见。”称心说道。
“嗯,看到了。”太子放下笔,抬起头。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殿下真沉得住气,如今的字写起来依然行云流水。”魏征硬梆梆的说道。
太子一挑眉,笑着问道:“魏大人今日来东宫就是为了夸奖本宫的字吗?”
“当然不是。”魏征说完,眼睛看了眼称心。
太子无奈的笑道:“魏大人一定每次都要这样吗?”不过,说完,仍然示意称心守在门口即可。
称心拱手退出。
魏征见称心退了出去,也没看向太子,眼睛看着窗外,不屑的说道:“明明已经大祸临头,自己却全然不知,昏聩至此。真是让人失望。”
如果是上一世魏征说完,太子必定大怒,但现在,太子却起身,笑着向魏征道:“还望魏大人不吝赐教。”
魏征对太子的态度微微咂舌,却依然朗声说道:“太子殿下,虽然无论大朝会,还是在击杀反贼毅然救父上都表现的无可挑剔,可殿下手中却无可用之人。朝臣上,除了吴王和晋王,魏王与您其实差不了多少,只不过殿下手中有了手握兵权的侯君集大将军。可魏王在养人方面,魏王要做的好过你太多。你那个拜侯将军所开的名不见经传的剑术馆,怎么抗衡魏王以文会友的门客三千。甚至包括魏王现在正在编纂的《括地志》。”
“魏大人知道挺多的嘛。”太子赞道。
“不是微臣知道的多,而是殿下知道的太少。殿下仁善,可仁善为君后才是优点。殿下只知道顾自己的东宫一块儿小天地,却不知宫里宫外,外面已经发生多少变化!”
“魏大人是在说本宫又聋又瞎吗?”
“既然殿下耳聪目明,就应该知道,今天早晨,将仕郎李淳风无疾暴毙。”
“此事,本宫当然知道,而且我还知道,李淳风死前手里握的便是武媚娘的名字。”
“针对此事,殿下如何应对啊?”
“如何应对?”太子收起嬉笑的面孔,肃然说道:“当然是,力保武媚娘!”
魏征一怔,摸着胡子笑道:“看来殿下已然全有打算。不过,如果殿下有时间,便请殿下在今晚丑时,到老臣在城南的旧宅一叙。”
“不,魏大人,你的城南老宅也没那么安全。今夜您准备好,本宫带你去个地方。”
看着太子的表现,魏征突然觉得,太子好像把大家全都骗了,甚至包括皇上。魏征笑了,拱手行礼,道:“老臣就恭候太子殿下了。告辞。”
看魏征走后,称心进屋,走到太子身边说道:“殿下准备将自己的实力告诉魏大人了。”
太子叹了口气,沉重的点了点头。“我得让魏大人知道一些了,别再让他为了我,碰的头破血流。不过此时,我有些别的事要做。”太子拿起桌子上的书,摩挲几下,问道:“称心,你觉得这本《北漠志》如何?”
“称心觉得,殿下所精心编写的《北漠志》,将北漠的无论是地理,人文,风俗或传统都编写很是详尽,甚至还涉及了北漠的军事。据称心在漠北一带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殿下的《北漠志》实在是将北漠剖析的最详细的了。只是……”
“只是什么?称心说说看。”
“殿下,殿下的《北漠志》虽然将北漠的情况介绍尽可能的详细,且有一定的军事价值。但是,若与魏王如今编纂的《括地志》相比,实在是……”
“谁说我要拿着这本《北漠志》同魏王的《括地志》相比了?”
“那殿下是想?”
“这只是一条引子,一根导火索。称心,你觉得魏王与我如何?”
“原本,称心以为,魏王与殿下怎么说都是亲兄弟,可是,却没想到,魏王竟如此卑劣。”自从称心从太子手下的暗部中得知太子坠马乃是魏王所为,称心恨不能去魏王府杀了魏王。可为了太子的大计,称心忍下了。
看着又变得气息不稳的称心,太子扒开一半橘子,塞到称心嘴里。
“殿下!”称心嘴里塞着橘子,有些不满的抗议。太子却将另一半橘子塞入自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