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出征
记得当时年纪小
第二十六章出征
汪东城这边在布置攻打沐国之事,那边,已经传出了沐国布兵武沐边境的消息。沐国以“汪诗尘探听沐国机密,私逃回武”的理由讨伐大武,要求大武交出汪诗尘,否则兵戎相见。
汪东城母子断然不肯再送汪诗尘入虎口的。此外,汪东城发出公告,训斥沐国对长公主的虐待和他们的狼子野心,激励大武青年从军,保家卫国。一时间,民情激愤,不少壮年男子投军,誓死打败沐国。
军队有了,缺少好的将领却不行,汪东城任命莫冲为大元帅,统领三军,即日出发。
这时,唐禹哲自告奋勇,要随莫元帅抗敌。汪东城是千万个不愿意,奈何唐禹哲态度坚决,朝中又没有比唐禹哲更适合的人选,汪东城只好同意唐禹哲担任左前锋一职,并且任命莫悔为右前锋。
大臣们反对皇帝派莫悔出去,若是护龙军的正副统领都走了,谁来保护皇宫,保护皇上、太后的安全。汪东城顾不得这些,他立马提拔护龙军中的俊杰之才担任护龙军正副统领,堵住大臣们的口。
汪东城知道唐禹哲学成归来,想要大展拳脚,他却希望永远把他守护在自己的羽翼中。可是,他也明白,没有翅膀的雄鹰,是不会快乐的,所以,他将莫悔一同派去,以莫悔的成熟机智,一定可以照顾到禹哲。若不是他要镇守宫中,他恐怕要亲自上阵了。
出发的前一晚,汪东城为众将领践行。他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论,激励将士们凯旋归来。
同出征的将士们一一喝酒以后,汪东城把莫悔叫道一边,想要请求他照顾禹哲。他还没有开口,莫悔抢先一步说:“皇上,我知道您要说什么,你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清王。”
汪东城有些尴尬,他不自然地干笑两声:“呵呵,你也要保护好你自己,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
能听到汪东城这样说,莫悔已经很感动了,其他的也不敢奢求什么。
汪东城和莫悔寒暄过后,搜寻唐禹哲的身影。明明知道唐禹哲会对他冷言冷语,他还是仍不住想对叫他保护好自己。
唐禹哲给了汪东城一个惊喜,只见他朝汪东城这边走来。汪东城屏退众人,上前和唐禹哲大招呼:“禹哲。。。。。。”叫来一声唐禹哲的名字,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唐禹哲比汪东城要放得开些。此次出征,不成功便成仁。若是自己真的是学艺不精,在战场上有了什么意外,他希望在此之前,能够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
他对汪东城说:“皇上,明天我就要出征了,不知道将来有没有机会回来。若是臣弟回不来了,请你记住,你是我今生对重要的人。若有来世,我们还要相遇。”
没有等汪东城反应过来,他便走了。据说,当晚,大武王朝最英明的少年皇帝,不知何故,发呆了许久。
第二日,汪东城率众人为将士们送行。汪诗尘也来了,她只是远远地注视着唐禹哲,一言不发。
唐禹哲身穿铠甲,披着红色的战袍,骑着他幼时的坐骑小白,好不威风。唐禹哲在人群中异常夺目,让汪东城移不开目光。意气风发的唐禹哲,才是他想要的样子吧。
马上的唐禹哲看向未知的远方,憧憬着未来。只是,没有回头,他仍是感觉到了一道灼热的目光,要将他融化。他却不能回头,当他踏出皇宫的那一刻,他就不能回头了。
时辰已到,莫冲率众人踏上战场。汪东城目送着他们,直到那个火红的身影,消失在天边。
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了。
☆、第二十七章 战场
记得当时年纪小
第二十七章战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来到沐武边境一月有余,唐禹哲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战场。以前听师公说起战场的残酷,只觉得惊心动魄,现在自己真正作为战争的一份子,才明白,真正的战场,比任何语言的描绘都残酷的多,壮烈得多。
这一个多月以来,士兵们全神戒备,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每天都有有人受伤、离开,四处可见残肢断臂。将士们把每天当成自己的最后一天来过,也许,下一个就是自己。
同时,战场也最能体现出男儿们的血性。如果下一个离开的是自己,那么,为国捐躯也是一种荣耀。如果,自己有幸存活,那么,要为死去的战友保家卫国,驱赶敌人。
现在是战争的初期,大家都在互相试探,没有大的战役,而在无数场小的战役里,双方各有胜负,难分伯仲。
唐禹哲带领士兵们和沐国打了几场,他的表现不能说不亮眼,让许多老将军对他赞许有加。
因为唐禹哲太过貌美,他上战场的时候,总是戴着面目狰狞的面具。这反而增添了他的神秘感,沐国将士放言:一定要活捉唐禹哲,一睹真颜。
而底下的士兵,一开始看他稍显瘦弱,虽然有天山老人传授技艺,但他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以前在皇宫里被皇帝当成宝来养着,是温室里的花朵,认为他不可能吃的了战争的苦。
记得第一天操练,唐禹哲对士兵们说:“以后我们就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在战场上,我们要互相协助。我们一定可以打败敌人,平安地回到大武。”
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从队伍中发出:“一个娘们带领我们,能活着就不错了,还想打胜仗。”其他人也跟着附和。军队中的人基本上都是粗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唐禹哲虽然比以前强壮了一些,可比起常年呆在军中的汉子,他那粉嫩的肤色,绝美的面容,的确有如女子一般。
唐禹哲也不生气,他只是走到那名汉子面前,对他说:“兄弟,我知道你心有不服,那么,我们来比一场。若是我赢了,你要绝对服从我。若是你赢了,你来做左前锋,我来做小兵。如何?”
“此话当真?”汉子有一丝疑虑,若是真的打败他,他不认账,以后伺机报复怎么办。
“怎么?你怕了?是男子汉大丈夫就拿出你的气势来。其他人也一样,谁打败我,我就把左前锋让给他。”唐禹哲大声对众人说。
大家都是血性汉子,怎么会贪生怕死,说话的汉子第一个站出来和唐禹哲比试。可是,不到几招,就输的一败涂地。陆续又有几人上前和唐禹哲比试,都是技不如人。其他人见状,知道唐禹哲的确有真本事,再没有异言。
莫悔听说此事以后,对唐禹哲刮目相看。
本来那几个和唐禹哲比试的士兵,以为唐禹哲以后会处处刁难他们,没想到唐禹哲不但没有,反而很器重他们。那几人爱憎分明,天性豪爽,从此以后,对唐禹哲很是信服。
这些日子以来,唐禹哲和他们同吃同住,丝毫没有王爷的架子,遇到有什么不懂之处虚心的向右经验是的士兵讨教。对底下士兵们好的建议从善如流,但他不居功,总是把功劳让给底下的士兵。
所以,他带领的士兵渐渐对他改观,对他从当初的不削到敬慕和绝对服从。唐禹哲带领的部队,成了整个大军的中坚力量。
大家都相信,假以时日,经过不断的磨练,唐禹哲一定能成为一代名将。
只是,在战场上如何淡定,机智;在众人面前如何从容、斗志昂扬;在莫冲面前如何坚决、刚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唐禹哲总是忍不住想起那个高大的身影和他和熙的笑容、宠溺的眼神、性感的嘴唇。他可以骗得了任何人,他却骗不了自己的心,他想念汪东城,想和他在一起。
战场上唐禹哲抛头颅洒热血,远在龙翔城的汪东城也不好过。现在,他每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等战报,等待那人的消息。看见他打了胜仗,他很开心,他失利了,他忧心的不是战争的胜利,而是他是否安好。
有的时候,战报上是不会出现唐禹哲的名字的。可汪东城仍是很高兴,因为没有消息就代表他一切都好,有什么比他平安更重要呢。
除了关注战况以外,汪东城也尽力做好皇帝的本质工作,禹哲走了,他更要好好治理国家,不能让战场上的将士们有后顾之忧。同时,他全力收集粮草,源源不断得向战场送去。
只希望战争赶快结束,他不忍心他的宝宝吃太多的苦啊。
☆、29
记得当时年纪小
第二十八章最后一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大武和沐国的战争已持续半年有余,双方都疲惫不堪,想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不止士兵们思念家中妻儿,两个国家,已经快支撑不起军队庞大的开支。边境的百姓不断地出逃,而大武以仁德治国,不断得接收战争难民,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所以,大武和沐国都在谋划最后一役。只是不知道谁能够抢占先机。
唐禹哲在这半年里,带领他的军队打赢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战役,已荣升为“冠军大将军:,官拜正三品。而莫悔,也晋升为”忠武大将军“,官居正四品。可以说,天下的兵马都掌握在莫氏父子和唐禹哲手上。
这夜,正值中秋之夜,两边阵营都无心战争,对月抒怀。看到饮酒作乐是士兵们,唐禹哲想起了汪东城,他大概在宫里和太后妃子们一起欢度佳节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