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蔷的平淡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贾蔷的平淡人生-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蔷觉得自己应该晚一天回来的,可是,既然已经回来了,就还是得硬着头皮过去,于是,给几个长辈敬了酒,便装作不胜酒力的样子先行告退了,反正他年纪小,能喝两三杯已经让那些人满意了,自然不会可以灌他。贾珍醉眼朦胧地看着他:“蔷哥儿既然不能再喝了,那就去老祖宗她们那里吧!以后,蔷哥儿还是要锻炼一下酒量啊,才两杯酒不行了,你珍大伯伯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便是十杯二十杯,喝下去,脸色都不变一下的!”一干和他德性差不多的都在起哄,言道既然你酒量这么大,那就再喝两杯云云。贾蔷赶紧溜掉了。
  从一个小丫环那里接过了一碗醒酒汤喝下,贾蔷又用热毛巾擦了擦脸,闻闻身上没什么酒气,便迈步去见一干女性长辈了,如今他年纪已经不小,快要到知人事的时候了,自然要讲究避讳,不能随意往内院走的。赏了外面守门的婆子一角银子,让她进去通报,他便在门口等着。
  那婆子掂量了一下手里的银子分量,足有半两,当即一张脸笑出了几十道褶子,赶紧进去通报。
  贾蔷正等着那婆子回来,就听见有声音传过来:“哎呦,小祖宗,不要再跑了!”
  贾蔷闻声看去,却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迈动着两条小短腿,往这边跑来,身后,两个嬷嬷还有几个丫环紧张得跟着,那嬷嬷想要抱起那男孩,那男孩却怎么也不肯,结果,脚下一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然后,屋子里一个衣衫颇为素净的年轻妇人急急走出,急声道:“兰儿,怎么了?摔哪儿了?快给娘看看!”好不容易哄得那男孩不哭了,那年轻妇人看着几个嬷嬷丫环,冷下了脸:“让你们带哥儿去睡觉,怎么就让哥儿摔着了!”
  “大奶奶,这也不能怪我们啊!哥儿才出了门,就不让我抱了,硬是要下来自己走,又走得急了些,这才摔着的啊!”那个嬷嬷连声叫屈,不过看她模样,对那妇人浑然没有半点敬重模样。
  贾蔷这会儿明白了,那个小男孩就是贾珠的遗腹子贾兰,王夫人因为贾珠的死迁怒李纨,对贾兰也是不待见,老太太心里面都是贾宝玉,对贾兰也没多少顾念,底下人见了,哪里还把他们孤儿寡母当回事,便是伺候贾兰的奶娘丫环面上还保持着恭敬,心里也是多有轻慢。李纨虽说不懦弱,可也不是敢挑事的人,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咽。
  贾蔷见了,颇有些同病相怜之意,当下叫道:“侄儿见过珠大婶子,婶子一向可好?”
  李纨见得贾蔷,当下挤出了一个笑容来,说道:“是蔷哥儿啊!刚刚让你见笑了!”
  贾蔷脸上露出一点凉薄的笑意:“做奴才的不经心,打出去就是了,婶子实在是太手软了些,才让这些奴才们蹬鼻子上脸了!”见得那几个丫环婆子有些瑟缩,他又转了话题:“这是兰儿弟弟吧!”
  李纨听得心中一动,自己一味不肯多嘴惹人,别人还当自己可欺,好歹李家虽然不是什么豪门大族,可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自己以后还是要硬气点,总不能让兰儿也被欺负,心里想着,脸上却不露声色,她点头道:“就是兰儿,兰儿,这是你蔷二哥哥!”
  贾兰眨了眨眼睛,奶声奶气地喊道:“二哥哥好!”
  贾蔷笑道:“兰儿弟弟好!这个给你拿着玩!”说着便从腰间解下一枚羊脂玉玉佩塞到贾兰手里,李纨吃了一惊,那枚玉佩玉质也是上佳,大概没个四五十两买不下来的,她知道贾蔷在宁国府也是有些尴尬,估计除了月钱,平常也是没有别的外快的,当下便想推辞,却听贾蔷道:“不过是个玩意儿,婶子不必推辞!”平常这个时候,贾兰也是睡午觉了,不过刚刚被风一吹,才来了精神,这会儿被李纨抱着,又有些困了,大大地打了个呵欠,眼皮子也有些耷拉下来。
  贾蔷轻笑一声:“兰儿困了,侄儿还要去给老太太她们请安,婶子请便!”
  “好,蔷哥儿你自去吧!”李纨点点头,想着贾蔷年纪小小已经做了秀才,又想到了早逝的丈夫,心里一算,暗自叹了口气,她转头冷冷地看了一眼那些丫环婆子,冷声道:“果然是我平常太大方了,让你们连主子都不放在眼里!今儿不教训你们一顿,你们还当我们娘俩是面团捏的,没个脾气呢!”
  几个丫环婆子赶紧讨饶,李纨哼了一声:“也罢,你们也是府里的家生子,念在服侍兰哥儿也有些时日了,这次就先饶了你们,只扣你们一个月的月钱!日后再这么不经心,我就报了太太,把你们撵出去,也别怪我不顾你们素日的体面!”
  几个人在这大冷天的反而出了一身冷汗,听得李纨这么说,连声道以后不敢了,这下,谁也不敢把这个珠大奶奶当成好拿捏的了,好歹李纨是青年守节的寡妇,便是老太太也不能无故给她没脸 ,贾兰又是荣国府的嫡长孙,将来的事情,还真是说不准呢!
                  乡试
'收藏此章节' '手机UMD下载' ''   贾蔷还是没见着那位水做的林妹妹,她还没有出孝,除了每日去老太太房里请安,轻易不出自己院门的。贾蔷也是遗憾了一下,不过,林黛玉这样的人,当作仙子远远看着还行,就像是一株名贵的兰花,你欣赏一下,感慨着如何清雅动人也就是了,若是你要搬回去自己养着,保准叫你心力交瘁,没准那兰花还不领情。
  老太太他们对贾蔷印象还好,再不好的人,跟贾珍他们父子一对比,都显得可爱了,何况贾蔷长得又好,小小年纪,又有了功名,可以说是前途无量呢!老太太她们夸奖了贾蔷几句,又留他吃了几个点心,终究放他回去了。
  贾蔷出去的时候,又正好遇见了从走廊另一边过来的惜春,他叫了一声四姑姑,便打算走人。若是惜春真是许夫人所出,他定是要多加照顾的,偏偏惜春的出现对许夫人来说就是一剂催命的毒药,因此,哪怕明知道惜春无辜,贾蔷对她总是亲近不起来。当年那件事除了几个当家人,知道的本来就不多,惜春的奶娘丫环也是从庄子上找的家生子,一直以为惜春就是宁国府的嫡女,而知道的都顾虑着贾府的名声,谁也不说,久而久之,便是几个当家人也催眠得自己认为惜春就是宁国府嫡出的小姐了。不过,惜春毕竟是在荣国府长大的,贾蔷对她不亲近也是情有可原。
  惜春才五六岁,也是一脸稚气,却已经知道了些人情冷暖,为人行事也是颇为冷淡,见贾蔷如此,她也是不以为意,打了个招呼,也就进屋了。
  贾蔷回到自己的小院,换了身家常的衣服,他坐在温暖的屋子里,开始听几个丫环向他报告他不在的几天发生了什么事。
  贾蔷觉得自己又恢复了前世过年公司放假的状态,虽然不用他采购年货,可是,他依然要每天周旋于各种乱七八糟的亲朋好友之中,新年又长大了一岁的他,不得不被人当作大人,可以在酒桌上觥筹交错,听一帮人讲些荤段子了。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四天,贾蔷才能放松下来,准备礼物,去拜访自己的几位老师,一个长安县的县令,一个顺天府的府尹,一个顺天府的学政,最重要的是一直以来的老师孙先生。给文人的礼物和给自家那些喜欢摆阔的豪奢亲戚不同,一定要风雅,当然,以他的经济状况,这个词代表着值钱。
  可想而知,尤氏是绝对不会同意将家里的古董字画给贾蔷送礼的,哪怕贾珍贾蓉两个一年到头写不了十个字,他们的书房里还是挂着珍贵的名人字画,书桌上,也是摆着湖笔,端砚,宣纸,徽墨的,但是,贾蔷除了当初考中了秀才,得了贾政送的徽墨和一方端砚之外,尤氏从来不会想到这种事情。贾蔷也不指望尤氏她能大方起来,也就自己准备了。自己亲手抄的四书和写的文章是都要一份的,好在手头也有些好东西,也就不必跑到古董铺子里去寻。白玉雕琢的笔架,云南大理石的砚屏,唐寅的话,蔡襄的字,哪一样都足够了,让丫环用绸缎包好,贾蔷便带上侍墨,骑马出去给几位老师拜年。这年头,上门拜访最基本的礼节就是要在上午,下午去人家就很不礼貌了,因此,拜访了几个老师,还都留着吃了午饭,等到四位老师都拜访下来,国子监也要开课了。
  年后只是在去许家拜年的时候见了许平潮一面,许家在京中早有根基,只不过,当年许家老爷子告老还乡,这关系才淡了下来,后来,许思齐、许思贤进京任职,和以前的故交再交流两次,关系又热络了起来,因此,许平潮比贾蔷还要忙,等到国子监开课,他很是松了一口气,抱怨怎么以前不知道,有那么多亲朋故交要上门拜年呢!贾蔷一笑,当年他只是小孩,如今,都是秀才了,自然也能当作大人,进入他们父祖辈的这个圈子,尤其是头一年,自然四处都要拜访一番的,不忙才怪。
  国子监的生活一如既往地平淡无味,每日里就是背书,听国子监的先生讲释经义,再出题目让你当场作文,遇上假期,和几个相熟的同窗出去搓一顿,大家凑份子,也能去个中高档的酒楼,点几个不错的菜,行个酒令,喝点小酒,也算舒服。
  日子流水一样的过去,等到贾蔷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快要到乡试的时候了。乡试的试卷是翰林院出的,几个月前,几位先生那里就要避嫌了,按照孙先生之前的说法,就是虽然还没有指定正副主考,你还是写些四平八稳的文章,总归不会出错,要知道,很多时候,几位考官本身的想法就是南辕北辙的,有的时候,你投一人所好,往往容易引起争执,到时候,反而不美。
  贾蔷自然是相信先生的话的,他这么点年纪,可不能太出风头了,上次做个案首也就罢了,如今十三四岁的人,乡试名次太突出,往往接下来的春闱,也是要把你压一压,免得怕你少年得志,太过猖狂了。
  这年头,秀才实在是很多,以前,秀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