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祥忙道:“孩儿已经抄了四十多遍,经里的道理都明白了,往后绝不再犯错。”又道:“孩儿往日无知,让阿玛多挂心了,孩儿不孝。”说着又跪下了。
硕王满意了,让他起来,说:“你明白就好。那你就把抄的经拿来给我看看吧。”
皓祥心中一紧,有点犹豫,可看到硕王好不容易过来了,便想了想,道:“孩儿去把抄经拿来,请阿玛稍候。”
硕王挑挑眉,没有不同意,让他去了。
皓祥急忙回房,挑挑拣拣,把写得比较好的抄经选出来,足足拿了大概十本左右,便马上回侧福晋房里。满手都抱着抄经,不便行礼,他只能跪下行礼,然后让硕王检查。
硕王见他亲自拿着书册进来,有些惊讶,但只见了十本册子,便有些明白他的打算了。亲自拿来便代表他对抄经的重视,只拿十本,那些写得好的自然能表现了,那些不好的便只能留在房里。
硕王本来有些生气他取巧,可也知道本来他的字就不可能写得好,又刚受完家法,脸色还有点苍白。看在他已经认错的份上,也就不再计较了。翻开册子,字确实写得不好,但力透纸背,写得是够用心的了。把所有册子都翻了一遍,算是稍微了解皓祥的字了。他说:“皓祥,你的字不好,笔锋不得劲,只有个字形还在,其他都没有,要勤加练习才行。”
本来是最得意的事,现在却不成样子,皓祥本人也觉得很丢脸。他赧然道:“孩儿知道,谨遵阿玛吩咐。”
硕王觉得他行事比刚回来那阵子规矩多了,想来是这段时间的修养和静心让他终于恢复了。只是他还有点担心,不太想让他马上结束抄经。于是说:“看来抄经让你懂事了些,你还是得好好抄写才行。多读《孝经》,多明事理,才能修心养德。”
侧福晋忙应道:“王爷,皓祥会好好抄经的,爷放心。”
硕王已经原谅他了,想到他一个小孩子若天天被困在一方小院也不太好,便道:“剩下的二百六十遍《孝经》,皓祥便慢慢抄写吧,只要在一年内抄写完也算完成了。我也不禁你在府内走动,只不能出府。”再翻翻册子,见到皓祥那难看的字,又道:“我便给你些字帖,你好好练字吧。”
皓祥应是,硕王又说:“明天你跟福晋请安时,要好好跟皓祯和福晋道谢,他们都关心你。”
皓祥当然知道今天硕王的来临跟皓祯有关系。他来了看了字帖,这么巧硕王也来看抄经,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他搞的鬼。可硕王如此说话,皓祥只能应是。
说完话,硕王便让皓祥告退了。
******
接下来的日子,无风无浪,皓祥也一心一意地抄写孝经,以防又有意外发生。
在抄写了二百遍《孝经》后的某天,皓祥再次被硕王找来,说是关于进学的事情。
原来福晋见硕王去看了皓祥之后,居然让皓祥出院子了,惊讶之余更不甘。想到那天皓祯说皓祥想跟他一起去先生那里,又生了一计。
对福晋来说,让皓祥和皓祯一起上课,那是不可能的。皓祯在先生的教导下,越来越出色,出口成章,言辞有度。如此好的先生,她怎肯便宜皓祥那个庶子!可皓祥若自己提出来,想必王爷也不好拒绝,毕竟都是儿子,既然长子教得好了,再送次子去教导也说得过去。可她不甘心啊!怎能如此!
而且,小孩子只要别人多影响一下,就会改变。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是身边的人不好,自己也必然受害。虽然她不是没有在皓祥身边插人,可毕竟是在内院,他年纪又小,影响有限。若是能让皓祥在外面学坏了,那他就更加不能跟皓祯相比,王爷也会更加厌恶他。他这一辈子都只能做个卑贱的小小庶子!翩翩这个贱人,她的儿子也就只值这样!
要先下手为强!
福晋作此打算,便派人回娘家,让娘家人打听京中的族学或者官学。虽然王爷姓富察,可王爷这一支跟嫡支很远。而且富察家也正当红,王爷不敢跟族里多交往,以免让皇上挑眼。所以富察家的族学,她有足够的把握说服王爷不让皓祥进去。所以,要送他进其他族学或者官学,是最好的选择!最好是那种混乱的最差的!
得到回复的当晚,福晋就跟硕王来了一场深谈。
“王爷,皓祥已经六岁了。府里也没安排先生教他,我担心他的学习。本来我是想让他跟随皓祯一起上课,可皓祯已经学得深了,皓祥才刚刚启蒙不久,让他们俩一起似乎不太合适。而且对先生来说,跨度也大,不利于教学。”故意忽略了其实先生教皓祥费不了什么功夫,就是认字抄写,讲讲三字经千字文等等。
硕王也有想过这个问题,可被皓祥突发的品行问题打了个岔,便搁下了。现在福晋提醒了他。“雪如真是嫡母的典范,连这也为皓祥打算好了。你说的问题,我也想过。我想再请一个先生来教教他,也不用太好,就让他学些东西就行了。”
福晋委婉地说:“再请一个先生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可对皓祯的先生来说,这……好像不太好吧。文人碰面总要分个高下,若让两人都不快,倒耽搁了皓祯和皓祥的学习。”又无视了若是不太好的先生进府,一般都不会跟前辈起争执,只说普通文人之间,确实会有些许摩擦。
硕王想了想,也赞同。但这样一来,皓祥的学习也便成了问题。他也不愿意为了皓祥就让皓祯的先生不高兴。需知道这位先生姓孟,乃是孟子之后,二甲进士出身,他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求得他来府里教导皓祯。“这样啊,那就让皓祥到外面去学习吧。”
正中!
福晋小心地掩饰嘴边的笑意,仍然说:“那王爷有什么主意么?”
“我倒没有多留意京中的官学,回头我让人打听一下再说吧。”一句话,就把富察家的族学和其他族学都否决了。
福晋终于舒心地笑了,道:“好的,王爷。”
对她来说,让打听的人多说几句,或者少说几句,都是易事。看样子,王爷也不会多过问这件事。只要那所官学听起来是好的,那就行了。
于是,这天,皓祥跟硕王说了一会儿话,就被告知三天后就要到京城东边的八旗学堂。硕王说此学堂乃是他精挑细选的,教学先生都是有功名的,而且进学的学生都是年纪比较小的旗人,大多数人的父亲有官职,适合他去。
八旗学堂,皓祥前世听过,不是一个极好的地方,可也比其他的义学好得多。况且现在小孩子的他也没有什么选择余地。总不能直接跟硕王说他想去咸安宫官学吧?要解释他如何听来这个名字就得费大功夫,只能乖乖去了。
皓祥默默接受了。
硕王说完,就让他回去。
皓祥挥退轿子,一个人慢慢地走在往英虹院的路上,虽然学堂不是顶好的,可想到自己进学后,只要读书读得好,自然就能获得硕王的宠爱。这对他来说,不难。前世的他不说满腹经纶,也说得上才高八斗了。
嘿嘿!翻身的日子不远了!
路上恍惚见到皓祯的身影,似乎是来找硕王。皓祥远远就避开了,只想快快回去,准备好所有的一切,然后尽快进学!
皓祯似有所觉,他转身看向皓祥的方向,刚好看到他手舞足蹈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嘴角牵起一个嘲弄的弧度,又返身继续往前走。
皓祥啊皓祥,太天真了不好,太轻狂了也不行。这府里,最终还得看我富察皓祯的。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福晋:我让你冒头,让你冒头!你敢冒,我就敢锤死你!皓祯:马勒戈壁,你以为你是那根蒜?敢跟哥比?皓祥:草泥马,爷才高八斗,文武双全,你能比得上?硕王闭目:皓祯,你是我们王府的希望啊~本王能闭眼了~~皓祥:阿玛!别啊!你挂了我就真没法了!皓祯:咩哈哈哈哈哈哈~~话说,真的没有人在看么~~~偶好伤心啊~~~另外,八旗学堂是真是存在的,但是里面的情况是我编的= =,大家不要当真啊!本来想让皓祥去咸安宫官学,可看看皓祯和福晋,算了,他们怎么可能让皓祥进这种精英官学囧。这可是从景山官学里抽选出来的优秀苗子才能进的学校呢!
☆、学堂
进学那天很快就到了,皓祥起了个大早,十分兴奋地让盼儿快快弄好所有一切,又冲去给侧福晋请安、给福晋请安,才堪堪在卯时中出门。
皓祥想着福晋刚才那些不阴不阳的话,虽然有些不舒服,可是他顾不了那么多。进学是他现在最需要的路,就算福晋真做了些什么,他还是得去。
学堂在城东,硕王府靠近皇宫西,两者之间有点距离。可路上行人并不多,皓祥又是坐马车的,大约颠簸了两三刻钟就到了,正好赶在辰时前到达。
学堂是辰时二刻上课,从辰时到上课会提供早饭给学生。当然饭是要交钱才能吃的,菜色普普通通,可比起外面的早饭还是要好一些,而且也便宜点。因此这个学堂很明显的分成了两拨,一是瘪着肚子早早到学堂等开饭的,二是赶在上课前才到达,而且已经吃得肚子肥圆的。
很明显,皓祥属于第一类。至于原因,当然还是福晋推动的。
硕王本来是想让皓祥做第二类。好歹也是王府出来的,不要跟那些贫民混一起比较好。
可福晋劝他,小孩子不能娇惯,要吃点苦,才能好好地长起来。尤其是皓祥从没有出过府,在府里过得好,不知道府外的生活,将来也会受苦。不如就让他小时便受了,长大才能享福。又絮絮叨叨了许多关心皓祥将来的话,却明明白白地说了皓祥将来是要出府的,多了解点外面的生活,以后才能过得更好。
硕王没有觉得福晋逾越了。他有皓祯这么一个值得他骄傲的儿子,他对皓祥将来的想法,其实也跟福晋一样。皓祥是庶子,将来是肯定要出府的。出府后他总要有个营生的,现在出去适应一下,也是好的。况且……他想了想,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