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在等四哥呢。”胤禵立马站端正身子,一脸真诚。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胤禛瞥了胤禵一眼,迈开脚步继续向前走,“额娘今儿的病情有了好转,刚才还在念叨你呢。”
胤禵撇撇嘴,他知道额娘很疼爱他,可每日都听着那些千篇一律的关心话,心里就形成了免疫力,现在听着也没什么感觉了。不过这话可不能对四哥说,额娘和四哥向来不亲近,免得触碰了他的伤处,于是便转了话题,“八哥在山东那边怎么样了?”
“很好。”胤禛的脸色有些难看,臭小子,什么时候像这样关心过你的同胞哥哥?天天追在老八屁股后面跑,好像他才是和你一个妈生的。
胤禵看着胤禛,犹豫不决,过了好一阵才说道,“四哥此番去陕西,路途遥远,虽有八哥相伴而行,可那地方始终太过荒凉,弟弟担心……”说着又垂下眼帘,神情略显不安,“弟弟如今也长大了,可以为皇父和哥哥们分忧解难,就是……”
哦?十四的意思是想代替他去?胤禛狐疑,看着胤禵涨红的双颊更是好笑,他怎么没发现自己这个同胞弟弟这么可爱,本来是个直性子人,却又想学老八那样拐弯抹角地说话,学又学不像,说出来倒显得不伦不类,不过好歹他明白了这话的意思。
“你才办差几年时间,就想着在皇阿玛跟前表现了?”胤禛挑眉,语气极为轻松,“再说额娘如今病重,做儿子的应该极力服侍。”
胤禵顿时泄了气,他就说嘛,四哥对十三永远都比对他好,哼……他才是最亲的弟弟好不好?若今儿是十三提这要求的话,四哥说不定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答应了。
偏心,就是偏心!你不答应我找皇阿玛去……
胤禛错愕,还没反应过来就见胤禵一溜烟儿地跑了,心里一阵气闷,他不就是说了一句玩笑话嘛,又没说真不帮他这个亲弟弟。爷都还没回过神儿呢,你居然先生气来了!
甩了甩袖子,胤禛黑着一张脸出了紫禁城。
刚回到四贝勒府上,却听到苏培盛哭着跑了出来,“主子,二阿哥不好了……”
胤禛一愣,突然觉得呼吸有些急促,连忙加快脚步朝内院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唔……终于把这章码完了,阿空最近好忙,精力不济,体力严重透支,好想懒一回,可看到菇凉们留言这么积极,阿空又不好意思断更,所以勉强支撑着写完了……至于若曦啊,她不久会在毓庆宫被折磨致死,当然,还有她自己也不愿意活了,就想死了回到现代去。但是为了响应妹纸们的号召,阿空会安排若曦死后重生,也就是说重生后她会有一段记忆,那段记忆便是原著中她与阿哥们纠缠不清、与四爷爱得死去活来的记忆,但是又保留了现在的记忆,所以这对于若曦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和折磨,咳咳……我彻底把她黑化了你们猜,若曦会重生成谁?
36
36、第36章 转折 。。。
来到正院,只见四福晋满脸悲戚地望着床上的小人儿;弘晖立在一旁,拉着四福晋的衣袖,紧绷着一张小脸不敢说话;李氏用手捂住嘴巴,眼泪不停地往下流,想哭却又不敢哭出声来;弘时还小,不太明白死亡的含义,只是看周围的气氛严肃沉重,也不由得耷拉着小脑袋,站在弘晖身边。
胤禛走上前去,握着弘昀的小手,只觉得手中传来一阵冰凉,凉到了心里,埋着头轻声问道,“什么时候去的?”
“今儿上午还好好的,中午我让嬷嬷们带弘昀去睡午觉,这一睡便再也没醒过来了。”四福晋声音哽咽,面色悲怆,这些日子都是由她在照顾弘昀,虽不是亲生的,好歹也有了感情,突然一下子没了,这心底也不是滋味。
胤禛点点头,只一瞬间,脸色变得苍白,整个人憔悴了许多,连走路都有些颤抖,叹息一声,“找个日子,葬了吧。”转过身,又见李氏红肿的双眼,随意安慰了几句,便摇摇晃晃出了房间。
弘昀一向体弱多病,况且弘时又小,他担心李氏照顾不周,便把弘昀抱给那拉氏,就是希望弘昀不要像上辈子那样早夭了,可结果还是一样。胤禛心里不好受,本以为重活一世,可以让自己仅有的几个孩子健健康康地活着,哪知道天不如人意,弘晖倒是熬过来了,只可惜弘昀还是早早地离他而去,如今他膝下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万不能再发生意外了。
四贝勒府二阿哥一死,给了胤禛莫大的打击,一方面是因为丧子之痛,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自责和对弘昀的愧疚,他一直以为,凭着他两世经历,可以避免弘昀遭遇不测,所以才在弘昀早夭后,精神恍惚,神情憔悴,总觉得是自己对不起逝去的孩子。
康熙得知后,情绪也显得有些低落,这些年来,他不知死了多少儿子孙子,对胤禛又是心疼又是同情,好生慰问一番,又担心因此事耽误了胤禛前去陕西的行程。
恰逢这个时候,胤禵毛遂自荐,说是要代替胤禛去陕西探寻水患的根源。康熙吃了一惊,胤禵和胤禛经常闹矛盾他还是知道的,若是为了兄长的心绪而分担此次任务的话,那说明这个小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懂事了!康熙欣慰地点点头,对于儿子们,他总是怀着几分仁慈和包容,所以也只往好的方面去想。考虑到胤禛此刻的心境,康熙几番斟酌,终是答应了胤禵的请求,还特意给胤禛放了两天假,让他好好休养。
十四阿哥要去陕西的消息传到德妃那里,永和宫差点闹了个底朝天。德妃的病情刚刚有了好转,却得知小儿子将远赴陕西,一阵气闷,把这病又给气复发了,还比先前严重了些。
胤禵皱着眉头,虽然担心德妃的病情,却也有些抱怨和不满,“上次我说去军营历练,您也给否决了,如今皇阿玛都同意了让我去协助八哥办事,您还是不干。我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又不是那闺阁里闭门不出的女子,整日窝在京城里能有多大个本事!”
一席话说得德妃无法还口,只是流着泪默默地数落,“额娘又不是阻挠你的前途,只是那陕西路途遥远,风沙肆虐,你到了那地方得吃多少苦头?额娘这心里……”
胤禵软下心来,轻言细语地安抚了德妃一阵,便告退出了永和宫。这是贴板上钉钉的事儿,哪能因自家额娘掉几滴眼泪就放弃了?
这情况落到康熙眼里,却是认为德妃不满他的决定,便冷落了德妃一段日子。终究是个妇道人家,见识没有他们男人长远,这么一想;康熙又很大方地原谅的德妃,毕竟她生的两个儿子都是好的。
临行前,胤禛再三嘱咐胤禵,“去了陕西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子,千万不要逞强,若是探寻不到什么结果也不要灰心,八弟心细稳重,凡事要多向他请教,还有要经常给额娘写信回来,免得她挂念你……”
胤禵大囧,他是听到过十三说,四哥爱唠叨,可没想到居然比额娘还爱唠叨。
“我跟你说话呢,听仔细了!”胤禛板着一张脸,这小子从来都不像胤祥那样好教,天生一副倔脾气,你说东他往西,真是气死个人。
“弟弟听着呢。”胤禵无奈,突然对十三感到同情,不知道十三哥的耳朵有没有听出茧子来?
******
弘昀的死免却了胤禛去陕西的计划,对于胤礽来说,倒是个意外的惊喜,可看着胤禛略带憔悴的神情又心疼不已,如今也只能柔声安慰,“老八离了马尔泰家那两个女人,算是个好的,况且你不是说他已经迷途知返了么?就算此次他立下了大功,也断不会再犯傻,想借此来增加他谋位的分量。”
“这些我都明白,只是弘昀的死,我心里难免会有疙瘩。”胤禛勉强一笑,觉得不该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了二哥,又道,“弘皙这几年越发长进了,皇阿玛对他也是喜爱得很,好好雕琢一番,将来必成大器。”
胤礽面露得意,黑眸中夹杂着一丝宠溺,“你教导出来的,自然是好的。”只是不知那小子追媳妇追得怎么样了?瞥眼对上胤禛的视线,暗中摇头,还是暂且不要告诉胤禛,他这个四弟,在感情方面迟钝着呢。趁胤禛还没有发现,得教弘皙几套方法,占些便宜再说。
九月初,又得来另一个消息,毓庆宫三格格身边一个叫罄竹的丫头死在了柴房里。胤礽不关心那女人是如何死的,却是在乎先前若曦说的那一通话,纵观中华上下几千年,都是一个朝代的兴起,代替另一个朝代的覆灭,没有哪个朝代是永不灭亡的,潜意识里,他认为大清朝也是如此。可尽管是这样,他还是想找到一些办法,能让大清朝多存在几百年,这毕竟是他们爱新觉罗家打下来的江山,自然希望长长久久。
接下来的日子,胤礽不再防着兄弟们争储的心思,把一颗心完全放在朝政上。他是由康熙一手教养长大的,而且又是两世为人,心胸自然比其他人广阔,眼光也放得长远了许多。开始分析每项政策所带来的利弊,着手研究禁海贸易给百姓带来的损失,更是和胤禛一同深入民间,体会百姓的疾苦。
得民心者的天下。这句话已经不再适合即将没落的封建社会,虽得到了天下,可面对外来敌人的入侵,那必须得建立更强大的军队。胤礽继承康熙的许多优点,逐步接触西方传教士,但比康熙更加看重西方的政治军事经济。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他试图在其中发现契机,找到能使大清王朝永不灭亡的办法。
马尔泰·若曦的死在紫禁城里没有掀起半点波澜,这皇宫里每年死的奴才不计其数,也没有谁来一个个计较。消息传到马尔泰家,勒伦也不过是说了一句,“死了就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