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姐沉吟了一下,说:“这样,明天我找辆车专门陪你和李老师下乡镇,自己有车方便些,不然,你跑一个乡镇都要耽误很多的时间。等你跑完所有的乡镇,恐怕人都累得散了架了。”
“那怎么行?今天已经够不好意思的了,怎么好意思再用你的车?不行不行。”夏桑子连连摆手。
“好,别说了,就这样定了。”赵姐马上对桌子上的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说:“明哥,明天你就陪夏老师和李老师跑,他们要到哪里你就到哪里,总之,听从他们调遣就行了。”
“好好好,赵姐安排,当然没问题。”叫明哥的男人忙不迭地点头。
夏桑子见别人安排好了,只得听从,心里感动得不行,看来俗话说得对,“朋友多了路好走”,这赵姐还真是够朋友。一个女人,有这等气魄,真是让人佩服。
于是,端起一杯酒来,郑重地敬了一下赵姐和明哥。
“今晚上住哪里?”赵姐看来还真是关心夏桑子,才将明天的事情说定,又关心起今晚食宿的事情了。
“我们家在县城有房子,等会儿回去住就行了。”夏桑子觉得这样又方便,还节约钱。
“那怎么行?屋子这么久没人住了,灰尘厚,你住了一晚又没有时间洗被子,反而麻烦,算了,干脆住宾馆得了。我去将宾馆给你写好,呆会儿结束的时候回宾馆去住。”
“不行,真的不行,你再客气我就不认你这个姐了。”夏桑子受宠若惊,觉得实在受不了。
“姐喜欢你这个妹妹,姐不差钱,这点小事算什么?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要让你花钱显得我太没脸了,你就给我这个机会吧。”
赵姐做事雷厉风行,说着,操起电话来,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喂,九洲宾馆吗?我订两个房间,对,两个……好的。”
放下电话,赵姐说:“放心吃放心喝,住宿的事情搞定了”
“唉呀,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天下哪有你这样热情的姐姐呀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
“别说那些话了,来,咱两姐妹再喝一杯。”
……
饭吃完了,夏桑子和李老师喝得晕头转向。被赵姐一行送回了宾馆 。
睡得很沉很香,一夜无话。
今天还有一更。
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九章 街边小店之温暖记忆
第一百四十九章 街边小店之温暖记忆
第二天早上一醒来,夏桑子觉得头有些痛。看样子昨天晚上确实喝得有些疯。
一看时间,七点过了,赶紧挣扎着起来洗漱。这次不是来度假的,是来干工作的,事情还多着呢。
看着墙角那一堆资料,夏桑子心里有了压力。
洗漱完毕,才觉得口干舌燥,忙用热水器烧了点开水倒在水杯里,一小口一小口喝了,这才感觉胃里好受了一点。
穿戴好,走到隔壁去叫李老师起床。敲了半天,李老师才过来揉着睡眼将门打开,看来李老师醉得还要凶些。
等收拾好,退了房后,已经快八点钟了。
俩人提着东西往宾馆外走的时候,夏桑子的电话响了。一接,才知道是昨晚认识的明哥打来的。
明哥在电话里问夏桑子俩起床没有,说自己现在正在宾馆门口等着。
夏桑子几步走出去一看,宾馆门口果然停着一辆越野车,很是气派。
夏桑子赶紧上前热情地打招呼:
“明哥早上好真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没事的,昨天晚上睡得好吗?我来了一阵,估计你们可能还在休息,便到外面小吃店吃了一碗米粉。夏老师你看现在怎么安排?”
“这样,我们上午就在县城里面发资料,明哥你先忙着,下午要走的时候我再打电话给你行不行?只是确实有点不好意思,又要耽误你的好多时间”
“你看你说哪里去了我没什么正事,这几天工人都放假了,天天闲着也是闲着,正好跟着你们到处跑跑呢。我是一个不喜欢天天坐在那里的人。”
“哦,明哥你这样说我稍微好受一点,真的生怕耽误了你的正事。这年月,谁都忙得不可开交,像明哥这样活得潇洒自在的人还真是不多了。”夏桑子小小地恭维了一下明哥。
“夏老师你真会说话。”明哥笑笑,说,“那你们先忙着,下午给我打电话,我保证随叫随到的。”
“好,那你先去忙自己的事,到时候我打电话给你。”
夏桑子和李老师准备找个小吃店吃点早饭。工作要干,早饭更是要吃的。
夏桑子本来就有胆囊炎,虽然前一段时间吃了庄主配的药好了些,已经很久没有疼过了,但是夏桑子知道,身体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好好养,从生活上进行调养才最有效果。网上天天说不吃早饭危害大,所以这顿早饭是怎么都得去吃的。
说起吃早饭,夏桑子一下子就想到了以前在县城呆着时,天天都要去光顾的一家小吃店,那个温暖的小吃店甚至没有店名,不知道还在不在,店老板小俩口换了没有呢。
希望没有换。
夏桑子至今都不记得那小店的模样。
那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店。长宽不成比例,门面不足两米,长约四米左右,里面搭了一大一小两张茶几,一大一小两张方桌,十来个小木凳。
靠里面是做饭的锅灶,烧火的蜂窝煤炉子,放调料放菜放电饭煲放碗筷放杂七杂八东西的案板。
店子实在太小了,小得让初次到里面吃饭的人不免要产生疑问:
这么小的地方怎么吃饭呢?
小得让偶尔经过店面的外地人不免要有“这地方能做生意吗”的不解。
小店确实太小,但吃饭的人却很多。
除了那些想多睡会儿懒觉的上班的男男女女外,还有带着孙子孙女的婆婆爷爷们。他们的任务是看孩子吃饭,喂孩子吃饭,监督孩子吃饭,自己基本上是不吃的。等孩子吃好了,吃饱了,就帮着孩子提着书包往学校走。
那些吃饭的大人们,一个人或者三五半路上碰见了一起来,找地方见缝插针地落了座,趁着饭还没有端上来的当儿发一点无关痛痒的牢骚,或者眉飞色舞地说说头天晚上打麻将的输赢。
女人们则要唠叨几句自己孩子的顽皮,或者议论一番同伴身上的穿着打扮,嘻嘻哈哈,热闹得很。
生活在县城里的人,永远是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很会享受生活。家庭主妇一般是不做早饭的,有些男人起了床,洗漱完毕就去上班,在办公室呆了会儿给同事打个招呼就跑出来直奔小店来吃早饭。
开店的是夫妻俩,都还年轻,三十来岁的样子,有一个七岁多的可爱的小男孩。男的长得斯文,戴一副眼镜,面皮白净,被人亲热地叫做“眼镜”,他从不恼,高声应答着,以到于夏桑子在小店里吃了无数次的饭,却从不知道他的名字。女人中等身材,长得很结实,性情温柔,面善,爱笑。但偶尔发起脾气来,也挺让人害怕的。夏桑子曾几次看见她和眼镜丈夫悄悄地背着店时的客人小声地吵架,眼镜拿她没有办法的样子让夏桑子暗暗发笑,觉得他们俩真是一对有趣的小俩口。
小店里没有什么特别的饭菜,是街上到处都有的几样小吃:米粉、热凉粉、酸辣粉、绿豆稀饭、包谷稀饭。店内没有油条,如果临时有客人要吃的话,眼镜就一路小跑到附近的店里去买。小店中的小吃虽然花样不多,但是味道却极好。
米粉应客人的要求可以加炒好的土酸菜,既去油,分量又足;热凉粉爽滑细嫩,油泼辣子颜色红亮,香味扑鼻,让人吃了一碗还想再吃一碗,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再吃了,只有等第二天早上再来解馋了。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夫妻俩做的下饭菜,什么泡菜、豆食、凉拌窝笋丝、自家做的干咸菜,种类多,味道特别,和着稀饭吃,很开胃。
夫妻俩特别舍得,舀饭时总是舀得满满的,有时都快要溢出来了,客人嘴上直说“舀得太多了舀得太多了”,其实心里美滋滋的。客人吃完了饭,不分男女老少,不管客人生熟,夫妻俩都要冲客人真诚地道一声“慢走啊”,从不嫌烦,从不敷衍。
店子很小,但是回头客却很多很多。
夏桑子就是夫妻俩十足的铁杆粉丝。一回到县城,想起的第一个小吃店就是这个温暖的小店。
俩人进了店子,一看,吃饭的人还是那么多,几乎没有一个空位置,看来生意一直都好着呢。
再一看店主人,还是以前那小两口,正忙得不可开交。夏桑子心里欢喜,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旁边也开了一家小吃店,店面还大很多,但是里面吃饭的人稀稀拉拉的,李老师看那里面宽敞,便对夏桑子说我们到那里面去吃算了。
夏桑子说:“不,我们等一会儿吧,回到老家,不在这里面吃顿早饭便觉得没有回来过的感觉。”
李老师开玩笑说:“真看不出来夏姐年轻轻的,还是一个念旧的人呢。”
“呵呵,可能吧,我以为旧的事物让人觉得温暖,用着随手,里面有故事,让人怀念。”
“哦,都开始写诗了呢。那好吧,既然这样,我们就再等一会儿,我今天就陪着夏姐怀旧来啦。”
“那先谢谢喽”夏桑子一脸阳光。
一会儿,店子里面有人吃了饭走了,腾出来两个座位。夏桑子和李老师赶紧进去,坐下了,那架势,生怕走慢了又被告人占了一样。
“两位要点什么?”眼镜老板随口问道。
“来两碗热凉粉,一碗多加点酸菜和油泼辣子哈”夏桑子脆声应道。
眼镜老板觉得声音熟,定睛一看,见是老熟人夏桑子老师,忙热情地招呼:“是夏老师啊,可是好久没来来店里吃过饭了,听说你现在到外面去教书了是不是?”
“就是呢,天天想你们做的热凉粉,这不,一回来就赶紧来吃了,生意还好吧”
“托夏老师福,生意还行等着,马上就来哈”
说着,去灶台弄吃的去了。夏桑子看见小俩口凑在一起说放调料边说什么。
李老师凑过来说:“夏姐,我吃辣的不行,我来碗三鲜米粉算了吧,我看他这店里有三鲜米粉的。”
“好,你看我,只知道管自己,以为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