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俄罗斯临时政府要为哥萨克提供军火通道。

谈判中,英、法的立场想浑水摸鱼;日本立场模棱,参股西伯利亚铁路更重要,又不想得罪英国人;美国的立场比较中立,略微偏向高尔察克。中国在这场谈判中,立场坚定,支持俄临。说到底,这笔黄金还不是要换成军火和物资。中国近水楼台先得月,总能得个大份。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一切土地归人民所有”,这个政策是不错。但高尔察克也受到了国内外各方的压力。于是,又出台了补充规定。补充规定很简单,一是投资工商业,给税收优惠政策;二是给予自由勘探权。也就是说,地主自由勘探矿藏,只需要配合投入一定的资金,三年内使产量达到一个与储量相关的水平,就可以免费得到矿权。这个政策一出台,高尔察克受到的压力果然大为减小。这就像是买彩票,大家都记住得五百万的了,谁管国家得多少。尤其是,某人发现金矿的消息一经传出,俄罗斯人都疯了,哪还管什么土地。就连国防军在中国故地搞小动作,驱逐俄罗斯人,都没有多少人在意了。

中俄签订条约,并没有规定那里的俄罗斯人如何处理。时间紧张,这种容易引起分歧的东西,就直接忽略了。但国防军接管了那里以后,自然会采用种种手段,来驱逐俄罗斯人。好地方都让你们占据了,我拿什么移民中国人。不能移民中国人,我怎么能放心。从法理上讲,当初俄罗斯人可是屠杀了江东六十四屯,才得到的那片土地。我现在收回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余程万顶着各国的压力,严厉镇压了“俄罗斯工人阶级的革命行动”。然后,又采用“没收”、“征用”等种种措施,收回土地、山林、矿山及重要设施的所有权。当然,中国人不是强盗,余程万予以补偿——只是补偿费很低而已。这也不能怪余程万,为防止有人弄虚作假,一切按照五年前的市价,以卢布作价。至于卢布贬值十几倍,几十倍,那是俄罗斯的内政,中国不予干预。这样一来,俄罗斯人当然不满意,国防军在此驻军十万也不是摆设。从而,引发了大规模流血冲突。余程万更是趁此机会,把参与抵抗的俄罗斯人,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俄罗斯临时政府自然就此事,提出了抗议。理所当然,这抗议不强烈,也不可能强烈——俄罗斯临时政府依赖于中国的支持。而且,俄罗斯临时政府扩大军队,需要大量兵源。后来,国防军不断驱逐俄罗斯人,俄罗斯临时政府不断招募这些俄罗斯人。双方心有灵犀,抗议也就悄悄的消失了。

当然,这也使俄罗斯临时政府军对中国的印象很恶劣。俄罗斯临时政府关于“中俄友好”、“亲爱的中国兄弟”、“兄弟般的友邦”的百般宣传,彻底失败。根据调查局的报告,俄罗斯白军这方面的问题值得警惕:

“……

排长别里科夫正按照规定,在对手下的兄弟们大讲“中俄友好”,“亲爱的中国兄弟”什么的。下面突然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笑声。

别里科夫不由大怒,斥道,“笑什么笑?谁在笑?给我站起来!”

……

“没人承认是不……”古今中外,所有的下级军官,都一整套办法,来处理这些小问题,别里科夫正在琢磨,是伏地挺身100个,还是跑十圈。

下面坐着的士兵多半是老兵油子,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老兵阿廖沙站了起来,解释说:“刚才您的表演太精彩了,所以,大家才忍不住笑了。请原谅我们,我保证,绝对没有下一回”。阿廖沙和别里科夫一同参军入伍,彼此都救过对方,现在他求情,别里科夫不能不给点儿面子。

“既然如此,那就下不为例。不过,我很好奇,我表演什么了?你在说什么?”

阿廖沙忍了忍,还是笑了出来,断断续续地说,“我说,我怎么不知道,排长你是个杂种?”

别里科夫一愣,怒道:“去你妈的,你才杂种呢!都给我做100伏地……”后面的话,淹没在一片哄堂大笑中了,别里科夫自己也笑了。

这是个老笑话,每个人都知道,别里科夫自然再清楚不过了。

没有人知道,这个笑话是谁,在什么时候编出来的。只知道,俄罗斯临时政府一开始宣传“亲爱的中国兄弟”,这笑话就迅速出现了。

士兵甲:“……亲爱的中国兄弟……”——具体内容根据宣传内容而定;

士兵乙惊讶的,“啊?我怎么不知道你是杂种?”

士兵甲愤怒地质问:“什么?你怎么敢这么说?”

士兵乙抱歉的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应该这么说。我应该称你为混血儿。”

士兵甲都快疯了,“我怎么会是混血儿?”

士兵乙极度惊讶的,“那你怎么会有中国兄弟的?”

笑话有很多版本,细节差别很大,但主要内容都差不多。

……”

而且报告还特别指出,高尔察克组织的“自由民主阵线”,在秘密的宣传“忍辱负重”,声称“早晚要对中国加以报复”云云。

我看到报告,考虑一下,就把它扔在一边。这种情况势在必然。中俄之间迟早会为了领土问题,而发生战争。我也不会为了维护“中俄友好”,而束手束脚。就算俄罗斯对中国领土没有野心,我还对俄罗斯领土心怀叵测呢!只要俄罗斯临时政府一天没有战胜苏维埃,它就不会与中国翻脸。这就足以。只要俄罗斯临时政府能够一直与苏维埃作战就好,我对它没有更多的要求了。

俄罗斯临时政府最终把俄罗斯的国体,确定为总统制。宣言中说,俄罗斯为民主共和国,实行总统制,总统由全国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实行地方自治云云。稍后,高尔察克当选俄罗斯临时总统。

高尔察克作出这样的决定,也是迫不得已。俄罗斯临时政府,或者说反苏维埃一方,仍然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高尔察克不得不选择“地方自治”,并宣布胜利后举行全国大选,由人民选择总统。总算照顾了各方面的利益,暂时把各方势力重新统一在一个旗帜之下,相互配合作战。但是,即便如此,白军阵线在各个方向上,依然处于守势。

为了取得人民的支持,高尔察克宣布与旧势力彻底决裂,宣布土地归人民所有,宣布(战后)言论自由,出版和结社自由,宣布了劳动法,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制定了劳动保护措施。在控制区实行了配给制度,军事化管理,集中一切力量,用于与苏俄红军的战争。

尽管,白军在鄂毕河防线顶住了红军的进攻。但是,苏俄红军仍然在其它各方向取得胜利。他们消灭了富兰克林,消灭了戈里高利,消灭了其它一些大大小小的势力。然而,苏俄的专政也受到各方面力量的抵抗,乌克兰的马赫诺夫与苏维埃决裂,双方战成一团。反对苏维埃的起义,也此起彼伏。农民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公社,他们心理清楚并确信,红军用苏维埃的形式掩盖着残酷的专政。这是去年农民起义的延续,那次,列宁说:“不能命令中农”,苏维埃被迫作出让步。这一次,农民又有了新的要求,他们要求税收减免,分配土地。

高尔察克的一系列政策达到了部分目的,很多俄罗斯人转而投入白军,为支持临时政府作战。但高尔察克争取美国人支持的目的,并没有全部实现。美国人依然承认高尔察克,而不承认俄罗斯临时政府,只给高尔察克提供了一批军火、物资和少量的资金。

然,俄罗斯临时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的宣布,以及战略形势的好转。满足了《中俄条约》中规定的要求,中国先后提供了三批贷款,使对俄贷款额达到四千万之巨。

在这种情况下,高尔察克终于抵抗住红军的疯狂进攻,把战争拖进了1921年。

1921年,俄罗斯适逢百年不遇的大旱,数千万人濒临饿死。布尔什维克一方面把俄国极其有限的外汇拿出来给第三国际搞世界革命,派出代表到各国建立共产国际的支部,另一方面想以数千万人命危在旦夕为由向西方要援助。但由于苏维埃政权把所有外资都收归国有,西方国家和苏俄断绝了外交关系。革命策略十分灵活的列宁找来了高尔基,让他组织一个非官方团体向西方求援。

高尔基本来正在为被契卡关押和迫害的知识分子求情,现在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向列宁提出释放一些著名知识分子,以增强这个委员会的民间性质,列宁只好答应。于是,一大批下狱的知识分子和前政府人士被释放,其中甚至包括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女儿。他们组成了一个非官方的“全俄拯救饥饿委员会”。

七月十三日这个委员会成立后,就通过各种途径和西方接触。高尔基在美英报刊上发表文章,呼吁救救“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巴甫洛夫和格林卡的国家”。高尔基清楚地知道,假如他说“世界上第一个工人的祖国”,是不会得到响应的。

与此同时,高尔察克也组织人员在美英报刊上发表文章,呼吁不要支持“把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巴甫洛夫和格林卡关进监狱的政权”,要求把支援的粮食交给俄罗斯政府分配。这样一来,双方围绕这批粮食,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损人不利己,不是中国人的专长,俄罗斯人把这发挥得淋漓尽致。俄罗斯临时政府虽然没有得到美国承认,高尔察克可是美国承认的,但其控制区域太小,美国政府迟迟不能够作出决定。

而俄罗斯临时政府军却在这个时候,依靠中国提供的粮食和军火,展开了大规模进攻。他们出动了飞机撒下大量传单,宣传“一切土地归人民所有”,宣传“劳动法”,宣传“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此次的传单上面往往有带有一小块饼干,并用黑体字宣传“白军到了有饭吃”什么的。没有任何民众,能够在面临饿肚子,并且快要饿死的时候,会去选择主义的。白军的进攻很是顺利,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大力支持。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