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与最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大与最小-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进行的是一种正义的,先进的事业,这将使雅利安精神在历史上永远传播。为我们的民族建立不朽的光荣。(再来一顶大帽子)”

“哇塞!我对你的敬佩如莱茵河的流水,滔滔不绝!”烽火两眼痴迷地说道。所有的人目瞪口呆,连烽火的演讲都没有造成过这样的效果,大家已经被一连串新概念给彻底忽悠住了。

通往中国

 尧明觉得与这帮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家伙交流很累,就干脆让烽火组织会议,把意见收集起来,自己再答疑。

在烽火的组织下,大家议论良久,最后集中到德国和中国之间的交通问题。德国和中国在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从陆路上看,只有一条和古代的丝绸重复的路线,经过苏联和其他欧洲国家,道路建设差,交通非常不便,安全性低,而且很容易受国际时局影响。海路有三条:一,绕行欧亚大陆,穿过印度洋,从南中国海进入中国。二,横跨大西洋,过巴拿马运河,横跨太平洋进入中国。三,从地中海,过苏伊士运河,穿过印度洋,从南中国海进入中国。大家走到了办公室的世界地图旁,开始向尧明解释他们的想法。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证明大家有战略眼光。”尧明先给以鼓励。“很明显,陆上的通路只适合小规模运输一些价格昂贵的货物,从战略的角度可以删除。海上的通路有明显的弱点:第一,进入中国的地点在南中国海,这片海域在日本帝国海军和大英帝国远东舰队的直接攻击范围内,受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很大,如果我们靠这些航海线和中国沟通的话,我们就好像被别人掐住了脖子。况且苏伊士运河在属于英国殖民地的埃及,而美国援建了巴拿马运河,对巴拿马运河有很强的掌控权。第二是我们虽然临海,却要在海路上直接面对英国,所以怎么看来都是此路不通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这两个地方:意大利和缅甸!”,尧明指着地图上在印度和泰国之间,和中国云南交界的一个和现在德国差不多大的地方。尧明指出了另外一条匪夷所思的航线:穿过奥地利,从意大利入海,从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过红海和阿登湾,然后进入印度洋并在缅甸登陆,从缅甸进入中国。

看着大家疑惑的眼光,尧明笑道:“这只是一个设想。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困难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必须从英国人手中租借缅甸!”尧明说。“我们先假定能够从英国人手中租借缅甸。”所有的人听得面面相觑,毕竟从大英帝国租借缅甸听起来如此不可思议。

“然后我们就在中国和缅甸之间开通一条公路,再逐渐开通铁路,这个时候,缅甸虽然还是很穷,但它的战略意义就显露出来了。”尧明脸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笑。在原时空的二战期间,美国援助修建了着名的中缅公路,为当时被日本包围的中国政府建立了一条至关重要运输线,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尧明的思路也借鉴于此。

“我们的第二步是和意大利结盟,租借他们的海港。(烽火兴奋地说道,这事情交给我办,我跟墨索里尼有一腿。)这样我们的商业船队就可以从地中海通往印度洋而直达中国!这条航线如果能设立地话,最大的好处是他的战略意义:他巧妙地绕开了强大的日本海军和英国的远东舰队的窥视,却又能从海洋进入中国,而且是进入中国的最短最经济的运输线。”

尧明阐述完后,烽火非常兴奋:“太好了,这条航线位于大英帝国殖民地柔软的腹部,途经北非的大英帝国殖民地地区,穿过有大英帝国控制的中东(1930年,烽火显然还不知道中东有全世界最丰富的石油资源,否则他将为这条航线的战略意义而欢呼!),如果登陆斯里兰卡地话,能威慑和封锁和英国最重要的印度殖民地,如果在缅甸秘密建立一个强大的海军基地,可以辐射整个印度洋,英国强大的大西洋舰队和远东舰队正好在他的两端而不能顾及。”

尧明观察了一下周围的人。似乎多数人都领略到了这条航线的更深远的战略意义,但正像烽火说的,有些敏感话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尧明笑了,“就把这条连接中国和德国的航线叫做中德蓝带吧,用蓝色的海洋纽带连接中国和德国。”尧明说,“其他问题我就不解答了,毕竟有很多事情是要在运作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找到正确解答。”

为了确保战果,尧明让烽火在会议结束前再次进行了他最拿手的煽情演说,把所有到会者的士气都鼓舞到了顶点。

晚上,华灯初上,柏林沉浸在一片静谧的溶溶夜色中,美丽的欧式风格的建筑显得肃穆庄严。尧明早早地就休息了,烽火却披衣起来,静悄悄地打开窗户。他长长地吸了一口夜间清新的空气,作了一个手势,好像要把重重的烦恼驱赶出去。

他悄悄地拿出了他的日记本,按了按眉心,终于写下了他内心的感受:“我感觉到一场彻底改变世界的风暴即将带来。我们将告别和平,走向一条风云诡谲的路。这条路看起来艰险重重,却让人信心十足,勇气无穷。难道这就是正义的力量吗?高贵而英勇的德国人民啊,通向光荣的路上没有坦途,愿上帝赐予我们无穷的意志走到终点!”

改革情报机构

 具体行动策划是烽火的强项之一,尧明也就不越俎代庖。烽火积极性非常高,就像一个刚刚学会作点事情的小孩,什么事情都想说:“我自己会做”。当然,尧明并没有YY到认定这是自己领导有方。尧明觉得烽火是在失去后,才知道拥有的可贵,所以特别卖力。

既然纳粹决策者们已然动心,烽火也就雷厉风行地拟定了一系列计划。他把计划分为一个叫“蓝带航线计划”的主计划,和一个叫“橄榄枝计划”的第一期计划。

所谓的蓝带航线,指的是在蓝色的大海上,在中国和德国之间建立一条航运通道。“蓝带计划”指的是以建立“蓝带航线”为中心的一系列国际合作计划。其中最关键的内容是向大英帝国租借缅甸,以及与意大利结盟。

至于“橄榄枝计划”,则是配合奥运活动,在国际上全面开拓外交关系,加强德国的国际政治地位。“橄榄枝计划”是蓝带计划中的第一期计划,可以立即开展。“橄榄枝”计划还包括提升中国经济能力的一系列合作计划。

整个计划的首要问题之一是保密工作。希姆莱是一个亲日派,尧明不敢重要他。于是他想到了雷因哈特。海德里。

雷因哈特。海德里奇是党卫军的副手,在原时空,曾经在纳粹早期的各种战略策划,在情报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包括离间斯大林和苏联红军高级军官。他的贡献是德国在入侵苏联初期,取得重大战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尧明委托烽火秘密地将海德里奇召来。

海德里奇向尧明报到后,尧明向他详细地介绍了思路,然后责成他为各种行动拟定具体保密计划,同时分析蓝带计划的可行性并策划行动方案。

同时,尧明对德国的保密和情报工作感到非常不安。原时空的德国在二战期间情报工作漏洞百出。在保密工作方面,出现了着名的恩尼格密码被破译,原子弹计划泄密,炼油厂位置泄密等重大情报泄露问题;在情报获取工作方面,因为不了解英国对苏联战争的可能性,过早地对苏联宣战;在二战后期的防卫上,对盟军在欧洲海岸登陆位置(诺曼底)判断错误。作为军事谍报局局长的威廉。卡纳里斯和英国情报机构的秘密来往一直是尧明在研究二战历史时没有能解开的迷。

尧明决定从体制上改变这一现象,首先,尧明决定把保密工作和反情报工作独立,与情报收集工作剥离,分别设立为主要负责保密工作和反情报工作的国家安全局,负责政治和其他综合情报收集工作的国家情报局,负责军事情报收集的军事谍报局。

其次,尧明决定建立联合情报部统筹三局。尧明同时还任命了海德里奇为联合情报部的主管。当然,海德里奇的声誉和威信都不足以直接提升为完全统帅三局的主管,所以联合情报部暂时被称为联合情报工作组,对其他三局的关系也是协调而非主管。在尧明眼中颇有英国间谍嫌疑的威廉。卡纳里斯将继续担任军事谍报局局长的职位,但这一职位将主要负责军事情报收集工作,不再具有对军事情报保密的工作。也就是说,威廉。卡纳里斯需要继续想法获取外界的情报,却无法触及内部的机密。

第三,尧明决定另设通讯保密部,该系统专门负责研究通讯加密技术和破译其他国家的通讯密码。该部门还管辖三个秘密部门,用以负责检验我方安全系统和情报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第一个部门为安全攻击局,它将负责冒充其他国家的间谍系统窃取我方情报,破译我方密码,对我方安全系统进行秘密攻击,以检验我方安全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混淆敌方情报系统的攻击视线。另外一个部门是情报稽核局,它将负责收集情报,但主要是针对我方已经收集的情报进行旁证收集和事后核实,以帮助过滤敌方的假情报,避免谍报线被瘫痪或被敌方反利用。第三个系统为通信测试局,主要负责想办法自我破译我方通讯系统。

尧明任命在情报系统内已经初显锋芒的海因里希。缪勒为通讯保密部主管。同样,海因里希。穆勒的声誉和威信也不足以成为一个大的独立部门主管,而且该部门几乎完全空白,需要从头建设,所以暂时被称为通讯保密工作组。该部门独立工作,和联合情报部之间的协调由总理办公室进行。

(作者注:雷因哈特。海德里奇和海因里希。缪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请勿混淆)

由于德国将和中国结盟,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当务之急是要摸清楚在德国的日本间谍网,并予以合理的处置。有的间谍网需要清除;有的间谍网需要利用来对日本方面传播反面的消息;有的间谍网则必须暂时保留,避免打草惊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