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与最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大与最小-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尧明这点说的倒是大实话。

在原时空二战时,佛朗哥的西班牙欠了德国20多亿马克的军火费。佛朗哥在还债上拖拖拉拉。在二战期间,还两面三刀,向德国和英国都派出了自愿军队伍。

而这个卡纳里斯竟然完全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在二战期间,他竟然写信要求佛朗哥不支持希特勒,要求佛朗哥不让德国部队袭击直布罗陀海军基地。他曾经策划过多次暗杀希特勒的活动,与英国情报局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大多数历史资料上都说卡纳里斯是一个爱国者,他这样作只是反对希特勒的独裁,但尧明一直怀疑他是英国间谍。

尧明继续套问道:“我虽然讨厌斯大林式的共产主义,但我们出面去管,其他国家会说我们有野心。从地理位置上看,西班牙毕竟应该属于英国和法国的势力圈,他们打的又是内战。”

威廉。卡纳里斯对这个问题支支吾吾,没有很好的答案。他并不是真正的爱国。

看着尧明脸上装出来的犹豫的表情,卡纳里斯认为尧明已经动心,只是还在打小算盘。于是他笑笑说,“您完全不用担心买卖赔本的问题。”

他的话语变得低沉而神秘起来。“我认识一些英国朋友,他们说只要德国支持佛朗哥,将来会在东欧的领土问题上,帮助我们。”

尧明装出一脸惊讶和激动,内心里却肯定了自己对卡纳里斯的判断与防备。在西班牙内战问题上,作为世界领袖的大英帝国终于打出了暗牌。当时,大英帝国在欧洲,表面上打的明牌却是不断号召其他国家不介入西班牙内政。

在原时空的西班牙内战中,斯大林的原本意图大概是挑起帝国主义的相互争夺,让法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纳粹德国好好打一仗。

结果法国受大英帝国的压制,没有介入西班牙内战。希特勒则联合意大利,帮助佛朗哥政权打败了人民阵线政府。

最后,斯大林的阴谋并未得逞。他不得不直接出面,帮助人民阵线与德国、意大利对抗。在西班牙内战失败后,为了泄愤,也为了重新拉拢与西方的关系,他清洗了当初派往西班牙的大量苏联共产党员,同时清洗了逃亡莫斯科的西班牙共产党。当然,斯大林还是很狡猾的,他没有做赔本生意。他把西班牙国库的黄金,几乎全部弄到了莫斯科。

支持佛朗哥政权的墨索里尼一直作的是现款现货的买卖。他向佛朗哥政权提供的军火和其他军事援助,一直由西班牙的大资本家和贵族出资金。

希特勒却作了20多亿马克的赔本生意,他从佛朗哥那里得到的,只是一张欠条。即便希特勒是一个不懂经济的流浪画家,也不会傻到这种程度。

在原时空,德国是在1938年,西班牙战局明朗,佛朗哥政权即将获胜的情形下,才开始在东欧明目张胆地索取土地的。那时,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会议,由英国和法国主持,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划给了德国。尧明曾经大胆地推测,希特勒在1936年介入西班牙内战时,已经获取了英国势力的某种暗中承诺。他已经知道打赢了西班牙内战,会在东欧得到补偿。

希特勒是一个崇尚实用主义的家伙。他不在乎在国际上变成了臭名昭著的侵略者,他只在乎获得更多的土地。在1938年,他显然觉得光是捷克的苏台德地区,绝对不够补偿他在西班牙“反对共产主义”上的功勋。他索性直接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英国在西班牙内战上玩的这一套,叫做“绥靖政策”,或者叫做“祸水东引”,靠挑起苏联与德意之间的对立,牵制双方。

在原时空,这套政策失败了。希特勒为了获取他“应得”的报酬,靠军事威胁吞并了捷克。从此以后,本就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变得更加贪得无厌。而斯大林则为了将“祸水西推”,抛出了与德国合作,瓜分东欧的方案。希特勒终于吞了斯大林的钓饵,产生了吞并波兰的野心,并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表面上看起来,如果没有希特勒(现在是尧明了),世界大战就打不起来。但若尧明不花20亿马克左右的军费,西班牙内战最终会以苏联获胜结束。若花了20亿马克的经费,又怎么向德国国民交代?若像希特勒那样,吞并了捷克,又如何进一步抑制德国内部的扩张主义?

英国的“祸水东引”政策,同时还牺牲了“人民阵线”。“人民阵线”虽然与斯大林主义有交叉,却有很多合理因素。法国人民阵线提倡的,是缓解阶级冲突的欧洲式社会主义。在原时空,由于西班牙战事失利,法国总理布鲁姆只执政一年,就被迫辞职。法国人民阵线也分崩离析。

西班牙内战的最理想的结局,不是西班牙共产党或佛朗哥政权获胜,而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排除了斯大林式共产主义的西班牙人民阵线获胜。

尧明对局势进行了一番仔细思索后。暗中庆幸自己保持了正确的心态,一开始就想法与法国结盟。他对卡纳里斯打了哈哈,将他送走了。

国际局面如此风云变幻,而作为国际领袖的大英帝国却为了自身利益,在国际冲突上搞这种推波助澜的所谓“相互牵制”,让尧明觉得如履薄冰。他再一次来到教堂,找到那位睿智的牧师,向他叙述了这些国际冲突,也顺便表达了自己郁闷的心情。

“凭你的真心,做上帝喜欢你做的事情吧。在你帮上帝做事情的同时,无所不能的上帝也会帮助你完成你的心愿。”,那位牧师说道。

“人去扮演上帝的角色,是上帝所最不喜欢的。”,那位睿智的牧师又说道。

“是啊!”,尧明叹服道:“大英帝国现在所做的,不就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吗?”

风云突变

 不出尧明所料,他很快接到了法国总理布鲁姆的电话。布鲁姆很想支持西班牙人民阵线。现在他正受到来自于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的巨大压力。

有了德国这个新盟友,布鲁姆就有了坚持的希望。只要获得了德国的支持,他完全有信心与意大利一决雌雄。

尧明早就盘算好了。他很直率地告诉布鲁姆,意大利目前正在想办法拉拢德国,以摆脱1935年入侵伊索比亚在国际上造成的孤立。意大利想与德国结盟,一起对付人民阵线。

布鲁姆很紧张,这意味着西班牙人民阵线的垮台。相应地,法国人民阵线也会分崩离析。

“鱼儿上钩了”,尧明心中暗自得意。他接着开始诉苦,德国并不想介入西班牙内战,但德国支援中国的货运全部要通过奥地利和意大利进入地中海。如果意大利以此为威胁,德国不得不帮助意大利。

布鲁姆在电话的那头苦笑了,这是尧明的本性,想占便宜。

“有什么条件就直说吧。”,布鲁姆叹了一口气,说道。

尧明开始码条件:“德国的货物暂时只能从法国进入地中海,但这绕了很长的路。从长远来看,我希望一是法国支持德国合并奥地利。二是南斯拉夫帝国解体,斯洛文尼亚独立并进入德国势力圈。这样,德国的货运就可以不通过意大利而直接进入地中海。”

当时奥地利属于意大利的势力影响范围,但这个国家的人民90%以上讲德语,与德国有很深的渊源。《凡尔赛合约》强制规定了德国不得与奥地利合并。

在原时空二战后,与奥地利的合并成为了德国的一项侵略罪状。但尧明觉得,德国的所有侵略罪状中,就这条最有争议。在原时空的1938年的奥地利和平合并时,竟然获得了高达99。73%的人民公决支持票(当然,这个比例实在高得离谱,要么纳粹作了手脚,要么那些反对的人觉得没有希望,直接弃权了)。在二战结束后,奥地利与德国之间也曾经有过多次相互合并的意图。

至于南斯拉夫帝国,则是法国当初为了阻止德国的势力扩张,让一些宗教不同,意识形态冲突的民族强行地拼凑出来的一个国家。这种拼凑导致了长期的种族压迫和种族冲突。在原时空二战期间,为了避免卷入战争,南斯拉夫皇族实际上已经与纳粹政权和意大利政权达成协议,进入轴心国的“势力圈”。然而同盟国指使将军进行了兵变,导致德国出兵南斯拉夫,并开始了由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抵抗运动。南斯拉夫卷入了血腥的战乱。

在二战结束后,铁托靠高压政治,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南斯拉夫共和国。铁托去世后,这个国家解体,民族之间再次卷入大大小小的多次血腥战争和种族清洗。南斯拉夫的战乱实属人类政治的悲剧,

当时南斯拉夫皇帝已经于1934年访问法国时被暗杀。南斯拉夫由目前由13岁的王储和他的舅舅共同执政。国内政治一片混乱。只要法国一松口,在这个国家组织独立运动轻而易举。德国一旦支持同属天主教国家的斯洛文尼亚独立,就能取得进入地中海的另一通道。

布鲁姆在电话的那端还在犹豫,尧明就笑道:“奥地利的合并嘛,差不多可以算德国的内政。只需要欧洲的任何一个大国同意就行了,难道你希望我去找意大利吗?”

“至于南斯拉夫嘛,国内民族矛盾已经相当激化,拖下去只会在将来造成更多的民族冲突,留下历史祸患,转变成战乱和仇恨循环。法西斯意大利对南斯拉夫垂涎已久了。法国国力下降,自顾不暇,已经不能有效地保护那个地区的和平。”

“意大利介入西班牙内政,德国插手南斯拉夫问题,正是中国成语的围魏救赵之策。我想墨索里尼一定会有所动作。斯洛文尼亚独立,实际上是德国帮助牵制了意大利。”,尧明解释道,“这是双赢的局面!”。

布鲁姆沉思了很久,法国既然决心与德国和解,又同德国在卡拉地峡进行了合作,限制德国进入地中海实属不智。德国将势力圈发展到巴尔干地区与地中海,也正好抑制野心勃勃的意大利法西斯。

“我是否还与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商量呢?”,他还是心有犹豫。

“你这个犹太人啊,怎么不精明一点!人家早把你给卖了,你还在那儿帮人家点钞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